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实施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4 共27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应用研究
【第2部分】柔性管理在人力资源中的运用绪论
【第3部分】柔性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本质和特征
【第4部分】G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实证分析
【第5部分】G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策略
【第6部分】 企业实施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结论

  5.1 结论

  本研究课题以 21 世纪新知识经济的发展为背景,在综合吸收与本课题相关的创新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 G 企业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化的研究思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指标的评价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尝试可归纳如下。得出结论如下:

  ⑴人力资源柔性作为核心理念,论文引入柔性理论以及复杂动态能力一系列的相关理论,采用访谈法以及量表进行测量,深入剖析了人力资源柔性它具体的概念以及组成维度。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显示,人力资源柔性可以视为组织面对宏观环境动态演化的协调转变能力,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以及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柔性此二维度。

  ⑵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以 G 企业为例,本着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借助 SPSS,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权重来分析评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程度,从而得出人力资源管理柔性指标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以及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基本验证了本文所设立的柔性指标的实际应用效果,基本达到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指导的预期效果。

  ⑶提出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治理策略。根据 G 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工作岗位设置柔性化,人力资源宏观规划柔性化,绩效薪酬柔性化。需要在项目进行中不断完善改善固有的刻板的管理模式以及流程。
  
  5.2 展望

  ⑴研究抽样仅针对 G 企业,抽样范围具有局限性,对整体的认识具有偏差。因而,后续研究将扩大抽样规模和抽样范围,以保证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⑵对于国内外文献的收集要更加周全,把握当今的企业管理大方向,为进一步的柔性化研究准备翔实的理论资料。

  ⑶现阶段对人力资源柔性展开的研究依然位于不断发展的过程,虽然此文章基于G 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源柔性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同时在环境复杂动态性调节的做作用之下,但是进行人力资源柔性系统深入的定量研究本质上就是十分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所有人都不可能利用短时间形成公认、标准以及完善的结论。在人力资源层面上柔性的研究好比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需要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因而能够慢慢完善。柔性管理在我国的理论以及实践研究开始较晚,因而关于人力资源柔性的系统深入研究显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安应民。企业柔性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
  [2]韩大勇。柔性管理智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5-18.
  [3]田新民。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战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视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美)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5-49.
  [5]吴冬梅。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第 2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美)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welfth Edi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李亚慧。弗布克管理体系设计全案系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8](美)爱德华·劳勒三世(Edward E. LawlerⅢ)。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美)迪安·R·斯皮策 (Dean R.Sptizer)。Super-motivation:A Blueprint for Energizing YourOrganization from Top to Bottom[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0]刘俊勇。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王永健,谢卫红, 蓝海林。 创业导向、人力资源系统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10):1485-1490.
  [12]苗长川。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岳阳。让员工跑起来:授权与激励的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0]刘刚。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56.
  [2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3]严丹, 司徒君泉。人力资源系统柔性与企业绩效-基于动态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134-139.
  [24]何悦桐。战略柔性和选择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17):89-94 .
  [35]邹文超。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3.
  [36]翟顺文。 柔性人才管理机制研究-以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例[D].天津大学,2012.
  [38]赵雯雯。基于组织绩效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实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3.
  [39]徐玲。人力资源数量柔性与功能柔性:替代或互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41-146.
  [40]聂会平,王培根,郭毅夫。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评价[J].江苏商论,2007(12):127-129.
  [41] Datta.o.K.,Guthrie.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Does industrymatt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l):135-145.
  [42] VandenBerg.P.T.and VanderVelde.M.E.G. Relationships of functional flexibility with Individualand work factor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2005.20(l):81-129[43] Walumbwa, F.O., Luthans, F.,& Avey, J. B. Authentically leading groups: The mediating role of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rus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1,32(1),4-24.
  [44] Avey J B, Reichard R J, Luthans F,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performance[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Quarterly, 2011(22): 127-152.
  [45] Mandeibaum M . Flexibility and Decision Making [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 , 2009 ,44(6): 17 -27.
  [46] Adler PS. Managing Flexible Automation[J]. Califomia Management Review, 2010, 3(3):34-56.
  [47] Uen J F,Chien M S,Yen Y F.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nd role behaviors: A multi-level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2009,24(2):215-223.
  [48] Vinodkumar M N,Bhasi M.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on safetymanagement[J].Safety Science,2011,49(3):498-507.
  [49] Correa H L. The Flexibility of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lcese in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J] .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 2011 , 36 (7):33-40.
  [50] DusyaVera, Mary Crossan. Strategic leadership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 2004, 29(2): 222-24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