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稳定、平衡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当下人类为了追求物质经济利益对自然过度索取、肆意破坏,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雾霾、酸雨、山体滑坡等人为性自然灾害迅速增多。探究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裹步不前的原因,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态伦理意识淡薄甚至于缺失。而当下要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就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全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本文回望中国古代生态伦理学的源流,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探寻生态智慧。为更深入地探究孔子的生态伦理学思想,本文在综述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春秋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加以分析,借此把握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又从《周易》、《诗经》、《尚书》等孔子极力推崇的经典着作入手,探寻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而后具体探究了孔子以“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为哲学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可以说,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天人合一”生态整体观框架下,形成了以“畏天知命”的生态自然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用之有节”的生态实践观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所以,在结合我国当下面临的具体生态问题论及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时,我们汲取孔子生态伦理智慧的精华,运用类推法挖掘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赋予孔子古老的生态伦理智慧以当代内涵。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发源于农业文明,而现代生态问题产生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孔子基于古代低下的科技水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现在科学技术水平下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时代鸿沟。但其“畏天知命”的生态自然观对纠正当下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错误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对唤醒与提高国人的环保意识具有参考价值;“取之有节”的生态实践观,对指导与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可见,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继承与发扬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新生态伦理观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立平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 张帅,程开元译注.左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余冠英选注.诗经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 商鞅,韩非子.商君书[M].徐莹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7] 管仲.管子[M].李山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司马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
[9] 葛培岭注译评.诗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0] 刘道英译注.诗经[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11] 荀子.荀子[M].孙安邦,马银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2] 墨子.黑子[M].徐翠兰,王涛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3] 张馨编.尚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4] 孔丘.礼记[M]. 崔高维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5] 姬昌.周易[M].宋祚胤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
[16] 赵晔.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7] 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子家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8] 左秋明.国语[M].焦杰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9]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0] 史延庭.国语[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21]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4] 周先进编着.荀子全本注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5] 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6] 陈业新.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7] 刘铮.生态文明意识培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8]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29] 徐祥民,陶卫东.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公益诉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0] 孙开泰.儒家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1] 李崇富.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2] 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3] 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4] 林可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5] 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6] 车纯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山东生态省建设[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7] 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8] 仲泽,方延军.天人合一[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
[39] 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0] 张涛.周易述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1] 赵载光.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2] 管仲连,涂方祥,杨琳.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43] 黄开国,唐赤蓉.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04.
[44] 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1.
[45] 张云飞.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46] 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J].人民论坛,2015,(05).
[47] 索丽颖.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J].才智,2015,(28).
[48] 欧海燕.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4,(10).
[49] 唐明贵.《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13,(6).
[50] 赵传森,傅德田.近年来国内外儒家生态伦理研究简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1] 闫建华.论孔子的天命观及其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
[52] 陈俊亮.《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价值探究之一--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论坛,2010,(10).
[53] 谢翠蓉,李承宗.《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伦理意蕴》[J].孔子研究,2010,(6).
[54]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09,(03).
[55] 李炬蒙.孔子“天人合一”观中的和谐思想管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56] 任骏华.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3).
[57] 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2005,(6).
[58] 任骏华.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发微[J].道德与文明,2003,(06).
[59] 郭淑新.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J].理论与现代化,2003,(05).
[60] ***.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
[61] 孙彦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前沿,2002,(02).
[62] 杜维明等.超越启蒙心态[J].国外社会科学,2001,(2).
[63] 郭长华.试论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及现代意义[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64] 吴宁.论“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得失[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2).
[65] 黄晓众.论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1998,(5).
[66] 张云飞.孔子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因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3).
[67] 王正平.“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J].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1995,(3).
[68] 鲍延毅.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1995,(3).
[69] 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
[70] 于光远.全国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学学术交流会报告[J].环境科学,1980,(2).
[71] 王静.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72] 刘维秀.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73] 任俊华.儒道佛生态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74] 施炎平.人文与自然的相须互动--儒家生态哲学何以可能[A].国际儒学论坛--2012儒学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
[75] 李福军.略论孔子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致 谢
转瞬即逝,我的研究生学习已经渐入尾声,在求学期间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珍贵的情谊。在此,我要真诚地向伴我成长的师友致谢。
感谢恩师董玉宽教授,三年来,您以渊博的专业知识教育着我,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熏陶着我,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我,以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爱护着我。您细致耐心的知识讲解让我增长了见闻,您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让我懂得了做人的真谛。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您一次次耐心讲解启发使我茅塞顿开,一次次的细心修改使我的论文日益完善。老师,在这里我想由衷地说:老师,辛苦了!老师,谢谢您。
再感谢亲爱的张洪江教授,三年里,是您让我从对伦理学的懵懂到成熟,论文写作过程中,是您多次在百忙之中帮我修改,您宝贵的意见已凝聚在我的论文之中。在这里,我想真诚地说: 谢谢张老师,我的今天离不开您的帮助,您辛苦了!
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和同学,三年里,是你们一直在陪伴我、支持我,你们的爱是永远是我成长与进步的动力。
总之,感谢你们,伴我一路走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