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20 共4060字

  2相关理论综述

  2.1企业战略的定义和分类

  “企业战略”的概念是由战略管理鼻祖安索夫于1965年发表的《企业战略论》中提出,并在随后得到了广泛应用。他认为,企业战略是为组织制定明确目标和组织为实现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和政策方案,它描述了未来企业的类型和企业所从事业务的改变⑴。

  企业战略通常要求管理者站在企业的长期和整体利益之上,识别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利用自身优势和发展机会,扭转劣势并积极应对挑战,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战略具有发展性、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计谋性等特征,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就是要识别这些特征,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战略类型研究方面最具有影响力的分类法就是Miles和Snow的M-S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战略类型分为四种:探索型、防御型、分析型和反应型。釆取探索型战略的企业注重市场拓展、大力推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并不断根据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和管理方式“].防御型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只是通过不断满足新的客户需求来追求其市场份额的稳定性[4].分析型战略则兼顾探索型和防御型战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两种特点[5].而采取反应型战略的企业一般都是被动的对外部环境进行反应,自身具备较大劣势。

  波特将企业战略划分为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战略他认为,三种战略不能同时采用,而应该选择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⑺。Mclnosh和J. Kim将上述两种战略分类方法进行整合,分为集中型与分散型两种战略。他们认为,探索型、防御型和分析型战略可以与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一同划分为集中型战略,而反应型战略则隶属于分散型战略?.此外,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比较引人关注的还有多元化战略分类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基于不同类型的战略对企业的影响角度对企业战略类型展开研究。沈等人基于M-S理论和能力观点表明,探索型战略企业能够通过提升能力探索来实现创新,防御型战略企业可以依靠企业目前所拥有的能力来逐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分析型战略企业则兼具开发能力应用和能力探索,从而保证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并提高利润[”].李华山通过实证研究考虑了不同战略类型下制造企业进行制造能力提升的最佳路径袁平则以酒店服务业为例,检验了互动导向、市场环境和不同的战略类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15].

  目前学者们对战略的分类研究都是基于不同角度,立足于战略的不同特点而提出的,从中可以看出,战略分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而且各种分类比较容易造成交叉。所以,要想比较不同类型的战略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就必须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之上建立相应的战略分类框架。

  2.2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企业管理的主题由20世纪初期的生产管理转变为20世纪30年代的营销管理,最后转变为20世纪50年代的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主题的不断演变,表明战略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企业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战略管理意识,制定有效的战略目标,并运用战略管理思维实施企业管理,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以适应时代要求。

  钱德勒于1962年发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普遍被认为是国际企业战略问题研究的开端。从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顺序来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战略规划理论阶段、环境适应理论阶段、资源基础和核心能力理论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战略规划理论开始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安东尼和安索夫三位学者,他们认为组织的战略任务就是配置资源,做好战略规划。其中,安德鲁斯认为战略就是市场机遇、公司能力、个人激情以及社会责任四者的契合,基本步骤包括资料收集、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评估、战略选择和实施。在安德鲁斯的研究基础之上,安索夫提出了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产品和市场定位、经营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资源和企业竞争优势等。他认为,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管理者应该以权变的思想进行动态的战略规划[16].

  战略规划理论虽然提出企业应该通过识别并利用自身资源来获取市场份额和绩效,但是该理论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战略规划理论没有意识到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单纯地认为企业能够准确识别外部环境;其次,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该是对未来发展的明确计划,而没有考虑到应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战略进行相应修改.

  基于上述战略规划理论的不足,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提出了环境适应理论。其中,亨德森、威廉姆森认为战略是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关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生存的问题米勒等学者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外部环境的有效预测,战略应该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战略的变化是自发性的_.吉尔斯使用壳牌公司进行了案例研究,认为战略规划是一个学习过程,并且必须适应外部环境。

  总的来说,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提出企业应该随着环境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战略改变,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改变策略来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从企业实践方面来说,环境适应理论的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984年,沃纳菲尔特首先提出资源基础理论。他认为,企业的成功在于其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质量。总的来说,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获利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稀缺资源,应该通过提高企业资源的拥有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企业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M].在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又掀起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高潮。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产品的价格和性能只能使企业获得短期竞争优势。

  要想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培养自己的竞争力。核心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企业效率,进而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例如,Teece认为,企业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快速反应,建立并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形成自身优势。这种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变革魄力具有较高的模仿成本,从而形成了企业的根本竞争优势综上,资源基础理论没有从外部环境变化的角度来考虑资源价值,而且忽略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资源管理从而占据竞争优势。同时,核心能力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理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可以不依赖于企业的资源,没有意识到如果缺少企业资源的支撑,能力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此外,核心能力的难以识别和度量的特征也限制了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1世纪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复杂。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全球化挑战,战略管理的研究开始转向于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变革的问题。

  2.3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国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相比于国外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萌芽期。当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我国企业如雨后春努般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有部分企业开始引入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思想,但当时企业的战略管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企业家的战略思考[24].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企业开始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在战略管理实践上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同时大量将战略管理理论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结合的战略管理相关书籍陆续问世。如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出版的《企业战略与政策》,刘兴国等人所着的《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等。

  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供需关系也发生了转变,迫使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逐渐凸显出来。此时,国内学者研究重点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其中,尹义省对我国大型企业多元化的相关特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我国股票上市公司、美国大公司的多元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企业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企业多元化成长途径及建议”.

  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技术水平、经营企业规模以及竞争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和西方企业相提并论,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深入,我国企业逐渐开拓国际市场,并通过招商引资等开展国际合作。同时,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如何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实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国内学者们对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引进和消化也慢慢发生了转变,从开始的不平等转变为平等,从海外化转变为本土化,从注重应用性创新转变为追求探索性创新_.此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推动中国企业进行有效地横向整合,利用中国较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构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王成指出,中国企业必须克服制度因素、企业因素和互动因素三个方面的限制,充分发挥国家特定优势和企业特定优势来培育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资源高度集中于主业,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做强主业,提升在主业上与国外跨国企业动态互动的能力在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为特征的当今世界,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动态不确定性日益增强。企业精心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独特资源和能力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的行动、环境的变幻以及新技术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竞争优势_.原有的战略管理理论也受到极大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制定有效的企业战略成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蓝海林指出应该对中国企业战略管理行为进行情景嵌入式的研究,从而使我国战略学者在知识创新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的提升_.商迎秋认为随着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演变,同时战略本身的风险也因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增加。战略风险来源于战略、资源能力及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不匹配以及战略管理过程的不确定_.邢以群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不考虑环境动态性因素,战略宣贯度、体系保障和资源保障对于战略执行的有效性具有积极显着的作用,环境动态性对影响因素与战略执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范志刚提出并验证了动态环境中两种战略柔性(前瞻型战略柔性与反应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作用机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