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贵州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12 共479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贵州地区新型旅游业态探究
【第一章】贵州省十种旅游新业态研究绪论
【第二章】贵州旅游业态发展现状
【第三章】贵州发展旅游新业态的可行性及路径
【4.1 4.2】体验型民族村寨旅游与白酒文化旅游
【4.3 4.4 】升级版红色旅游与分时度假
【4.5 4.6 】主题酒店与山地户外运动
【4.7 4.8】自驾车旅游与旅游综合体
【4.9 4.10】众包旅游咨询业与网络游戏旅游
【第五章】贵州旅游新业态发展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 贵州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6 结语

  当前,中国旅游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对于贵州来讲,尽管近几年旅游业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但是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必须未雨绸缪,行动在前。发展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综合贵州省现有情况来看,具备了发展旅游新业态的基础条件。立足贵州实际,贵州应重点发展体验型民族村寨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升级版红色旅游、分时度假、主题酒店、山地户外运动、自驾车旅游、旅游综合体、众包旅游咨询业、网络游戏旅游十种新型旅游业态。贵州各级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规范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同时预留足够的企业发展空间,使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组织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还要积极引导旅游者参与贵州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政府、企业、旅游者合力推动贵州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旅游新业态是新生事物,发展经验少,贵州在发展旅游新业态过程中,应量力而行,逐步发展,先试点,后铺开,不可一哄而上,不可半途而废。在贵州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旅游新业态定能在贵州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致谢

  时光荏苒,眨眼之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要告一段落。此刻心情复杂,既为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而欢欣鼓舞,又为要离开学习生活八年的母校、离开诲人不倦的良师、离开朝夕相处的挚友而心情压抑。三年的成长,要感谢的人太多。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金颖若教授。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给予细心指导,受益匪浅。学术上,老师要求严格,不能抄袭,不能做假,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鼓励创新。生活中,考虑到我的家庭情况,老师想方设法帮我找兼职,帮我缓解经济压力,同时鼓励我困难只是暂时的,要坚定信心,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其次,要感谢学院的向富华老师、罗阳老师、笪玲老师、曾芸老师、王仕佐老师、黄红霞老师及学院行政王丽老师、龙咏宏老师。众位老师,与我亦师亦友,对我帮助甚多,是我成长路上的贵人。

  再次要感谢我的挚友廖昭文、贺增辉、吕相伟、唐华连、陈寒冲、韦伊、詹诗、刘敏、李云在我读研期间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千金易得,挚友难寻,一辈子的朋友,一辈子的友谊。

  最后要感谢我的母亲,我的姐姐、姐夫们对我读书的大力支持,做我的坚强后盾,有你们,我就感觉有底气;有你们,我就感觉动力十足。

  感恩,感谢!我定不负各位期望!!


  参考文献

  [1]谢慧颖.福建省滨海休闲旅游新业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2]C .Stansfield, J. E. Ricket.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J]. Journal ofLeisure Research. 1970 (4):213-225.

  [3]Stephen L .J .Smith .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M].Greenwood Press, 1990:103-110.

  [4] 布莱克·伍德 . 野外旅行手册 [M]. 陈喜辉译 . 北京 :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92-100.

  [5]Robert W. Douglass. Multimarket Oligopoly Strategic Substitutes andComplement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5:56-69.

  [6]John Wiley. The Senior Drive Market in Australia [J] .Journal of VacationMarketing,2001(3):209-219.

  [7]Peter Clever. Real Estate Market Analysis [M]. Cities Publishing House.2003-09:112.

  [8]Crotts, John C. Ragatz, Richard L. Recent US Timeshare Purchasers: 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buying and how call they be reache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ospitality Management Volume: 21.

  [9]Hobson Wallace. A Research Report on Private Residence Clubs: a new conceptfor second home ownershi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Volume: 21,2002(3):285-300.

  [10]Yong Xia X, Andrew N, James Retal.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Impact on theEffectives of a Tourism Website [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urism,2005(17):147-156.

  [11]Maria Lexhagen. The Importance of Value-added Services to Support theCustomer Search and Purchase Process on Travel Websites [J].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Tourism,2005(7):119-135.

  [12] 杨 玲 玲 , 魏 小 安 . 旅 游 新 业 态 的 “ 新 ” 意 探 析 [J]. 资 源 与 产业,2009(6):135-138.

  [13]张艳.创新旅游业态 推进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3):57-58.

  [14] 王 兴 贵 . 甘 孜 州 旅 游 业 态 创 新 发 展 研 究 [J]. 四 川 民 族 学 院 学报,2012,21(6):47-51.

  [15]郭旸,沈涵.基于生态内生化的旅游新业态的体系构建与规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1(4):120-129.

  [16]施紫姣.试论我国旅游业态的创新与发展[J].旅游研究,2011,3(1):20-23.

  [17] 张 文 建 . 当 代 旅 游 业 态 理 论 及 创 新 问 题 探 析 [J]. 商 业 经 济 与 管理,2010(4):91-96.

  [18] 张 文 建 . 市 场 变 化 格 局 下 的 旅 游 业 态 转 型 与 创 新 [J]. 社 会 科学,2011(10):30-38.

  [19]顾宇.从新兴产业到新型产业——从中外比较的视角看我国旅游业态的创新与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0):126-128.

  [20] 汪燕 , 李东和 .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J]. 科技和产业.2011,11(6):9-12.

  [21]许豫宏.旅游新业态的行业创新思考(上)[N].中国旅游报,2009-02-27(10).

  [22]许豫宏.旅游新业态的行业创新思考(下)[N].中国旅游报,2009-03-06(10).

  [23] 罗 艳 玲 . 产 业融合 背 景 下河 南 省旅游 新 业 态发 展 研究 [J]. 旅游 纵览,2013(4):133-135.

  [24] 高丽敏 , 程伟 , 史彦军 . 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发展规律研究 [J]. 中国商贸,2012(12):196-197.

  [25] 苏 甦 . 旅 游 业 态 创 新 体 系 构 成 要 素 及 动 力 机 制 探 析 [J]. 时 代 金融,2012(5):210-216.

  [26]高丽敏,程伟,史彦军.旅游新业态驱动力和产生模式研究[A]//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2 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北京,2012:190-195.

  [27]曹会娟.创新视角下的旅游业态多样性研究[J].企业导报,2012(20):94-95.

  [28]邹再进.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研究,2007(12):156-160.

  [29]郭峦.旅游新业态的演进规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7):60-63.

  [30]李雪丽,陶婷芳,张振国.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11(12):115-118.

  [31]张祖群,林姗.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 设 — — 基 于 北 京 乡 村 旅 游 八 种 新 业 态 的 分 析 [J]. 中 国 软 科学,2011(S2):143-149.

  [32]刘雨涛.中国旅游业从“量变”向“质变”飞跃的机理研究——从旅游新业态视角谈旅游人才培养[J].特区经济,2012(1):146-148.

  [33] 乔 原 杰 . 吉 林 省 旅 游 新 业 态 人 才 培 养 探 析 [J].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报,2012,28(3):30-32.

  [34]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 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18-20.

  [35] 徐 林 强 . 大 运河杭 州 段 滨水 旅 游业态 开 发 现状 及 模式 [J]. 现代 城市,2012(2):53-56.

  [36]杨继瑞,曹凌燕,杨博维.低碳旅游业态:四川“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抉择[J].农村经济,2010(8):8-12.

  [37]张补宏,梁方方.浅析旅游新经济——旅游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提升[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1):90-94.

  [38]刘建平,曹学文.监狱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2007(6):90-93.

  [39]刘菲.旅游饭店新业态——分时度假交换系统[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5(4):56-59.

  [40]李庆雷,王珍,吴雅玲.旅游智业: 一种特殊的新型旅游业态[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0,28(139):40-44.

  [41]欧阳青青,王贺.汽车营地的复合型规划与开发——以玉溪哀牢山生态旅游营地为例[J].江西科学,2012,30(4):506-509.

  [42] 刘艳 . 天津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 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全国商情,2010(8):71-72.

  [43]董少华,张睿.中国医疗旅游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185-186.

  [44] 邹 再 进 . 区 域 旅 游 业 态 理 论 研 究 [J]. 地 理 与 地 理 信 息 科学,2007,23(5):100-104.

  [45]王洪伦.区域旅游业态发展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29):105-106.

  [46]云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分析课题组.业态竞争——区域旅游竞争的新领域[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84-89.

  [47]夏春玉.零售业态变迁理论及其新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2(4):70-77.

  [48]李鹏,李柏文,田里.双层嵌套多元旅游业态概念模型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4):64-70.

  [49]陈泳,许南垣.旅游房地产业态分析——以丽江为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79-80.

  [50] 迈克尔·波特 . 国家竞争优势 [M]. 李明轩 , 邱如美译 . 北京 : 中信出版社,2002:61-116.

  [51]邬移生.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解读[J].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69-170.

  [52] 胡 刚 健 . 熊 彼特创 新 理 论及 其 对我国 经 济 发展 的 启示 [J]. 当代 经济,2007(6):41-42.

  [53]杨懿.旅游业态及其演变机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54] 罗 永 常 . 民 族 村 寨 旅 游 发 展 问 题 与 对 策 研 究 [J]. 贵 州 民 族 研究,2003,23(2):102-107.

  [55]李毅.白酒工业旅游:演绎春天的故事[J].酒世界,2009 (6):16-18.

  [56] 何 景 明 . “ 红 与 黑 ” : 论 精 神 旅 游 产 品 的 开 发 向 度 [J]. 旅 游 学刊,2012,27(2):88-93.

  [57] 陈 燕 . 我 国 分 时 度 假 存 在 问 题 及 对 策 研 究 [J]. 云 南 电 大 学报,2012,14(4):72-75.

  [58] 张 泽 一 . 试 析 我 国 旅 游 创 新 中 的 分 时 度 假 [J]. 重 庆 商 学 院 学报,2010(4):50-52.

  [59] 陈芸 , 黄远水 . 国内分时度假研究综述 [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6):734-736.

  [60]郭巍.我国发展分时度假的制约因素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3):109-112.

  [61]程质彬.贵州分时度假业的发展[J].铜仁学院学报,2014(6):100-104.

  [62]程质彬.贵州苗族文化主题酒店开发设计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4(4):25-28.

  [63]欧荔.中国主题酒店文化融合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3(3):44-46.

  [64]秦浩,孟清超.主题酒店的定位研究[J].商业文荟,2004(4):58-64.

  [65]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J].饭店现代化,2005(9):22-29.

  [66]樊纪相,何 勋.对文化主题酒店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4(4):49-52.

  [67]卢志海,邓凤珠.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的设计理念和内容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1):68-72.

  [68]张明,廖培.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38-44.

  [69]高明.浅谈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的沿革与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186-189.

  [70]邓敏.我国汽车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5-6.

  [71]王永辉.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 [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72]林福煜.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73]李蓓.基于游客体验视角下的露营地开发研究——以西安秦岭北麓为例[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74]陈琴.旅游综合体开发——一种旅游房地产全新开发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4):369-372.

  [75]肖明.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6]王文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0.

  [77]唐璐.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体开发(IH-TCD)模式探讨[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78]吴必虎,徐婉倩,徐小波.旅游综合体探索性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6):96-111.

  [79] 张 文 建 , 柏 波 . 基 于 众 包 的 旅 游 咨 询 业 创 新 研 究 [J]. 旅 游 论坛,2012,5(3):38-43.

  [80] 张文建 . 试论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 [J]. 旅游学刊 ,2006(4):23-27.

  [81]杨劲松.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网络游戏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1):7-13.

  [82] 梁留科 , 余汝艺 , 李华辰 . 网络游戏与旅游互动的初步研究 [J]. 旅游学刊,2007,22(7):58-63.

  [83]冯海霞.网络游戏情景旅游产品开发策划[J].企业活力,2010(2):35-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