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中外家庭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6 共412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家庭道德观念强化研究
【第一章】家庭开展道德教育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家庭道德教育概述
【第三章】 中外家庭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第四章】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五章】新形势下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中道德素养提升研究参考文献
  3 中外家庭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3.1 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以培养君子为德育目标,以推崇仁爱、注重整体和谐为主要内容,以强调因材施教、躬身实践、自行自律、改过迁善为主要原则和方法,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免带有一些糟粕,但对于当代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1.1 以“君子”作为现实人的人格追求标准

        “君子人格”是孔、孟为普通人所设计的做人的典范,是圣人人格的补充,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成为君子,成为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的人,有论者将君子的人格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等十三种素质①。
  
  作为君子,必须穷其一生,志以求道,即勇于追求理想。志,不仅是指路的航标、奋斗的方向,更是前行的动力。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中,有大量告诫子孙立志的文字:明太宗朱棣说“人须励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应以“仁”为根本,具备践行礼、义、忠、恕、悌诸德,并且有坚强的道德意志、非凡的勇气和多种才干。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尽管“人之初,性本善”,人的良好品质与生俱来,但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自修。传统家庭在教育子女“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恭”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道德教育规范上有较全面的论述,并且认为只有把夫妻、父子、兄弟三种关系理顺了,其他家庭关系也就处理了,家庭就会和睦,就会兴旺。
  
  3.1.2 以“修身”为家庭德育主要内容
  
  所谓“修身”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受教育者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成为一个素质优良、精神高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对于家庭德育来说,修身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勉学励志教育。立志是修身的基础,古人非常重视立志、持志在修身中的作用。立志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谈得上读书、进德、做人。清末的将领左宗棠领兵在外,仍念念不忘对子女的励志教育,他告诉子女:“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心中要想个明白,立定主意,要学好,事事要学好;自己坏样,一概猛醒猛改,断不许有回护,断不可因循苟且,务期与古时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方可慰父母之心,免被他人耻笑。”
  
  第二:待人处世教育。待人处世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子女在家庭中对父母兄弟要孝悌,在社会上与人交往要谦恭礼让、谨言慎行、诚实守信等。
  
  古人认为,谦恭是众德之首,传统家庭的谦恭教育,多在进行抽象的道德规范说教之后,辅之以具体的道德行为告诫。如:“凡为人要懂道理、识礼数。在家庭要事父母,入书院要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严则应,较之事而行,毋得怠慢,自认己意。”②“让”是一种美德。中国古代有很多谦让的典范,大至“夷齐让国”,小到“孔融让梨”,均传为千古佳话;言谈举止不仅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更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双刃剑,因此要“谨与言而慎于行”.“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慎实道理,违斯败矣。”③要做到谦恭辞让的人格品质,则要有“恕己之心恕人”的宽阔胸怀;宋代范纯仁在《家训》编写中写道:“吾平生之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以致历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④中华民族历来格外重视个人名声,诺守信约,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此,在家庭道德教育中,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课题,“曾子杀猪”是我国传统家庭诚信教育突出的典范。“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不所许诺。”⑤“忠信笃敬,是做人一生的根本。
  
  3.1.3 以德教为本、慈严相济、言传身教等为主要原则和方法
  
  第一、以德教为本
  
  在实践上,我国的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形成了特色的家庭道德教育方法和原则。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把德育置于首位的教育家,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品质的君子,育德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其后的思孟学派继承了这一思想,《大学》开篇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汉代董仲舒提出了更具影响的命题:”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的非功利价值观,奠定了重精神、轻物质的德育基调。
  
  第二、慈严相济
  
  家庭德育以血缘关系为依托,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色彩比较浓郁。由于亲情的关系,一方面,家长的教育思想容易被接受和信任;另一方面,却又可能使教育过程走向极端,或过于宽厚、疏于教育,或过于严格、甚至棍棒相加。因此,怎样处理好爱与教、严与慈的关系非常重要。
  
  爱而不溺,有爱有教。家长正确的爱,是子女晚辈茁壮成长的沃土和健康发展的摇篮,传统典故”孟母三迁“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家长都有爱自己孩子的天性,但未必知道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正如司马光在撰写《家范》中所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①”子不教,父之过;爱子女,一是要养,二是要教,“”教“更重于”养“.”人爱其子,当教子成人“,”爱而不教,反害其子“.②慈严并重,相辅相成。孔子曾提出,”为人父,至于慈“的观点,颜之推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③司马光则认为爱教结合、慈训并重,他曾经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父母对子女只是仁慈,对所犯错误不加训斥,便会失去作为家长的权威;如果只是一贯的训斥,而不讲仁慈,就会影响父母之间的感情,只有做到慈严相济。才是正确的家庭道德教育。
  
  第三、言传身教
  
  在人际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亲近,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熏陶和影响到子女,颜之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相同的一句话从亲人嘴里说出人们比较信服,相同的一句话,从自己所钦佩的人嘴里说出来比较信服,这便是说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影响。
  
  语言是人类心灵交流的重要媒介,亲人的语言对家庭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隋朝徐善心小时候,有一天去当地首富孔鱼家,与孔家公子孔绍新对饮高谈阔论,很晚才带着醉意回家,其母范氏,流着眼泪说道:”汝是寡妇之子,为俗所轻,自非高才异行,不可以求仕进。孔绍新是当朝允子,易获声誉。彼宜逸乐,汝宜勤苦,何地殊而相效也。“①徐善心跪拜受教,从此闭门读书,涉猎万卷,官至朝散大夫。
  
  父母不仅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甚至”身教重于言传“.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自己的品行端正才有资格来教育别人,影响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身教注重榜样的教育力量,这个榜样不仅仅是眼见为实的父母等长辈,而且可以是从未谋面的德高望重的列祖列宗。通过祭祀尊长,以血缘亲情敦促德化,这是我国传统家庭的一个创举。
  
  3.2 外国优秀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
  
  3.2.1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在中西文化交流繁荣的时期,西方的家庭道德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我国家庭的推崇,比如美国的家庭道德教育习惯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是独立存在的,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是存在一种血缘关系,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独立平等,孩子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生存和成长,而不是像中国父母一样去宠溺孩子使其失去自我生存能力,他们更注重对于子女的自身锻炼,通过家庭的实践教育方法,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造就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立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现在我国的家庭道德教育也注重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并且采用社会实践的教育方法,做到个性化发挥和规范性相结合,孩子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且政府和学校也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和推进这种活动,服务对象愿意接受这种活动并配合这种活动的展开,通过鼓励子女参加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帮助孩子自己去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样选择,选择什么,引导他们到正确的规范上。家庭道德原则内化为孩子的道德信念,使孩子具有基本的家庭道德规范。
  
  3.2.2 强调民主的开放式家庭氛围
  
  美国的家庭通常是强调自由、平等、民主的开放式家庭氛围,美国从历史上就是一个注重民主的国家,家庭成员之间、邻里朋友之间都是如此。他们认为每个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父母和孩子就像是亲密的朋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像朋友一样交谈着,思想进行随意地交流,父母没有”严父“的严肃,孩子没有”孝儿“一样对父母的话语言听计从,子女还拥有自己的隐私,而父母是无权干涉的。我国在原有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基础上从美国的这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吸取了优点并做到了宽严兼施和恩威并济,不再过分的听从于父母,家庭成员的思想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使子女拥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独立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是有利的。
  
  3.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外的家庭道德教育经验启示最重要的是,国家及政府机关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家庭道德教育做了制度保障。首先,完善社会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习惯。新加坡曾发行《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书中十分看中家庭道德教育的建设,讲到”家庭为根,社会为本“,要以家庭为根本单位维护社会秩序,在国家社会之外,个人的发展之上;在英国和美国对好人做好事有救助补偿机制,例如中国现在的”碰瓷“事件,出于好心扶了老人却反被诬告等等违反道德良心的事情都有处罚机制,如果被援助者向救助者反咬一口的话,查明事情真像后必须亲自登门向救助者道歉,并做出救助者所获钱财的一倍至三倍的补偿。这种救助机制的完善,大大减少了非道德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再次,完善立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荷兰和德国建立《离婚法》,提高离婚难度,降低离婚率;新加坡对规定 35 岁还不结婚的公民不再享有政府对租住房屋的津贴,新加坡还制定专门的《社会公德保护法》,净化社会风气;最后,还有一些家庭辅助政策、家庭稳定激励措施等,这些都有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政府应认为公民家庭观念的培育应该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