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4G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的电信企业竞争又将开始。现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在此背景下,安徽联通如何在在校园市场上通过高效的校园渠道取得竞争优势,从而确保其在安徽联通行业的主导地位,成了一个新的课题。通过系统地加以研究,可以为安徽联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了综合研究当下的校园渠道业务,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安徽联通的市场分析。首先,用PEST分析法分析安徽联通的宏观环境,从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环境。其次,对安徽联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研究4G时代的校园市场用户需求以及变化趋势、4G终端发展现状,来了解校园渠道的微观市场环境。最后,安徽联通SWOT分析。安徽联通的优势在于它强大的用户群、雄厚的资金;安徽联通的劣势在于渠道经营商稳定性不够完善,终端不够充足;安徽联通现阶段的发展机遇在于4G技术带来了新的机会、良好的竞争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安徽联通的主要威胁还是竞争对手的威胁。
第二,高校市场分析。4G时代,学校市场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在4G时代下需求什么样的业务和服务,对于渠道有什么样的认知等,要根据安徽本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对校园渠道作出重新分配及定位。
第三,校园渠道分析。通过研究安徽联通的宣传推广策略、渠道策略和定价策略来确定现阶段安徽联通的校园渠道策略,从中找出其优点以及缺点,为未来提出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最后,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优化设计方案。如下:
第一,校园渠道策略。通过渠道理论分析,在渠道上要分别在自有渠道、电子渠道、社会渠道上进行创新改革,促销方面要注重体验促销。根据渠道管理原则,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的渠道权限。
第二,合作策略。分别提出与学校合作策略、与终端提供商的策略方案。在与学校的合作层面,建议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在校园渠道中发挥优势;在与终端提供商的策略方面,要提供充足的终端设备并给予补贴,并注重定制终端的幵发和普及。
二、问题与展望
本文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市场格局还在不断变化和不断的创新之中。因而很多策略的提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跟不上市场业务的发展速度。另外,本文对国内外的4G发展状况涉及不够深入,只是片面的拿来借鉴,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并总结4G发展的规律,有一定的缺陷。
安徽尚处在发展4G业务的初期阶段,校园市场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变革才能健康的成长。安徽联通要深入学习一线发达地区的校园渠道发展经验,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并总结出适合安徽的校园渠道的发展模式。今后要继续对校园渠道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为中国联通所借鉴,对4G产业在校园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以此保持其在通信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M].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publishin gcompany, 2007
[2]David Perry. How You'll Management Your 1990's DistributionPortfolio [J] .B usiness Marketing,1989
[3]Ian Wilkinson. A History of Network and Channels Thinking inMarketing in the 20th Century [J]. Australasian MarketingJournal,2001(9)
[4]Allan J. Magrath.. Differentiate Yourself via Distribution”[J]. Sales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1
[5]Lynne D. Richardson, Robert A. Robicheaux. Supplier's Desire tolnfluence Related to Perceived Use of Power and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2
[6]Wuyts Stefan, Geyskens Inge. The Formation of Buyer-SuppIierRelationships:Detailed Contract Drafting and Close PartnerSelec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
[7]Brown, Stephen,W.Raymond Fisk.Marketing theory: DistinguishedContributions[M].NewYork:John Wlley& Sons, lnc,1984
[8]Charles W.Lmab,Joseph F.Hair,CarlMcdanieLMarketing[M].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 1993
[9]Bemrna. Marketing Channels [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lnc,1996
[10]Zetlin&Minda.Channel Conflicts[J] .Computer World,2000(9)
[ll]Thomas Morrill.How to Develop a High-Performance Sales Model [J].Insight,2005(6)
[12]张新平.西北化工销售公司NBR产品营销渠道优化与管理[D].兰州学,2009
[13]陈颖.渠道行为对渠道关系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李菊香.中国移动武威分公司分销渠道管理提升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
[15]杨慧.21世纪营销渠道结构理论的重大变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16]庄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安徽商学院学报,2000(1).
[17]陈洁,陈粤.企业营销渠道关系多元整合模式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4(5)
[18]杨政.营销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0(4).
[19]米秀君.从博弈论到营销渠道的冲突与合作[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0)
[20]陈涛,邓少军.论构建新型制造商——分销商关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2)
[21]庄贵军,徐文,周筱莲.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利的影响[J].管理科学学报,2002(8)
[22]王铁明,万涛.分销渠道冲突的成因与协调机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5(3)
[23]曹志锋.中国移动惠州分公司3G营销渠道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23]邓滔.湖南电信渠道建设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3]孙强.吉林移动营销渠道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3]于小强.陕西移动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
[23]范小军,陈宏民.关系视角的营销渠道治理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7(21)
[24]唐鸿.营销渠道权利对渠道关系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9(23)
[25]贾凝.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的评价与优化研究.生产力研究,2009(22)
[26]王征.DW公司营销渠道设计和渠道成员的选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7]王佳佳.营销渠道理论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28]李政权着.成就优势渠道[M].安徽:东方出版社,2005
[29]卢泰宏着.中国营销25年[M].安徽:华夏出版社,2004
[30]单初.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31]高慧颖.分销渠道中的物流网络优化与分销商选择研究[D].上海海运院,2003
[32]胡晓勤.移动通信企业渠道发展创新研究[D].安徽邮电大学,2008
[33]唐·舒尔茨,海蒂·舒尔茨着.整合营销传播[M],安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4]詹姆斯H迈尔斯着.市场细分与定位[M].安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s
[35]埃森·拉塞尔着.麦肯锡方法[M].安徽:华夏出版社,2001
[36]加纳由记子着.如何营造热卖场[M].安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7]李飞着.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M].安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8]马克态着.成功的分销渠道管理[M].安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39]高媛着.全员营销[M].安徽: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40]范云峰着.换个思维找客户——开拓客户的技巧[M].安徽:京华出'版社,2003
[41]江宁,珠海松编着.终端拦截——传播从终端开始[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42]周胜杰,李宪荣编着.共好5S[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43]埃德·古柏曼等着.激励——创建高效团队的7堂必修课[Ml.安徽冲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
[44]斯特恩,安瑟理,库格伦等着,赵平等译.市场营销渠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5]张新平.西北化工销售公司NBR产品营销渠道优化与管理.兰州大学,2009
[46]伯特·罗森布罗姆着,李乃和译.营销渠道管理(原书第六版)[M].安徽: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