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尊严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局限性(4)
时间:2017-06-27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彭颖,韩跃红 本文字数:7841字
四、回望理性主义尊严观的当代价值。
回望理性主义尊严观的发展历程,在探析理性主义尊严观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反思其在生命伦理学实践中的局限,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生命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需要拓宽并加深对尊严概念的理解,作为尊严概念与内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理性主义尊严观的回望与溯源、探析与评判必不可少。生命伦理学要担当保护人之生命健康的道德盾牌的重任,必须重构人的尊严理论,将生命尊严纳入人的尊严,以生命尊严的道德律令和法律建制阻却形形色色的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
第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对尊严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2016年8月 20日,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健康中国”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把全民健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纳入未来的国家发展战略予以优先考虑,这就需要包括生命伦理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为之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回望理性主义尊严观,探析其功绩与缺憾,可为我们理清尊严思想历史、深化尊严观念,进一步丰富生命伦理学的内涵与外延等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为 “健康中国”的论证与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第三,中国的生命伦理学应该在 “健康中国”的实践中作出应有贡献。在我们看来,更新价值观念、完善理论基础,是当下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的紧迫任务。如果我们对西方理性主义尊严观的历史局限性没有一个清醒认识,依然因袭“人性尊严” “理性尊严”的传统思维,不仅无法回应学科内部的理论和实践挑战,也与 “健康中国”的战略定位不相适应。 “健康中国”建设中必将推进一系列的医药、卫生、保健、环境和文体方面的制度改革,为扫清改革的思想障碍,生命伦理学理当高扬生命尊严的价值理念,探讨如何将一个完整、丰满的尊严理论融入国家的健康政策。
参考文献:
[1]韩跃红。生命尊严的确立和制度化 [J].道德与文明,2014(3)。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 [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刘志刚。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 [J].中国法学,2007(1):38.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69.
[5]SCHULMANA.HumanDignityandBioethics:EssaysCommissionedbythePresident'sCouncilonBioethics[C].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2008,300(24):114-115.
[6]RUTH MACKLIN.DignityisaUselessConcept:ItMeansnoMorethanRespectforPersonsortheirAutonomy[J].BritishMedicalJournal,2003,327(1):1419-1420.
彭颖,韩跃红. 生命伦理视角下的理性主义尊严观及其当代价值[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37-42.
相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