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家庭开展道德教育问题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6 共60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家庭道德观念强化研究
【第一章】 家庭开展道德教育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家庭道德教育概述
【第三章】中外家庭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第四章】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五章】新形势下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中道德素养提升研究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绩,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科技日新月异、民主法治渐进显现的当代中国,正遭受着道德滑坡洪流的侵蚀,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处理婚姻方面,一部分人的婚姻道德观念错乱,离婚率明显上升,桃色纷争、金钱纷争增多;在尊老爱幼方面,家庭代际道德失衡,家庭重心逐渐下移,娇惯宠溺子女与冷漠遗弃老人的问题共存;在子女抚养教育方面,许多家长只关心子女的知识、能力的培养,道德教育被边缘化或被功利化,对子女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人格的塑造不太关心。家庭道德教育的“失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失灵”,以及社会道德环境教育的“恶化”,使中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令人堪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庭道德教育是人接受一生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它可以为个体的个性和品格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道德的建设与培育则是家庭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乃至影响着人们的人生道路、人生价值,家庭道德教育对每个人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道德,可以有效地抗衡各种消极不良社会现象对人们的诱惑与腐蚀;同时,重视家庭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①同时近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此作为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公民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增强全社会的价值观自信,并为当代中国家庭道德论及此问题。同年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做出明确指示,由社会统筹账户中建设提供了思想道德支持。
  
  1.1.2 课题目的
  
  所谓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发生在家庭生活环境中,主要由施教者将关于道德规范、思想品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内容,对家庭成员有意识的显性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对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受教者将这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德性,成就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当今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这就更加突出了家庭道德教育对精神文明追求的重要作用。家庭道德教育是社会变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家庭道德教育的优良与否切实的映射着社会发展的状况。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发展“大家”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小家”的道德教育,以“小”见“大”,着手这股无形的文化动力源泉,投资家庭道德教育。
  
  本论文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入手,针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一种尊老爱幼、担当责任、勤俭持家、诚信友善 、崇尚正义、遵守公德、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为维护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做好坚实的保障。
  
  1.1.3 研究的意义
  
  理论上:随着我国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家庭道德教育正逐渐走出泛政治化的倾向,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受到学术界的不断关注,于是有关家庭道德教育各个方面理论探索和反思的成果层出不穷。本文站在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进一步研究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模式,分析传统家庭道德的精华与糟粕,并结合外国家庭道德的发展模式,及时认清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为当前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
  
  实践上: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社会价值观自信,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主要针对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指出家庭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所在,并从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法律、家庭德育、社会与学校等方面提出了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措施,为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理论基础。
  
  1.2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对批判和继承我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
  
  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理论发展首先体现在对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中。朱贻庭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对传统家庭道德教育进行了整体性总结,认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做到了及早教育、注重周围环境的熏陶、坚持严与慈、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魏英敏在《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中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中应该否定和继承的成分,魏英敏认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中有关特殊性、阶级性和局限性的内容不能照搬,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应该继承。刘献君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传统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层次性、阶级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首先表现为先家庭,后社会,再国家,然后表现为启蒙、养成与成才教育,“这种形式到内容的循序渐进,形成了一套道德教育体系”.何桂美在《古代家庭道德教育》中梳理和概括了古代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汇集了丰富的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典籍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古代家庭道德教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较强的研究参考价值。此外,对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进行了整体性研究的还有:徐少锦、陈延斌教授的《中国家训史》、王玉波的《中国古代家训》、王长金教授的《传统家训思想通史》、马镛的《中国家庭教育史》、《中国历代家训大全》、梁韦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等。
  
  1.2.1.2 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内涵、功能、优势、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是对家庭道德教育内涵的研究,赵忠心在《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中认为,家庭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质就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张丽在《论体验的家庭道德价值》中认为,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将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主要内容,父母对子女施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骆风从社会学方面分析将家庭道德教育定义为:狭义的家庭道德教育是一种显性教育,是将家庭道德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规范化,作为家庭道德教育优良与否的评估标准;广义的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品德的影响,通常是“无主体”的隐蔽性教育,将家长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作为家庭道德教育水平的评估标准。这两种狭义和广义的家庭道德教育定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家庭生活诸因素对子女品德影响的全过程。
  
  对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海存福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他详细论述了家庭道德本体功能和外在功能,本体功能是指对人类历史留下来的道德文化进行保存、传递并且发展的功能,第一是指家庭道德教育促进个体形成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促成道德理想的重要功能;第二是指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家庭道德教育将当代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法规传递给受教育者,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李梅兰在其所着的书中认为,家庭道德教育对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运行所具有的作用,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的根本是培养孩子的个人品德素质,将自己在家庭中所受到的良好道德教育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笔者认同社会功能的分法,个体功能是一种直接功能,社会功能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间接功能,需要个体通过在社会各方面的发挥才得以实现。
  
  对于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特有优势,佐平认为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为渗透性、灵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直接、真切。阮学勇认为家庭道德教育有这样的几个特点:潜移默化性、渗透性、及时性;受教育者和施教者双向互动性;血缘与感情上的可信任性;耳濡目染的针对性。对于家庭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张伶俐在《家庭教育方式刍议》中认为家庭道德教育应该辩证施教,“注重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关心与爱护相结合”.骆风在调研广东、浙江、福建沿海地区中小学生家庭德育状况的基础上,提取家庭德育结构的主要成分,给出以下建议:时刻注重家长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实践家庭道德教育活动;既重言传又重身教的家庭道德教育方法;树立道德榜样力量;正确看待物质利益。
  
  1.2.1.3 对家庭道德教育的专题性研究
  
  对于家庭道德教育的专题性研究,学者们针对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环境、家庭德育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对于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首推孟育群教授主持的“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学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该课题肯定了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模式、机制和方法,并对加强家庭德育还必须解决的外部环境问题即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与学校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对于家庭德育环境的研究,众多学者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要有“大德育观”的观念,应该加强家庭、学校、社区的联系,构筑一体化大德育环境,这样才能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学校家庭德育协调发展与学生潜能开发”,“十一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基础理论体系研究”等。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构建》一文中从当代青少年德性素质发展中的问题状况和矛盾冲突分析入手,阐述了教育环境与人的自身素质发展的关系,对如何整合各种德育环境因素以形成德育合力,综合优化德育环境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探索。
  
  赵春梅的《窗边的孩子----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家庭因素分析》则从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中国现阶段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过程和影响方式。
  
  此外,还有《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人文德育---将德育根植于人文沃土》等研究成果。
  
  1.2.1.4 对家庭道德教育纵深发展的研究
  
  任何科学研究思想不落伍,就必须与时俱进,为此,不少学者拓展和深化了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只有少量直接以家庭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更多的是把家庭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隐含有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但这些研究指明了家庭道德教育亟待研究领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是注重从其他学科的视角研究家庭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如缪建东所着的《家庭教育社会学》。这本论着在微观上从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互动、家庭文化、家庭生态等维度来探讨家庭变化、实践中的家庭教育规律;在宏观上从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家庭特殊结构、特殊类型等角度分析研究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走向。二是注重从教育发展新视野、新观念来研究家庭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如檀传宝教授所着的《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文中论述了关于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的家庭道德教育,积极的肯定了在家庭道德教育环境中情感因素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影响,家长如及时的帮助孩子关心孩子,孩子可以自觉地抵御网络所带来的侵害。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2.1 关于婚恋道德观念
  
  国外学者对婚恋道德研究的焦点主要在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如美国学者 W.古德的《家庭》,加里。斯莫利《追寻你的另一半》,讲述了诸多造成离婚的原因以及如何经营婚姻,如何成功获得婚姻的原因;还有日本学者多湖辉的《夫妻和睦术》等。这些论着都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对婚姻道德观念、家庭问题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1.2.2.2 关于家庭道德教育研究
  
  国外的研究极为重视家庭德育,重视父母榜样的力量,例如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一书,葛笃德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来表达自己的教育主张,葛笃德用自己的家长身份,讲到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无意识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的形成,形成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再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极为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他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论述在家庭中该如何形成家庭道德教育模式。在教育子女方面,洛克在书中讲到:反对溺爱;反对棍棒教育;慎用体罚、训斥;多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孩子;多参加实践家庭道德教育活动;言传身教并重。
  
  1.2.2.3 关于家庭成员道德方面的研究
  
  国外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上世纪 60 年代西方社会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交织、冲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造成了剧烈冲击,造成了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危机,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团结;第二阶段,在上世纪 80 年代从欧美国家开始了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观念,回归了传统,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家庭道德教育,并提出了“重新构建家庭伦理道德文化”的思潮,着重强调了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使每一个家庭成员开始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要对家庭忠诚的义务;第三阶段,联合国将 1994 年定位“国际家庭年”,每年的 5 月 15 日是国际家庭日,提醒人们履行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提到了他对家庭道德教育的认识,即“品性坚贞纯洁,并充满了虔诚和人道精神。”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内容
  
  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来源、目的、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概述:家庭道德教育的含义及特征、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研究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现状,中西方家庭道德教育精华借鉴;第四部分讲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讲新形势下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崇尚正义、担当责任、勤劳致富、相互关爱、遵守公德;第六部分讲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提高家长道德教育的能力、优化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合理的家庭道德教育准则。
  
  1.3.2 创新点
  
  (1)本课题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对其进行详细的的分析和深入研究 ,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而要用普遍联系、矛盾的的唯物辨证法的思想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和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对传统家庭道德与国外家庭道德借鉴研究,对当前社会关于家庭道德教育各方面问题进行具体、详尽的分析,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敏锐的捕捉到家庭道德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联系 ,及对当代社会现象的重要影响,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原因和结论更能够一目了然。
  
  (2)本论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公民层面的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八荣八耻、五爱道德规范等对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性的进行了总结:树立勤劳致富的生活观念,建立诚信友善的家庭文化氛围,弘扬平等民主的家庭风气, 重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所处的大背景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