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0-01-14 来源:学周刊 作者:王金秀 本文字数:2377字

  幼儿园美术论文(期刊推荐8篇)之第八篇

  摘要: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教育特点, 从美术活动入手,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游戏化的教学形式, 借助游戏化的教学策略, 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 从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使幼儿成为想玩美、乐玩美、会玩美的“玩美”儿童。

  关键词:美术活动,游戏化,思考

幼儿园美术论文

  儿童心理学家黄翼在《儿童绘画之研究》一书中说:“儿童的绘画和美术家的绘画不同, 并不是狭义的美术, 而是一种游戏。在儿童自己, 并无意要所画的东西美观, 也不大着意要他准确, 只是自由地发表他的意念而已。”顾名思义,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 就是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教育特点, 从美术活动入手, 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策略, 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使幼儿在毫无思想负担的前提下, 在自然、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积极愉悦地参与美术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 从而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兴趣和爱好, 使幼儿成为想玩、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

  一、选择游戏化的美术内容, 激发幼儿的“玩美”兴趣

  幼儿美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美术活动是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 是逐步发展幼儿美感和想象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 注重以训练美术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 把美术教育变成一个单向的技能传授与灌输过程, 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 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使幼儿逐渐失去了主动表现自我的信心。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幼儿积极参与其中, 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 教师要巧妙通过绘画、欣赏、手工等活动, 充分挖掘美术素材的内在潜力和深层价值, 让严肃的美术教学行为转换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美术游戏。在“线条变变变”美术活动中, 首先, 教师通过一段彩带舞的表演, 引导幼儿观察彩带运动的变化轨迹。其次, 鼓励幼儿在音乐声中用手指或肢体动作表现彩带舞动的形态, 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直直的、弯曲的、螺旋线条的不同。最后, 通过课件演示, 进一步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线条, 引导幼儿认识到正是由于生活中各种线条的组合变化, 才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物品形象和五彩缤纷的画面。整个活动通过欣赏、表演、观察、想象到创作, 幼儿自然、轻松、愉快地参与其中, 在润物无声的状态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提供游戏化的美术材料, 培养幼儿的“玩美”情趣

  新的《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时, 教师应打破活动材料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充分挖掘生活周围的新颖有趣的材料, 进行整理、筛选和加工。瓜果蔬菜、植物种子、贝壳、沙石等, 这些司空见惯、形态各异、质地不同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都是我们开展美术活动极好的资源。比如, 大班美术活动“百变水果”中, 教师将幼儿熟悉的瓜果蔬菜作为活动的材料, 鼓励幼儿根据不同种类的果蔬形态, 把手中的瓜果蔬菜装饰成漂亮的果蔬娃娃, 参加果蔬联欢会。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美术活动即好奇又兴奋。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他们兴趣盎然地用皱纹纸给苹果娃娃做了蝴蝶结、用花布给胡萝卜娃娃穿上了花裙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并拿着自己装扮好的果蔬娃娃愉快地翩翩起舞, 相互问好交流。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美术材料, 引导幼儿感受到身边的美、生活的美, 陶冶幼儿性情, 培养幼儿的“玩美”情趣, 从而培养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创设游戏化的活动过程, 让幼儿体验“玩美”的乐趣

  教师通过营造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将游戏与美术活动结合, 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环境中学习美术并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认识鸡蛋活动中, 幼儿对蛋清在温度的作用下逐渐变白, 并把蛋黄包住的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生成了制作“荷包蛋”的活动, 经过探讨交流和教师的适时引导之后, 幼儿思路逐渐开阔, 不但能够做出各种形状的“荷包蛋”还能用其他的辅助材料添加“葱花、香菜、芝麻”等点缀品。通过这种充分尊重幼儿意愿的游戏化的活动, 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把幼儿美术教育巧妙渗透其中, 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 逐步培养鼓励幼儿享受美术创造过程的快乐, 体验“玩美”的乐趣。

  四、开展游戏化的美术评价, 提升幼儿“玩美”经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美术创作过程中, 幼儿会将自己的想法、情感, 故事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充分表达, 而美术评价作为美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活动中起到展示交流、点拨引导、反思提升的功能。注重结果和效果的单一评价方式, 容易忽略幼儿内心感受和内在需求使幼儿产生挫败感。因此, 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 要走进幼儿内心世界, 顺应幼儿思维, 尊重幼儿想法。在大班“欣赏与设计”活动的评价环节, 教师用“我是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 让幼儿自己讲述作品的设计思路, 让同伴分享经验;在“晒晒我的作品”环节, 通过同伴和教师的建议、点拨、启发, 拓展幼儿思维和想象;在“创意工作室画展”环节, 把幼儿作品制作成展板进行展览, 使幼儿获得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从中体验到成功乐趣。通过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内心需求的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在赏识和鼓励中激励唤醒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向往, 获得更加丰富的“玩美”经验。

  幼儿期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在这个特定的阶段积极采取“游戏化”的教学策略, 挖掘新颖的活动材料、选择游戏化的活动内容、创设游戏化的活动情景, 不仅能满足幼儿“玩美”的情感需要, 更能激发幼儿“玩美”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惠萍.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6 (8) .
  [2]周维婷.美术活动游戏化在幼儿园中的开展[J].好家长, 2016 (7) .

点击查看>>幼儿园美术论文(期刊推荐8篇)其他文章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