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原则与对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2 共11834字

  其次应做好广大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圆梦大使”,帮助大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为大学生点燃青春梦想,传递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能够更好地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生活、学校、老师们的距离,让大学生更深入地认知、感悟中国梦的社会共同理想和目标,从而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正确树立,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性且系统性的工程,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的10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实效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将“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帮助大学生规避错误思想,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

  2013 年 5 月 4 日,***总书记在同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高度概括了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的科学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提出,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梦的视阈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 加强主阵地建设,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共理论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主渠道主阵地。加强主阵地建设,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注重言传身教;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思想育人;丰富教育内容,坚持理论引导;开展系列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2014 年 9 月 9 日,在第 30 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专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对“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点就是要有理想信念。“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当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应当既能精于“授业”、“解惑”,更能以“传道”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使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现了部分高校老师对国家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的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一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忠诚、怀抱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够点燃大学生灿烂的个人理想,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传播者,为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其次,教师应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困难及时疏通引导,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对学生言传身教,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应争做“圆梦大使”,点燃学生的希望,激发学生的梦想,鞭策学生追逐梦想,助力学生实现梦想,为学生传递理想信念的正能量,点燃每个大学生的“青春梦”,让学生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第二,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思想育人

  一直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模式都是以“理论灌输”、教导、说教为主,侧重“主体--客体”模式的主体性理想信念教育。这种模式将大学生视为“容器”,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忽视了在知识学习、思想形成、行为转化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观分析、判断、筛选、理解和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活跃期和关键期,面临着多种思维方式、多元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枯燥单一的说教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不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面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中国梦的视阈出发,要解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在正视个体差异性与主体性的基础上,承认利益差异存在,认可个人合理利益,树立“双主体互动”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相统一,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一致,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以个人梦助推实现中国梦。

  第三,丰富教育内容,坚持理论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存在着契合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在讲到“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可以将中国梦的人民属性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理论逻辑、实现路径等内容贯穿其中,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中国梦的理论溯源与中国近代以来的艰辛探索结合起来,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的开拓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中国梦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在“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中,可以与党情、国情相结合,开展专门的“中国梦”教育章节。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中国梦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作为广大青年的远大理想,一方面,它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梦”,是国家之梦、集体之梦;另一方面,它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人民梦”、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个人梦”.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以“中国梦”社会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部分,以“个人梦”个人理想信念教育为重要组成,是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完善。

  第四,开展系列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

  在课堂教育上,首先,可以通过传统媒介展播《复兴之路》、《大国崛起》、《建党伟业》等爱国题材纪录片,深化历史教育与中国梦教育;其次,可以宣传讲解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讲话以及各大权威专家学者关于中国梦的系列社评等理论材料,深化大学生读中国梦的理论认知;再次,可以组织开展与中国梦相关的主题辩论,如“个人梦”的实现与“国家梦”的实现有没有必然联系、应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还是借鉴西方文化等,以轻松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和理解;最后,还可以展播一些历代仁人志士的励志故事和当代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大学生树立青春梦想,激励他们奋力实现理想信念。

  在课外教育中,首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微博、微信、QQ 等新媒体开展“中国梦”的网络主题教育;其次,可以在学校和学院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演讲活动等;再次,组织各党团支部开展学习中国梦的主题党课、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梦”.最后,可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宿舍知识竞赛、有奖竞猜、有奖征文等活动,形成浓郁的“红色”学习氛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