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主题酒店与山地户外运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12 共5373字

  4.5 主题酒店

  为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住宿需求,贵州应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住宿业,逐渐形成以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民俗旅馆、民居旅馆为主的多样化的住宿业格局。

  当前,贵州高档酒店相对较少,且多数集中在省会贵阳市,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经济型酒店逐渐铺开,发展速度较快,是旅游住宿业的主力军,亦是贵州旅游住宿业的典型代表;民俗旅馆、民居旅馆体量逐渐增大,但特色不突出,卫生条件较差。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住宿业,需要针对以上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现有的住宿业格局,形成合理的住宿业格局。今后一段时期,在调整现有旅游住宿业格局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逐渐兴起的主题酒店的建设,以主题酒店建设为突破口,提高贵州旅游住宿业的品质,进而提高贵州旅游住宿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主题酒店概念

  随着 2001 年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的开业,中国主题酒店的帷幕正式拉开[62]。紧接着各地都在积极发展主题酒店。中国主题酒店目前大致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西部省份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

  关于主题酒店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欧荔是较早对主题酒店概念进行研究的学者,她指出:“主题酒店是指建筑风格、装修艺术以至服务项目突出表现某一特定主题的酒店[63]。”秦浩、孟清超认为:“主题酒店是指在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文化品位、市场定位和服务特色等方面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展开的酒店[64]。”李原则认为:“主题酒店是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 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1。”魏小安将主题酒店概括为“以文化为主题, 以酒店为载体, 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65]。”此外,樊纪相、何勋还提出了文化主题酒店的概念,即文化主题酒店就是向寻求文化消费的顾客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酒店组织[66]。简言之,主题酒店就是将某一主题贯穿于酒店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及环境塑造等方面而形成的特色显著的酒店。

  (2)发展主题酒店的意义

  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旅游业发展到今天,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强调参与性、体验性、差异性。今天旅游者眼中的酒店,不再是传统的酒店形式,或者说传统的酒店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今天的酒店,应该是一种“文化空间”。既能满足旅游者的生理需要,又能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要。旅游者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能够体会到酒店的独到之处,嗅到酒店的“文化气息”,进而提高对酒店产品的满意度。主题酒店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空间”。

  有利于酒店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摆脱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贵州,酒店业竞争都异常激烈。尤其对于旅游淡季来说,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不言而喻。大多数酒店在面对竞争时,都实行低价竞争策略,希望薄利多销。但往往低价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赔本赚吆喝,不利于酒店业的长远发展。主题酒店的出现,是酒店业主动寻求改变,跳出红海,实施蓝海战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来摆脱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创新。

  有利于提高酒店业的收益。主题酒店不光是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制造出一种噱头。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烘托之下,拉长产业链,做足旅游六要素,甚至是增添更多的内容。因此,酒店的收入就不再局限于“吃”和“住”,而是扩展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产业链的拉长,必然有助于酒店收益的提高。

  (3)具体做法

  主题酒店的设计流程一般为三部分:主题文化的筛选、载体的选择、载体的展示[67]。即主题酒店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通过什么来表达、怎么表达的问题。其中主题文化的筛选,即主题定位十分关键。主题定位是主题酒店成败的关键。影响主题酒店主题定位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68]。市场因素主要要考虑市场规模、旅游者的需求、竞争状况、市场结构等方面;文化因素主要要考虑区域形象、文化氛围等方面;经济因素主要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要考虑当地社会的态度,当地政府、当地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对主题酒店、定位的主题文化的态度。主题酒店主要应在建筑外观、氛围营造、公共空间装饰、客房装饰、餐饮、购物、活动、服务等板块深刻“主题化”。贵州的苗族文化、侗族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喀斯特文化等都可以是主题酒店很好的“主题”。贵州应在立足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主题酒店,进一步丰富贵州的旅游住宿业。

  4.6 山地户外运动

  (1)发展背景

  2005 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地户外运动设立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隶属于登山项目下属分项,其业务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管理,且认为: 山地户外运动主要是指在自然山地进行的一组集体运动项目群,包括山地运动、峡谷运动、野外生存(含露营) 以及荒漠运动[69]。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海拔落差较大,境内山峰林立,水系发达,林草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遍布全省,峰林、峡谷、石林、天坑、溶洞、湖泊众多。再加上贵州良好的气候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使贵州具备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良好自然条件。除此之外,贵州历史悠久,遗址遗迹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酒文化及红色文化绚丽多姿,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使其具备了特色化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逐渐提高,假期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强烈,特别是参与性与体验性强的项目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山地户外运动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兼具旅游与体育的功能,不但能放松身心,还能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市场反应良好。贵州省高度重视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提出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大省”的口号,积极扶持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同时国家层面也十分重视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2012 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 号文件)指出:“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国家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1。国家体育总局也在积极帮扶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彩的地域文化、旺盛的市场需求、强力的政府支持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无线电测向运动,1988 年贵州省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而随后成立的贵州省登山运动协会和设立的贵州省体育局山地户外运动管理办公室,使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有了具体的指导和管理机构,加速了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截止目前,贵州省已经成功举办了一些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比如贵州省首届国际漂流邀请赛、全国第一届山地运动会、国际攀岩交流大会、第五届中国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贵阳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提高了贵州的知名度,也间接普及了山地户外运动。

  (2)发展意义

  体育与旅游相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必将会充分发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除了涉及到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以外,还涉及到户外装备的生产、制造、销售,涉及的面更广,带动作用更大。

  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充分发挥体育赛事“以赛聚客”的潜在优势,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首先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和食宿设施。所以发展山地户外运动能够进一步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随着游客的进入,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当地的就业率,解决就业问题。山地户外运动涉及的地区主要是农村地区,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除了能够显著提高硬件条件之外,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和医疗状况,更重要的是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能够吸引大量农民工返乡,缓解目前十分严峻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山地户外运动是一项挑战性、刺激性、危险性兼具的体育项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参与者的勇气、信心,培养参与者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队协作的作风,磨练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如今社会,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社会上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占了上风,社会风气受到较大影响。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宣传山地户外运动,引导大众参与山地户外运动,尤其是少年儿童,培养大众良好的生活作风和高尚的意志品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具体做法

  贵州发展山地户外运动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条腿”是打造品牌赛事,“另一条腿”是进一步普及山地户外运动。只有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扩大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市场基础,提高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①打造品牌赛事

  依托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资源优势,打造品牌赛事,首先需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举办,涉及内容复杂,牵涉面广,需要有强势力量来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种资源,确保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于贵州这样“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只有政府才能充当这样的角色。同时要积极发挥企业、当地居民、行业组织的积极性,与政府行政力量形成合力,多方参与,群策群力。

  其次,需要精心策划。一届成功的体育赛事,需要精心的策划和安排。赛事在哪里举办、为什么在那里举办、当地是否具备了举办赛事的条件、赛事前期应该准备什么、赛事期间应该注意什么、赛事结束后应该怎么做、赛事资金来源在哪里、应该邀请那些运动员、特色项目是什么等等问题都是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没有精心的策划,就没有高质量的赛事。

  最后,注重营销。体育赛事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该赛事的成功举办,还在于通过这项赛事,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贵州打造品牌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要着眼长远,要在不同地方打造不同特色的系列赛事,要打造长远赛事,同时注意发挥山地户外运动的经济功能,带动赛后旅游、商务、会展等的发展,促进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赛事营销必须受到重视。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独特作用,新老结合,专业媒体与大众媒体相结合,立体宣传,制造轰动效应。一届默默无闻的赛事注定是一届失败的赛事。

  ②普及山地户外运动

  为进一步开拓省内市场,营造良好的山地户外运动氛围,吸引省外市场,需要加快山地户外运动在贵州的普及力度。

  首先,应加大宣传,消除大众对山地户外运动的误解。山地户外运动普及速度较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众对山地户外运动的误解。普遍认为山地户外运动是一项贵族运动,是一项资金耗费量大的项目,是一项需要掌握非常多技巧的项目。其实普通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掌握许多技能,不需要花费太多,身体素质要求也不高,大部分人完全可以参加。而且参与山地户外运动,能够真正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放松心情、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山地户外运动的普及需要从宣传和辟谣开始。

  其次,规范户外俱乐部。户外俱乐部是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主体,是普及山地户外运动的关键所在。户外俱乐部规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第一、要严格实施户外运动俱乐部资质认定。中国登山协会网站的《登山户外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技术等级标准》可以作为贵州省对户外俱乐部进行资质认定、等级认定的标准,贵州省亦可立足省情,参照中国登山协会标准,编制自己的标准,并严格实施。资质认定是户外运动俱乐部规范管理的重要一步。第二、户外俱乐部需要加强会员管理和活动组织。户外运动俱乐部需要有一整套的会员管理、活动组织、安全保障的制度和流程,并严格实施。不管是盈利性还是非盈利性的户外运动俱乐部,都要主动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加大会员的培训力度,活动前实地踩点,活动中挑选获得相关从业资格、经验丰富的领队、指导员全程陪同,活动后注意总结经验,确保会员的人身安全。会员能否参与活动要根据活动的难度、会员的水平、身体条件、户外运动经验来定,不能莽撞,要充分发挥保险的作用,每次活动前强制购买相关保险。

  ③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2012 年贵州省体育局设立山地户外运动管理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赛事开发、项目普及,成为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的主管部门。同时贵州省登山运动协会在指导和推动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尽早制定行业管理制度、安全保障制度、户外运动器材标准、户外运动场地标准,加大对专业人员和普通大众的培训力度,组织专家着手编写《山地户外运动手册》,使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④拓展适合大众参加的项目

  合理规划山地户外运动场地,确保类型多样,各具特色。要根据各地州市的不同情况,开发设计各地独具特色的项目。同时在项目规划时,要注意多规划一些适合大众参与的项目,调动大众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的积极性。最好能组织专家着眼全省,进行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线路设计,对各地项目进行安全性、难易程度评级,最终形成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线路图,列明注意事项,方便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项目。

  (4)注意问题

  贵州发展山地户外运动,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专业人才、解决资金来源等问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