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东北二人转的发展及其对民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3.1 东北二人转发展概述
3.1.1 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点
东北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东北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意”,又称“双条”、“双口”.这是名副其实的东北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这是狭义的东北二人转。笔者认为,就艺术形式而言,东北二人转比评弹、鼓词丰富,但是还距离舞台剧有一定的距离,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戏剧之间的艺术形式。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
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东北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从妆容上讲,过去东北二人转的旦角采取缠头的妆容,与今天的传统京剧类似,“冬用乌绫,夏用乌纱”.今天的东北二人转打扮则贴近了生活,只是比现实生活更加打眼、靓丽。可能是过去的旦角都由男人来演绎,脸盘过大,只能用缠头加贴片的方式使面孔显得更隽秀些。无独有偶,今天的越剧演员的妆容也是旦角去掉了缠头,且服饰的颜色大多不用正色,多是水蓝、浅粉、肉色。那么,打破传统妆容,推陈出新似乎是现代中国东北二人转发展的普遍规律。东北二人转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也符合这一发展规律。
东北二人转的技巧如此丰富,表演起来也是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表演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谁服务而产生的呢?又什么才是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特点的核心呢?文学既人学,东北二人转也是一样,着名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马力老师就说过,东北二人转核心其实就是“你、我、他”的表演,以我通过表演饰演他从而带动你,通俗的说就是由二人转演员扮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而让你进入情节,融入人物,看的如痴如醉的同时,喜怒哀乐都由剧中人物命运的牵引。而之前介绍所有东北二人转技巧也都是为了更好塑造人物而产生的,每一种技巧单独表演起来其实并不动人,甚至略显干枯,而一旦进入情节,融入人物,就显得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拍手叫绝。
从理论上讲,受众的心理需求是推动传播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动因,而东北二人转这种深入人心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作为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应该关注和刺激情感因素,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要契合大众“求新求异”和“求真求实”的接受心理,使得传播富有趣味以维持受众的接受行为。
3.1.2 东北二人转的发展历程
从东北二人转的基本形态而言,一丑一旦(一男一女)和狂迷的舞蹈是东北远古女神祭祀原型的变形。东北二人转是从东北大鼓中“劈”(分化)出来的戏,而东北大秧歌往上追溯,通过民间野人舞、萨满舞等可以一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女神祭祀仪式。比较典型的应该是牛河梁熊女神庙。那是可以姑且称为“二神转”吧。而后,对女神祭祀仪式成为了狂欢节。狂欢节是性爱的狂欢。这在《诗经》和《楚辞》中有集中的体现,甚至描写。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狂欢节萎缩了,甚至被取缔了,但是狂欢节舞蹈的体裁却保留了下来……如东北大秧歌中的一男一女双双对对斗着扭、浪着扭、欢着扭,就是圣婚仪式的变形。
东北二人转是当今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其艺术特质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多样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反映了东北文化的丰富内涵,如满族传统文化和萨满教等历史内容。东北二人转有近 300 年的历史,就其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年末。20 世纪 40年代,“蹦蹦戏”进入艺术成熟期,这一时期,历史称为“高粱红唱手”时期,“高粱红唱手”通常在农忙种地农闲时为大家表演,这是当时农忙后的一种娱乐方式。内容形式上更民从化,随意化。田间地头,这一时期,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发展之路可谓崎岖坎坷,一部分统治阶级认为东北二人转表演有伤风化,特别是民国年间,禁止了明见演出,日本侵华时期,侵略者及汉奸更以“通共”为名对东北二人转艺人们身心进行残害。
解放后东北二人转艺术有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东北二人转艺术多数在老艺人们口口相传下,得到今天迅速发展的。专业的东北二人转在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演出高峰期。1980 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是东北二人转演出的主力军。90 年代以后,东北二人转借助辽派小品(如《摔三弦》)逐渐突破地缘限制,目前已经覆盖了整个东北,扩展到全国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在现代影视传媒介入下,电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等播出后,在全国各地又推出了“刘老根”大舞台,一些东北二人转演员的频频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沈阳”等的表演,使得东北二人转艺术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使东北的语言、民俗文化一时成为全国各地流行的文化。值得指出的是,东北话乃是汉语普通话的主要蓝本之一,在全国不知不觉地推广东北文化的同时,实际上很多程度上是推广了官方的语言文化。因此,将这种与“官话”最为接近的艺术形式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3.1.3 东北二人转的雅俗转化性
意欲探讨东北民间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了解东北二人转的文本与舞台表演及其历史与现状。东北二人转作为民间艺术,其内涵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形式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这种东北二人转的雅俗共赏就决定了通过东北二人转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亲民教育感化作用。
什么是艺术呢?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艺术可以从哲学与科学来定义:“哲学”就是挑起争论的,“科学”就是能终止争论的。“艺术”就是哲学与科学的抽象实体。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指凭藉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的表达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的人类用以表达既有感知的且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的过程。东北二人转艺术无论是雅俗,都属于严格意义上艺术,也都受艺术普遍规律的制约。具体而言,东北二人转艺术属于舞台艺术中的喜剧艺术,按照美国剧作家伊塔里的解说,戏剧不是电子的,它不像电影,也不像电视,它要求活生生的观众和活生生的演员同时出现在一个同一的空间内,在戏剧起源方面,尤其强调原始宗教的作用,演员在某种意义上是祭司或者主持宗教仪式的教士,而观众则被吸引参加和演员一起表演,如同共享圣餐一般。东北二人转符合上述特点,并且在“活生生的观众和活生生的演员”这一方面特点突出。
俄国着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通常以为艺术的内容是美;但是这把艺术的内容限制得太狭窄了……(艺术的范围应该)包括现实(自然和生活)中一切能使人--不是作为科学家,而只是作为一个人……发生兴趣的内容;生活中普遍引人兴趣的事物就是艺术的内容。由于东北二人转丰富地展现了人们发生兴趣的生活内容,因此,东北二人转的文艺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关于雅和俗的分野,实则是中国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问题,国家上层的阳春白雪的文化与百姓下里巴人文化的问题。
《毛诗序》牵强附会地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尔雅》则认为: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当然,从今天训诂学的原则上看,这种解释没有解释“雅”字的本源。由于篇幅和选题所限,不做具体解说。“俗”的含义是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本身并无贬义,欲用贬义往往需要在前面加上修饰词,如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习也。以双声为训。习者,数飞也。引伸之凡相效谓之习。《周礼·大宰》:礼俗以驭其民。注云:礼俗,昏姻纪。旧所行也。《大司徒》:以俗教安。注:俗谓土地所生习也。《曲礼》:入国而问俗。注: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可见,从先秦典籍来看,“雅”就是“正”的意思,但是俗也没有贬义,因俗而治,发扬公序良俗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后期及至近代,一些矫情的“贵族”和文艺范的士人,将俗与雅对立起来。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有“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一说。唐代李白的《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认为:拨乱属膏圣,俗儒安可通。《红楼梦》则指出: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
从东北二人转史上看,雅和俗是可以转化的。乾隆年间,元明流传下来的昆曲为雅,进京演出的秦腔、京剧为俗,所以形容一个演员什么都会叫做“昆乱不挡”.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被贵族和皇室奉为雅,而昆曲更一步被束之高阁,近代以来几乎成为了濒危的艺术。因此,雅往往和古代相联系,作为元杂剧活化石的昆曲,里面其实有很多金元的“胡语”,昆曲在金元时代其实是俗的。当时的雅是模仿唐代律诗(宫体诗)的雅。
若在上溯一下,唐诗中的乐府诗在魏晋时又是采撷于民歌的,本质上又属于俗。 如果二人转被束之高阁,不断地雅化,必然失去观众,成为化石一样的古董艺术。
在理论界对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是精英主导的,由精英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这样形成了精英话语主导话语权,在理论宣传上“一些理论缺乏人文关怀”、“一些学者充当特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一些宣传舆论对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忽视”框为空,一些理论宣传不是为“草根”阶层代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带动,草根文化及其雅俗共赏的文艺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框为空我们的文学艺术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阵地应该是草根阶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自下而上的传播和实践。在这种形势下,来源于民众的草根艺术--东北二人转,发挥了弱势群体宣传舆论的切身利益,不断雅俗互相转化,从而不断发挥出东北二人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种由来自民间,雅俗转化的东北二人转思想教育感化作用颇具有典型性,特别是东北二人转在思想政治教育感化中也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东北二人转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感化过程中,切中了群众的所思所想,针对了群众思想的所需所盼。
3.2 东北二人转的特点及其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东北二人转在受众的广度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按照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文本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并不完全有作家的意图和文本的蕴意来决定。”框为空文本作品是如此,舞台艺术也概莫能外。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因素,东北地区的农闲时间特别长,有的地区甚至会持续半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假期和周末“双休日”等也都造成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面对芸芸众生、普罗大众,东北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在发挥娱乐功能,寓教于乐的社会事业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功能。
比如在表达思念题材的剧目里,别的剧中可能会唱得“凄凄惨惨戚戚”,而二人转大戏《回杯记》里的《王二姐思夫》的唱词却总能搏人一乐,根据二人转的唱词,歌唱家郭颂老师将其改变为民歌:八月呀秋风啊冷飕飕哇,王二姐坐……我二哥南京啊去科考……王二姐在北楼哇眼泪汪汪啊……我顺着大道哇划到沈阳啊哎哎咳呀。有些二人转演员在演出时还加入了一句“从开原顺着大道哇划到沈阳”.起到了也想不到的“笑”果。从艺术的感染力角度讲,悲剧的感染力会随着演出唱词的增加,观众在多次观看后其感染力会大大磨损,如同祥林嫂在一开始讲孩子被狼叼走的故事时,听着会表示同情,潸然泪下,时间长了,人们都麻木了,把这个妇女的悲惨遭遇当做是笑料和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在目前各种传统东北二人转艺术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况下,冗长的大戏不适合群众的审美需求,而短平快的折子戏甚至东北二人转的“小帽”才是传统东北二人转生存下去的途径,也是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所在。要做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找准适应群众的方法途径。东北二人转的源远流长,是最代表了适合群众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其多样性、亲民性等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必须的要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
3.2.1 “俗”得接地气,容易接近人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范式上讲,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教育话语。语言不是外在于生活,外在于人的工具,而是生活和人的存在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生活话语的发展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群众相对独立的话语类型。东北二人转的语言就是生活化的语言,我们应该努力使其成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时代话语。东北二人转的“俗”反映在正戏之前的小帽表演上。如今,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了,正戏往往冗长,观众时间有限,不可能连日到剧场观看,不利于思想教育的功能的发挥。小帽音乐是在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受曲牌唱腔板头变化的影响,旋律仍以歌唱性为主,兼有说唱特点,以其生动、活泼、火爆、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郁、节奏感强、舞蹈性强、易于传唱的艺术特点,占据了目前东北二人转唱功戏的主要内容。小帽尽管与正戏关联不大,但是目前能保留在小剧场甚至大剧场演出的东北二人转唱段大多取材于小帽。
小帽在东北二人转演出中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活跃气氛。小帽是二人转的“头型”,就像体育比赛前的热身,电影放映中的加演片。东北二人转小帽具有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载歌载舞的特点,能有效营造场内气氛,积极调动观众的欣赏情绪,迅速进入欣赏品味的规定情境。二是调动演员。小帽一唱,演员的嗓子就拉开了,演员随之情绪也上来了如今的二人转小剧场表演,仍然多以小帽开场,继之以小品、杂耍、歌曲,甚至魔术。小帽在继承东北二人转“俗”的传统的同时,也是今天的东北二人转的根本标志了。三以俗动人。别看演员们的的表演非常俗套,但是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却一点也不俗套,特别是人物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活哲理、人文精神,都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缩印体现,都是艺术品质的高度凝聚。
小帽的调式保留也很多,如东北二人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姊妹曲艺的唱腔,这就为形成了杂曲杂调形成了有力的条件,东北是一个富于开拓精神的移民的聚居地,杂曲杂调就是在移植借鉴外来音乐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剧种、曲种的声腔,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等,多用于剧中特定的情节中,刻画特定人物的音乐形象。东北二人转演员多善唱杂曲杂调,如“神调”、“十三嗨”、“传令调”、“老摔镜架调”、“压巴生”、“仿西河”、“垛口大鼓”、“评剧调”、“京东大鼓调”等。如“老摔镜架调”来源于民间小曲,调式欢快,这个曲调在东北二人转《猪八戒拱地》中初步形成,直到定型。“神调”最早它又称于单鼓,属于传统东北二人转分枝之一,是东北二人转作为满族萨满文化保留载体的主要依据。
东北二人转与关内的剧种相比有两个最大的差别。首先是东北二人转的唱词比较豪放、粗糙,矫揉造作之物少。而关内的剧种像越剧、黄梅戏等就细腻、婉约得多;其次是东北二人转中临场发挥的内容很多,演员可以在表演时随意减词、加词,看现场与观众对话互动,并常运用夸张的手法。而关内的戏剧往往很程式化,规规矩矩。这是因为东北在关外,山高皇帝远,淳朴豪放的东北人相对有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在那千里沃野的黑土地上他们可任意挥洒心情。中原人迁移到关外后,自然也会被这里的山水、民俗、民风所感染同化,养成不羁的个性。这正是“一方水土一方唱,入乡随俗不能忘。”
东北二人转的语言就是生活化的语言,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范式所需要的语言。正所谓“俗”得亲近人,“俗”得接地气,用群众的话语类型,来把握好群众思想教育话语权。在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把握好东北二人转传承古今、亲民喜好的艺术表演形式,拥有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3.2.2 “乐”得有边际,容易感染人
东北二人转艺术从其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二人转艺术曾因各种因素多次被禁演,但这些阻碍最终没有扼杀生长在民间的二人转,反而促使其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什么东北二人转艺术能够久演不衰呢,究其根由是因为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没有脱离过人民群众,东北二人转唱的是普通百姓、农民的心声,用“乐”来表达的是东北人的真性情。
东北地区由于地理原因,地广人稀,广大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却缺少精神文化生活的滋润,这使得东北人害怕寂寞,喜欢热闹。而二人转简单易懂,活泼热闹,让东北人在劳苦之余能够得到欢乐,因此其唱得越浪,扭得越欢,老百姓就越乐呵。这种乐呵,是来自于民俗草根阶层,是对于生活享受欢乐的总结和提炼。二人转通过艺术感染力,让人们在“乐”,明道理、知事情、辩是非,从而真正发挥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化作用。
雅俗共赏的东北二人转,是文艺作品多于现实生活的最真实的反映,这种“接地气、有人气”的文艺作品是最具有感染力。只有原生态的艺术最贴近群众,以贴近群众的艺术形式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是唯一的科学路径。东北二人转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其生命力十分旺盛,其感染力及与群众心灵的贴近之处的感染力是都不容忽视。来源于民众的草根艺术--东北二人转,发挥了弱势群体宣传舆论的切身利益,不断雅俗互相转化,从而不断发挥出东北二人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在中国古代汉语的本源意项里,“淫”的含义是过分、超越了礼制的范畴。孔子在评论《诗经》之《关雎》篇时说“乐而不淫”,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乐”,文艺作品的传播力度会大打折扣,如果乐得过分,也失去了文艺作品的思想教育功能。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生活当然也包括人的性生活。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在作品中对涉及两性关系描写与刻画是艺术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种体现与模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更是承认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这种功能。我们不否认,“东北二人转与观众的交流其实质就是东北二人转对观众情趣和欲望的表现。东北二人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它是观众的艺术。”据笔者调查,目前已然在东北二人转表演中失传。其实在早期的东北二人转表演中,也有这样不成文的行规,“粉词儿”不能再家庭的堂会上唱,不能在男女杂处的时候唱。
因此,对于今天东北二人转舞台上的道德失范问题不能姑息,这也是破坏了老规矩的。
由此,东北二人转的“乐”除了能够感染人,引导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与主旋律不协调的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在进行群众性思想教育工作时,把握好主流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并处理好东北二人转的道德失范情况。在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把握好东北二人转继承发扬、主流价值的艺术价值,拥有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动权”和“教化权”.
3.2.3“唱”得有道理,容易说服人
东北二人转的很多小戏可以穿越历史、地域和时代,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很多启示,可以说是“讲伦理论道德字字重千斤”,对于说服和教育群众继承传统道德大有裨益。如取材于评剧的《高成借嫂》(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成兆才曾演过马洪远),被东北二人转演员改变成了拉场戏。故事讲的是年过五旬的财主马洪远娶了二十多岁的新媳妇柳瑞清,混迹赌场又年轻丧偶的年轻人高成找到马家,先与盟嫂柳瑞清戏谑一番,等到马洪远回家后,又诡称借嫂夫人假扮夫妻去诳点儿钱,贪财的马洪远居然答应了,但要与其一同去。机灵的高成和柳瑞清借机灌醉了马洪远,暗度陈仓,成就了一夜夫妻。马洪远去官府告状,遇到了“糊涂”官,反将高成与柳瑞清判为夫妻,罚了马洪远八百块,“当堂画押”.这则故事反映了对旧社会老夫少妻现象和聘财制婚姻的批判。这出戏看似违背了公序良俗,比如柳瑞清唱词:“什么叫结拜不结拜,什么叫老红不老红,都是恩爱夫妻转,都是仇人转兄弟”,但是柳瑞清的苦衷是“看见盟弟想起我,想起丑鬼马老红。怨爹娘贪图钱财卖了我,亲生女儿推火坑。心横一定牙床下,去拉盟弟小高成。”
联想起今天湖南卫视某相亲节目中一位美女“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雷人言论,《高成借嫂》看似荒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反应的积极思想内涵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所以,这部戏还值得改编和推广演出的。类似主题的二人转剧目还有《母女顶嘴》,女儿指出了嫁给有钱人的种种不适,甚至不如嫁给盲人、跛脚等普通的残疾人。类似的东北二人转剧目值得发掘和推广。
正是由于东北二人传能够“说出”生活的真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水准也在提高,二人转也在与时俱进,从不会被逐渐的淡忘和取代。一度被人们认为“土得掉渣”“庸俗不堪”的东北二人转艺术如今日渐火爆。专家认为这与小品的盛行是密不可分的。十几年前,东北小品开始在央视春晚上亮相,一经演出广受好评,屡获大奖,每个小品都会产生几个“流行语”.在民间非常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通过特有的艺术感染力,产生了特有的说唱作用,人们在观赏说唱时,在嘻嘻笑笑中体味人生、品味生活、思考哲理、分析问题,从而找到东北二人转所希望展示给人们的生活的哲理。这种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作用,让人们在东北二人转说唱中,感到快乐,明辨道理,说出生活的真谛。
如今,逢年过节,各大晚会上东北小品往往是重头戏,而小品的演员很多是东北二人转演员出身。这些年来,很多影视作品也从二人转艺术中汲取了养分,像老百姓爱看的《刘老根》、《笑笑茶楼》等,其剧中表演都有东北二人转的痕迹在。
可以说东北地方戏已经成为许多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大餐。近几年,随着东北文化的不断被爱戴,东北二人转好的艺人和作品也不断涌现。通过东北艺人的大力发展弘扬,东北二人转艺术更是被关内的许多观众认同,甚至漂洋过海,代表中国的民间艺术出国表演,与世界文化进行沟通交流。
国际级的东北二人转不仅在传承古今上颇有建树,更在说唱中让人们在“说唱”过程中,明道理、知事情、辩是非,从而真正发挥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化作用。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把握好东北二人转继承发扬、主流价值的艺术价值,拥有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动权”和“教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