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结论与研究不足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农民工随迁子女面临的城市适应压力这一社会现象出发,选择 Y社区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资料和参与观察呈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日常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交往、心理层面的种种不适应的状态,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家庭社会资本作用于随迁子女城市适应这一过程的逻辑,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生活之后能够获得教育机会和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适应压力。这些适应压力具体表现在城市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心理层面四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1、在日常生活中,部分随迁子女会遇到因方言而导致的语言沟通障碍,但这种障碍会在进入城市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消除,语言方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最容易适应2、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随迁子女会面临城乡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上的适应压力,在居住空间、城市居住格局方面也存在短暂的不适应,更加规律的作息习惯和多样的休闲方式比较容易适应;3、少数民族的随迁子女还需应对宗教活动的适应压力,这种压力表现为宗教活动时间减少、民族文化学习途径少以及与他民族的隔阂。
(二)学习生活1、城乡二元机构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巨大差异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大多数人学业基础差,很难迅速实现教育的融入;2、农民工随迁子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的培养,导致了城市适应中学习适应的压力;3、在学业上来自父母的学习关注度低,构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生活的适应压力。
(三)社会交往1、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交往在其子女身上出现代际传承,这种“内卷性”
的特征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社会交往的限制,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困难;2、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的社交选择有时会出现一些困惑,缺乏适当的引导。
(四)心理层面农民工随迁子女对城市有较高的认同,但同时也处在思乡、孤独、自卑、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调适困境中。从整体上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方面的适应比较容易,在学习生活上的适应难度居中,在心理层面上的适应最难,他们距离最终的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结构性社会资本体现在家庭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对子女的文化投入这四个方面。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家庭中子女可获得的文化投入量,家庭的子女数量及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了各个子女获得的文化投入量,具体来说,双子女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基本没有性别的偏好,都报以较高的学历期望;2、在多子女家庭中,受经济能力及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中家中较大的女孩辍学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人口结构要素通过家长的教育投入,间接地影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3、家庭中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缺失,直接影响了子女在城市适应中的学业成绩、社会交往,也容易在面对适应压力时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
第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内的社会资本体现在父母期望、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及其他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及教育期望影响了他们对子女的文化投入,这些文化投入作用于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产生了相应的效果,使得父母调整或坚持对子女的期望目标及文化投入;2、良好的亲子互动和沟通以及融洽的父母关系能够增强农民工随迁子女适应城市的信心;3、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如手足之间的社会支持和隔代照顾,都能够有效利用以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反之,家庭中常常存在的父爱缺失、“低关怀-高权威”的教养方式、父母冲突或其他成员较大的冲突都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的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不利于孩子的的城市适应。
第四,本研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外的社会资本操作化为在同乡、父母的同事、邻里关系及家长与老师关系的社会资本。观察和访谈后发现发现:农民工家庭的社会交往主要存在于同乡或父母的同事之间,邻里关系比较淡漠。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在父母与同乡同事的社会交往中,存在促进其子女城市适应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具体体现在两点,一是父母与同事在互动中对彼此子女的褒奖,二是父母与同事互动中形成的对子女的共同的规范。这种褒奖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了家庭外世界和承认的认同,这种认同相比父母的直接肯定更能使子女获得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农民工家庭间的社会交往形成了一种对子女共同的规范,这种共同的规范能够不断约束和促进子女的成长,有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
2、基于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下发生的父母与老师的关系存在一种不对称的相倚,使得家长与老师的互动成为一种单向支配性的互动类型,教师出于权力结构的主动地位,形成一种家长附属于老师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不利于建立一种家庭配合学校共同达成教育目标的环境,也不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运用半结构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着重呈现家庭社会资本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适应过程中的作用过程。首先,研究中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适应状况描述缺乏适合的定量数据作为依据,单纯的个案对描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适应压力说服力有所欠缺;其次,在访谈中引导随迁子女说出自己内心深层次的心理感受的访谈技能有所欠缺,笔者希望在访谈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本身进行理解,也加入了笔者自己的主观感受,没有做到很好的价值中立;最后,对资料的分析深度不够,未能在更宏观的视角中形成有价值的理论。
2.在研究设计中笔者曾希望对访谈对象的学校生活进行参与观察,并对他们的老师做深度访谈,后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实现。因此在资料呈现中学校老师的态度基本由孩子及其家长进行反馈,其中可能存在对信息的转述有偏差的情况,也不能现场观察老师的身体语言以作判断,经过多人转述的关于老师态度的信息可靠性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美]林南着,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23页
[2]燕继荣着:《投资社会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3]程福财着:《流浪儿--基于对上海火车站地区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4]卜长莉着:《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5]刘杨等着:《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6]方巍着:《社会排斥及其发展性对策--杭州市农民工劳动社会保障个案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7]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郑晓云。《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实证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9]《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新公民计划。南都公益基金会。魏佳羽等人。
[10]王慧。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的田野调查[J].科技视界,2014,32:45-46.
[11]郭建鑫。教育公平、公共财政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07,01:96-100.
[12]王守恒,査晓虎。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71-75.
[13]杨东平,王旗。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01:49-54.
[14]梁宏,任焰。流动,还是留守?--农民工子女流动与否的决定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10,02:57-65.
[15]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2-11.
[16]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1,11:3-12.
[17]杨颖秀。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十年演进及重大转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147-151.
[18]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06:1426-1428.
[19]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25-32.
[20]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09:50-55.
[21]方晓义,张锦涛,孙莉,刘钊。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04:14-21.
[22]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01:14-20.
[23]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南方人口。2010,02:32-41+31.
[24]王中会,周晓娟,GeningJin.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其社会认同的追踪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01:53-59.
[25]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6.
[26]刘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42-45.
[27]陈婷婷,陈伙平。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J].理论观察,2012,01:63-64.
[28]孙晓莉,栾文娣。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5
[29]任云霞。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55-57.
[30]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9-20.
[31]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1,01:90-96.
[32]李霞。家庭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的影响--基于父母关注孩子学习的分析角度[J].中国农业教育,2007,01:8-10.
[33]姜超。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
[34]梁文艳,杜育红。农村地区家庭社会资本与学生学业成就--中国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小学的经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6:67-77.
[35]汪伟。家庭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以淮阴工学院大学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3:234-236.
[36]李剑华、范定。《社会学简明辞典》
[37]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01:4-14.
[38]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39]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P78.
[40]廖常君。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7,02:37-39.
[41]叶鹏飞。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J].城市
发展研究,2012,01:81--85+109.
[42]王洪秀,温旭明。家长和教师关系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85-88.
[43]周永康,秦雯。教师表征对进城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17-123.
[44]NanLin:“BuildingaNetworkTheoryofSocialCapital”,inSocialCapital:TheoryandResearch,(eds.)byNanLin,KarenCook,RonaldS.Burt,NewYork:AldineDeGruyter,2001,P.8
[45]AnirudhKrishna(DukeUniversity),ActiveSocialCapital:TracingtheRootsofDevelopmentandDemocrac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2,P.57-62
[46]ParcelL,DufurJ.Capitalathomeandatschool:Effectsonchildsocialadjustment.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2001,1: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