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高校学生工作平台的出现有效的拓展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使高校学生工作手段更加丰富,促使高校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促进了高校学生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互动,高校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大大增强、思想沟通更为便利。如果能将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网络搭建好、管理好、应用好,将会为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建设创造一个新的平台,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高校学生工作平台,改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率,以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摆在当前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把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学校工作结合起来,使教育技术的应用深入到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工作中,强调应用的实效性、实践性和可行性。网络平台以现有的新兴媒体为工具,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降低了技术难度,提高了平台的可行性。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开展学生工作并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平台与学生单独交流,辅导员随时上传健康的思想内容。
二、展望
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技术水平和时间有限,无法对所有的内容都了解和掌握。因此平台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平台中各模块的设计安排不尽完善,在今后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进一步更新、细化。
2.由于时间有限,有些想法还未实现:今后将增设教学平台功能,使得专业课教师也可以全天候、全方位的为学生们指导学习;还有,今后要增设请假转发功能,将学生的请假申请直接转发给任课教师,改变纸质假条这种传统的请假方式。
参考文献
[1]曹培庚.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20-121,127.
[2]赵健.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的原则与边界[J].高校辅导员,2012,(2):15-19.
[3]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26.
[4]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7):54-56.
[5]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64-66.
[6]汪頔.新媒体对“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7]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8]李开世.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9]桂富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0]陈建香, 王云海.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11]马小洁.管理服务引领:高等学校学生事务国际学术研讨会 (ISSA 2005) 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1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69.
[13]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新闻界,2008,(3):57-59.
[14]刘礼明.21 世纪高校学生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应答[J].高教探索,2005,(5):86-89.
[15]陈茂生.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6]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7] 邹向荣,王爱清,孙志胜,彭宇.首都师范大学一体化学生工作平台的规划与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3).
[18] 撒承贤. 努力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工作平台[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
[19] 齐昊.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平台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南方某高校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5).
[20]付玉辉,王韵,苏林森,何威,金兼斌. 重新认识新媒体[J]. 互联网天地,2010,8.
[2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祝智庭主编.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4]黄荣怀等.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EB/OL]. [2013-12-08].
[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办公厅,2004.
[26]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57-59.
[27]高祖辉,冯家贵.信息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6,(3)
[28]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7):54-56.
[29]徐振祥.新媒体_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07,(6):64
[30]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31]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3]王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4.
[3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5]王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4.
[3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7]宋元林等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38]董雅主编.挑战与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代的创新与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9]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务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0]谢海光主编.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2]冯跃林着.现代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3]杨立英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4]张孝宜主编.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5]傅晓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1):69-70.
[46]谢中清.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2):52-54.
[47]唐祥云.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9,(2):123125.
[48]曾秀芳.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02,(1):66-68.
[49] 潘 丽 萍 . 网 络 时 代 大 学 生 自 我 意 识 的 缺 陷 与 克 服 [J]. 福 州 师 专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2002,(3):49-50.
[50]曾光霞,吴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华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8-99.
[51]丁振国,杨玲玲.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67.
[52]刘志伟.网络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7):176.
[53]成方哲.构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硕士学位论文][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
[54]黄红旭.论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硕士学位论文][D].无锡:江南大学,2008.
[55]何巍巍.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硕士学位论文][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8.
[56]何贵亮.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57]Lemlech, J. K. (1994).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for the elementary andmiddle school. EnglewoodCliffs, NJ: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58]Joyce, B. R.,Weil, M., & Calhoun, E. (2000). Mod-els of teaching (6th ed). NeedhamHeights, MA: Allyn & Ba-con.
[59]Water, J., & Others. (1997). Staff training: Taking the child’s perspective. YoungChildren, 52, (3), 38-41.
致谢
转眼间我已经在沈阳师范大学渡过了研究生的三个春秋,在这三年中,由于工作在身,不能将大量时间倾注到学习中,但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储备仍使我受益匪浅。我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是与老师们的鼓励和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我在母校已经度过了近 9 个年头,对母校的老师,母校的同学,还有沈师这片热土所怀有的深深地感激之情是难以溢于言表的;是沈师养育我,栽培我,给我学习知识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和平台,给我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环境。在此,我也很感激能有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资源,来充实自己,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首先,要特别感谢的是我至亲至爱的导师荆永君副教授,是荆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诲成就了我今天的学术研究道路。荆老师在我的论文的选题、写作及定稿过程中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给予了我写作上的大力帮助以及精神上的莫大支持。他待人随和、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他不倦的教诲及丰富深厚的学术知识中,我不断进步,能得到他的指导,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十分感谢教育技术学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教育与指导。以及给我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没有他们中肯的意见,我不可能完成今天的论文。
其次,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我的支持和理解;感谢研究生同学们在我攻读研究生期间热情的帮助与鼓励,使我得以从容地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顺利完成学业;感谢我所有的学生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最繁忙的时候,毫无怨言的给我支持和体贴。总之,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谢谢你们!另外,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曾参考、借鉴了部分论着的成果和资料,特此表示敬意和感谢!一句句感谢写在纸上,印在心里!伴随着众多关爱,我唯有不断求索,不断前进,加倍努力,以更多、更大的成绩回报领导、恩师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亲人们。客观地讲,这篇论文凝聚了自己与许多人的辛勤与汗水。
尽管还非常粗浅,但总归算是自己研究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汇报。希望各位专家体谅我敝帚自珍的心情,并恳请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