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给先天发育不足的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影子银行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另一方面引发了新的监管问题,冲击了宏观政策效应。当前,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金融结构正发生着显着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总量在迅速扩张。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维护金融安全应当是各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影子银行体系的超常规发展和信用扩张,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产生了威胁。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影子银行体系的两面性,国际上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影子银行的监管,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积极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动的系统性风险。因此,结合我国金融发展阶段的特征,建立并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制度设计,厘清影子银行体系运行中的监管法律关系,从监管法律关系切入来寻找影子银行的规制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将影子银行纳入法律监管框架之内,最终实现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当前,加快改革我国金融监管,特别是混业经营体制改革,监管要转变监管理念,完善和建立监管体制,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健全影子银行法律法规及稳步推进影子银行及其产品在我国健康发展等措施,是不断构建我国金融监管的新格局的保障。但我们应当看到,在中国新兴市场的前提下,影子银行仍然是国内金融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生命力之所以旺盛在于它存在的合理空间,影子银行并不会因监管的改革而停步,更不会消失,更应理性看待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采取区别对待,监管与疏导相结合的策略,促进其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张化桥.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唐红娟.影子银行体系:功能、脆弱性与监管改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3]黄敏.银行监管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王学龙.有效银行监管研宄——基于稳定与效率相协调的视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裴桂芬.银行监管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自由银行业的回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7]上海银监局.后危机时代银行业监管治理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8]刘张君.金融管制放松条件下银行业自律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9]王学龙.银行管制与市场约束关系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10]梁春满,陈静.现代银行内控:追求稳健发展的自我均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1]黄绥彪.金融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12](美)亨利范格罗,(美)布拉塔诺维克.银行风险分析: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评估框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13]刘志云.银行法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二、论文类:
[1]陈南辉.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2012(6).
[2]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
[3]李蔚,陈南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J].学术界,2012(4).
[4]杜亚斌,顾海宁.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审计与经济研宄,2010(1).
[5]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9(9).
[6]董京波.次贷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9(11).
[7]杜晓旭.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初探[J]?时代金融,2012(18).
[8]王渤力,李建军.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与监管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5).
[9]文维虎.重视影子银行动向避免风险隐患显现[J].西南金融,2010(2).
[10]袁增霆.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本质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1(1).
[11]李建军,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8).
[12]娄飞鹏.影子银行研究的新进展[J].货币时论,2013(7).
[13]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 2012(1).
[14]张冬梅.影子银行的特征、影响及其监管[J].金融观察,2013(1).
[15]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4).
[16]张东梅.影子银行的特征、影响及其监管[J].金融观察,2013(1).
[17]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18]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 (4).
[19]时辰宙.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J].新金融,2009(7).
[20]袁达松.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J].法学研究,2012(2).
[21]徐王争.金融全球化与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目标模式重构[J].上海经济研究,2001(10).
[22]姜振.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3]杜晓旭.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初探[J].时代金融,2012(6).
[24]佚名.美联储监管职能扩大的深层原因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1(2).
[25]刘荣荣,崔琳琳.金融稳定视角下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框架研宄[J].财经问题研究,2013(5).
[26]徐科越.影子银行:概念、特征与监管框架研宄(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2.
[27]陈南辉.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6).
[28]隋平,陈平凡.论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制度构建[J].人文杂志,2013(7).
[29]袁康.影子银行涉及的法律关系、表现形式与规制方法[J].重庆社会科学,2013(6).
[30]刘洋.关于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及管控研宄[J].华北金融,2013(4).
[31]王刚,徐浩然.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沿革、风险表现及国际监管动态[J].华北金融,2012(10).
[32]胡健,黄信瑜.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应对[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10).
[33]陈波,杨开泰.巴塞尔协议m对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变化与思路[J].上海金融,2011(10).
[34]王军,张翠平.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宄[J].征信,2013(3).王军,张翠平.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宄[J].征信,2013(3).
[35]朱红春.理性看待中国的影子银行[J].南方金融,2013(6).
二、报纸类:
[1]向松柞.不要妖魔化影子银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2-17.
[2]傅毅辉.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四策[N].中国经济时报,2013-03-08.
[3]佚名.全国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3月1日起正式.实施[N].法制时报,2014-03-04.
[4]佚名.加强影子银行风险监测预警[N].金融时报,2013-01-15.
[5]万荃.加强监管"防范影子银行“风险传递[N].金融时报,2011-10-31.
三、电子文献类:
[1]李佳.对“影子银行”宜实施差异化监管[EB/OL].
[2]蓝春锋.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与影响[EB/OL].
[3]FSB.Shadow Bank1ng:Scop1ng the 1ssues [EB/OL].
[4]肖钢.什么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EB/OL].
[5]Bank for 1nternat1onal Settlement, Tr1enn1al and Regular OTC Der1vat1vesMarket Stat1st1cs [EB/OL].
[6]彭子商.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EB/OL].
[7]章珂.社科院:“影子银行”规模或达20.5万亿[EB/OL].
[8]王培成.传央行银监会分歧已久国务院出手管影子银行[EB/OL]
[9]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EB/OL].
[10]聂伟柱.银监会三禁止构建防火墙影子银行风险总体可控[EB/OL].
[11]央行网站.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EB/OL].
[12]谢瑞芬.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对策[EB/OL].
[1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小组.二〇一〇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EB/OL].
[14]李明.法国出台银行业改革方案将加强金融监管[EB/OL].
[15]中金在线.穆迪:中国推进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具有正面的信用影响[EB/OL].
[16]巴曙松.严控杠杆率是监管银行风险的第一要务[EB/OL].
[17]佚名.制定"影子银行”风险监测评价机制[EB/OL].
[18]姚雪梅."生前遗嘱”倒逼银行制度创新[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