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09 共2727字

  第四章教育建议

  一、讨论与建议

  与生活活动、教学活动等相比,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流动性很大,情绪也更加高涨,甚至呈现出一种非常兴奋的沸腾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多,经常因为争抢游戏资源、违反游戏规则、游戏意见不统一、攻击行为等产生冲突。很多教师为了维持秩序,会在冲突产生的那一刻就采取高压政策来粗暴的制止冲突,不让幼儿去体验冲突并尝试自己解决冲突。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的,根据笔者对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事件的数据分析及对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总结出以下提高幼儿冲突解决能力的相关对策。

  (一)发挥榜样作用,对幼儿进行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示范教育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在幼儿阶段观察学习更是幼儿从生活中获得社会行为的最主要途径。榜样对幼儿的影像是长久而又有力的,为了让幼儿采用友好的方法解决同伴冲突,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并且应该有意识地渗透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示范教育,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另外,班杜拉还认为新行为的习得与新行为的操作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了新行为,但是幼儿不一定会操作该行为。幼儿是否会操作所习得的新行为主要取决于强化。所以老师还可以借助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幼儿群体的力量来进行示范教育,对于那些采用友好方式解决同伴冲突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强化友好行为。

  (二)以表扬鼓励的指导方式为主,慎用惩罚

  在观察中发现有的教师经常采用呵斥式的、惩罚的方法来制止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能很快的控制并结束幼儿之间的冲突,但实际上却使幼儿的情绪情感受到抑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指出,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人对儿童的训诫和惩罚在制止当前行为时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又在无意中为后来的侵犯性行为提供了榜样。

  如针对案例 19 中的娇娇和布布冲突,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她们:“你们看,建构区的小朋友们已经把物品收拾得干干净净了,他们配合得真好!”也可以这样说:“在一起玩的小朋友要学会合作,一同完成任务,布布,你能把胶水收拾起来吗?”

  (三)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和动作交往技能

  在幼儿期,幼儿的语言技能发展十分迅速,幼儿对语言的模仿能力虽然很强,但是对语言的分辨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不文明用语。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因为对方的不文明用语而产生冲突,如案例 13 中葛云硕就是因为骂人而引起了他与李禹乔的冲突。作为老师应该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语言环境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技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活动中教会孩子说文明礼貌的用语并养成一种习惯。向同伴借东西时要用询问请求的语气,得到对方同意后才可以用,而不是直接去抢夺;得到同伴的帮助时要记得说谢谢;妨碍别人或者伤害别人的时候要学会道歉。

  (四)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

  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和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心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包括师幼关系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等[45]。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规划会影响到幼儿的行为。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边界分明、标识清楚、大小适宜的游戏空间,并能针对不同的认知和游戏发展水平投放不同的游戏材料。在心理环境方面,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和谐的游戏氛围,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也要维持好游戏秩序,使幼儿自由、宽松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幼儿身体受伤害,减少和同伴间的冲突行为,而且还会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互动技巧的发展。

  (五)重视游戏结束后的讨论指导

  在观察中发现,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往往会带领孩子进入下一个环节,而不对游戏过程中的冲突行为进行总结分析,即使有的老师会有所提及,也是对引发冲突的幼儿的批评与训诫,很少会组织幼儿就如何解决同伴冲突展开讨论。笔者认为,游戏活动结束之后老师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而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帮助幼儿建立起解决冲突的意识进而引导幼儿总结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选取本次游戏活动中所发生的同伴冲突事件,让冲突所涉及的双方告诉小朋友们具体的冲突过程,然后一步步引导“当事人”和小朋友们说出可能的冲突解决方法。就笔者所观察的各班中,中六班的老师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指导是比较好的,从中选取一个典型的总结指导过程,如下:

  案例 20:阎一星和郑家荣在玩修车的游戏。两人同时都想用螺丝刀,但是阎一星却快郑家荣一步拿到了螺丝刀。由于螺丝刀离郑家荣更近一些,所以郑家荣对阎一星说:“螺丝刀是在我这边,你还给我!”阎一星争道:“是我先拿到的,我先用!”郑家荣看到阎一星没有给他的意思,就上去争夺,由于郑家荣的力气大些,他把阎一星推在地上并抢过了螺丝刀,阎一星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老师: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老师看到阎一星小朋友在玩修车游戏的时候哭了。阎一星,你来告诉老师和大家是怎么一回事啊?

  阎一星:郑家荣抢了我的螺丝刀,还把我推倒了。

  老师:郑家荣是这样的吗?你为什么把阎一星推倒了呢?

  郑家荣:螺丝刀本来是在我这边的,应该是我的,我要,他不给我。

  老师:哦,原来是这样啊。阎一星拿了郑家荣身旁的螺丝刀,郑家荣想要回来可是阎一星不给,所以他就把阎一星推倒了夺过螺丝刀。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郑家荣这样做对不对啊?

  小朋友:(一起大喊)不对!

  老师:那小朋友们说说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幼儿 A:阎一星不该拿郑家荣的螺丝刀,应该向郑家荣借。

  幼儿 B:郑家荣可以说:“你用完了再还给我。”

  幼儿 C:不能推别人,可以告诉老师。

  幼儿 D:一块玩。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建议都非常好,下面我们请阎一星和郑家荣上来,借助小朋友们提出来的办法,当场给大家示范一下怎样解决这件冲突好不好?

  郑家荣:“你用完了螺丝刀再还给我好吗?我也要用。”

  阎一星:“好的,我一会儿就给你。”

  老师: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阎一星和郑家荣又成为好朋友了。小朋友们可真棒啊,以后小朋友们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定会想到更多的好方法。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游戏后的讨论指导可以引发幼儿从多种角度去考虑解决同伴间冲突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的发展。所以老师应该重视游戏结束后的讨论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起解决冲突的意识,提高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