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曾国藩年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封建宦官世家们家族的兴旺和衰败看得一清二楚。他认为一个家族要长久兴旺,最基础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教育来完成,而家庭教育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而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曾国藩的做法非常正确。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总体来讲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立德思想
立德思想在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中占据首要地位。初升翰林的曾国藩教导其弟们:“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受到儒家“诚正修齐”思想影响的曾国藩对其家人十分注重立德思想上的教育。而在曾国藩晚年生活中,也曾回想自己坎坷的生活,仍然告诫自己要重视立德,他说:“日月如流,倏已秋分,学业既一无所成,而德行不修,尤悔丛集。”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一生必需注重内在修养,而立德是一个人一生需要去努力完成的事情,这是由立德的本质和立德的过程所决定的。
立德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是无形的,但是立德又是以人本身为载体,通过人的具体性行为而体现出来。曾国藩认为立德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需要经历漫长的努力过程才可能完成,而且这个过程也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国语》中讲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曾国藩非常认同。而在他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三条上,属“立德”最难。因此,曾国藩主张立德需要一个人一心一意地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甚微细节。
曾国藩认识到人生在世,无论是功业、学业的成败,还是家业的兴衰,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虽然有利的客观条件可促成功业的建立、学业的成功、家业的传承,但主观的条件也对此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光二十四年八月,时年三十四岁的曾国藩写信再三叮嘱儿女要立德,他讲道:“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分业,又算余了一分钱;德业并增则家业私日起。”
由此可见,曾国藩讲的立德,其主要含义就是要有好的品行,如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讲仁讲义等等。品行是有关道德的行为,只有道德好,品行才会好。曾国藩认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修养,只有每天都进一分德,才能更好地立德。他还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为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乎?”
在他看来,立德往往取决于自己,通过主观上的坚持不懈地奋斗几乎可以全部做到的。同时,立德能使自己受益,进而使得自己的本领日渐增长。尤其是在面临挫折遭遇横祸之时,更不应该愤恨抱屈,而应该尽心竭虑,刻苦自励,转向内心,更加刻苦地加强修养,积累学养,努力奋斗。决不能急功近利,自暴自弃。教育其弟,通过修德行养品性,发自内心地做到德性光明,行为磊落,经过勤奋刻苦地自我完善使事事能达到至善完美的境界。
二、修身思想
曾国藩一生对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非常重视。
曾国藩认为“治国、平天下”一定要先学会“修身”,只有先“身修”才能达到“齐家”,“家齐”后才能更好地“治国”,“国治”后才能有助于“天下平”.
也就是说修身是家“齐”、国家得以管理、天下太平的重要前提。修身指的是什么?修身主要是修身养性,是自我品德培养,是个人道德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许多学派都讲到了不同形式及内容的修身。其中,儒家思想家把修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视修身为重要的教育科目。把“三纲五常、忠恕之道”作为修身的重要内容,把养心和追求精神上的“至善”作为其修身的核心。他们想以自我反省的方式,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过程来完善自我、锤炼自身,以实现国家得“治”、天下太平的远大目标。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将目光投向了个人的修身问题上。在他看来,修身不仅关系到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同时修身又与一个人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在对家人的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人修身思想。本文中以立志、崇“敬”、讲“诚”为主要内容来详细介绍曾国藩的这一思想。
首先,立志。曾国藩认为修身先要立足于自我志向的确立。也就是说,人应将立志作为修身的根本和起点,他曾谈道:“譬如草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也。”
主要讲了人只有有了志向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欲望,才不会自甘堕落,迷失自我。人也只有有了志向才可能成圣成王“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事不可成?何人不可作?”
因此,曾国藩对其家人进行立志教育。当曾国藩得知诸弟们在家躁动不安之时,他讲到青年人要多做事,而少说话;要下苦功,而非自视清高;要踏实努力,而非抱怨幻想。还特写信教育其弟们,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身,而非外界环境。而何以立志?他谈到,人要以读书作为人生的第一志向,有了人生目标就相当于有了方向,才会为目标不断奋斗,才不至于落后和做弱者。
因此,他要求弟弟们从小开始就要立志向学,如果自己没有确立长远的志向,即便是拥有最良好的外部条件或时时与圣人先贤们时时在一起,也不能够受到益处或取得多大的进步。当四弟决定拜汪觉庵先生为师时,曾国藩在信中写道他的担忧:“同学之人无志嬉游,端节以后放散不事事,恐弟与厚二效尤耳。”
究竟应该如何立志?曾国藩从其自己的切身经历考虑,嘱咐其九弟要树立志向,努力读书,不需要去想着与此无关的事情。另外,在对其儿子进行立志的教育过程中,曾国藩于公元 1856 年 10 月 27 日写信给纪鸿道:“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赴约。
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而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贰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曾国藩期望儿子把德行的修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需要去过多的思量功名之事,要求儿子多读书,能够做到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做既能够过富足生活,又能过贫困生活的明理君子。曾国藩不断加强对家人的“立志”教导,古话说服食金丹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现在如果立下远大的志向,就如同服食了“仙丹”.这里的立志,指的是人既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更要有为实现远大志向的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决心。曾国藩一直把“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当做人生信条。那么,他对家人的要求上也包含了胸怀宽广的志向,包含了持之以恒来立志的决心,包含了成为读书以明理的君子等核心内容,这也是曾国藩自我修身的重要思想。
其次,主敬则身强。“敬”是修身的重要内容,是德性增进的基本。“敬”这个字,是儒家思想家孔子与孟子用来教育人的,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也时时提到它。到宋代的程颢、程颐和朱熹,字里行间都时常离不开“敬”这个主旨。其中,中国儒家思想中“礼”文化对曾国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强调修身则要重视“敬”,他指出“敬”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清净而专一,毫无任何杂念,外在要注重仪表庄严而整齐。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敬”.
“敬”的气象也就像是人们平时出门去会见很重要的客人一样,或者是普通老百姓每每出门去参加隆重的祭祀活动一样。自我修身才可以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定,笃恭而天下平,这就是敬的效验。也就是说工夫、气象、效验组成了“敬”.“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因此,在他看来,每个人守礼,每个人内心拥有敬,外在的言谈举止有规矩,就能够实现朱子“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处。以此事天飨地”.
他要求兄弟子侄们有端庄的举止,做一个有仁有义谈吐优雅之人,而不要做嬉戏轻薄之人。他在给曾纪鸿的家书中写道:“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因此看出,言语举止端庄是立德的基本内容,只有内心持“敬”,才能使身体充满精神,达到修身的效果。同时,曾国藩这里的“敬”教育家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如此恭敬的做到,毫不懈怠。
最后,诚信为本。曾国藩把“虚心以求,诚心以处”当做至理名言。诚信是其修身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其家庭品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诚”和“信”构成了“诚信”,前者是把人内心客观存在的德性品质表现出来;而后者则是更加明确体现出相对于前者客体的品质;前者是主体内在“诚心”的表现,后者是主体对他人应遵守的“信用”和“诚信”.
曾国藩所认识的诚信是来自实践中对人的品格领悟。他认为,做人的重要原则和处事的基本就是要讲诚信。同时,他认为只有诚信地对待他人,才能获得对方的同等相待。曾国藩曾说过:“相见必敬,开口必诚。多诈之人必败,诈即不诚”.对子女教育中,他说:“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教育子女不要说不诚实的话,要求子女要真诚地对待他人,认为只有自己做到不失信于他人,好的信用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由此可见曾国藩非常重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以实现修身的目标,这是其家庭教育思想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孝友思想
孝友是中国传统家庭思想的基础,是家庭和睦之根基。曾国藩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据自身长期为官的经验,吸取了传统孝友文化“精华”的部分,形成了自己的“孝友”思想。他认为官宦家庭因个人成败或家国强弱而不能做到长盛不衰,所以非常讨厌这样的家庭;他对孝友人家和普通的耕读家庭颇为赞赏,认为只有吸取孝友人家和耕读人家的长处,并加以合理地利用,曾家家势才能得以延续。曾国藩曾给诸弟写信讲到,他虽呆在京城十几年,不能在亲人身旁照料,内心感觉十分惭愧,心中十分挂念此事,所以希望诸位弟弟相亲相爱共同孝敬家中老人,并且在老人面前不能面带不悦之色,更不能作出不恭敬的行为或说出抱怨、顶撞的话语,只有家人吉祥、一团和气,他才能在外安心对国尽忠。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孝友”可以促家族“兴旺吉祥”确信不疑。
(一)孝乃立家之本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以“礼”而闻名天下,孝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吕氏春秋·孝行》中指出,孝既是治国理家的根本,又是仁、义、礼、信、强这五种儒家重要的道德观念不可或缺的基础。孝友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曾讲到,家庭就相当于一个小国家,上有父母,下有兄弟,作为“大臣”的哥哥既能对父母孝顺,又能对兄弟友爱,这就是施行政治。
可以说,家政与国政的基本原则是相似的。从曾国藩叱咤风云的官场经历来看,曾国藩对于国政有功有过,而对于家政有值得为人称赞的地方,主要包括孝顺长辈、和睦诸弟等。
在实践上,曾国藩要求诸弟子侄践行孝友为本。在理论上,他把孝友之大看作为伦纪之大。“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天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
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曲礼·内则》所说的,句句依他做出,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
曾国藩把“孝友”看作为“伦纪之大”,他教育子女学习古之圣人,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和睦,并强调一个人的“孝顺”与否,与读书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与对家人的具体行为有直接性的联系。因此,曾国藩教育子女应身体力行做到孝顺父母。“传统儒学认为孝亲要做到养亲、敬亲。”
曾国藩认为“孝敬”父母不仅要尽心尽力赡养,更要做到养与敬相统一。他认为“孝敬”中的“敬”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尤其是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慰籍父母的心灵。曾国藩身体力行践诸于物质上尽心奉养和精神上的尽力安慰。
初到京城的曾国藩,因花费较多,经常亏空,无钱寄回家中,但敬亲一事丝毫没有耽误。只好托人带些鹿肉回家,以尽孝心。“兹因俞岱青先生南回,付鹿脯一方,以为堂上大人甘旨之需。鹿肉恐难寄远,故熏腊附回。”
后来,他常寄银两回家,以帮家中生计。他曾请曾国荃给祖父带去银两,作为买肉之资,并嘱咐其弟除了必要的路费,不可将此银作为他用。不单这样,他还时常为家中祖父母、父母及叔父母寄送生活必需品和补品,如衣服、人参、阿胶、鹿茸等,并再三告知他们服用之法。等等诸如此类行为,曾国藩求得长辈物质上的以尽孝道。
当他在京得知母亲想买一位丫头,马上写信表示支持,并从自己所剩无几的银两中抽出寄给母亲。
他认为孝敬长辈应竭尽全力使其“欢心”.首先,言行礼貌以敬长辈,即用语谦和,不抱怨、不顶撞。曾国藩因长时间在外面为官,无法近身侍奉长辈。常常写信了解家中状况。而在他写给父母的每一封家书中,几乎都以“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福金安”开头,以“男谨禀”或“男谨呈”结尾等。他还为祖父母、父母们购置袍褂,并将收藏和穿着的方法一一告知祖父母。一则防寒冷暖,二则给长辈长脸,“上半年所付黑狸皮褂,不知祖父大人合身否?闻狸皮在南边易于回潮,黑色变为黄色,不知信否?若果尔,则回潮天气须勤勤检视。又凡收皮货,须在省城买潮老。其色如白淮盐,微带黄色。
其气如樟木。用皮纸包好,每包约寸人,每衣内胃几四包。收衣时,仍将此包置衣内。又协年晒皮货,晒衣之日,不必折收,须过两大,待热毛退尽乃收”.
他主张孝养父母不得有“抱怨或顶撞的声音”.曾国藩曾写信教育其弟妹要侍奉双亲,听说四妹在家中是最晚的,并且还让姑姑来伺候,告诫四妹不能行违背常理之事。同时,他依旧嘱咐其弟,需耐心劝导四妹不能按此做事并及时向她解释不能这样做的原因。
其次,时时禀报近况,以解家人相思之情,并要求兄弟、子侄时时告知父母的现状等,尤其是身体健康状况。其祖父病重期间,他给父母写信道:“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沉剧。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须臾之解,独男一人远离膝下,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罪责甚深。”
当曾国藩得知其父因事事躬亲而累坏身体时,写信说道:“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儿孙,外为族邻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男愧居官位,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
并嘱托兄弟多代父亲做事,以缓解父亲疲劳。又如,他写信询问母亲身体状况“母亲齿痛,不知比从前略松否?现服何药?”
曾国藩本是至孝之人,因此,他非常重视“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曾国藩还认为尽孝应趁早。他认为趁老人健在,要及时向老人尽孝。他曾写信回家与其弟商量接父母上京进行奉养之事,并嘱托其弟尽快做好决定。
(二)身体力行兄友弟恭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孝悌”是“仁”的根本,是用于兄弟关系的相处存在的一种行为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指的是“兄友弟恭”.可以说,兄长对弟幼应仁爱友善,弟幼对兄长应敬重、顺承。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对长辈的孝顺与对兄弟的友爱是密切相连的,同时,家庭的和睦与兄弟之间的团结友爱是分不开的。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曾国藩以身作则,对弟幼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
首先,曾国藩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教育诸弟,主张对诸弟以“德”示爱。他指出:“予平生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
曾国藩认为要严加管教诸弟,告诫诸弟要“勤俭”、“习劳”“戒惰戒骄”.他曾在信中写道:“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兄弟之间要互相包容、关爱,但绝不姑息纵容。
其次,他认为兄弟间应当相互劝导,互相批评、指正,共同进步。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曾国藩听说其弟互相帮助而在作文上有所提高,对此感到欣慰。
最后,曾国藩主张兄弟间应团结和睦,坦诚相待。曾国藩曾回应其四弟来信中的责备之事时,谈道:“我去年曾与九弟闲谈,云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底意思,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其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
曾国藩强调兄弟间发自内心的做到彼此坦诚相待,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曾国藩曾写信告诉诸弟,请诸弟直接指出自己平日做错的地方,并谈到世事艰险,兄弟间要恭敬友爱只有这样才能家庭和睦。
当然,这里的兄友弟恭还包括对妯娌褒姒的敬重,以及对其的关爱。道光十二年,曾国藩曾写信给弟妹说道,听说四妹在家中是最晚的,还让姑姑来伺候,他告诫四妹不能行违背常理之事。并且,他嘱咐其弟,耐心劝导四妹不可按此做事,同时,得让其明白其中原委。
从以上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其弟有“爱”、有“德”,是推父母之爱于兄弟以爱父母,也就是,爱兄弟即是爱父母。
四、勤俭思想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勤劳节俭都是治家的基石。勤,从体力方面看是热爱劳动、不怕吃苦,从脑力方面看是一种为事业殚精竭力、坚持不懈的态度和行为。曾国藩认为勤,“从物质方面的看是以”竭吾力“;俭即是指从物质方面来珍惜现有的物品,不浪费,不奢侈。
(一)勤俭节约持家有道
曾国藩非常重视勤俭,并把勤劳节俭看作是持家有道的重要前提。曾国藩认为,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家庭的兴旺与衰败、国家的兴盛与落后都和”勤俭“二字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勤俭是个人安身立命和家庭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础。”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①勤的反面则是逸,曾国藩非常赞赏勤劳者而讨厌懒惰者,说道:”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才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神袛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②他特别反对一些富贵家庭,日日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每每用餐都吃山珍海味、穿衣都穿绫罗绸缎,还反对在府中养许多奴才,而自己整日高枕而眠,一呼百应。
事实上,曾国藩继承了曾氏良好的勤俭家风,他将”勤“看作是人生第一要义。曾国藩认为要勤就必须戒惰,但戒惰就要以不晏起为第一要义,他教育家人要养成勤劳早起的习惯,他写信给儿子纪泽讲道:”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③在他看来,早起可使家中蔬菜繁茂,使家国兴旺发达,而晚起则使家庭衰败。他最讨厌晚起之人,因为这种人长此以往会变得一无所有。
勤与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既要重视勤也要重视俭。因为只有勤劳但不会节俭,易入不敷出,不只是无法脱离贫穷,还会浪费自己的劳动。反之,只重”俭“而轻”勤“,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他主张节俭适度。因为,只有兼顾勤与俭,既能享受由勤劳创造的财富,又能开源节流,消除对生活种种担忧。
(二)崇勤耻惰和勤敬戒奢
”勤是人生第一要义。“曾国藩认为,勤劳则使家庭兴旺发达,懒惰则使家庭衰败。因此,民生在勤,勤则不匾。农人有勤则五谷丰登;肆工有勤则物器多多;官人有勤则政通人和;商贾有勤则市肆繁荣;士人有勤则立功立言。勤是一种能发财致富的手段,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高尚道德品质。曾国藩继承祖辈的家风,教育子女要早起,要学做女红、操持家务等,以传承家风;教育家中男子要勤奋读书,以建功立业等等。曾国藩让家人谨记他的训示,他要求儿女按照他缩写的清单来记忆家训并日日检查,即每天做好功课,”食事“每天检查一次,”衣事“每三天检查一次,纺织检查线子等等。他强调男子在家要耕读,女子在家要纺织。”历观古来世家久长者,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绩酒食二事……此后还乡居家,妇女纵不能精于烹调,必须常至厨房,必须讲求作酒作小菜换茶之类。尔等亦须留心于漪蔬养鱼。此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①曾国藩常用榜样教育法来教育家人勤劳习苦。在给夫人的一封信中他写道:”家中遇祭洒菜,必须夫人率妇女亲自经手。内而纺绩做小菜,外而蔬菜养鱼、款待客人,夫人均须留心。吾夫妇居心行事,各房及子孙皆依以为榜样,不可不劳苦,不可不谨慎。“②这类似的细小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事实上是家庭兴旺的兆端。
勤的对立面则是惰。曾国藩认为懒惰是家庭败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常教育诸弟要戒除懒惰。当他发现其弟不喜欢收拾整理,有懒惰的倾向时。他规定不允许乘轿子出门,要求后辈子侄自己走;不允许叫下人端茶添水,要求他们自己动手执行;另外,还要求他们自己劈柴收粪,种田插秧。”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浮佚矣,“”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舆马,长其骄惰之气。一次姑息,二次、三次姑息,以后骄惯则难改,不可不慎。“③曾国藩还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他主张家庭开支当以节俭为要,教育后辈子侄在富贵中保持勤俭习劳。
他告诫子女每月用钱要有度,特别是他教育子女不可做太多、太华丽的衣服。曾国藩对子女要求虽然没有谈得上是要艰苦朴素,但却要求子女要保持勤俭之家风才能使家族延续长久,家道才能兴盛。
五、睦邻思想
善良、和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人对此高度重视,曾国藩也不例外。
(一)与邻为善以和为贵
”亲属邻里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延伸,和亲睦邻是曾氏家族‘人待人,无价宝’的‘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祖训之一,也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曾国藩治家严厉,时常教育家人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同时,鼓励家人要善待亲邻、和睦亲邻。
曾国藩他提倡亲戚和邻里之间要要时常往来走动,不管是贺喜还是吊丧,询问贫穷人家和救济有困难的家庭,因为人待人是无价之宝。”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宝也。“②曾国藩还要求兄弟及其子女正确处理好亲族乡邻关系,与邻里和睦相处。他指出,家族之间无论是有矛盾还是无间隙,子侄后辈对他亲族邻里尊敬、友善;并强调富贵家庭不可以只亲近远亲而怠慢邻里。他指出对待邻里要以好酒好菜来招待,要以礼貌来接待,但是,邻家的闲事不能管,邻家的官司不能帮。要记取”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近邻“的古训。同时,他还时常寄钱帮助亲族邻里。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他写给家人的信中指出,大多数做官的人往往对妻儿很宽容,对兄弟却很刻薄,他们往往以特权为自己谋私利而对亲戚和族人无比吝啬。曾国藩为官三十几年以来,把靠做官来发财致富、为子孙后代留财产当做是羞耻,所以他独自发誓,绝不依靠做官来发财,绝不食言,天地可鉴。而且,他时常寄钱给父母,让父母用其来添置衣物、购买食物等。平日,他还接济家庭贫困的亲族和邻里,每年适当给与他们财物,以此来尽到他的一点心意。他担心给家中寄过多的钱财,家人们生活变得富足了,但亲族邻里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与其让他们自己家人而遭受埋怨,倒还不如平日帮助亲族邻里,这样既可让他们得到救济,也可使自己的父母获得感恩和敬佩。
曾国藩如此重视处理好邻里关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因为家中运气太盛,需要注意处理亲族邻里关系,才能够保家道长盛不衰;另一方面,很多亲戚家中都比较贫困,如果现在不适当救助,往后不知会衰败成什么样。由此可见,曾国藩结合亲族邻里的现实情况,适时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旨在团结亲族和睦邻里,使家族与邻里之间和和气气,保持曾氏家族的名声和威望;再者,曾国藩帮助亲族邻里也有助于其实现平天下远大抱负。
(二)团结为重互让互谅
曾国藩极其重视家庭的和睦、团结,把家庭的和睦看作为幸福的根源。他的家书也有许多的内容谈到家族和谐方可保长盛不衰。
曾国藩在给父母的家书中说:”夫家和则福自生“,”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①在他看来,兄弟姒悌之间团结友爱,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础,是家道兴盛的关键因素。”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②其中,他认为兄弟和睦在家庭和谐中占据首要地位,也即是”兄弟和睦为第一“.他指出只要兄弟和睦,即使是贫穷家庭也一定可以兴旺发达,反之,即便是达官贵族之家也可能家道败落。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曾国藩还要求女儿温婉贤淑并与夫家人和谐相处,且不能有半点违背”三纲“之言;还要宽容大度、勤劳节俭;孝敬公婆,敬重丈夫,而不能重娘家而轻夫家。当曾国藩听说子弟和弟妹之间非常和睦时,感到十分欣慰。他强调兼顾家人之间尊敬友爱,和和睦睦,才能保家家庭兴旺。
六、明理思想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以读书为尊,以做官为荣“.③但是,曾国藩因为自身对官场环境的了解,深知官场中斗争不断、危险重重、得失无常的道理;加上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特别强调要多读书,以便提升自己、完善自身人格。
(一)读书明理为君子
曾国藩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提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④不难发现,信中曾国藩作为一个父亲,他不希望儿子成为万贯家财、封侯拜相之人,而是做知书达理的君子。君子一直都被儒家思想家们推崇为做人最高的境界。曾国藩个人也曾指出:”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⑤之后,还提出了”君子八德--勤、俭、1⑥曾国藩认为真正的君子是要能享受乐趣同时还要学会吃苦,还要具备勤劳、简朴、明智、忠诚、谦和、宽恕、内敛、刚强的品格,也只有拥有这些优良品质的君子才能常常立于必败之地,才能比高官们更加优秀。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把子孙的道德修养看得比做官更为重要。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究其原因,自古以来的历史中有太多类似于官宦世家、名门望族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家破人亡的事例,这极大地警示着曾国藩。怎样做才能使曾氏家族世世代代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曾国藩反反复复不断思量的问题。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可富十代以上,耕读传家跟随其后,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之家不可传三代。”
通过对世族豪门及自身经验的总结和整理,曾国藩认识到只有沿袭古训,以品德培养治家、以勤老节俭持家方可使家庭兴旺,家道长存。在他看来,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寒门小户,不管是为官之士还是经商之人,只要勤俭节约,就没有家业不兴旺的;若是骄奢淫逸,就没有家业不衰败的。曾国藩更是以身作则,在京为官二十年,从不沾染官场风气,饮食起居,也都给长节俭常保持寒素家风,即使有时略为讲究,但绝不大肆奢华。他常常教育子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他时常教育子孙不要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而要以做圣人圣贤、明理之君子为人生目标,因此,他极力鼓励子孙要把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做读书的重点。因为高官厚禄靠自己是不能完全决定的,还需要很多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而美好的道德是自己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能修炼得到的。所以,他提倡读书改变人的气质,认为人的气质与生俱来,虽然正常情况下是难以改变的,但仍可通过努力读书来改变人的气质。曾国藩提出的这样一种家庭教育思想,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对现在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一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极有远见性的,更具有相当高的独特性。
(二)以“三有”治学
曾国藩曾强调读书要做到有志、有识、有恒,“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这三个内容,曾国藩尤其注重“有恒”.他教导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要完成有恒,既是一件容易的事,又是一件很难的事。说易,因为每个人都能够做到。
说难,就难在坚持,因为要长此以往,每天如一地坚持上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也就是说,要十年如一日地守住恒心,才能有所收获。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以读书做明理的君子,家道才可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