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锋,它推崇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至今都影响着世界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工作室”的艺术设计教学也最早出现在欧洲,这种教学就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室中除了包含教师上课,还包含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形成了集“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作坊与作坊大师是包豪斯时代最大的特色,对如今的艺术设计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包豪斯观点认为教不会的是艺术,但是能教得会的是手工技巧和工艺,“学校为作坊服务,将来还会被作坊所吸纳”,包豪斯只有大师、熟练工人和学校,而没有教师和学生,所以学生们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与比较有经验的人进行合作,在前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制作物品来学会一些东西。如果要求学生掌握各类金属的加工工艺技术,那么就到金工作坊去,如果要求学生掌握纤维的编织、加工等工艺技能,则到纺织作坊,作坊就是根据艺术设计在教学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所决定的。(见图1-1金工作坊MachineWorkshop、图 1-2 纺织作坊 Textile Workshop)作坊具备企业的某种特征和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在硬件设备和环境与符合产生需求。②今天的工作室秉承了作坊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其新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一个实际操作的场所,更是一个教育的场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
包豪斯从1919年到1933年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却是第一阶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最大,而后因政治和战争原因慢慢衰落。包豪斯在教学思想、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师资制度及设计理念等方面都有了许多重大变化。《包豪斯宣言》中提到:“建筑师们、画家们、雕塑家们我们必须回归手工艺!因为所谓的职业艺术是不存在的。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艺术家就是高级的工匠。艺术家与工匠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艺术家就是高级的工匠。由于天恩照耀,在出乎意料的某个灵光乍现的倏忽间,艺术会不经意地从他的手中淀放出来,但是,每一位艺术家都首先必须具备手工艺的基础。正是在工艺技巧中,蕴涵着创造力最初的源泉。”①他指出,包豪斯旨在探索一种把艺术学院的理论课程与工艺学校的实践课程结合起来的途径,以便进行艺术与设计教学一体化的尝试。包豪斯的课程设置,也可以说是其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贡献之一,一直以来都被世界艺术设计教育界作为包豪斯教学的精华部分加以推广,并且为后人反复研究和学习。
包豪斯的课程设置有以下几个类型,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很多都借鉴了当时包豪斯的这些课程类型:
第一,基础课程,包括形态研宄、色彩研宄、光影研宄、绘画研究、自然现象研究等。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仍然延续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内容,如: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
第二,工艺技术课程,包括金属、木工、家具、陶瓷、玻璃、墙纸、印刷等技术方面的工艺课程。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课程当中,也包含了当时包豪斯工艺技术课程的某些方面,比如:包装设计、印刷工艺等。
第三,设计课程,包括展览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等等。而如今的课程,把其转化成了多个专业,这也为艺术设计大类的发展提供参照,使得艺术设计的专业方向得到延伸。
第四,理论课程,包括历史、哲学、设计基础等。
包豪斯在基础课程中,第一次把对平面形态、立体形态、材料、色彩这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艺术设计教育比较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就为后来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包豪斯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工作室教育体制,即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同时授课,其实践教育主要通过工厂的实习来实现。包豪斯建有很多实习工厂,真正做到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双轨制教育制度。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能在作坊里接受技术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应用。这个突破成功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包豪斯特别注重的技术与艺术因素的合理配置,注重的基础专业与理论的共同教育,重视经济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为艺术设计教育与科学运用两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第二节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发展
艺术设计行业在整个创意产业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使得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行业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力口,创意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其重要作用已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艺术设计创意人员不断增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对艺术设计的需求,与行业密切结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才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关系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新需求。
我们通过了解包豪斯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论,可以得出指导我们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途径一一艺术设计工作室。我国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最早始于艺术院校或普通高校艺术院系。它们是在借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室教学形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的特点,几经探索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于艺术设计教育。形式主要按照不同专业方向组成若干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工作室,为形成一个基于工作室的教学体系,以各工作室为基本架构。各工作室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调动性、引导性的指导过程,以项目教学为特征,不仅仅依靠教师传授设计知识,学生从教师那里还可以获得的是技能性的东西,更多内容依靠学生的自我积累。传统教学中老师是学习的主体,手把手教,但在工作室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合理方法获得知识,知识获得的方法是让学生去发现,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包豪斯为实现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而进行的改革,就在于通过艺术的训练,利用手工艺为基础,使学生对于视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水平,让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如对于材料的形态、材料的肌理、设计的色彩等艺术感觉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从而实现技术的工作方法和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工作室是设计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理论基础过硬的老师为核心,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师资团队,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宄方向为工作室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集教学、研宄、设计、开发实力为一体。因其教学形式是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专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室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真实项目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安排,提高了课堂学习情趣,促进了专业交流。工作室教学还更好地适应学分制教育,可以以各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课程群,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结构紧密的课程在各类艺术院校、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大力发展之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也如雨后春梦般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发展较好的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他们把工作室教学和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