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高校与社会共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绪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93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体制建设研究
【第2部分】 高校与社会共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绪论
【第3部分】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与意义
【第4部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现状分析
【第5部分】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探讨
【第6部分】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机制构建
【第7部分】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目前在我们国内研究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文章较少,在中国知网上也只能找到一篇和本研究题目一样的文章,就是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滕利荣教授写的《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新模式》,这篇文章主要是从生物学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通过高校与社会共建产学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建立起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实践育人的新模式。这是与我研究关联性最强的一篇文章,它是从生物学科角度,起点比较低,研究范围比较窄。不过在一些理念上还是值得借鉴,比方说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建立高校与外界联合实践育人新模式。

  本研究在后面对这些内容也有深入研究,只是我针对的不只是生物学科,而是面对目前我国的各类高校,给他们提供一些共性的关于协同实践育人方面的建议。

  (二)目前我国对协同创新方面的文章倒是很多,在知网上进行相关搜索后,有一千多篇。这些期刊集中发布在 2011--2013 年期间。前面我提到过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的关系,协同育人是学校作为协同系统的主动方,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的协同创新模式,这两者在本质追求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追求协同体的整体最优化来实现各个协同要素的最优发展。[4]

  梁真的《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防范与机制设计》,张婧的《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陈文博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张巍的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模型研究》,这些主要是在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强调之后,高校和企业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讲话精神表明了国家对协同创新的重视。还有一些论文关于高校方面的协同创新,陈敏生的《高等医学院校协同创新策略探析》,刘晓艳的《关于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这些是“2011 计划”的实施后,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主要侧重于协同创新的思考。陈冬梅的《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陈丽贞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朱红霞的《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研究》,吴恺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新探》,这些文章主要是阐述了高校在协同创新模式上的探讨,其中我认为产学研的模式值得深入研究,高校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和持续性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必须从协同机制上进行研究。这也正是本研究下面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三)关于高校实践育人的方面的资料就很多,在某种程度上说协同育人是实践育人的一种,其实也是实践育人,它是最新的一种育人模式,基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效而提出的。在这里我也来谈谈我国在实践育人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成果。有关实践育人的文献有:吴刚的《高校实践育人的整体把握》,姜丹的《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研究》,谢学旗的《论高校提升实践育人能力的重要意义》,王苏婷的《医学类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探索》等等。

  这些文献主要突出了实践育人在提高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对实践育人的整体把握和探索。还有陈琳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实践育人功能探析--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为例》,王晓漪的《实践育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张茹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与探索》,刘富胜的《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看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吴亚玲的《论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李崇光的《“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等。

  这些文献主要是从实践育人的模式和机制上进行探讨。这种“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是这样的:“三早”通过科研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能力。为推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学校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实行了科研导师制。“三田”则结合校内教学科研基地和校企、校地共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参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专业实践,使学生既在校内开展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又在校外开展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5 ]

  这对农业院所而言,是一条可以借鉴的经验。高雨芹的《浅析高校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推进》中谈到“科技下乡、义务支教、党的理论宣传、社会热点调查等活动”仍未过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我也有同感。在我这篇研究中我将继续深入地探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这种模式。

  (四)对国内研究的评价在国内研究的这些情况中,从协同育人的角度去研究的文献特别少,协同创新也多是企业之间,学校与企业进行了初步的协同,但是不完善,而实践育人研究的比较多,但是这种研究范围比较窄,多是某一类学校,像职业学院就稍多些,农业学院也有涉及,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大学生更是少数,所以实践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少部分学生在参与,还有就是实践育人的途径比较传统,像实习、勤工俭学、社团活动、调查报告等等。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他们没吃多少苦,对于这些实践途径可能失去兴趣。高校必须从体制上,制度上进行改革,让实践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就像在教室上课一样,有学分,有事可做,而且做的愉快,乐在其中。这就要求社会的协助,这对于高校和社会各个组织都是有好处的。所以必须要协同育人。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在国外,“协同实践育人”这种说法在国外高校是没有的。但是在实践育人方面,国外的行为具有隐蔽性。我们知道国外的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强,这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特别是高校的实践。在美国高校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辛辛那提大学在其大学理念中就渗透了实践育人的思想,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通过多种途径建设实践育人基地、延长大学生实习时间和增加实践项目的举措,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很注重对学生实践育人思想的渗透,从学生入学选择研究项目、参加本科生科研计划到毕业前的就业选择计划,MIT 针对各种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实践机会,在校内外建立了多种多样的实践育人基地。这些实践育人基地对我国高校当前这种协同育人很有借鉴作用。MIT 的很多研究中心、实验室都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如艾吉顿中心为学生们提供资源和机会参加实践项目和实习活动,并提供车间试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MIT 国际科学技术发端计划为学生们提供在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实习的机会,实习的时间从 3 个月到 1 年不等。[6]

  在美国,很多大学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受益。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资金和项目主要由企业提供,而学校的优势就是进行开发研究,关键在这样的模式中,有大量的实习和科研机会可供学生选择。通过这种校企的联合,实现双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波纳-钱宾分校与全国各地 100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合作教育项目”.[7]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与 1500 余家企业合作开展带薪实习项目,这种带薪实习是一种新的突破,这就是大学和企业双赢的表现。合作企业包括联邦银行、世界银行、英特尔、苹果、微软、宝洁、通用电气、丰田等,在任何时候都有 5000 余名学生进行着该项目,这种学习期间的带薪工作实践,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8]

  美国的这种实践与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这些企业实习,学生可以直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体会某个技术的奥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掌握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科技发展态势,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强。二是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时间大致相当,在一天的时间各占一半,这样刚好是半天学习理论,半天参加实践。这种称为交替式实践。三是以学校为主,企业与学校共同实施,学校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联系相关的企业,双方签订合同,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劳动岗位和劳动报酬,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指导,确定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负责评定学生的工作态度、成绩、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学校也派遣相关的教师到企业进行理论指导,及时沟通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要求。美国的这种实践育人模式其实就是我国现在倡导的校企合作模式,他们的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们两个国家制度不同,国情也不同,对于在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 模式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这在本研究后面我将着重阐述。

  (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通过多种途径建设实践育人基地、延长大学生实习时间和增加实践项目的举措,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大学很重视实践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育人占很大的比重。

  如纽伦堡高等专科学院机械与工程系就拥有 20 个实验室与车间,这些实验室和实训项目除了满足教学需要外,还与教授的研究课题和项目密切相关,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突出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9],这种实训项目对于学生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德国还很注重基地建设,学生也是带薪实习,像辛辛那提大学的带薪实习项目在实施阶段中,是由教授组成的精英团队去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帮他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也使他们尽快融入整个公司。德国还很注重大学教师的引进,注重教师的质量,为实践育人提供保障,那种庞大的教师兼职队伍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学校的实践育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学教师必须具有相关行业的经历。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除了美国和德国之外,国外还有些国家,如英国也很注重实践育人,它重视训练学生“从做中学”,而不是单单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英国重视实验教学,学校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学生主要依靠老师讲义和阅读资料,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查询相关文献,这样就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培养人才的作用。还有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我认为其主要特点是企业和学校签订项目研究合同,同时企业可以委托学校进行各种项目的开发,据日本经济学会的调查,资金在 10 亿日元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都同大学合作。

  资金在 1 亿日元以下的企业都同大学合作,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在加拿大,高校也有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这里我也说说加拿大的特点:一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教育,这个主要是由学校形成制度化,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开始去企业经行半年或一年的带薪实习,学校负责跟踪学生的各种情况,雇主则根据学生的表现经行评价。这种和前面提到的校企合作差不多,只是在细节上又些不同,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刚刚起步,在后面我将要根据我国的情况进行具体的研究。二是学校可以向企业转让一些企业急需的技术,企业要付给学校相应的转让费,那么学校在资金上也到了补充,企业在技术上得到了提高。这样一来,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研制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三是学校为其研究提供实验室和办公场地,而经费来自企业,这样的好处是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界的联系,同时也加强了高校为工业服务的能力。

  上面主要谈到了国外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要少很多,所以相关的研究也很贫乏,国外在协同实践育人方面走在前面,很多理论和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是也有很多不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下面的研究中我将结合我国的情况探讨一下在我国如何协同育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本研究把文献法作为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因为本研究涉及高等教育史、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通过对大量重要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通过查阅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史料,着作,回忆录,期刊等)掌握研究材料,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材料基础。

  (二)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方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本研究对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经行深入分析,进而探究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发展。

  二、创新点

  从实践层面看,近年来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功能逐渐凸显。但是,相对于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而言,还远远未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其运行模式问题,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模式没有建立健全起来,没有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在高校实际育人中整体发挥作用,需要探索创新,本文做了较完整的制度性安排。从学术层面看,学术界对协同育人的研究很少,在国内,也只是近几年刚刚研究这方面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的都是实践育人方面的多,而实践仅仅是学校和学生的局部的行动,或者说是一厢情愿、“单方面的行为”,存在着很多不足。我研究的主要是从当今时代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繁荣的背景下,从协同学的角度去探讨多方参与的一个动态系统,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而协同目前来说是一个趋势,其实我上面说到的国外的育人模式就是协同的表现,因为协同效应可以使整体得到最优化,从而实现系统中每个要素的良性运转。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的是合作和竞争,无论什么行业,哪个领域,都想通过一种合作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协同实践育人就是可以使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科研院所达到利益一致化,但是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论文中我主要从我国为什么要协同实践育人,如何做到协同实践育人,以及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做进一步阐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