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5257字

  第 2 章 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概述

  后危机时代(POST-FINANCIAL-CRISIS ERA)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既要遵循产业转型和升级的一般规律,也要考虑中国基本国情的特点。我们说,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有其固有的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论,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等,这些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2.1 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

  以时间轴为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发展进程可以归纳分为四个阶段: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末。17 世纪末 W.配第第一次发现并阐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1672 年配第在其出版的《政治算术》里,详细的阐述其通过多年考察得出结论,即商业收入比工业的收入多,工业收入比农业收入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工业比农业附加值高。

  2.产业转型和升级结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40 年代。C.克拉克,费舍尔,S.库兹涅茨,赤松要等人相继继承和发展了配第的观点,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开始初具雏形。

  3.20 世纪 50-60 年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及一批日本学者等。罗斯托提出了着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应重视并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钱纳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发展也贡献颇多,他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指出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4.进入了上世纪 80 年代,信息技术及以其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群迅速壮大,人类产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提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

  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根据是否考虑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可归纳为两个部分,即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和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这种产业结构理论考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斯密、李嘉图、钱纳里、罗斯托等;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这种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一国或一地区封闭的条件下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趋势,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霍夫曼等。

  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内容概述

  1. 配第-克拉克定理

  1940 年,英国经济学克拉克通过研究,在吸收并继承了配第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通过对 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总结出:随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现象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仅能够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验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间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人口占全部就业劳动力人口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所占份额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人口所占份额相对越大,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人口所占总人口份额相对越少。
  
  2.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着名经济学家霍夫曼在 1931 年在其着作《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对各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演进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制造业中的生产资料工业(以轻重工业划分)和消费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关系的变化,并概括出有代表性的比值,然后根据这一比值来划分工业化的阶段,从而把产业结构特征与工业化过程的阶段划分联系起来,这一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比值)是不断下降的,这一数据比值越低,说明工业化越深入;因此,可以用这一有代表性的比值来区分工业化的各个阶段。霍夫曼通过对近 20 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后总结出了有代表性的“霍夫曼比值”,并据此将工业化过程分成如下四个阶段:

  工业化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5(±1)工业化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2.5(±1)工业化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1(±0.5)工业化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1霍夫曼比值的意义在于对工业结构数据的分析上,把握产业结构高度化进展程度,进而把握发展阶段,说明产业结构演进中是如何实现初级产品生产比重优势被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优势被资本、技术密集产业逐一替代的。

  霍夫曼关于经济发展中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分析,是后来人们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即便在今天,人们也还普遍承认其解释能力。

  3.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

  1932 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又称“雁阵模型”。赤松要认为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产业发展政策可以根据“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的特点制定,后起的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即: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并呈周期性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或地区生产和出口规模的形成,其形状就如三只大雁依次展翅翱翔。后来,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或地区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的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
  
  4.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理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和就业人口机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1941 年库兹涅茨在其着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详细的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即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

  5.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产业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效应对这些部门又产生了重要的反作用力,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归纳起来包括三个部分,即: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根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前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后来,其在《政治与成长阶段》一书中又增加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与其六个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相对应的是罗斯托在其着作《战后二十五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任务》一文中,阐述的五种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包括:

  1)起飞前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有水泥、砖瓦、食品、饮料、烟草等制造部门;2)替代进口商品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主要包括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制造;3)制造业综合体系,例如煤炭、电力、钢铁、通用机械、肥料等工业部门;4)汽车工业综合体系;5)生活质量服务综合体系,主要包括服务业、城市和城郊建筑等部门。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时序性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其认为的主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带动经济增长的看法可供借鉴。
  
  6.钱纳里对工业化阶段理论
  
  基于对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的考察,钱纳里发现了制造业内部各相关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规律,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制造业发展受需求规模、人均 GDP 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产出率的影响较小,从而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制造业经济发展初期、制造业经济发展中期和制造业经济发展后期,并按照这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将制造业也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制造产业,即:

  1)制造业初级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食品、纺织、皮革等部门;2)制造业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有木材加工、橡胶制品、煤炭制造、非金属矿产品、石油、化工等部门;3)制造业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有服装和日用品、粗钢、印刷出版、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

  1986 年,钱纳里等人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借助多国模型,按照人均 GDP 的变化将经济增长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和三个阶段,如下表 2.1 所示,并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的一般特征作出了全面归纳和分析。【表2.1】

论文摘要

  
  上表 2.1 中的六个经济增长时期,6 为发达经济阶段,第 2-5 属于工业化阶段,1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利用多国模型,钱纳里等人将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转型升级的一般特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对食品需求的份额将会呈显着下降趋势,而随着消费品需求和投资量的增加,机械、社会基础设施和生产品的需求份额会呈上升趋势;其次,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购买会呈持续增加趋势,同时结合制成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升级,从而引发制成品的中间需求迅速成长起来;再者,通过进口品替代和制成品的出口扩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会逐渐向制成品的生产制造转移,从而改变了单一的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制造格局。

  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的程度一般可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衡量。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80 美元至 2100 美元这一阶段中,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5%上升到 36%,初级产品份额会下降(由 38%降至 9%),并为社会基础设施份额和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所弥补,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份额几乎不变;一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400 美元,那么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高于初级产品生产的贡献,并基本呈持续上升态势,直到第四个时期才转而下降;从第三个时期开始,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超过劳动力,并且在整个工业化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基本维持着上升态势。

  2.3 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在应用上的借鉴意义

  我们说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会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导致产业结构的交替转型和升级。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升级,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日趋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部门日益增多,部门之间的资本、劳动力、商品等生产要素间的流动等联系也越来越复杂。另外,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虽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因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所产生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部门间的技术转换水平和结构状态、产业的转型升级速度。

  再者,主导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过程具有顺序性。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这三大产业具有依次替代的趋势,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沿着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再到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最后到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顺序方向发展。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阶段区间在时间上具有可调整性(延长或缩短),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不可反复的,但产业结构在各阶段的经历时间过程是可以缩短的,从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发展角度来分析,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只有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释放,工业的发展才能具有应有速度和效率;同样,只有第工业的生产效率达到一定的水平、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之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的发展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如下图 2.2 所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农业基础非常薄弱,第二产业工业可以总结为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过低。【图2.2】

论文摘要

  
  从上图 2-2 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产业-农业基础薄弱,并呈继续下降趋势,整体劳动生产率低下,致使农民收入过低,亟待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我们说调整产业结构一定要夯实农业基础,真正使农业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收入才有保障,为全面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为第二、三产业发展释放空间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红利。第二产业工业大而不强,诸多产品,在诸多领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没有可持续性。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太低,总体层次低,传统第三产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目前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40%稍微高一点,而同期的美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 80%,全世界第三产业平均数水平大于 6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时不待我,本文将结合以上的产业转型和升级理论要求,对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转型和升级是中国制造业解决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必由之路,并且是一个长期要坚持的过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