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价值呈现:“补习教育”及其文化的理论梳理
1971 年,着名社会学家华莱士,用图形的方式提出了“科学环”这一社会研究的逻辑模式。华莱士指出,理论对于研究的作用在于:(1)作为研究的背景和基础,为研究提供了特定的视野和框架;(2)为研究指明方向;(3)给研究提供了一种解释。①阿特斯兰德也曾说过:没有理论,经验性社会研究工具的使用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的检验,社会理论就是一种轻率的或不负责任的意识形态。②理论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循环往复从而不断提升的。在上章介绍了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思路之后,本章将着重梳理“补习教育”及其文化的相关理论,以此为本论文之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的概念与特质
站在文化视野下研究某事物,首先要搞清楚文化是什么,但要搞清楚这一问题又何其不容易。马林诺夫斯基,这位人类学大师就曾说过,“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地加以定义和完备地加以叙述,则是不容易的事”③。陈序经也认为“文化的概念之大而模糊,范围之广而无涯,非用者不敢言,非深思博学者不敢论”④。看来,提到文化,连大师们都会发出一声感叹。但是,涉及文化的研究,对文化的解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研究试图将文化简单化,从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特质的解读入手,做一些粗浅的说明。
(一)文化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对概念的解读就是把对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加以概括的认识过程。那么对于文化的认识,人类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文化”一词最初并非一个词,而是由“文”和“化”两个字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最终凝合而成的。《说文解字》中“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明了“文”的本义,即是指各种颜色相互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这里的文指文采。之后从这两种意义出发,引申出了“象征符号”、“修饰”、“增添文采”、“修养”等意思。而“化”是一个由“人”和“匕”两个意符组成的会意字,本身是改易、生成、造化的意思。如《礼记·中庸》中的“赞天地之化育”等。
这里的“化”是指事物形态和性质的变化。以此为基础,人们又将“化”引申到社会人事方面,便有了“教化”、“感化”等意义。“文”与“化”合并使用是在西汉以后出现的,刘向《说怨·指武》:“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确切地说是“文治教化”的含义,与今日所说的文化并不是完全一样。之后《礼记·礼运》中“人者,天地之心也”,结合之前的理解,人们才逐渐将“文化”理解为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的抽象的东西。①至此,才有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文化。
文化,何其抽象与复杂,要清晰界定,实属艰难。五花八门的定义,就是最真实的显照。美国着名人类学家克鲁伯(Alfred L.Kroeber)和克鲁克洪(Clyde Kluekhohn)综合一百六十多种定义最终总结出了一个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表述,即“文化由明确而又含蓄的、通过象征符号所获得和传递的行为模式所构成,那些象征符号则存在于人类群体显着地成就之中,包括人类自身在人造物中的体现;构成文化核心的则是那些传统的(即在历史过程中被赋予和被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其附属的价值”②。
目前,学者们在人类学之父泰勒的“万物式”定义基础上推陈出新,文化的定义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葛金国采用“作业式定义”的方法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的人们从事其活动时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成果及其过程,即人在与愚昧作斗争过程中的创造,包括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社会生活条件、精神产品和发展着的人自身。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文化由物质文化、关系文化和观念文化构成,而观念文化居于文化结构的核心”③。
根据格尔茨等人的“符号学的文化概念”,文化是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是任何社会都具有的特质,它隐藏在各自的“生活方式”中,文化就是生活本身、生存方式本身。④而 Bullivant 将文化界定为一种生存的策略。还有观点认为文化是人们用来解释、认识和使用人造物和物质客体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文化无处不在,人们对于文化的应用也是司空见惯。简言之,文化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认识方法,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的界域本来就不可能确定,因此没有必要非要追求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化的共性来解读文化之意。
(二)文化特质的解读
特质是指一件事物的特有品质或性质。要想解读一个抽象的事物,从把握其特质入手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对待文化这一抽象形象,从其特质出发进行解读,也许是使文化简单化和可被理解的最佳方法。那么,笔者将文化的特质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这是众所周知的。此处便不多议。除此还有:
1.文化是宽容的
共有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是个体被特定群体接受的先决条件,也是群体规范个体的必要手段。在这一氛围中,文化是群体中所有成员可共享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成员都是一样的文化个体。文化的个体差异使得群体中共有文化变得容易沟通和理解,从而又促进个体文化的不断丰富。文化也只有在可共享的基础上而熠熠生辉。文化在可共享的基础上是宽容的,文化无好坏,在群体中,文化可以接纳吸收各种不同文化,积极的逐渐成为群体核心文化,消极的逐渐被群体文化所改善。因此文化又是具有渗透性的。
2.文化是多元的
文化的实质是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这些元素通过一定的规则形成了由人组成的群体的行为模式。文化的存在形式就是这些模式化的东西,而这些模式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特性。①这个多元从宏观上说体现在国家、族群之间;从微观上说体现在人与人、个体与个体之间。这种多元是由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语言、地域、认知和其他非语言交流的多样而造成的。除了统一的核心文化,每个群体因为出发点和目的地不同,因此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
3.文化是复杂的和处于动态发展中的
文化不是单一的,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好坏之分;文化是抽象的,但有具体体现;文化很简单,人人都在用,文化又很难,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善变的,教育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等,一个文化一种性格。
由此看来,文化着实复杂。另外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既然它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就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不断的和复杂的变化。因此我们会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说法,有“文化进步”的表述。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也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才更加科学。
4.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文化是一个系统,而不是由一个个彼此孤立的、具体的部分组合合成的。尽管我们为了研究将文化区分为一些特定的名词,但不能就此认为文化是割裂的、由许多部分构成的。如“教师文化”、“校园文化”、“学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无疑都属于“学校文化”,但如果认为它们是不相关的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这其中的某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整体形象。
(三)文化视野的“批判”实质
文化,离不开批判。文化批判是指从文化层面对社会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所作出的“评判”--评论性判断。传统的文化批判,将意识形态批判视作文化批判的中心任务,但文化批判却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批判。文化批判包含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否定,只是在怀疑和否定的基础上通过质疑、反思作出的理智的判断;是基于批判对象本身的价值,依据相关发展规律作出的价值与意义的判断。文化的批判实质在于辨别事物存在的价值。时间对准的不仅仅是当下,更是未来。侧重点不在否定,而在结合否定与肯定,用“理智”寻求“更恰当”.“更恰当”是批判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而文化视野的批判,首先承认研究对象是一种文化,进而对这一对象进行文化批判。
本文中“文化视野下的批判”是指依据补习教育的本质特点、文化内涵和理想目标,用相关的文化理论对补习教育的现状进行质疑、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补习教育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估,从而引导人们对于补习教育这一文化现象抱以正确的态度和观念。
二、“补习教育”的内涵把握
研究对象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反应了研究对象的本质,在研究中举足轻重。只有正确把握内涵,才能使研究具有方向性、科学性和意义。因此,对“补习教育”的提出、内涵及特征的把握非常重要。
(一)“补习教育”的概念提出
“补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模式,它是补习者与制度化教育之间进行联系的桥梁,帮助制度化学校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也帮助补习者更好地适应制度化教育,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它也是补习者与社会取得联系的中介,它帮助社会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也帮助补习者提升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我们提出“补习教育”,缘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目前人们对补习有误解
不少人认为,补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扰乱了公立学校的教育,造成了教育市场的混乱,增加了家庭负担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补习教育是不是一个完全恶性的存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存在,有待我们理性地去思考。事实上,在这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补习”的积极影响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比如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参加补习之后,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参加补习的孩子认为参加补习后,自己变得开朗了,敢与老师、同学交流了,学习成绩提高了等等。即使有些改变并没有直接使补习者获益,如考上了重点中学、考在了学校第一名、班级第一名等等,但更长远地为培养孩子自身能力方面讲,一些隐性的微小的改变更为重要,比如,学习习惯的改变,在参加补习之后更加懂得珍惜时间、更容易与别人相处等等。目前人们对于补习的期望过高,一旦失望,便无暇顾及补习教育使其获益的方面,从而过于追究和批判其消极因素,从而一边参与补习,一边怀疑参与的价值,在矛盾中失去理智;或者直接不实践便妄下结论,认为补习教育太过于混乱等等,偏激地摒弃这一教育形式;或者承认补习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却对补习这种教育形式不能全面看待,认为这就是一个提高成绩考高分的工具,忽略了考不了高分,成绩没有相对提高的其他因素,从而把责任全部算在了“补习教育”的身上。这就是目前人们对于“补习教育”极大的误解。没有哪一种教育一定能把一个人教育成这个人想要的样子,“补习教育”也一样;没有哪一种教育全部是积极的,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总会有它不适合的地方,“补习教育”也一样;没有哪一种教育是无懈可击的,公立学校教育也有很多的消极面,可我们并不能因为它的消极面就批判甚至消灭公立学校教育。因此,对于“补习教育”,过分的期望和毫无指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从更理性的角度,透过实践,从文化中去分析和利用这种教育方式。“补习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下提出的。
2.“补习教育”为制度化学校开辟新型道路
由于生存、名誉等问题,“补习教育”比公立学校竞争更激烈,因此在花血本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方面补习教育更加突出。在一定意义上,补习教育是公立学校的改革和实践的试验田、新思想新观念的领路人。由于公立学校具有国家性质,且在管理方面有较多的考虑和限制,“补习教育”却因其灵活、自由,为公立学校提供了很多补充资源,例如地域、时间、知识、环境、精英教育等。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和正视“补习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教育形式。
3.“补习热”的现实挑战需要回应
“补习”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几年的时间,大小补习机构在全国各地林立,各种各样的补习方式扑面而来,有关补习的广告铺天盖地,尤其是到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有各种过级考试的时候,“补习”更有一股席卷之势,大街小巷都炸开了锅。对于这一“补习热”现象,我们不能充耳不闻、漠不关心。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现实,究竟是放任不管、严厉禁止,还是宽严各半还是别的什么态度,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带来这一现象的源头――“补习教育”.只有透彻认识补习教育,树立一种正确的“补习教育”观念,才能让“补习热”现象不迷失方向。
4.概念混乱有厘清规范的需要
关于中小学生在公立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补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补课、补习、课外辅导、校外辅导、课外补习、校外补习、教育补习、补习教育、课外培训等等,说法各种各样,指的却几乎是一件事情。但事实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概念并不是一回事,甚至差别很大。除此,在同一个概念下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千姿百态,没有一个清晰的划分。有的包括艺术课,有的不包括;有的仅是指考试科目的技能训练,有的与公立学校考试无关;有的教材与公立学校同步,而有的与公立学校教材不同,却是为了提高公立学校评价时的成绩等等,那么“补习教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一个清晰的说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混乱的概念中厘清“补习教育”的概念。
(二)“补习教育”的内涵概括
从定义和形式出发,是把握“补习教育”内涵的基础。
1.“补习教育”的定义
“补习教育”是指补习参与者以国家教育目的为依据,于国家公立的、主流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即“制式教育”之外进行的,在内容、形式、具体教学目标及教育力度等方面不受限于“制式教育”,具有广泛性、私人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对“制式教育”实现教育目的起补遗及多维辅助作用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补习教育”的界定和广、狭义之分在前一章有过具体的论述,就不再重复。这里主要讨论“补习教育”的构成要素。
补习教育参与者和补习教育影响共同构成“补习教育”的要素。其中补习教育参与者包括补习教育的提供者(开办者、管理者、教师等)和受补习教育者(补习者)。
补习教育影响包括显性和隐形的影响。显性的影响即显示出来或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影响,包括“补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式等。内容即补习教育提供者所提供的教材、学习资料等;形式即补习教育提供者所使用的教育硬件设施,包括补习场所的选择,课桌凳、教具的摆放,室内环境的设计等;方式即补习教育提供者所使用的补习方法、策略、评价等。这些共同构成“补习教育”的显性影响。例如某一个具体知识(如算术等)学会了、原来学会的知识会运用了等;还有补习者在补习机构接受“补习教育”一段时间之后,从沉默寡言变得积极主动与家长、教师、同学沟通,从以前作业拖拉到及时完成作业,更加自信了等这些变化都是可以看出来的,都属于显性补习教育影响。而隐性影响包括思想、观念、习惯等的影响,是由显性影响产生的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显现出来,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补习者觉得自己进步了,却很难说出到底是哪里进步了;家长觉得孩子参加补习后比以前表现好了,却说不出到底是哪里有了变化等;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以前不一样了,没有办法说出来,自己却能感知到等这些都是隐性的补习教育影响的体现。还有一些可能参加补习教育后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感觉,可是过了很久之后意识到是曾经参加补习教育所导致的,这也是补习教育的隐性作用。所以补习教育的隐性作用又可以分即时作用和长远作用。如图:
2.“补习教育”的形式
目前我国的补习市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将其一一列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依据一些特点,可以将补习教育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补习机构和家教。而其它形式则是这两种主要形式下的衍生形式。补习机构有相对完备的制度;时间、地点比较固定;补习参与者数量相对家教而言比较多,有一定规模。而家教,是补习提供者和补习者就补习相关适宜达成一致后有弹力地进行补习的形式。时间、地点都不固定,看双方时间;没有规模,没有严格的制度。
就补习机构而言,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作业辅导班,即每天晚上学生放学后去补习机构写当天的作业,补习机构给予指导和纠正,充当了家长督促作用。
这类补习机构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二是单科补习机构,此类补习机构一般在星期六和星期日进行,主要针对单科的提高而进行,教学内容和进度可能和学校不一致,当前针对中小学的主要有英语辅导机构、奥数提升班,各科目的专门培训以及各种艺术班;而针对大学生的主要是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辅导、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律师证等一些证件考试的辅导。三是作业辅导和单科补习相结合,这类辅导机构每晚和周六日都要上课。这类补习形式在大中小学生中都有体现。补习机构针对中小学生一般都是有教师亲自进行补习,而在大学生中的补习更多地采用以下三个方式:一是视频课,即补习机构将一些知名教授等的课程做成视频课,再将某一地区的报名学生集合起来一起通过观看该视频获得辅导的形式;二是网上授课,辅导机构和报名学生通过网上交易,在特定的时间学生通过网络得到授课视频,且过后将不重复授课的形式。三是现场授课,现场授课的地点有限,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进行,一般由名牌大学的教授或者知名教育机构的教师在当地进行授课。此外函授也属于现场授课的一种,函授是相对于提高学历而进行的一种补习方式。
以家教形式出现的补习教育目前主要有:一对一辅导,即一个教师辅导一个学生,地点一般可以自由选择,在学生或教师家里都可以,时间也相对不固定;一对多辅导,是一个教师带若干学生,一般是 1-3 个,有固定的学习地点;还有多对多辅导,一般两到三个教师辅导若干学生,作业辅导班中比较常见,年级比较杂。此外,有时候在补习机构也会出现家教现象,这是由补习机构内部的组织形式和补习教育理念决定的。
(三)“补习教育”的特征把握
“补习教育”的内涵反映出补习教育特有的属性。要想把握“补习教育”,必须首先明确它的以下特征。
1.补习性。这是相对于学校正式教育而言的,只有学校存在,才有补习可言。它是对学校正式教育的补充和辅助,永远不可能取代国家主流学校教育。这也正是战国时期的私学不能等同于这里的“补习教育”的根本原因,那里的私学已经不仅仅是补习,尽管叫做私学,但实质已经超过了官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教育模式。
2.私人性。这里的私人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目前从事“补习教育”的补习机构大多由私人自筹经费创办,与政府没有太大关系,且这种机构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随着市场经济机制在教育领域的深入,教育也可以作为营利产业来经营,这就使得补习教育同时具有了营利性。二是进行“补习教育”的补习机构创办者和补习参与者之间是个人与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私人关系。
3.灵活性(弹力)。“补习教育”的这一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补习形式、规模、成本、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时间及强度等方面。在补习形式上,随着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进程,教育方法的交流也日益加深,这为补习形式及教学模式的传播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各个补习机构大显身手,改良和引进具有特色的教育形式,这使得补习机构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更加灵活多变。在规模上,没有人数及大小的限定,根据当地文化、主流教育的发展状况及经济结构,进行补习教育的规模有所不同。规模的不同,就决定了不论是补习机构的教师、参加补习的学生及家长还是补习机构的创办者成本的不同。课程内容上一方面紧跟社会教育制度要求,另一方面在艺术类或者社会需求方面比学校更加广泛和实用。学习时间在尽量规范的同时,又照顾到补习双方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而在课程强度上,因参与补习时间不同,个人进度和优缺点等不尽相同,这样使得学生个体得到进步成为可能。但同时补习机构的这种灵活并非一盘散沙,它是在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来适度调节的。
4.广泛性。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录、“补习”这个词受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笔者针对山西省沁水县的调查来看,补习机构的数量在增加,而加入补习教育行列的开办者及参加者数目在逐年增大。由此可见,“补习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教育模式,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5.针对性。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公立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完全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有限的公立学校教育资源想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难度可想而知。“补习教育”由其补遗及多维辅助的角色决定了其对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作用,这就是“补习教育”可以具备的针对性特点。可以弥补公立学校学生“太多而顾不过来”的缺点,可以为每个补习者量身定制一套适合其发展的发展规划。
三、洞察意义:“补习教育”的文化价值审视
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①。在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而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②因此,教育的文化价值显而易见。那么,作为教育的特殊形式,“补习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补习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从保存形式来看,文化可以分为实体文化和非实体文化。实体文化是指借助于物质实体可以将抽象的文化以具体化和外在化的形式进行保存的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例如语言符号、名胜古迹等就属于实体文化;而人作为一种生物实体,其本身也是一种实体文化。然而这种实体文化需要经过人们的理解得以传播和保存。那么人们将对实体文化的理解内化就形成了人们形形色色的价值观、思想、思维方式等,这类文化不能以物质实体保存,只有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得以体现,这就是非实体文化。
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人类思想的实践活动,对于实体文化的理解和保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补习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自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纵向时间的延续传承文化;通过横向空间的流转传播文化,从而使文化代代相传、口口相授。除古今文化传承之外,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传播在信息化、多元化的今天更加突出。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加深、对教育研究的不断拓宽与深入,加之人的个性、地域特点等的不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这必然导致教育观的不同。而当代政治上的开放又为教育交流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教育观、教育模式等得以流转。公立学校固然有着不断的教育改革,但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仍然存在着资源的缺乏和客观条件的阻碍等问题。而“补习教育”因其灵活的特点正好弥补公立学校的这一不足,也更加与时代相呼应。因此在文化传播和教育事业中“补习教育”显得必不可少。
(二)“补习教育”在文化冲突与变迁中的沟通价值
文化变迁是指一个群体文化的改变,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群体内部的变化,如组织机构模式、人员组成等发生变化;二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与其他民族的接触、迁徙、政治制度的改变等。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而文化变迁必然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两种或多种文化在交流中产生的竞争甚至对抗状态。这种冲突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产生新的文化,只有产生了一种适合于新环境新形势的文化,才能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使得发生变迁后的群体在新文化中更加从容。而这种新文化可能会产生新的文化变迁,从而再冲突、再变迁,如此螺旋发展。
“补习教育”正是在群体发生变迁,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产生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冲突本就是“补习教育”存在的重要背景。首先是补习者与公立学校的文化冲突。在公立学校中由于文化的冲突导致补习者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或者不能完全体现自身价值,这种不和谐的文化氛围迫使补习者寻求一种文化认同,这个时候“补习教育”的出现通过提高成绩、改善学习习惯等帮助其拉近了与公立学校的距离。其次是补习者与家庭的文化冲突。例如父母希望看到孩子在课余加强学习,而孩子则更期望在课余玩耍,此时就会产生一种文化冲突。参加“补习教育”,使得父母看到孩子在课余的努力,补习机构轻松、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得到放松,从而沟通了补习者与家庭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补习教育”在文化变迁和文化冲突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
(三)“补习教育”在文化整合中的创新价值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融化、协调以实现无限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宏观上的文化整合是指群体文化间的相互整合,微观的文化整合,体现在个体与个体间的相互理解、借鉴和改变,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补习教育”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设备等产生新的文化,从而帮助家庭、补习者、学校和补习机构之间的文化融合;另一方面通过培养补习者新的思维,改变补习者的观念,以此从补习者自身出发,创造性地与周围环境重新获得和谐相处。“补习教育”因此而具有文化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