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中医治疗VD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7 共4980字
       论文摘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一种由各种脑血管病(缺血、出血、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组获得性严重认知功能缺陷或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除了神经系统定位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外,还有执行能力、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语言、视觉空间认知能力、人格的认知功能受损。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中医在VD的治疗上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有单味中药、复方、针剂、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尤其在动物实验方面,中医对于VD的治疗研究有了显著进展。兹将中医治疗VD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研究概况
  
  1.1 对VD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在VD动物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测试是一项重要的行为学指标。目前,大都采用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如用跳台实验、穿梭箱实验等来测定VD动物的被动回避反应能力;用Y型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来测定VD动物的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Morris水迷宫实验,被认为是研究空间学习记忆的标准实验,其为利用老鼠急于逃离水淹的本能反应,让老鼠在多次训练中,学习寻找隐蔽于水中的平台,来测试动物对空间位置觉和方向觉(空间定位)的学习记忆能力。曲绍春等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ASS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明显缩短(P<0.05),大鼠的原平台象限游泳的时间/总游泳时间、原平台象限游泳的路径/总路径明显升高(P<0.05),表明ASS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寻找的时间及路径显著增加,提示ASS可以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2 对VD动物模型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海马区是脑缺血最敏感的区域,是脑内参与记忆储存功能的重要部分,其中海马CA1区更易受损。海马CA1区细胞损伤的动物,记忆力明显下降。目前,对海马组织的形态学观察,从普通光镜的观察上升到了透射电镜的观察,以观察海马神经的超微结构为重点。刘斌等观察参芎化瘀胶囊(药物组成:川芎、乳香、没药、血竭、全蝎、人参、郁金、五味子等)对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完整清晰,核大而圆,染色质分布均匀,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结构完整,线粒体无肿胀;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固缩,细胞核变形扭曲,核内染色质凝集,核仁溶解消失,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说明VD大鼠海马CA1区发生明显的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而参芎化瘀胶囊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程度减轻;参芎化瘀胶囊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基本接近正常,细胞器结构大部分完好。提示参芎化瘀胶囊对改善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显著作用,起到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从而改善VD大鼠的认知能力。
  
  1.3 对VD动物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
  
  1.3.1 对胆碱能递质的影响
  
  乙酰胆碱(ACh)是中枢胆碱能系统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重要递质,其由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合成,乙酰胆碱酯酶(AchE)分解,通过ACh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大量临床观察发现,VD患者脑组织ACh含量降低,说明VD时中枢胆碱能系统受损,神经递质及受体功能均发生改变,ACh含量的降低可能是V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王保奇等实验结果表明:海马AchE含量在脑缺血再灌注3d时显著升高,第7、28d一直保持在低水平状态,其原因可能与胆碱能神经在短期缺血再灌注的情况下被破坏而使AchE大量释放有关。胡玉英等研究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对VD大鼠脑组织胆碱能机制的影响显示:交泰丸组AchE活性有不同程度下降,ACh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交泰丸能抑制VD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减少ACh降解,增加ACh含量,通过中枢胆碱能通路促进VD大鼠空间辨别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
  
  1.3.2 对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在VD的发病过程中,大脑皮层、下丘脑、纹状体、海马等部位的神经活动、神经递质明显减少。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减少与VD后记忆下降密切相关,这些递质主要有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等。刘广玉等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5-HT、DA、NE、5-HIAA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汤(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龟版)组大鼠脑内5-HT、NE、5-HIAA含量明显增高(P<0.05),提示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3.3 对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中作为神经递质的游离氨基酸分为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它们通过各自的受体相互作用,分别以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为代表,调控着学习记忆功能。脑缺血损伤时,谷氨酸过量释放,其再摄取受阻,突触间隙内谷氨酸大量堆积,刺激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受体)、红藻氨酸(KA)受体,使钠离子(Na+)和钙离子(Ca2+)大量内流,引发一系列的毒性反应,导致细胞、神经元死亡,促使和加剧继发性脑缺血损害。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对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兴奋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ABA含量减少,导致海马CA1区兴奋性异常增强,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表现。
  
  韦登明等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见少量谷氨酸、NMDA受体阳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脑组织见很少谷氨酸、NMDA受体免疫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神经细胞胞浆;应用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谷氨酸、NMDA受体免疫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显著增大,提示电针大鼠百会、大椎穴可提高海马神经谷氨酸、NMDA受体的表达,也证实了VD时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谷氨酸、NMDA受体表达减少致神经传递功能障碍有关。
  
  1.4 对VD动物模型炎性机制的影响
  
  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致炎作用,参与了脑缺血后的炎症损伤过程,炎性细胞因子可以通过刺激其他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诱导白细胞浸润,影响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说明炎症反应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5类。胡久略等实验结果表明:VD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的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NF-α、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表明补肾醒脑方(药物组成:人参、熟地黄、赤芍药、川芎、远志、石菖蒲、天麻)有效降低VD大鼠脑组织和血清TNF-α、IL-1β含量,提示该药可抑制VD大鼠炎性反应,对VD模型具有脑保护作用。
  
  1.5 对VD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脑缺血时,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不仅是坏死,而且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特别是脑缺血后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脑缺血后神经细胞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启动细胞凋亡,然后再通过Caspase级联反应执行凋亡。在线粒体途径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家族是其重要的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在目前已发现的Bcl-2家族成员中,按功能主要分为2类相反的基因:一类是抑凋亡基因如Bcl-2、Bcl-xL,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另一类是促细胞凋亡基因如Bax、Bad,是促进细胞凋亡因子。柳刚实验结果表明,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在假手术组仅有少量散在表达;VD模型组与假手术比较,海马CA1区Bax阳性细胞着色增强,数量增加,分布密集;药物组与电针组仍可见大量的阳性细胞,但分布疏散,且电针组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药物组。
  
  脑缺血导致Bcl-2蛋白家族促凋亡因子Bax激活,引起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强,导致细胞色素C和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最后由Caspase-3裂解细胞蛋白,促进钙内流,导致海马细胞发生凋亡。朱燕珍等实验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减少了VD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并改善VD大鼠海马CA3区Bax、Caspase-3蛋白表达,提示复方丹参滴丸有抑制海马Bax表达的作用,减轻线粒体膜的通透性改变,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抑制Caspase-3的激活,从而改善了海马细胞凋亡。
  
  1.6 对VD动物模型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因脑组织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故最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当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时,细胞内钙超载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过量消耗自由基清除酶,使得自由基急速堆积,损伤细胞生物膜,促使细胞老化甚至死亡,脑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反应氧自由基代谢的常见指标有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等。其中MDA是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物,其含量反映了组织细胞损伤的程度,SOD、GSH-Px等是脑组织内阻止自由基产生的酶类物质,脑组织缺血缺氧时,自由基大量产生,导致这些酶类的活性下降。黄俊山等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活性及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表明VD大鼠海马组织中自由基生成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引起脑损伤而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而软脉灵口服液(药物组成:人参、枸杞子、熟地黄、牛膝、何首乌、川芎、丹参、当归、大黄、芍药药、淫羊藿)能明显增加VD大鼠海马组织中SOD的活性及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对脑缺血后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具有调节作用,减少自由基在海马组织中的堆积,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7 对VD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V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有密切关系,血液黏度升高,脑血流速度减慢,使脑血流量降低,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影响脑功能。黄新武等研究发现,VD模型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血液流变学障碍;姜黄素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有显著性降低(P<0.05)。王增义等研究发现,与VD模型组比较,脑力苏胶囊(药物组成:人参、枸杞子、熟地黄、灵芝、川芎、冰片)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有显著降低(P<0.05),表明脑力苏胶囊通过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1.8 对VD动物模型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前,与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发展,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为治疗VD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的通路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信号通路、Notch/Delta信号通路、海马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信号转导通路、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A-CREB)通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路等。张泓波等观察补阳还五汤对VD大鼠海马组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VD大鼠海马中cAMP含量、蛋白激酶A(PKAc)蛋白表达和CERB结合活性降低,表明cAMP-PKA-CERB信号通路弱化参与了VD的发生、发展;应用补阳还五汤后,增加了海马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ERB结合活性;可见补阳还五汤有增强cAMP-PKA-CERB信号通路的作用,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神经元损伤。
  
  2 不足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VD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无论是在改善VD后的行为学、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及神经递质的含量,还是抑制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改变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但中医对VD的生理病理及生化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在VD模型的制作上,由于中医的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大多模型的制作仍一味采用西医的造模方法,缺乏依据中医理论复制的动物模型;对于某一证型的模型制作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都导致动物模型不能完全反映VD的临床症状及特征。②在中药方面,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中药复方配伍机制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难以明确方药对VD的具体作用机制。③在实验设计方面,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及规范性,重复性的研究较多,前瞻性的研究较少。④在疗效评判上,缺乏统一的标准,观察指标的客观性、特异性、稳定性难以保证。
  
  由于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因此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应该重视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多指标的同步进行,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药理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建立科学的动物模型及相应的研究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治疗VD提供更多的实验思路和依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