2.1.3自立自强
高校贫困生多数能够自立自强,这一点在高校贫困生的信件体现明显。我申请了 “勤工俭学”,工作是打扫公共教室,活很轻松,就是扫扫地,关门窗,擦黑板,每天只要去打扫一次,我负责两间教室,一个月好像有五六百的工资,这边消费水平比较高,但伙食方面,省着点的话,一个月四百块就差不多了。
在您的关心下我度过了两年的大学时间,我成为了班里第一名党员,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担任了学生会的干部,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双手部分解决了生活费。正因为自己的起点比别人低一些,正因为英雄不问出处,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弥补一些不足吧。
进入大学,我感到的不是自由与轻松,相反,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我想着我不能再落后了,我不能再让家人失望了。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我要好好报答我的母亲,我的亲人以及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自立在《现代海域词典》中解释为“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黄希庭从心理学角度将自立界定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32]黄希庭还提出自立可以区分为身体自立、经济自立、行动自立、社会自立和心理自立等五种类型。笔者认为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具有独立性、被动性、实践性与责任性等特点。
独立性是指高校贫困生的态度、行为以及价值判断等难以受到其他的影响。这一点看似有些矛盾,因为高校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等都要受到经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应该看到经济、家庭对贫困生的影响是一种制约性的影响,这种制约一方面限制了他们的一些行为活动,同时,其实也给高校贫困生提供了自立的条件。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他们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摆脱贫困的影响。可以说高校贫困生的独立性是一种被迫的独立,只是在被迫的独立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习惯。
被动性不仅要求高校贫困生自立自强,甚至对自立自强的范围会产生影响。贫困生的生存、生活受到较大的限制,在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主要是以改善生存、生活条件为目标的,需要他们平常刻苦努立学习,闲暇参与勤工俭学,其自立自强的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并没有得到展现的时间和机会。
实践性是指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往往表现为某种目标,比如获得更好的成绩;又如勤工检学得到一定的物质改善。这种目标的达成,是需要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自我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去实现的。相对于非贫困生,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的实践不仅困难更大,其实现目标的结果效果也有所不同。因为对于非贫困生而言,其目标实现与否,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对贫困生来说,只有在实践中实现目标才能改变生活学习状况,因此,贫困生自立自强的实践性压力与强度是较大的。
责任性既有对自己负责,也有对家庭负责。对高校贫困生而言,不自立自强就不能掌握本领技能,就会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也就会错失发展机会,导致毕业后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困生自立自强的责任性也会延伸至家庭层面,希望通过大学学习找到好工作改变家庭状况,回报父母,帮助家庭发展。
当然,也有少部分的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的责任性会拓展至社会层面,比如有的贫困生希望今后回报资助人,感恩社会政府,就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2.1.4感恩回馈
感恩心理是有关高校贫困生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心理学上对于感恩有个各种不同的定义,但都认为感恩与意识、情绪、行为有关。笔者较为认同蒲清平、徐爽对于感恩的界定。他们认为感恩是一种对外界(他人、社会、自然等)给予自己的恩惠产生认知并伴随积极情绪的复合社会认知过程。即包括感恩意识、感恩情绪和感恩行为的社会认知过程。[33]可见,感恩包括知恩、感恩、报恩三个较为连续的过程。在高校贫困生的信件中,有关感恩的心理活动如下:
最后我想告诉您一个事实,就是得到过您帮助的人而没有与您联系的同学,他们并不是忘恩负义,并不是不感激您,只是暂时将此份恩情藏在心底,或者是他们大学里遇到了新的烦恼和困难,需要解决。
-非常感谢您一直对我的帮助和关爱,现在虽然我没有能力报答您,但您的恩情我时刻铭记在心,也时常跟同学提起您。您的恩情即使用尽我的一生也是报答不尽的。
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报得了您的恩情。
您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是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的人,因此,当我面对您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我的感情之情,但请您相信我,我一定会永远将您铭记于心的,您的恩惠,我会永远记在心里的。
从信件内容来看,不少高校贫困生都具有知恩的意识心态。在笔者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高校贫困生虽然十分认可自身主观努力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知道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也倾向于将自己的积极成果与他人的帮助联系起来。特别是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后,高校贫困生对于提供物质经济帮助的社会人士和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感恩意识,认识到正是由于有他人的帮助,自己才能把握住机会。
而从信件内容中,也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情绪并不是很强烈。本来,依照感恩心理学相关研究,作为受惠者的高校贫困生在接受他人帮助后,会产生感激之情。
而关于感恩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如果施惠者要求受惠者表达感谢的话,感恩情绪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笔者在与高校贫困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不少高校贫困生对于施惠者的一些要求存在反感情绪。比如有的施惠者要求合影并希望通过媒体报道扩大影响;又如有的施惠者要求高校贫困生受惠者每个月与之通电话。国外感恩研究者拉扎罗斯认为施惠者、受惠者体会到感恩与其共情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共情能力是指人对他人情绪和心理感受的理解能力。对于受惠者高校贫困生而言,需要意识到施惠者的良好意图;对于施惠者而言,也要认识到受惠者旳心理状态。笔者认为,当前高校贫困生作为受惠者大多能够意识到施惠者的好心好意,但由于施惠者往往附带一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没有照顾到受惠者的心理状态,比如所有贫困的人其实都不想所有人知道自己的贫困,从而导致受惠者对于感恩的反感。
在感恩行为上,信件内容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高校贫困生往往认为施惠者对于施惠的回报是物质的,忽视了情感的回报。笔者访谈中,不少贫困生都认为等自己将来有了成就后,再去感谢那些帮助自己的人。其次,情感上的回报往往体现在言语上,笔者访谈发现不少高校贫困生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家庭环境,其交流表达能力受到局限,性格也较为内向,往往出现恩情在心口难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