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郑绍周中医治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要点归纳

时间:2014-07-01 来源:未知 作者:7号编辑 本文字数:3434字
论文摘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占运动神经元病的 80%以上,本病临床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和锥体束病理征阳性,一般无认知、智能和感觉障碍。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及方法,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肌萎缩侧索硬化应归类于中医的“痿证”的范畴,中医对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着良好的疗效。郑绍周教授系国家第三、四批名老中医,从事神经内科疾病临床及研究 50 余年,对于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吾有幸跟随郑老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脾肾虚弱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郑绍周教授在 50 余年临床实践中,认为脾肾两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肾虚精亏,骨枯髓空,脏腑衰惫,气血乏源,肢体失养,故可致痿。《素问·痿论》指出: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肾虚精亏,精虚则不能灌溉,血虚则不能营养,复因阴虚内热,又更灼液伤津,筋骨经脉因而失去濡养,致成本病。诚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痿症》说: 痿症之义……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肝肾亏虚影响到脾,脾主运化升清,水谷精微需靠脾阳输布于四肢,脾阳需依赖于肾阳的温煦才能强盛,肾阳亏虚,导致脾不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脾主四肢、肌肉,脾不运化导致四肢、肌肉无以濡养,导致痿废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证治汇补》进一步指出: “气虚痿者,因饥饿劳倦,胃气一虚,肺气先绝,百骸溪谷,皆失所养,故总经瘛疭,骨节空虚。”另一方面若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湿热蕴结,壅滞脉络,影响气血运行,亦可渐至成痿。《症因脉治》说: 脾热萎软之因,或因水饮不谨,水积热生,或因膏粱积热,湿热伤脾,脾主肌肉,故常不仁,脾主四肢,故常痿软。《证治汇补·痿躄》亦指出“痰湿痿者,肥盛之人,血气不能运动其痰,致湿痰内停,客于经脉,使腰膝麻痹,脉来沉滑,故膏粱酒湿之故,所谓土太过,令人四肢不举是也。”脾肾虚弱,导致运化水谷失职,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日久痰瘀互结,阻滞经络以致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经脉,出现手足痿废不用等症。郑绍周教授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与先天的不足及后天的失养密切相关,脾肾为人体的元气之本,脾肾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便可以发生。ALS 的疾病多涉及运动系统的病变,肾主骨,脾主肉,重视调补脾肾则是郑绍周教授治疗 ALS 的基本大法。
  
  2 湿热痰瘀为致病因素,毒邪致病为直接原因
  
  郑绍周教授认为,脾肾亏虚是 ALS 的发病基础,但其发病与毒邪致病及病理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郑绍周在临床上观察到一些ALS 的患者发病多在温热病后,且症状上多并存着肢体麻木及肌肉跳动之症,郑老认为,在 ALS 的发病中,湿热痰瘀之类毒邪为 ALS 发病的直接原因,《脾胃论·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云: 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 行走不正,两足攲侧。郑绍周教授认为在 ALS 的进程中,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阻滞,加重症状。在临床上,患者多以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过来就诊,并伴有身体困重,尤以四肢为重,伴有口干口苦之症,舌质红,苔黄腻,且有齿痕,郑绍周教授认为此多为脾虚湿热导致,患者脾虚日久,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下注于四肢,导致痿软,湿热浸淫,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生,湿热更甚,湿、热、痰、瘀互结,气血运行不畅更甚。如此反复,导致筋骨更加失其濡养,关节不利、肌肉萎缩,容易加重病情,预后不良。郑绍周教授认为热邪始终贯穿着疾病的进程,《内经》云: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肺气热,则皮毛先痿而为肺鸣。心气热,则脉痿,胫纵不任也。肝气热,则筋痿,口苦而筋挛。脾气热,则肉痿,肌肤不仁。肾气热,则骨痿,腰脊不举。
  
  3 以健脾补肾为主,辅以清热化痰活血,分期论治
  
  郑绍周教授认为,脾肾两虚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原因,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当须以健脾补肾为主,配以清热化痰活血,能有效的通过健脾固肾达到治疗的目的。
  
  郑绍周教授经过 50 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健脾补肾、清热化湿活血的治疗大法。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湿热内蕴,容易造成伤津耗液,故在补肾方面,当选用补阳而不劫阴,滋阴而不耗阳之药物,通常选用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之类补肾阳药物,配合熟地黄、山萸肉、玄参等滋阴药物,以达补肾阴阳平衡。健脾方面,当以温补为佳,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补气之药物。清热利湿化瘀方面,郑老多选用重楼、六月雪、赤芍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药物以辅助辨证治疗。
  
  在整个病程当中,郑老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分早期、中期、晚期,每期治疗都有不同的治疗侧重点,早期患者都为单一的的肢体、单侧肢体症状,都为本虚标实之证,当以补脾肾与祛邪相兼,在补脾肾的同时,同时配合清热解毒化痰治法,以补脾肾之品配以重楼、六月雪、僵蚕、蜈蚣等祛风清热解毒之品; 中期患者本虚渐进,毒邪渐祛,病损加深,病势缠绵,气血渐亏,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渐生,此期当以补脾肾为主,兼顾祛邪,治疗上当以补脾肾之品配合赤芍、川芎、半夏、胆南星等化痰祛瘀之品; 晚期患者元气亏虚,脏腑之气衰败,阴阳两虚,此期当以大补元气,补阴调阳,补益脾肾,以健脾养血、滋肾补阳为主,当以大补脾肾之品为主,配合益气复脉之品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等。
  
  随证加减: 肌束跳动、肢体关节僵硬为很多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伴随症状,郑老认为此症状多为肝风内动引起,在健脾固肾基础上加用生龙骨、生牡蛎、制龟板、制鳖甲等重镇潜阳,滋阴熄风药物。如伴吞咽困难、呛咳、言语不利,郑老认为此多为风痰上扰,导致经络痹阻,通常加用半夏、胆南星、九节石菖蒲以化痰开窍,配合全蝎、僵蚕、地龙以加强祛风通络之效。郑绍周教授认为从脾肾论治运动神经元病,当须遵循辨证施治原则,不拘泥于教条,方能取效。ALS 患者的免疫力较正常人低下,容易合并他证,提高免疫力是治疗ALS 的重要方法。郑教授在治疗的基本方上多配合一些血肉有情之品,比如鹿角胶、龟板胶,郑教授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髓不同功效,因其有血、有肉、有骨、有髓,类似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与各类药材一起煎服,除了自身的补虚疗损作用外,还有引药达所,健脾益胃,使滋补药物的养分已被人体吸收,从而补充人体五脏的物质亏损,增强机能活动,改善衰弱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郑绍周教授认为,治疗 ALS多以血肉有情之品中药为主,服药最好是在上午早餐后 9 ~11 时左右进食,因此时阳气初生,有助于大补元气的药物发挥药效; 病人感觉不饱也不饿,使得肠液既不会因为空腹而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过短,也不会因饱餐后和胃肠道的接触面积减少而影响吸收。
  
  4 病案举例
  
  时某,男,45 岁,以“右上肢进行性肌肉萎缩、无力3 年余,加重 3 月”主诉。患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肌肉萎缩,无力,伴有肌肉颤动,未给予治疗,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症状加重,来我院门诊就诊。现症见: 右上肢颤动、无力、肌肉萎缩,纳眠可,二便调。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 右上肢肌电图: 神经源性损害。诊断: 中医: 痿证,西医: 运动神经元病。
  
  方药: 黄芪 30g,党参 20g,白术 20g,淫羊藿 20g,巴戟天 12g,山萸肉 20g,女贞子 20g,菟丝子 30g,全蝎 10g,僵蚕 12g,葛根 30g,莪术 30g,马鞭草 30g,薏苡仁 30g,甘草 10g,15 剂,水煎服,日 1 剂。
  
  二诊: 患者服上药后无明显不适,颤动较前减少,肌肉萎缩、无力无明显加重,纳眠可,小便调,大便稀溏,日四次。方药: 上方去甘草,加白芥子 20g,15 剂,水煎服,日 1 剂。
  
  三诊: 患者服上药后自觉上肢无力感稍好转,颤动减少,纳眠可,二便调。方药: 上方续服 15 剂,水煎服,日 1 剂。
  
  随访半年,患者半年坚持服用中药治疗,病情无明显进展,体重较前增加。
  
  5 结语
  
  运动神经元病目前为世界性难题,西方医学现在对于此病无有效的药物,平均存活年限为 5 ~10 年,郑教授把运动神经元病归于“痿证”范畴,认为此病多以脾肾两虚为基本病机,湿热痰瘀为标,治疗上主张以健脾补肾为主,配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健脾补肾方面多用大剂量健脾补气药物,加上补肾药物,配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药,并随证辨证治疗。此病病情缓慢,病程较长,郑老亦嘱患者进行饮食、情志疗法,调节情志、加强营养,有利于病情恢复。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