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荀子义利观思想的来源及特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28 共7623字
  第一章 荀子义利观思想的来源及特质
  
  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以人性本恶为思想理论前提,以儒为主,纳法于儒,开创先秦儒家新局面,其义利观思想提于“义”“利”,又有其固有的行为价值取向,其“重义轻利”“义利两有”的思想更是体现了深刻的伦理内蕴。
  
  第一节 荀子义利观思想的来源与内容
  
  在思想传承上,荀子思想兼容并包孔孟儒家的思想精华,遵循儒家“仁义”,“王道”的思想,与儒家有相同的礼义思想,但又汲取诸说,综合百家;提出了自成一家的见解。
  
  一、荀子简介及荀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荀子在先秦儒家中自成一派,学于儒家而背儒,他综合百家之学通过解诸子之弊,取百家之长,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荀学在传统思想领域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荀子的生平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由于没有准确的生卒年记载,一般认为其主要在公元前 298~前 238 年间活动,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有关于周游讲学和教育活动。荀子一生游历齐、燕、秦、楚等国,曾在齐的稷下学宫讲学,后来到了楚国,被任为兰陵令。楚国春申君黄歇死后,荀子失去官职,退而著书,思想融汇百家之所长,创新发展,其理论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史上地位显著,震古烁今。今存《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大部分可信为其本人所著,也有数篇是其学生记录的荀子言行录。
  
  在荀子生活的年代,各地诸侯接连争霸,战乱十分频繁。在那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就其根本的社会形态而言,是由百家争鸣逐渐转向诸子合流、建立统一的封建文化的转型期。自春秋时期以来,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各诸子均各执一词,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都企图匡时救弊,重整乱世。荀子把统一天下的政治大局势作为服务的出发点,针对诸子思想风格,采取批判吸收的学术态度,综合百家建构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不仅为确立和维护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提供了理论工具,而且回应了重构价值信仰和文化秩序的时代课题。
  
  (二)荀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先秦儒家中自成一派的荀子,学于儒家而又有背于儒,他通过解诸子之弊,取百家之长综合百家之学,建立了综合诸说并以“课名实相符”为特点的荀学。
  
  荀子的思想“足以天下法式表仪”,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观其善行,孔子弗过”,“德若堯、禹”,可是“世少知之”①。对于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法家和道家的思想,荀子都加以批判吸收,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孟子,他批评道家“有見於詘而無見於信”,“貴賎不分”,评论墨家“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②,所论颇有见地。
  
  与孔孟不同,荀子的学说直面具体的现实问题,大量的经验实例累积,富于现实主义品格,因而比较富于可操作性。钱穆曾比照了孟子与荀子思想的特征:
  
  “孟子比较重古代,迹近理想主义;荀子比较重视现代,迹近经验主义。”③因此,后代的统治者表面上尊崇孔孟之道,而实际上施行的确是荀子之道。谭嗣同对此评论道:“两千年之政,秦政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④反映了荀子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荀学思想是将儒法思想融为一体的重要一环,也让荀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由儒到法的过渡型人物。
  
  此外,荀子把百家之说的片面性概括为“有見于此,无見于彼”(《荀子·天论》),肯定其“见”而剖析其“见”,并以他自己的标准,去各家之“弊”,既有批判,又有吸收和继承。在综合百家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有荀子自己思想体系的荀学。荀子思想以其涵盖哲学、政治、经济以及文学等等各个领域而受到研究和注意,其中较为有影响的义利观思想是在近年来荀学思想研究中日渐凸显。
  
  二、荀子义利观思想的来源
  
  与孟子一样,人性问题也是荀子的义利观思想讨论的出发点。但是,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与孟子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是由感官欲望、利益需求以及权势需要的。
  
  (一)先秦时期义利观的产生背景
  
  义字出现的很早,从“義,利之本”(《左传·昭公十年》)那时的人们看待义利是持朴素主义态度的,义和利并不能称作是对立物,符合道义的行为才是产生利益的基础。从春秋战国开始,经过汉代神学与宋明理学,再到清朝近代,义利观的问题一直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走向研究的深化。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璀璨时期,儒、墨、法、道各家均对义利观问题形成了迥异的认识。其中儒家“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论语·里仁》)对中国义利观的发展构成决定性影响。义是君子所具备的道德,但有时也并非绝对排斥功利。孟子继承孔子义利思想主张“舍生取义”他不仅仅把义利越位到功利之上,而已经上升到生命的高度,不容贬低。墨子则从小生产者立场出发,一方面肯定“义”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是非标准在于是否给百姓带来利益,则观其国家百姓之利。法家则强调以法治利,主张重利轻义,使国富民强。最后的道家有着深刻的人类学和生态学的内涵,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着启迪意义。
  
  (二)荀子义利观的思想前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譲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①在考虑人性的问题的思考方式上,荀子和孟子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说,荀子也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早就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系。“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①荀子所认识到的人性也是有先天性的人性,他同样不承认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决定作用。因此在荀子义利观的思想中核心根基是人性恶,并且包括人的感官欲望和利益需求。
  
  1、人的感官欲望
  
  人的物质生活欲望是出于人的自然“天性”.所谓“人生而有欲,天之性哉!”②满足了人的欲望,才能畅其天性,感到快乐。荀子认为,人在本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的财产占有欲和好利之心。“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性情者也。”③这里所指出的所谓的目好色,耳好听,实际上都体现的是一种人的自然本能。他说,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繍,行欲有輿馬,又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④正如荀子所言,人对于利欲的追求之心是不可能停止且有尽头的。
  
  2、利益的需要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认识基础之上的。如何认识人,如何对待人,是荀子政治思想的起点、过程和归宿点。人是怎样来到世间的?这是先秦诸子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问题是不可能说清楚的,因为人的利益需求是伴随着思想的成熟而形成的固有思维。不过在这个人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把人之源归之于神;一种求诸自然。荀子沿着后一种认识进行探索。他认为,人与万物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体现的一种相同性;而人又不同于万物,体现其特殊性。在万物之中,“血气”是种区别动物又高于无血气的植物的特殊存在。有血气的主要特征是“必有知”.这里说的“知”,指的是知觉。荀子认为,人是有“血气”中的一类,与其他有“血气”的相比,人最有智慧,有利益需求,“有血气之属莫知於人。”(《荀子·礼论》人与动物的区别,还在于人有“辨”,“辨”同“别”,“故人之所以爲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别”的具体内容就是“义”.“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爲天下貴也。”
  
  3、权势的欲望
  
  人皆爱权力。荀子在评价人说无论是先皇尧舜还是庶民百姓,在好荣恶辱的角度没有任何差别,而最值得世人引以为荣的骄傲就是能够掌握政治权力,这是虚荣的外延。因此,每个人在心里都会潜移默化的有一定的权势欲望,是根植于人本身的荣辱心理之中的表现。“夫貴爲天子,富有天下,名爲聖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
  
  在荀子看来,现实社会的一切动乱,无不根源于人的恶的本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争夺,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利欲角逐、尔虞我诈也做出了很好的解释。《荀子·富国》篇中说:“欲惡同物,欲多而寡物,寡則必爭矣。”“爭則亂,亂則窮矣。”
  
  由于人的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人的欲望都应该被约束,不能够满足,所以,社会政治生活的任务不是使人的本性得到满足,而是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需要一种教化的伦理来约束人的本性。
  
  三、荀子义利思想的内容
  
  (一)矫正本性的结果:化性起伪
  
  在那个时代,荀子认为,人所具备的自私自利的本性是不合理的,所以他主张,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将人的本性得以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伪不同于人性的根本特征,它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不可學,不可事之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因此,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成,伪就是人为地对人性进行矫正的结果。比如说,根据人好利的本性,即使是父子、兄弟等之间也是如此,在情性的影响下亲人之间也相互争夺,互不相让,只为满足自己的个体利益需求。但是在义利的思想教化下,则可以重义轻利,运用约束来限制人们的利益界限,让人相爱,相让,这是人性的弱点,无关人性,是伪的表现,是义利观的作用。
  
  (二)制约义利的方式:以义克利
  
  荀子的义利思想,充分的区分了公私的关系,又没有刨除传统思想的根基,既继承了传统儒家的重义论,又有别于管子的功利主义,综合而言是把义利关系、公私关系紧密而辩证地统一于荣辱思想的价值判断中,先利后义为耻,以先义后利为荣;同时,又主张义对利的监督制约性、先导促进性,提出“以义胜利”、“以义克利”.荀子十分重视对人民的生产制约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并把义利统一起来强调道德与利益的一致性。因此对于当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荀子的义利思想起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价值启示。
  
  (三)实现义利的原则:重义轻利
  
  荀子作为儒家的另支, 其义利观思想表现在“重义轻利”, 并且相对地承认“逐利”也是人的本性。“義之所在, 不倾於权, 不顾其利”(《荀子·荣辱》),而“唯利所在,無所不傾, 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不苟》), 但是他不以义完全否定利, 他说人的好利、恶辱的思想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根本之所在。不能因义忘利,只能以“义胜利”.更加可以证明,在荀子的义利观念相对的承认人的一些利益本性,但是正因如此,要成为真正有品格,有正义思想的有志之士就需要努力克服自己的重利思想,提高精神价值,古往今来的无数例子证明只有经得起利益观的价值考验,才能树立正确的行为,从而使良好的品性得到保障,实现治世和谐。
  
  第二节 荀子义利观的思想特质
  
  荀子义利观是一种以“心”和“性”为精神根基的思想,以人性恶为现实基础,其主要的思想特质包括激励手段、利益驱动以及权力制约。研究人可以发现荀子提出人的社会属性即合群性,这种与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双重属性,为义利观的深远意义提供更为重要的环境基础。
  
  一、一种精神激励手段
  
  正确的义利观思想具有精神激励的作用,也是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一种手段,这种激励存在于人的个体更存在于人的社会群体性之中。
  
  (一)“心”、“性”为精神根基
  
  荀子的义利观思想首先表现的是对心得理解。他认为,心不离人的形,有形才有心,先有形体才有精神,他说:“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夫是之謂天情。”
  
  就是说人因为自身具有的一定的心理结构,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心理,身体是固有的,心理是派生出来的。而心又反作用于身体,这就形成了精神反作用。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则辭。故曰:心容,其擇也無禁,必自見其物也雜博,其情之至也不貳。”
  
  这也就是说心既是人的形体的君主,又是精神的主宰。因此义利之心是一种精神反馈,对于荀子提出的义利思想,可以作为一种心性引导,进而产生精神激励的力量,促进人们做出正确的义利思想进行道德指导,这对于个体心性的塑造以及治国安民也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的。针对此,管子也曾说过,“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管子·心术》)荀子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思想,认为治心理有利于治国,有利于安民,有利于健康,有利于学习。将个体心性的义利表现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使人更和谐的融入社会关系之中,起到个体激励的作用。
  
  (二)双重属性促进义利的精神激励
  
  此外,在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作用之外,荀子将人是恶性和群体性将以整合,认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所谓的恶性是针对自然属性来说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
  
  这一需要是自然而成的,天之所就。不断地扩张就会带来比较恶劣的后果。那么,如果说人性恶表征着人的诸种自然属性的可能趋势;而“人能群”则彰显了“人之所以高于万物”的社会属性。“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爲用,何也?曰:人能羣,彼不能羣也。”
  
  进一步讲,荀子认为人不但要“能群”还要“善群”.这里所说的善群则是义利思想的一种表现,通过鼓励人们善群乐道,用义利观念去衡量后天行为道德,实现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促进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即当个人的物欲膨胀时,就有可能侵犯到他人的群体的利益,如此必然会破坏群体的凝聚和谐。
  
  因此,为了群体的利益就要牺牲个人的利益,这个和我国当代的集体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个体通过义利观的要求,将道德修养过程定位于学的过程,积的过程,通过人的实践经历化性起伪。“見善,脩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
  
  这也说明,个体德行的提高,得益于外在交往与内在自省的结合;当然,这是要通过义利的和谐进行的,以此激励人合群,善群,蔽利为义。
  
  二、体现利益驱动特点
  
  利益是促进人思想发展和前进更新的现实表现,正因人有利益才更加证实了荀子人性本恶的理论基础,不过在义利观下,利益的出现可以成为一种促进人们实现道德完善的驱动。
  
  (一)化利为礼:治国安邦的要求
  
  一个人在利益争夺与不满面前,往往表现的是异常狭隘。但是正因为人的利益驱动性,也让基于人性恶根思想的义利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有满足欲望的需求,所以在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中,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措施,确立完善的道德礼法,使人民都按照礼义的规则去约束行为,在为人处世上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重礼轻利,使人民都得到礼义道德的教育,确实是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的作用。通过义利观念的提升,帮助人们摆脱仅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狭窄定位,放宽视野,将个人利益转化为崇礼强国的集体思想,促进人民安定,是国富裕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化恶为善:圣人礼义的平台
  
  自拥有思想理论开始,人们就在寻找适合的行为方式,经过日积月累的思考、总结,圣人形成一系列传承下来的经典思想和理论。他们无不是经历过自身的思想影响,形成理论,其中源于本性恶的基础在不断学习和历练中,化恶为善,形成礼义圣人,造福后世。所以义利观的重要就在于正视人们的利益驱动,并将这种驱动运用于人的行为中,但是相应的起到了约束自身利益的效果。另一方面,这股利益的驱动力量,也驱使人们正视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要单单局限于小我之中,而要凭借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教化合群凝聚,在不影响其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既满足于自身的利益,又在人类不断地探索中,将义利思想不断完善,这种积累是不间断的,连续发生的,正是这种连续性更是使历史中出现了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圣人,使天性恶的人群中产生了圣人,进而他们又作出礼义的道德标准,引导人们向善,把随时可能发生的物欲膨胀的个体通过义利思想的教化结合成和谐有序的群体,驱动利益朝向正确的发展。
  
  三、一种权力制约方式
  
  人们的利益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权力的渴望与要求,荀子的义利观最显著的思想特质即为人的利益思想寻找平衡和制约,平衡人们的权欲思想,注重社会安定,约束权力。
  
  (一)人性趋恶导致权欲不平衡
  
  任何的思想都是社会现实的写照。由于当时社会诸侯兼并,列国争雄,荀子“人性恶”思想面对悲惨的社会现实不言而喻。“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池。”(《孟子·离娄上》)这种万人对万人的斗争,一方面凸显了人性先天的恶性基础,更是表现了统治者的肆意妄为,权欲熏心,永无止境。如同孟子从“性善论”中为统治阶级的“仁政”寻找理论依据一样,荀子的性恶思想也为战国后期新兴的封建统治者加强法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为了控制统治的残忍争斗,降低人们恶劣的自然属性,通过义利观,对权力实行制约,从动态形成的两个方面,善端和恶端思想平衡。“它们分别从内与外两个不同的方面,共同致力于自然(包括外在的自然界和自身的自然性存在)的改造。在此角度上,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互相交融。”
  
  基于人性天成的同源,荀子性恶论的思想衔接到义利观思想中,认为客观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约束自身对权力的渴望,推动社会变革,在历史上也是具有进步作用的。在此观点上,西方学者黑格尔也曾指出,“恶的发展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每一个新的进步都是对一种陈旧、衰亡,但为习惯所崇拜的秩序的叛乱;另一方面,自从各种社会阶级对立发生以来,正是人们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二)重群安定有利于制约权力
  
  对于讨论中的权势的欲望问题,荀子认为,需要保证群体的稳定性问题,通过义利观的思想教化人,更为重要的是约束人们的利欲,物欲,权势欲。荀子云: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爲天下貴也。”(《荀子·王制》)说明了人类的特点不在于生物学方面,而在于群体性,在于人是一种能群动物。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界的动物,更是人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中包括“礼”也包括“义”.只有按照趋近于义利的重群思想,人们才能协同一致,才会有强大的力量去战胜自然,否则人就形同一盘散沙,因不能团结在一起而无法战胜外物,从而阻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荀子云:
  
  “故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故人生不能無羣,羣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则不能勝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也。”(《荀子·王制》)即用最质朴的语言,说明人是社会的人,不仅在于同自然界的分化过程中凸显价值,而且在人与人竭诚合作的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也有体现,这种“分”并非我们一般说的平均主义,而是“分别”或者说“差别”,这种等级上的上层和下层也凸显了社会财富和权力的分配,取消了一部分人对于财富和权力的争夺欲望,由此达到了稳定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政治目的。当然,在这种“分”的情况下,义利观的指引客观上也使一些在以强凌弱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物欲满足,促进社会和谐。
  
  本章小结

  
  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荀子作为我国传统思想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扬者,其生平经历,荀学理论的提出背景和理论基础,并结合当时环境特点提出荀子作为重要的义利观思想。并对义利观思想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思想特质。作为思想来源,荀子的义利观思想重点注重人的利益的平衡和协调,不能全盘否定,但是要以实现义的前提与利进行平衡,在当时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们的基本需求,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针对于如此的道德规范,在接下来的荀子制度伦理的提出中更有明显的体现,荀子的制度伦理将义利观的道德思想加以制度化,也是鉴于历史对制度伦理发展的结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