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XX稀土永磁材料公司发展历程及行业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8 共3508字

  第 2 章 XX 稀土永磁材料公司发展历程及行业现状
  
  2.1 发展历程
  
  XX 稀土永磁材料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 1996 年国企改制组建的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国企改制前主营业务为客车制造,当时仅有一个小分公司生产稀土永磁材料,且规模很小。公司改制后不再进行客车制造,专业生产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公司目前项目占地 50 亩,已建成单体钢筋混凝土公司房34000 平方米,全部达产后计划年产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 10000T,公司 2013 年毛坯产能实现近 2000T,年收入 2.4 亿元,公司预计项目 2016 年全部达产,目前资产总投入 3.8 亿元,公司现有员工 620 人,其中技术人员 160 余人。公司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六项,在申报专利十余项,2013 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公司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创新,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烧结稀土(Nd-Fe-B)永磁材料的专业生产企业,在全国磁选设备应用领域中磁选用稀土(Nd-Fe-B)永磁材料销量位居首位,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中心(XX 省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与多所高校合作,在新型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器件的生产开发和高端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获得国家财政部、科技部、XX 省科技厅、XX 省发改委、XX 市经信委等国家、省、市多项科研项目的专项拨款,累计科研经费壹千余万元。公司产品主要产品包括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磁力装备、磁性器件三大类近百个品种(规格)。

  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96 年-2007 年:起步阶段,探索期积累经验,处理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公司改制后购买了一些生产钕铁硼磁性材料的二手设备,生产一些低性能的如 N30、N33 的磁性材料,年产量由 10 吨陆续发展到 100 吨的水平,员工仅有 30 多人,生产、销售方面由公司老板亲自上阵,起步阶段积累了技术经验和小规模化生产的管理经验及市场的培育。

  2008 年-2011 年:发展期,根据 XX 市开发区政府的整体规划,公司原老旧场址被政府征地拆迁,并在规划区内置换土地 50 亩,给予补偿资金几千万,形成了公司的第一桶金,在老公司区拆迁同时,公司在山西承包 XX 稀土永磁材料公司,承包经营的稀土永磁材料公司,生产设备一流,年产量达到 800T,公司员工逐渐发展到 200 余人,技术骨干逐渐培养出雏形,公司 2011 年产销量在山西省的 64 家同行业中销量排名第二,确立了公司在全国同行业的中等水平的地位。2010 下半年稀土行业受国家战略资源的定位,公司使用的主要原材料镨钕合金由每吨 6 万元用时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涨到每吨 180 万元,价格上涨 30 倍,公司的库存资产价格暴增,形成了公司巨额的原始积累。

  2012 年-至今:快速成长期,2011 年末占地 50 亩,34000 平方米设计产能年产 10000T 的全球最大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单体钢混公司房建成,标志着公司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是公司发展划时代的变革。2012 年公司钕铁硼磁性材料产销量 1000T,2013 年公司钕铁硼产销量近 2000T,已位居全球前十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100%,公司已经生产出 42UH,52M 等高性能磁性材料,具备进入高端军工、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合格供应商。公司员工已达到 600 多人人,已培养技术骨干 160 多名。

  2.2 行业现状
  
  2.2.1 宏观环境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稀土资源在国家战略地位中所起作用的精辟概括。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为最大限度的获取我国的稀土资源,对我国稀土出口的配额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贸易仲裁,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稀土的重要意义。稀土是一组同时具有电、磁、光等多种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有工业“维生素”之称。

  稀土主要应用于生产钕铁硼磁性材料,我国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其中稀土永磁是规模最大、潜力最深的部分。在目前发现的永磁材料中,钕铁硼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誉为磁王,应用十分广泛,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稀土永磁材料作为特殊的功能材料,其具有极强的储能功能,可用于实现磁能向机械能、电能、热能的转化,它还具有特殊的物理效应(如磁共振效应、霍尔效应等)。用稀土永磁材料做成多种形式永磁功能器件已成为风力发电机、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航空航天、交通、办公自动化、磁选、医疗卫生、家电、人体健康与保健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功能器件。稀土永磁材料已成为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性产业。

  2.2.2 市场环境
  
  作为朝阳产业,稀土永磁材料新的使用领域在不断出现,近年来钕铁硼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改进提升,我国钕铁硼稀土永磁产品的市场需求范围会越大。

  具统计,目前全球钕铁硼稀土永磁产品市场容量已超过 110 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钕铁硼稀土永磁产品的产业聚集中心。从材料特性和磁性材料的基础研究现状来看,预计在未来 30 年也不会出现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取代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使大气环境更加加恶劣,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是全球所有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对于高速成长发展的中国而言,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雾霾宣战已成为我国与改革并行的国家战略。而稀土永磁材料正是制造环保节能装备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如混合动力汽车,其核心部件永磁电动机就需要采用大量的钕铁硼永磁体。稀土永磁材料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高效压缩机领域、汽车电子系统领域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汽车行业的钕铁硼永磁体的需求量将达到 4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风力发电,并专门制定了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近年来世界各国大规模实施风力发电项目,钕铁硼永磁体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同时,钕铁硼永磁体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如磁悬浮、多力场管道运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智能型新经济发展,如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刺激下,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每年以 20% 以上的速度复合增长。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2.2.3 竞争环境
  
  (1)主要竞争者钕铁硼磁性材料从产量上看中国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 85%,日本占世界总产量的 14%,欧美不足 1%.以下仅分析国内竞争对手就可以看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国内生产钕铁硼磁性材料的企业在产量和品种上较具竞争力的主要有: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见表 2.1.【1】

  
  据统计,2013 年我国生产钕铁硼磁性材料的企业有 300 家左右。年产能超过 3000 吨的有 7 家公司,年产能 1000-3000 吨的有 25 家公司左右,年产能500-1000 吨的公司有 65 家左右。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

  (2)竞争性分析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3 年全行业产能已经达到 30 万吨,而实际需求量为 15 万吨左右,产能高度过剩。其原因是钕铁硼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材料镨钕金属从 2009 年初的 6 万元/吨涨到 2010 年最高价 180 万/吨,在此期间资深的大财团包括房地产、投资公司、稀土大公司和其他大集团以及大量的民间资本等纷纷进入钕铁硼行业,但钕铁硼行业不仅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果没有多年实践经验,不付出超常规的辛苦,即使学院专业学者用着国际最先进的设备,也无法批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例如公司在旧厂区拆迁改造时,就承包经营着山西华特稀土永磁材料公司,该公司建厂目标就是做全国一流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引进了国际的先进设备,流动资金充裕,聘请了国内多为着名的专家现场实施生产,但结果却以失败告终。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从客观上讲是技术含量极高的行业,因此多数后进入的外行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必将走向没落。

  在本行业中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的市场份额约占 20%,中低性能的磁性材料约占 80%.钕铁硼磁体的成分专利保护期限于 2008 年终止,含钴的磁铁专利保护权于 2014 年才终止,在专利保护权未终止之前钕铁硼磁粉、黏结磁体以及使用该类磁体的部件和装置如果不购买国外相关的专利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以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为代表的生产高性能的钕铁硼磁性材料,50%以上为出口产品,因为其早期购买了美、欧、日专利使用权,因此其进入国际市场较早,占据着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的重要地位。其他多数企业以生产中低性能的钕铁硼磁性材料内销为主。

  2.3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行业现状,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公司是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制造和供应商,在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的今天,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公司产能快速提高,同时行业的竞争加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