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劳务派遣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运营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11 共524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劳务派遣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探析
【第2部分】 劳务派遣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运营模式
【第3部分】现金流管理相关理论
【第4部分】劳务派遣现金流流入的特点
【第5部分】劳务派遣现金流出的特点分析
【第6部分】国人企服公司在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第7部分】国人企服现金流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8部分】劳务派遣公司现金流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比重为10%,远远不及其他产业发展⑴。2014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又增加了两个百分点[2].由此可见,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未来的服务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劳务派遣公司是介于中介服务和金融管理行业类型之间的一种服务型企业。一个企业从微观组织架构视角看,一般可以分为管理层、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客服部等[3],而人事工作中的缴纳员工社保、与员工签订合同、发放工资等业务可以分割出去,委托给一个专业公司管理和安排,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家的医疗报销、生育补助等福利,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劳务派遣公司由此应运而生[4].但在劳务派遣公司发展的初期,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收取服务费,即对客户收取的中介费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的劳务派遣公司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业务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部分劳务派遣公司已逐渐发展成为金融投资和劳务派遣为一体的专业机构。

  目前国内的劳务派遣公司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学术成果较少。受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劳务派遣公司经营管理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从外部环境看,企业客户现金支付时间延迟问题、银行同城委托收款过早或过晚带来的问题、个人代理业务增减量频繁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从内部管理看,尚存在现金流预算管理不精确、现金流管理制度不重视、现金流管理流程不健全、现金流管理方法不科学、企业投资活动缺乏战略规划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劳务派遣公司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加强劳务派遣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好的实现现金流价值,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财务管理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劳务派遣公司现金流管理入手,对劳务派遣公司现金流管理模式及方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期为劳务派遣公司和与劳务派遣相关的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1.2研究对象

  本文以国人企服公司为实际案例进行应用研究。国人企业管理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国人企服)成立于2006年(原名为中企国时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较早开展劳务派遣和相关代理业务的公司,期间为敦豪航空货运公司(DHL)、索迪斯集团、新韩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银行、上海掌上通系列公司等多个世界知名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劳务派遣和代理工作。公司初期阶段的目标是代理服务及时到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单纯的劳务派遣代理服务业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代理服务劳务派遣和金融投资管理两种业务并行的企业。由于本人长期从事此类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亲身实践体验,感受到服务业尤其是劳务派遣类型服务中介机构中财务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国人企服为案例,专题研究劳务派遣类公司现金流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传统的劳务派遣服务类型是通过三方共同达成协议而幵展的一种中介服务性企业[2],具体如图1所示。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员工、实际用人单位的协议进行服务,其具体内容包括:(1)劳务派遣公司拿到实际用人单位的业务;(2)寻找到合适劳动者;(3)在用人单位审核通过后,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具有代理缴纳社保,代发工资和辞退等义务;(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协议,提供日常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安排,工伤处理办法等协议;(5)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包括代理劳动者缴纳社保项目、代发工资和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否提供商业医疗保险和年度体检等代理业务,并根据业务类型按人头或者金额收取相应管理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的劳务派遣公司在业务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同运营模式将产生不同特征的现金流[3].

  因此,有必要开展本课题的专题研究。

  【1】

  2劳务派遣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运营模式

  2.1劳务派遣国内外发展历程

  劳务派遣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节约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外对劳务派遣的管理已经接近成熟。例如,德国在不同行业要求企业劳务派遣人数不能超过一个基数,劳务派遣员工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锁定劳务派遣员工占公司总额的上线,可以提高公司质量和信誉度,避免出现空壳公司(全部员工都为劳务派遣类员工),而产生较大的法律风险。日本在劳务派遣人员中有80%签署的合同中包括所派遣单位必须按照与其他工种相同的工资待遇对待劳务派遣员工,日本的用工单位较为密集,员工流动性较强,为了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秩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5].美国的劳务派遣更为细致,相关法律包含了包括港口运输业、建筑业、医疗业等14个行业禁止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规定。此类行业有一部分危险系数较大,劳务派遣员工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还有一部分行业容易出现质量安全等,劳务派遣员工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6].但所有劳务派遣公司的经营情况大体一致,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劳务者,并按一定期限收取劳务人工成本扣除相应的管理费后,缴纳劳动者的社保和发放工资等。

  中国开始实行劳务派遣是在2000年后才有所开展,由于当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出现了工作中介服务机构,其总体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2003年1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财税[2003]16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第十二条中指出: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者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按营业额的数额为基数缴纳营业税[7],正式把劳务派遣公司列入差额交税的企业,这样劳务派遣行业有了税务优惠政策,国内劳务派遣公司开始有了第一次迅猛发展;
  
  (2)2005年,北京市劳动局提出了了劳务派遣类公司必须有劳务派遣资质证书才能办理相关业务的要求,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主体由第二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大量的劳动力不断挤入一线与二线城市,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务派遣类企业进入到第二次加速发展阶段[8];
  
  (3)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经济经过一次较大的调整,人们开始关注未来个人福利问题和金融投资行业,劳务派遣公司也随之进入到第三次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劳务派遣公司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惨烈。不同的企业都在不停地主动调整公司的盈利战略,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样有部分企业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提高个人代理业务方面,提高业务量;有的把目标定位于世界名牌企业,关注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更多企业则是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对财务现金流的控制与调整[9].在此之前的财务部门一般只是为上层提供各项数据的后勤职能部门,几乎很少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但随着劳务派遣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公司发展目标定位的转变,财务能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甚至在企业未来重大决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以现金流为主体的劳务派遣类企业。

  2.2劳务派遣公司运营模式

  劳务派遣公司的运营模式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人员支持、与代理客户公司维护公司员工福利及培训服务相关的业务,以及代理缴纳业务。代理缴纳的业务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医疗、社会工伤保险、社会生育保险、社会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缴纳等7项业务。

  社会保险每一项都有较为复杂的规定和流程。例如社会养老保险,公司要代为缴纳20%,个人缴纳8%的数额,当员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了退休相关手续(男性满6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而且需要缴纳15年后才能享受社会养老金的福利待遇;社会基本医疗中公司要代为缴纳10%,个人缴纳2%+3,而且在申请报销医疗费用中必须有定点医院的相关证明,或者挂急诊的费用报销。职工在一个年度内门诊、急诊医疗费用累计超过1800元的部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70%,个人支付30%等繁琐的流程;还有工伤的认定过程、失业保险以及公积金提取的材料整理和约号办理等内容也需要经过较繁杂的一系列流程。基于此,大部分劳务派遣中社保代理业务收入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

  对于劳务派遣公司的运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代理式运营;二是包干式运营;三是个人代理运营;四是其他客户代为购买体检卡、福利礼品等业务。四种运营模式对企业的资金流管理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2.2.1公司代理式运营模式

  公司代理式运营模式,是把客户公司中的人事代理中的社保维护及缴纳的业务代为缴纳。

  主要工作内容为管理客户公司员工的社保信息,通过社保局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所进行维护,并代为缴纳。对于一些人员变动较大的企业,增员和减员都会发生因社保缴纳不及时或者延迟而产生相应的法律成本,而代理公司会及时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2014年10日社保系统更新后,每月社会保险将在次月的5-20日期间银行委托收款,如果托收失败(银行余额不能支付当月费用,或者银行公积金系统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关闭公司注册的账户操作,并从当日幵始以每天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收取费用。公积金会在当月25日委托银行收款,如果出现托收失败,必须在次月20日进行支票缴纳,直到公积金到账后,客户签约的购房还款才能执行。这种公司代理式运营模式带来的现金流将以月为周期循环流动,便于财务现金流管理,一旦管理不善,将带来滞纳金和法律指控等风险。总体而言,这种公司代理式运营模式的风险较大。

  2.2.2包干式运营模式

  包干式运营又称一条龙服务运营,基本做法是承包客户一个部门所有员工的人事管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从客户公司人员的招聘、培训、实习、上岗、签订合同或者辞退等全方位服务".

  在取得客户项目时,根据项目内容分析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员和人员的数量,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和互联网等发布招聘信息,再根据得到的人员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蹄选出2-3倍的合格人员,与客户公司共同进行面试,淘汰不合格人员,对初步认可的员工进行整体培训,合格后,交付客户公司进行实战测评,再经过一定时期的实习最终通过客户的认可后,最终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这种模式,由于过程较为复杂,还会有媒体单位和培训公司等加入,涉及到第三方服务的过程,整个过程从1-6个月不等。同时产生的现金流是分两次或多次不定期划款,从前期的预约金,中期的第三方服务单位合同追加投入,直到后期的项目达成尾款收回等,此业务存在多月不定期现金流的流入。但这种方式多为可控的行为,因而这种模式的资金风险较低。

  2.2.3个人代理式运营模式

  个人代理运营是具有中国特色而形成的运营模式。由于社保规定5年连续缴纳基本医疗可以享受大病补助,1年连续缴纳生育险,可以享受国家补贴,累计15年缴纳养老保险,可以享受当地平均工资为基数的退休金,还有不少地方性的优惠政策,例如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不低于缴纳人户籍城市最低工资,不高于缴纳人户籍城市平均工资的3倍。但北京新出台的政策,在北京缴纳15年可以享受北京市平均工资为基数的养老金的优惠利民政策[12].

  由于种种优惠政策,会带动社会一部分个体户或者个人通过劳务派遣公司代理缴纳社保费用的业务。这种业务缴纳的公司份额和个人份额都由客户支出,而且此类业务的付款形式一般为预付款形式,业务现金流周期为6-12个月的费用,虽然单个数额较少,但潜力较大,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而且总现金流水量较大。根据社保和公积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可以补交三个月费用,也可以退还三个月多缴纳的费用,所以这种模式的风险较为适中。

  2.2.4其他代理式运营模式

  其他代理业务是以上三种代理服务运营之外的业务类型。其中包含为客户公司代为购买体检卡、代为釆购节日福利礼品,以及代为公司制定年会服务、个人奖状制作等围绕人事为主题的相关服务。

  这种类型的业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一次性。发生在年内不同节假日和不确定的体检时间段,这种业务几乎都要涉及到第三服务方或供应商,服务收入也是赚取服务中的业务差价,主要是为以上三种运营模式增加的额外服务类型。这种现金流周期一般在一周以内,对公司的整体影响不大,所以这种模式的风险最低。

  总之,不同类型的劳务派遣公司会根据不同业务,带来从财务周期到资金大小不同的现金流管理和多变的运营模式。如果劳务派遣公司不能很好地管理好现金流,会增加很多机会成本和丧失企业通过现金流管理带来的另一种收入来源。只有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出发,通过对每种模式下现金流的具体分析,才能得到更有发展前途的现金流资源。
  
  财务管理部门通过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业务分析、参与企业业务流程、对市场的进一步信息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拨幵企业决策中的种种迷雾,寻找、培育并强化公司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从多个途径得到利益和优势,进而充分发挥现金流管理的影响力,把劳务派遣公司推向具有创新、切合市场变化的优质服务类企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