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原则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2 共11834字

  四、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原则与对策

  理论思想的提出旨在指导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解决面临的思想挑战与问题。“中国梦”的提出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支撑,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原则和对策起到了指引作用。在中国梦的引领下,结合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分析,本章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原则、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教育对策,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建议。

  (一)以“中国梦”为契机,坚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原则

  原则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正确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规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理想信念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从事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的规则或准则,决定了其遵循的规律、确定的内容、选择的方法,从而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顺利展开。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原则,对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现有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的原则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始终坚持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同志指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坚定理想信[1]”.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这种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正确性,不仅在于它能够正确地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准确地分析预测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矛盾,更在于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发展的把握,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科学预言。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的原则,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其中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坚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理论教育让大学生认知了解这些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践教育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体会内化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重要意义。以中国梦为例,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将中国梦的教育内容融合创新其中,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的理论宣传教育。

  第二,坚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决定了其引领价值和重要作用。正确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对国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解读,同时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引领和思想支撑,有着深刻丰富的精神理念与人文内涵。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论在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都起着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过程中,坚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以现实存在着的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的个体性、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人格培养,发展个体个性,从而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是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针对大学生的差异性、主体性,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强调高大全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强调为理想牺牲自我,从而忽视了人性内涵,教育与实际想脱离。中国梦作为人民的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始终是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丰富的人本内涵。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国家、民族、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个人实际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成长规律、创造精神、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经济情况等个人特点,结合个人专业方向,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一位大学生都9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出发点,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从而树立科学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其中应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具体指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之一,首先教育者应在肯定其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挥其主体性,使大学生掌握如何主观地自主地有选择性地学习。其次,教育者在教育方式上应注重以平等、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双向交往沟通。最后,教育者应创造不同的环境和渠道以培养发挥大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改革创新、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进实现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和谐、相互理解、互动发展,才能达到并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包含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在内的主体性发展,也包含人的规范性、民主性与开放性在内的社会化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指向人的内在的发展和提高,人的社会化发展是指向外在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中最基本、最强烈的需求,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实现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大学生的发展如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大学生的片面发展是社会问题在大学生价值观上的反映,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中的问题密不可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注重引导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同步,树立与中国梦相结合的个人梦、青春梦,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民族理想相统一,促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坚持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因人利导,分层次进行教育的原则[1].层次性原则的实质就是承认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将受教育者划分为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大学生个体间的身心素质、发展状况不同,大一统式的理想信念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差异性需求,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中的道德精英主义、整体主义的理想精英和道德先锋的培养目标又难以真正实现,而理想信念教育的层次性原则既能够照顾先进,又能够照顾多数,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先进性需求和广泛性需求完美结合,针对差异区别对待,很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的地域特色、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因而表现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也各不相同,呈现出层次性鲜明的特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也具有层次性:从国家层面,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强国梦”;从民族层面看,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复兴梦”;从人民层面看,中国梦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幸福梦”.从集体的角度看,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共同理想;从个人的角度看,中国梦也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理想。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其践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层次性的原则。例如,对普通学生可引导他们了解认知中国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干部可引导他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统一,发挥自身才干,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对大学生党员可引导他们认同并树立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勇做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在中国梦引领下有层次的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而是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理想信念的形成规律,层次递进地引导大学生以自身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例如,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应有所侧重;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应帮助其处理好近期目标和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层次性教育,有助于强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以“青春梦”撑起“中国梦”,让“青春梦”见证“中国梦”.

  4. 坚持“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所谓“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其中贴近实际是根本与前提,贴近生活是源泉,贴近学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贴近”原则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贴近实际,一方面,是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另一方面,是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贴近广大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环境。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渴望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不同的需求。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在为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瞩目成就的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弊端也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现象的发生。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使得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梦共同理想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明晰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梦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

  贴近生活,就是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就是要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对大学生生活内容和突出问题的了解,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摆脱困境,从而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大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的生活。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同样怀揣着求学梦、就业梦、教育梦等不同个人梦想,通过心理辅导、情感关怀、经济资助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就能够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从而坚定追求个人梦,践行中国梦的信念。

  贴近学生,就是贴近大学生本身,充分肯定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爱大学生,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以满足不同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