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现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
1.1 论文选题理由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理由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新兴技术为支撑,是一种新的信息承载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这一具有较强新事物接受能力的群体,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其影响堪称深远。但是,当代大学生也出现了诸如迷恋网络虚拟世界、逃避现实生活等问题,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终可以归结为通过教育促进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精神及文化素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实现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1](P10)2004 年 10 月 1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面临着许多崭新的问题和情况。2013 年 8月 1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所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应该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策略,通过新媒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更为有效地传播。
1.1.2 论文选题意义
“近年来,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对高校资讯传播格局和主流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受到了猛烈冲击。”[4](P32)“新媒体的应用已经深刻改变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探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当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5](P185)因此,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理论传播策略的研究,不仅能够解决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面临的难题,进一步把握高校思想理论传播策略的规律,而且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2015 年 2 月 3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49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7.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57 亿,较 2013 年底增加 5672 万人。”[6]
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和手机媒体在中国网民中的普及率和利用率都非常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应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及评价
1.2.1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价
国内学者认识到了新媒体对于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重要性,如中南大学教授刘新庚提出:“新媒体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全方位、多层次、无所不及、多重渗透。”[7](P48)国内学者一直在紧跟新媒体的发展潮流,从网络时代开始,便开始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策略,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现代化》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对整个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出系统地分析,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地透视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8] (P34)在以“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工具为代表的“微时代”,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沈培辉从传播主体要适应传播客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微时代”是一个强调互动、创新的时代,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也对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9](P4)4G 时代,国内学者已认识到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如今已成为大众的主要传播工具,浙江科技学院讲师徐兴提出:“手机媒体以覆盖面广、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人们的零碎时间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机遇。”[10](P381)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大数据工具的重要性,必将大数据工具作为分析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的手段,如上海大学教授刘辉提出:“大数据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海量数据,更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管理,才能将海量数据不断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的重要资源。”[11](P85)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在研究新媒体与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方面,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和新媒体发展潮流,并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将新媒体作用于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同时,根据“传播主体适应传播客体”的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表现形式,不断地满足大学生的传播需求,积极地适应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效果不断优化。
1.2.2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及评价
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说,但国外的公民教育、德育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类似。国外学者主要侧重于对新媒体进行较为透彻的研究,并为传播策略提供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参考依据。美国着名数字未来学家、全球着名的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大师,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 的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网络新媒体用于教学实践中:“旧媒体即将被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所取代。同时,他提出要警惕网络媒体对公民隐性教育的负面作用。因为’网络既是一个信息宝库,又是一个信息垃圾场。‘”[12](P98)针对上述情况,他还提出教育者应该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根据受众个体情况实行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的发展将对教育客体带来改变和冲击,因此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传播策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从客观环境和受众两方面进行论述“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13](P7)因此,教育传播策略应该形成双向互动模式,注重每个人的个体需求。他还指出网络文化改变着人类的文化认同和传统伦理观念,它所折射出来的却是网络文化对人类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冲击与影响,也可能使个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价值追求发生扭曲。数字依赖、网络成瘾对人的发展的制约,特别是“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强烈依赖与沉迷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还有些国外学者侧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的传播策略,如瑞士着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着作主要涉及从传播环境的角度对未教育传播策略提供参考,而针对新媒体与传播策略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研究新媒体与传播策略的专着并不多,在国内相关资料检索中,也没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显示。但是,国外学者侧重于从媒体发展的角度,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提供社会学、心理学上的依据。另外,国外学者注重对“大数据”的研究,这将为传播策略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支持。
1.3 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论文框架
1.3.1 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通过从“新媒体”的角度切入,先让人们对“新媒体”有一个基本概念,继而使人们能够意识到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重要性,这是论文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论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现状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内容优化的方法。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挥新媒体优势、迎接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带来的挑战是论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出一条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有效结合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将起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
1.3.2 论文框架
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媒体和传播策略的相关概念,阐明了新媒体的特征,并对传播策略做出了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现状分析,首先对传播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了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并从传播者的政治素质、自身形象和媒介素养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其次,针对大学生群体本身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章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和交流自主性增加、大学生接受传统思想政治理论内容难度加大、大学生高雅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内容的优化。论文首先明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定位。其次,文章提出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主体传播能力。最后,文章提出要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
第四部分,主要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索。
首先是要明确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策略指导原则。其次,文章提出要根据新媒体发展变化调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方式。最后,文章提出要拓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渠道。
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做出展望。
1.4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4.1 论文研究特色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策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运用哲学上归纳的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总结,并指出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1.4.2 论文创新之处
本论文有两方面的创新之处:
一是论文结合新媒体发展的最新趋势进行研究,因为新媒体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所以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现状也随着时间而发展,所以本论文总结出最近的新媒体发展动态,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二是目前国内对传播策略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将系统地从传播策略角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并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课堂”、“自媒体”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增强其传播效果。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在图书馆和网络上,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有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着作和文献,在总结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文献和数据,展开逻辑论证,并根据新的具体事实提出新的传播对策。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设计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领域,各学科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利用相关其他学科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
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策略的异同,将传统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的优点充分结合。
1.5.2 论文技术路线
首先,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通过网络查阅、跟踪权威数据等方式,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现状和发展形势。其次,借助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方法。最后,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