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家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 2010 年 3 月七部委联合下发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将融资性担保企业从担保行业中分离出来,加以规范,规范的最后期限为 2011 年 3 月 31 日。
2012 年广东省发生了涉案金额达 9 个多亿的“华鼎创富”案,融资性担保企业仍未得到市场普遍认可。本文以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研究相关资料和文献等方法,对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法律法规的规定、融资性担保业务特点的要求和融资性担保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三个方面,对融资性担保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研究,以期从研究中总结出可行的风险控制模式,指导企业实践,实现七部委发文的初衷之一,即“提高社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对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认可度,有利于更好的支持和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探索融资性担保企业运行良好所需的内外部环境,尤其是常规监管基本框架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抛砖引玉,希望企业界和理论界能做进一步、有益地探讨。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风险控制、监管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 1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融资性担保行业理论方面的研究
1.2.2、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研究
1.2.3、融资性担保行业实务研究
1.2.4、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研究
1.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研究主要内容
1.4.2、创新点
第 2 章风险控制程序和方法
2.1、风险管理程序和方法
2.2、内部控制制度原则、程序和方法
第 3 章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及问题
3.1、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
3.2、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
3.3、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业务开展未达到理想状态
3.3.2、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地理位置分布不合理
3.3.3、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代偿率有所反弹,风险增加
3.3.4、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初步建立,但仍未完善
3.3.5、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不到位
3.3.6、市场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第 4 章 案例分析
4.1、ZY 担保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2、ZY 公司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4.2.1、融资性担保项目申请
4.2.2、融资性担保项目资料审查
4.2.3、尽职调查
4.2.4、“审保分离”原则
4.2.5、保审委员会
4.2.6、落实反担保措施
4.2.7、重视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分析和落实
4.2.8、签署融资性担保合同和作为反担保措施的各类合同
4.2.9、保后持续监督
4.2.10、三日代偿
4.2.11、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
4.3、ZY 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ZY 公司风险控制文化完全依赖于公司主要高层管理者
4.3.2、ZY 公司没有单独的法务部门,存在持续合规性问题
4.3.3、ZY 公司风险控制部的制衡能力有待加强
4.3.4、ZY 公司人员流失严重
4.3.5、ZY 公司未设监事会
4.3.6、ZY 公司不同主营业务的子公司之间未设明确的防火墙制度
4.4、对策建议
4.4.1、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公司风险控制文化培养
4.4.2、聘请资深的法务人士任职、设立法务部
4.4.3、加强风险控制部门的制衡能力
4.4.4、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4.5、建立各金融子公司之间的防火墙制度
第 5 章 融资性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制度
5.1、融资性担保业务特点的要求
5.1.1、申请融资性担保项目审查
5.1.2、落实反担保措施
5.1.3、签署担保合同及作为反担保措施的各类合同
5.1.4、保后持续跟踪监督
5.2、融资性担保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
5.2.1、建立完整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5.2.2、设立首席风险官
5.2.3、设立申请融资性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
5.2.4、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任职资格
5.3、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5.3.1、增设子公司应相应增加注册资本
5.3.2、变更事项审批制度
5.3.3、不得从事的业务
5.3.4、执行的会计制度
5.3.5、担保集中度限制性规定
5.3.6、自有资金投资限制规定和关联方交易限制规定
5.3.7、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
5.3.8、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运用情况和流动性风险
第 6 章 政策建议
6.1、融资性担保公司政策建议
6.1.1、引导深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地理区域分布上合理增设分支机构
6.1.2、赋予融资性担保公司自主定价权
6.1.3、融资性担保债权的法律地位问题
6.1.4、扩大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来源
6.1.5、建立再担保机构
6.1.6、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6.2、外部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6.2.1、信用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6.2.2、外部监管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第 7 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