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被称为态势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该方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SWOT分析实际上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及因素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帮组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本文将结合工商银行的特点,采用该方法深入剖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中具有的优劣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商业银行相应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
1、商业银行的风控机制更加严密
互联网给予金融业一个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渠道,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互联网有这些特点,也使得任何微小的隐患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问题,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风险控制.而传统商业银行已形成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能力强,具备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保持盈利增长、业务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同时,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管理原则,确保资产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实现风险、资本与业务发展相协调,在互联网时代中经营金融则显得更胜一筹.以工行为例,工商银行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髙级管理层及其专业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构成工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效控制全行各个业务层级的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更为成熟
商业银行较早就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客户信用体系,在信用评估、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也是相对完善的.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对商户和消费者的信用具有更好的掌控力,在数以万计的交易中保证客户交易资金的安全.
3、商业银行的专业技术优势依然明显
各家商业银行都具有强大的电子清算系统和服务平台,大量的电子支付设施和清算设施能够保证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处理能力、安全处理、安全认证等方面的技术实力.以工行为例,工商银行在全国使用统一的核心业务系统(NOVA),并已完成于工行海外机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FOVA)无缝对接,实现业务系统全球化整合;与人民银行支付系统、SWIFT系统实现对接,确保资金清算高效安全;工行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有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备份,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客户数据及各项业务不受影响.在电子银行系统建设方面,工行向所有电子银行客户提供7*24小时服务;同时工行不惜成本加强网络金融安全投入,推出128位加密证书、动态密码、防钓鱼软件等网络安全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中,这些专业技术优势则更能得以体现,也是保证商业银行在未来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快速适应和成长的基础和手段.
4、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
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发展运营,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近年来,商业银行加紧推广电子银行业务,电子银行客户数量增长显着.以工行为例,截止2012年末,工商银行公司客户483万户、个人客户3.93亿户、银行卡发卡量4.7亿张、网银和移动银行的客户分别超过了 1.5亿和1亿、企业网银客户达到300多万.
5、商业银行拥有广泛的线下渠道
商业银行拥有覆盖全国的营业网点,拥有强大的线下销售渠道和自助银行渠道,这是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以工行为例,截止2012年末,工商银行在全国开设营业网点13520家、自助银行17437家、自动柜员机可用设备70202台;同时,工商银行在3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383个境外分支机构,与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30个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形成覆盖亚、非、拉、欧、美、澳六大洲的全球服务网络.
二、商业银行所处于的劣势(Weakness)
1、客户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言,商业银行亟需转变原有的以金融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互联网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体验,不断优化改进产品,快捷方便和自由随心的使用体验使得产品极具竞争力,在这方面商业银行有待进一步加强.以贷款为例,商业银行信贷流程一般包括借款申请、贷前调查、风险评价、逐级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从借款人提交申请到贷款实际到账的周期较长;而网络借贷的流程大大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借款人只需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完成贷款申请,信誉良好的借款者最快当天就可以获得款项,客户体验极佳.
2、市场响应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互联网企业比银行更加贴近客户,更加关爱客户,对市场有着敏锐感觉和适应能力.对于每一个微小的市场需求,互联网企业都能及时捕捉并迅速响应.相比之下,银行冗长的流程和相对保守的理念与互联网精神不匹配,市场响应速度远远落后.
3、信息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及支付平台与物流公司的信息平台的结合,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融合,从客户网上选定商品或服务,到支付款项及清算,再到产品的配送,可以在同一平台上直接显现流程进度,极大地方便了商户和客户.基于销售链的全覆盖信息,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深度挖掘客户的金融需求,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信息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传统行业认识,"三流合一"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在此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
1、打造新型电商平台
从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交通银行"交博汇",到农业银行"E商管家"、工商银行"融e购",以及筹备中的中国银行"中银易商",数家商业银行都已拥有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搭建电商平台,并非以赢利为首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电商平台掌握更多的交易信息和客户数据,关注延伸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电商业务的未来发展可以结合传统电商模式和纯粹资金清算模式,发挥商业银行庞大的商户客户及消费群体优势,做好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交叉.打造综合型电商平台,将对商业银行金融互联网战略起到关键作用.
2、抢占移动支付领域
随着客户不断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支付体验,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正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第三方支付模式中的移动支付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自2011年起各大商业银行已行动起来,2011年9月,建设银行和银联首先推出银联手机支付,2012年5月农业银行与银联、中国电信合作推出"掌尚钱包",2012年6月,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发布中移动浦发联名卡及NFC技术手机,主推手机近场支付,2012年9月招商银行联手HTC推出"手机钱包",2013年1月中信银行推出"摇一摇"转帐支付功能.从数据来看,截止2011年底,我国移动支付客户数达到1.45亿户,增幅61.11%、全年发生业务2.47亿笔,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移动支付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一项中间业务,不仅能提高客户的稳定性和点着度,还能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随着2014年5月我国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即将实施,这又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又一里程碑,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将对银行未来发展和整体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3、巧用数据挖掘技术
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身平台不断积攒客户身份、交易、生活等信息,形成了海量的金融数据资产,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和定制服务.传统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同样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金交易信息,但对于客户需求特别是融资需求的数据获取难度较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触角正逐步延伸到各个生活服务领域,金融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加强数据挖掘能力、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将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金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4、调整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建设,需要有全新思维模式和体制机制,对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需进行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一方面,对银行整体组织架构进行整合、开展业务流程再造,简化办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加速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提升电子银行职能、加强电子渠道运营效率,加速客户响应,同时,重新定位营业网点职能,提高客户体验与参与,有机整合商业银行线上线下渠道.
四、商业银行面临的威胁(Threat)
1、支付脱媒
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规模已占据线上支付80%的份额.线上支付多为小额高频支付,支付脱媒对银行支付结算收入的影响有限,但严重影响了客户使用银行支付的频率.
2、融资脱媒
从总量看,银行贷款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例由2002年的96%下降到2012年的58%.从小微企业融资看,银行与具有电商平台背景的小贷公司相比没有成本和价格优势,也难以依靠现有信贷模型控制风险.
3、中间业务脱媒
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代理销售业务、代理缴费业务、代理充值业务以及碎片式理财业务,这些全面化、多方位的业务应用将会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造成一定影响.
4、信息脱媒
信息脱媒是指银行仅掌握后端支付的片段信息,不掌握客户的网络行为信息、消费内容信息.没有全流程、全量的客户交易、消费行为等数据,银行就无法开展精准营销,金融创新能力也将受到影响.
5、客户脱媒
互联网金融具有较低的门榲,且对客户体验较银行而言更胜一筹,符合年轻客户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在大众客户群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而商业银行由于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所以严密、谨慎是一直持有的经营风格,适应互联网特性的过程还尚需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