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孔子生态伦理观念研究绪论

来源: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陈磊
发布于:2017-01-23 共6928字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 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又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近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其中包括台风、海啸、洪水、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地面下沉、土地沙漠化、雾霾、酸雨、水体污染等渐变性灾害也时有发生。可以说,日渐频繁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这种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如伦理学家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所说,大自然并非供人类掠夺的财富,作为大地共同体中的一员其有存在下去的权力。
  
  但人们对自然的过度掠夺,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人类不得不面对一场空前的生态危机,而罪魁祸首便是人们这种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的错误思想。这也直接催生了探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分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为生态保护赋予了道德理由与依据,提倡人类放弃掠夺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同生共荣,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确,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兴衰息息相关,正如***总书记所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面对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改变人们奴役自然的扭曲思想,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的畏天知命、用之有节;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和谐;法家的顺天之时、万物和合;墨家的兼爱自然、俭节则昌;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智慧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努力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的生态伦理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回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学发展的源流,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影响最为深远,这与儒家思想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并存密切相关。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以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从探究其产生的背景与理论渊源入手,分析其哲学基础与具体内涵,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具体评价,进而结合当代的生态环境现状挖掘其当代价值,最终为构建当代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邃的生态伦理智慧,这为应对当代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独特的生态伦理学视角。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极具启示意义。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为哲学基础,将人与天地的关系上升到同生共处的和谐境界。在孔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框架下,他所倡导的“畏天知命”的生态自然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用之有节”的生态实践观,诠释了孔子生态伦理体系的具体内涵。可以说,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对构建我国当代的生态伦理学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其核心思想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探索、挖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包括儒家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孔子的生态理伦学思想的的合理内核,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生态伦理学研究开始较早,且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1)国外生态伦理学发展现状1923 年,法国哲学家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发表了《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伦理学”的概念,并提出了人类应该敬畏生命的观点。
  
  1933 年,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发表了题为《保护伦理学》的论文,揭露了经济决定论是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所在,主张将伦理学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并在 1949 年发表的《沙郡年鉴》
  
  中将这一主张系统化,提出了“大地伦理学”,即将人类与自然界均视为大地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倡导共同体成员和谐共处的法则。②霍尔姆斯·罗尔斯顿(RolstonHolmes)继承并发展了利奥波德的思想,先后发表了论文《存在生态伦理学吗?》(1975),着作《哲学走向原野》(1986)、《环境伦理学:自然界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的责任》(1988),这些论着深入阐述了他所倡导的自然价值观,即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外在的满足关系,而是一种内在关系,自然界是具有价值的生命共同体,如果把价值看作一个金字塔,那么自然物处于底端,而人处于顶端,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
  
  20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迅速膨胀,人口的增殖、城市的扩张、农药的滥用、资源的过度开发等使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突出。此时关于生态伦理的观点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人类中心论;一个是非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默迪(Willian H.Wurdy)认为人类的利益理应高于其他非人类,尽管自然界的事物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但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益性使其具有了工具价值。
  
  可见,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即在衡量人与自然关系时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并认为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与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对立,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者则将道德伦理关怀从人类社会拓展向整个自然界,辛格(Peter Singer)指出,动物和人一样具备感受痛苦与欢乐的能力,那么基于平等的原则,应该将它们从被奴役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这种观点又被称为“动物解放论”.
  
  泰勒(Paul W.Taylor)继承了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主张,认为人与动植物作为维持自身存在的有机体都具有天赋价值,与动植物作为道德客体不同,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道德代理者,理应肩负起协调自然界各种关系的职责。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兴起,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后现代主义色彩。学者们从社会属性、思维方式等多层面入手对生态伦理学进行研究,产生了社会生态学、深层生态学等全新的学科。
  
  纵观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逐步深入。从生态伦理学概念的提出,到对自然界的关注,再到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争论与思考,这些思想围绕“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展开并形成了不同流派,对当下构建人与自然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2)国外对儒家生态伦理的研究
  
  国外对儒家生态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天人合一”伦理观的探讨。华人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中指出,人性的完整意义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而是天人和谐的,“天人合一”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它赋予人性以人类学意义,且赋予人性以宇宙学意义。③英国哲学家菲利普 · 艾 凡 赫 ( Philip J.Ivanhoe,1998) 在 《 早 期 儒 学 与 环 境 理 论 》(Early Confuci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中认为“天”和“人”以感应的形式联系起来,使自然呈现出伟大的和谐,即所谓的天人相应。
  
  德国学者卜松山(Karl-Heinz Pohl)认为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在当下环境危机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具有全球性价值,其思想智慧或可以避免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外,美国学者布莱克利·唐德纳(Blakeley Donald)认为从孔子的《论语》到孟子的新儒学,儒家思想的始终以人道为核心,这种人道既包含了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尊重,也包含了对其他自然生物价值的尊重。①米切尔·卡尔顿(MichaelC.Kalton)认为可以将儒家“礼”的思想从人类社会的相关模式引入到更广阔的领域--生命与地球的关系中,将其内涵由人与人的和谐拓展为生命之间的平等。
  
  从国外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看,国外学者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探究角度较为独特,或站在人性论的高度,或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对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以及其对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的意义给予了肯定。但其对孔子生态思想的直接关注不多,且多着眼于一个侧面展开。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突显与生态学研究的东方转向,国内学者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日益丰富,但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专门研究不够充分。
  
  归纳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现代价值两方面展开。
  
  (1)关于孔子生态伦理内容的研究
  
  鲍延毅在《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995)中对孔子的“天”“仁”“中庸”思想作了生态伦理学阐释。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天”即自然,孔子对“天”之崇尚、敬畏传达了其对自然的崇拜与热爱;“仁”作为伦理学范畴意为以德予人,但从《论语》诸篇看,其更包含了对待除人而外的其它生物的仁德;“中庸”之道具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表现为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即人向自然的索取必须有度。
  
  张云飞在《孔子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因素》(1996)中从“知”和“仁”的含义入手,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生态伦理学意蕴加以揭示,认为这一命题反映了人对自然及人性的领悟,二者相类而唤起人的道德意识,而“中庸”则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并从“礼”“仁”“艺”三方面深入论述了孔子思想的生态伦理因素。
  
  郭长华在《试论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及现代意义》(2000)中通过对孔子言论的分析,认为其生态伦理智包含了肯定自然、依赖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则法自然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
  
  郭淑新在《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2003)认为爱人、爱物、畏天知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轴心观念,畏天命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智抉择,其节用思想推人及物,将道德关怀推广到整个自然界。
  
  任骏华在《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发微》(2003)中从知天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等方面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加以探究。③谢翠蓉、李承宗在《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伦理意蕴》(2010)一文中认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自然哲学家,其自然哲学思想中的伦理观主要表现为:
  
  “天人合一”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的出发点,传达了孔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关照;“万物平等”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他将动物与人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认为动物与人一样具有道德情感;“仁爱万物”是孔子生态保护观的基础,它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拓展而来,推而广之应用于其它事物。
  
  闫建华在《论孔子的天命观及其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2011)中从敬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仁爱万物等三个方面诠释了孔子天命观的生态伦理学内涵。
  
  欧海燕在《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2014)将孔子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为敬畏天命、仁爱万物、取之有度、乐山乐水等四个方面,并分析了其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另外,学者们对孔子“天人合一”思想也有所关注。黄晓众在《论儒家生态伦理观及现实意义》(1998)中指出“天人合一”作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天道”与“人道”的结合,孔子认为自然界本身即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人则是自然中的一员,人如果具备了上天赋予的仁和心性,砥砺德行,修心养性,就会把握天道,达到天人相通、“与天地合其德”(《论语》)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进而实现人际关系乃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吴宁在《论“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得失》(1999)中指出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学内涵,这里的“天”即是自然,“人”就是人类,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即是把自然山水与人的仁智联系起来,表达的既是审美感受又是道德伦理的追求。
  
  李炬蒙在《孔子“天人合一”观中的和谐思想管窥》(2007)中认为,孔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是以“仁”作为思想理论根基的,君子应以此为社会生活之准绳。
  
  王丽娜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2016)中整体与和谐、适度与节用等几方面阐释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并指出其与当下生态伦理在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汲取其生态伦理思想之精华并与现代生态伦理有效地结合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孔子生态伦理现代价值的研究
  
  孙彦泉在《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2002)中认为,当代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建设当代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儒家智慧地位非同一般,儒家所提倡的“仁民爱物”体现了生态伦理学中所谓“从善性”的原则,这种道德情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伦理学参照,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的可持继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任骏华在《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2006)中指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提供了精神养料,是我们解决当下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参照,也是构建现代生态伦理观的文化渊源,他指出,在儒家的思想理念中,“天道”与“人道”具有一致性,又包含着万物平等的价值理念,在面对自然万物之时,提倡广施仁爱之心,还倡导人们爱护自然资源,从这些方面都可以挖掘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李福军在《略论孔子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2007)中指出,孔子思想的基本格调与主旨为“和谐”,从生态伦理角度看就是要建构人与宇宙天地相互交融,使之形成协调有序的和谐体系,即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陈俊亮在《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价值探究之一--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10)中认为孔子的生态思想为当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其中不但包含了遵循、敬畏自然的思想,更包含了热爱、保护自然的“共赢”观念,在实践观方面其提倡的用之有节对当下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唐明贵在《<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13)一文中从“敬畏天命”、“仁爱万物”、“节用资源”等三个方面探究《论语》中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他认为天命观是整个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石,现代人应该汲取敬畏天命的意识,充分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和平共处,还应该施“仁爱”于万物,融入自然,更应该力倡节约,保护自然。
  
  索丽颖在《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2015)中认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社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并从遵循自然规律以突破自然之困境、热爱自然以保护当下生态环境、取之有度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用俭朴以反对奢靡浪费等四个方面较为全面的论述了孔子生态伦理思的现代价值。
  
  此外,郭长华、徐嘉、杜学远、张忻等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也有探讨,此不详述。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内容的研究主要围绕“天”“知”“仁”“礼”“中庸”等概念展开,认为“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追求;对孔子生态伦理现代价值的研究主要围绕可社会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等方面展开。这些研究是本文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与当代价值的探析的重要参考。但目前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篇目较少,亦存在诸多不足,如在中国知网上以“孔子”“生态伦理”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章仅有 26 篇,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没有系统的研究,这也是致使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内容及当代价值研究不够充分的原因所在。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 通过图书馆与互联网等途径对国内外关于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相关着作与期刊文章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本文的研究。
  
  (2)分析与综合研究法
  
  由于孔子的论着中关于生态伦理的论述较为分散,相关研究亦大多就其思想的某一个侧面进行探讨,因而在本文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哲学基础及基本内涵的探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归纳与综合,为进一步挖掘其当代价值打下基础。
  
  (3)类推法
  
  本文将生态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进行类推。通过从春秋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入手,对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加以分析,再对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孔子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内涵的探究。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结合当下我国生态问题频现的社会背景,汲取孔子生态思想的精华,运用类推法,探究对生态问题跨越时代的价值。
  
  2.创新点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看,学界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专门研究不多。这些文章又主要集中在从某些侧面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内容的探究上,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研究不足,对其当代价值的挖掘亦不够充分与深入。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为梳理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奠定基础。
  
  2.从《周易》、《诗经》、《尚书》等对孔子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典着作入手探究了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为诠释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依据。
  
  3.对孔子以“天人合一”为生态整体观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并运用辩证法对其进步性与局限性加以述评。
  
  4.挖掘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力求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构建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原文出处:陈磊.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锦州医科大学,20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