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班级团体辅导在高中班会中的运用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0 共6551字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班会存在的问题

  班会是学生完成自我教育的一种途径,是学生在体验不同情景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观念后,经过班级讨论观点碰撞,由教师引导和点拨,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一种组织形式。学校期望通过班会这种组织形式,塑造有情操、有道德的人。

  但是我们发现更多的班会是,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像学知识一样在下面听,班会强调的问题课下照常出现。高中阶段,班会上教师不止一次和学生强调学校纪律,但是学校还会不断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出现。看来高中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不能靠“道德灌输”了。现在高中学生会考虑他对事情的认识,会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会有他个人的情感体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还是认知主导的模式,道德教育被理解为可以像知识一样,通过记忆、咏颂完成,而忽略了形成价值观需要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特殊过程[1].学生的情感体验决定了学生对价值观的态度,有了态度,才会有行动,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沟通,才能引领价值导向。

  班会可以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只有有了主体地位,才能有担当,才能不断挖掘出自身的潜能。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独立、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如若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

  目前班会制作精良、形式丰富,学生参与的也很热闹,可结果往往是学生在班会课上,红歌唱了,小品演了,台词也背过了,在课下不该发生的现象,照旧出现:和父母顶嘴、和同学吵架、上课说话、作业不交等。究其原因,至少有一点,教师在班会上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说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准备,同时也认为班会本就是秀给领导看的,仅是一场表演而已。现在班会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也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

  2.在班会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的优势

  班级团体辅导课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拒绝系统的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班级团体辅导这种“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社会生活的模拟场景,是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重要学习方式[2].班级团体辅导课的实施及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其自身的课程理念和技术实践,以全班学生为对象,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向上发展、向善发展的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解决其成长中各种问题的潜能,而无需各种规章制度的灌输,无需各种舆论压力,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觉察到自己在团体中的尊严与平等地位,体验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真诚关爱,从而激发起上进的欲望,寻找到面对解决问题的适宜策略,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班级团体辅导技术是实现其课程理念的载体,同时理念也只有在实践技术中得以充实和丰盈。在班会遭遇瓶颈的现实情况下,本文考虑将班级团体辅导技术融入班会,提高班会的德育效果。

  教育部最新修订的《2012 中小学健康指导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在纲要做指导的前提下,本文充分讨论如何在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运用班级团体辅导的技术来整合班会,以达到促进高中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发展,提高高中班会德育实效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深化高中班会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丰富高中实践课程理论的内容

  在班会中融入班级团体辅导技术,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传统被动式的班会,是高中班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整合完善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丰富了高中班会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论,促进主题班会实践课程理论的完善和教学实践的深化,能更好的促进高中德育实效。在认真研究高中班会和班级团体辅导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班会,推进了高中班会课程的改革。

  (2)践行教育的终极使命

  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新课程的根本价值,也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班级团体辅导课的特点是:主体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这个特点来源于班级团体辅导的课程取向,从强调学科内容向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发展,从强调目标、计划向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发展。班级课程理论和实践技术是相辅相成[4].

  在班会这门综合实践课程中,运用班级团体辅导的技术,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安全接纳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主动的成长,使学生成为他自己,使教育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

  2.实践意义

  在班会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班会模式,在模式上一改传统的口耳相传,教师一统班会的俗套。这就将会把班会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讨论内容,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班会中,主动起来,自由成长。

  实现了班会课与班级团体辅导课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和谐良好的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格强度和综合素质。

  给了班主任一个成长的契机,在融入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班会中与学生并肩成长。融入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班会更需要有班主任具备人格魅力,人格魅力需要积累和内化,这不仅需要教师有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大度、从容,也需要有整合自身体验的能力。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

  德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视角的复杂领域,学科触及到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等,人所处的环境个体性也决定了德育的多视角性。目前,发达国家对德育的研究呈现了多角度整合德育的新趋势,在不同的理论派别中,互通有无,趋向整合。趋向整合后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体验,以学生为本源,突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学生得到发展为导向[5].《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中提到教育中人的核心性。诺丁斯也认为,“人”比知识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只有知识,而没有性情,不会关心,只有冷血,一切学来的知识都没有用,同时提出,学校是关心人的地方,也应该让学生学会关心。这样的观点说明对学生主体性的认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导向[6].

  通过查看文献,涉及美国班会的文献不太多,有谈到美国班会的内容:班会形式和内容较丰富,有表达感激的班会,有抱怨和建议的班会,成绩好时,有庆祝的班会,有规章的评价会等各种开放性的班会[7].班会的特点一是选取的点非常小,二是非常贴近生活,三是不去进行价值评判。《美国学校中的班会》中提到美国中小学有解决社会问题的班会、漫谈会和教育诊断会三种形式。这三种班会使得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社会生活有机的渗透,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过程中教师相当注重学生个体的思考[8].鉴于纯粹谈美国班会的文献较少,本人查阅了美式课堂和美国德育等相关文献,部分是我国教师在美国课堂体验后的总结和感受:“形散神不散”.课堂如沸腾的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形散。在这样的课堂中不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神不散”.有的认为“鼓励学生发问”是美国课堂的一大特征[9].“鼓励学生发问”蕴含着:学生只有认真听了,才能发问;教师既然鼓励学生发问,自然就做好了回答和讨论的充分准备。这样的一种课堂思路对于学生和教师是一种“教学相长”,对学生和教师都有足够深度的挖掘。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的班会需要教师有很好的“倾听”技术,这也于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表达,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就是师生的互动,这样才是“活”的课堂。

  《我眼中的美国德育》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德育传统、反灌输占据主导的德育理论和浓厚的德育氛围来呈现美国德育。《普林斯顿式的美式课堂》更是活生生的将美国课堂实录下来,学生围坐热烈讨论,老师静坐倾听。这不是班会,可学生却比我们班会上学生还要自主。这些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美国课堂中学生思想自由、自主性强的特征。价值中立的文化背景,使得美国课堂让学生更充分更自由的去表达自己所想,而不是中国课堂上学生去说老师想听的。这和本文的体谅模式理论是一致的,主张教师采取中性的立场,坚信学生具有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二)国内文献研究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关于班会的研究很多。有探索班会设计实施的文献。迟希新《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提出了班会设计实施的有效原则:计划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陈志坤《开展高中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探索》从班会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原因分析和实践探索上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案例。四川师范大学李笑菲《高中主题班会课的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从主题班会的设计思路、确立目标、内容设计、情景设置、活动方式和活动准备等角度对主题班会进行了实践研究。

  也有关于班会德育效果的研究。迟希新《价值教育的“问诊”和“重构”》问诊了学校价值教育的弊端:重显性教育,轻隐形教育;重外在灌输,轻自主建构等;重构了学校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摈弃“说教”和 “灌输”,创设体验空间,让价值教育触动学生的心灵;摈弃“大场面大活动”模式,让价值教育回归课堂等。迟希新教授的文章虽然没有直指班会,但是提出的每一点都指戳现行班会的要害。冯卫东《让生命欢快拔节--当代中学生最需要的主题班会》,这本书是导师从夜市上买的,据说也不是特别出名的“大师”,但是这本书“一语天然万古新”,本人晚上躺在枕边不时的翻起这本书,总舍不得放下,这本书作者“思考”和“批判”了当前中小学主题班会课:1.频现“感恩”主题,“生命”究竟有多重?2.“他控”课堂流程,“谁的眼泪在飞?3.速成”慢的艺术“,一役可毕功?等。正文中作者实录了南通市优秀中青年中学班主任的优秀班会课,保留课的原汁原味,并给予了”专家点评“--”专门做某件事的人家“的点评,如”喜欢原生态的班会课,不好制作精良的表演“等非常犀利的观点。”原生态“是说班会课上学生敢说自己想说的,而不是”制作精良“去说老师设计好的台词。同时提出班会的目的是陶行知先生所说”人格长城“的建设问题。颜雪艺《从缺失到回归_高中班会课学生话语权的调查研究》 从学生在班会上话语权缺失谈到了如何重新构建理想的学生话语权,并提出了班会课的未来图景-学习共同体。本人理解颜雪艺提出的”学习共同体“和本文最后提到的”师生一体“有相似之处。段民全《高中主题班会德育实效研究》提出抓住教育时机,上精心制作的班会课,同时给出了主题班会的不同主题的实施方案。

  班级团体辅导,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首都师范大学俞冬梅《班级团体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和思考》和华中师范大学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青海师范大学郑荣《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影响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班级团体辅导的班级团体辅导的干预功能。还有一些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如《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架构的研究》、《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心育能力的研究》、《浅析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等》。

  也有个别文献是将两者整合起来的论文及资料,多数一部分的研究背景是在高校中,如于晓梅《心理辅导临理念与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张晓文《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探索》、徐姗姗《团体辅导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探索》等,在高中的研究背景下也有较少一部分,如西南大学李景梅2010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的对象是班主任;还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宫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在高中班会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了心育和德育的课程论。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在高中的应用探析》侧重研究团体辅导活动导入、展开主题、催化分享和整合归纳四个阶段在班会中的应用。本论文侧重研究在实践和技术层面如何在班会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班级团体辅导和班会实践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知识,得出本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班会中融入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的可行性、必要性、理论基础。参考国内高中班会实践课程的经验,结合班级团体辅导的实践技术,通过案例法,提出在班会实践课程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以达到高中班会提高学生人格强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中德育实效的目的。

  (一)文献法

  本人通过查阅图书及在网上检索国内外文献,搜集国内外关于班会、班级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材料,为论文进行学术理论和研究依据的准备,力求论文的准确和科学。

  (二)案例法

  一方面,以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为个案,研究在班会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的理论、实践和方案。另一方面,研究班级团体辅导的每种技术如何在班会中使用,从班会课程实践的模式、技术的应用为班会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实例。

  (三)访谈法

  本人从选题开始到在班会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实践都用到了访谈法,根据应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班会的原因、优势和技术应用编写了访谈提纲。通过和学生访谈,来观察判断班级团体辅导技术在班会中应用对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是否有效。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班会

  教育管理词典(第二版)指出班会是以班为单位召开的会议,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分为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中提到班会的形式有专题讨论、听报告、组织参观、文娱表演等。

  赵澜波认为主题班会的实质是”会“而不是”课“.无论是”班级事情“、”班级问题“都需要大家集体讨论,通过会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把它安排在课程当中,所以又称之为”班会课“[10].陈步君认为班会课是一门特殊的课,是以大纲为依据,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具体形式和学校、学生年龄特点与问题,编写班会教案[11].本人偏向于将两者结合,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活动或方式来讨论班级发生的事情。本文讨论的班会是主题班会的范畴。

  (二)班级团体辅导

  1.团体辅导

  台湾学者杨极东认为:团体辅导即是运用团体互动的过程,协助成员认识与解决生活问题,进而促进个人的自我了解与接纳,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12].台湾黄惠惠指出:

  团体辅导是运用团体的情景,设计出活动、课程、内容,用来预防个体在各发展阶段中会碰到的各类问题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13].对此,关于团体辅导的概念,钟志农教授和黄慧慧的观点比较一致,同时指出,团体辅导是一种系统性辅导,它强调辅导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团体辅导必须运用团体动力催化团体气氛,激发团体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行为和开放性的反应。

  2.班级团体辅导

  本文提到的团体辅导和”团体心理训练“”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治疗“是有区别的。

  团体心理训练: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功,目标是帮助成员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14].团体心理训练的人员构成不一定有共同目标,但是希望在某方面改变自己的人。

  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开始主要是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信息和指导[15].在学校里,主要负责人是教师,重点是在主题上。这种辅导强调以团体的动力,来助人,是一种协助与服务,属于教育活动的性质。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强调助人发展的功能,最终目标是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团体心理咨询:侧重个人的感受,情绪的表达和处理,团体的动力是咨询进行的主要因素,领导者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同时又有严明的设置,成员之间必须严格遵守设置[16].

  团体心理治疗: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精神病学家为患者举办的学习班,如我们看到《飞越疯人院》中医生召集病患的谈话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的团体成员是某些方面不正常,病态或情绪有严重障碍者,其实施过程也不是一般的辅导和咨询,而是叫深度的分析、重建、支持。”心理咨询人员是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也就是说,心理治疗团体的领导者是需要具备行医资格的。

  关于”班级团体辅导“,在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中提到,在不同地区,分别被称为”班级辅导“、”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课“、”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辅导专门活动“等,这种多元的表述现象,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是面向所有的人,面向所有的学生,因此在学校班级里,完全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起到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