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调查结果。
2.2.1 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
2.2.1.1 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
卢梭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幼时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成年时就会开什么样的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童年阶段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在这种信息爆炸的年代,文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升学也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笔者自编的"老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对待学习的态度都还算积极,对学习表示"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在留守儿童中的比例为 40%,与 60%,在非留守儿童中的比例分别为 42%和 58%.两类儿童在学习态度上的并不显着。
在学习成绩上,小学阶段的调查结果与中学阶段的结果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两类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小学生天性对新鲜事物好奇,积极求学,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其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密不可分。而到了中学阶段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要好些,这里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非留守儿童所承担的家务劳动和农活相对较少,可以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其中洗衣服、扫地、洗碗、烧水,这些简单的日常家务劳动在两类儿童中所占的比例都差异不大。但是在种菜、挑水和喂牲畜这几项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要略高于非留守儿童。这就说明父母不在家,确实使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有所加重。
其次,教育和监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佳与其家庭教育功能的减弱化或缺失息息相关,有些留守儿童抱有这种想法:赚钱、谋生。因而学习不努力成绩不佳,笔者的个案访谈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观点:案例:小江,初一(3)班的学习,今年已经 17 岁了,因成绩不好,屡次留级,一直还在初一阶段逗留守儿童。因年龄较长,个子又较高,所以是班上的小头目。成绩一般,但穿着较时髦,喜欢模仿成年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在问及其对升学有无把握时,小江不屑一顾地说:"再过一年等我领了身份证我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再读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小结: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成绩下降,缺少学习辅导,监督状况不佳。总的来讲,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态度变差,学习兴趣减弱,家庭学习辅导与监督的不力,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效果欠佳,学业成绩下降。留守儿童学业上出现的这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必将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留守儿童的学业问题已经上升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1.2 留守儿童心理情感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关爱和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的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加上监护人的各种因素,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充满亲情的环境里。
因此心理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一项历时 5 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比例高达 19.%,远高于城市孩子的 8%".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
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寂寞无聊,抑郁成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络特征".
由于亲情缺失,儿童情感关怀和心理慰籍,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 90%儿童不希望父母离开自己,只有极少比例的 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感觉自由。有 70%的留守儿童有孤独感,遗弃感;有 64 %的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出现了人格和人际交往障碍,儿童阶段正是个体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得到关怀的机会不多,很多留守儿童的情感得不到关注,亲子之间的情感疏远。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在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引导,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形成和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
2.2.1.3 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问题。
在广西边境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饮食方面就可窥见一斑,笔者通过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这二者存在着显着差异,50℅的留守儿童填满意,30℅的留守儿童是不确定;而非留守儿童对饮食的满意度则明显较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有关,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饮食较差主要是老人和孩子的品味不相投,孩子对饮食的满意度就下降了。而由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中,可能由于父亲的粗心对饭菜的质量不是很注重。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相对有更多时间去照看他们,特别是能够得到母亲的悉心照料,孩子的日常营养基本能得到保障。
在住宿方面,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并无显着差异,住宿条件的好坏主要是由留守儿童的原有家庭或现有家庭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经济好的家庭中留守儿童会有自己的独立房间,而大多数留守儿童会和兄弟姐妹或寄养家庭中的同辈们挤在一起居住,而年龄稍大些的会直接选择寄宿在校。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对零花钱数目以及零花钱的使用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呈现出以下情况:留守儿童的每周零花钱 1 元以下的占 28%,1-5 元的占45%,5 元以上的占 25%,没有零花钱的占 28%,而非留守儿童每周零花钱 1 元以下所占的比例为 32%,1-5 元所占的比例为 40%,5 元以上的占 28%,没有零花钱的占 0%.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零花钱的数目和使用上有着显着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心里总觉得亏欠孩子,不自觉地想从物质上弥补孩子。通过给零花钱的方式弥补对孩子的爱,而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也疏于管教,使得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形成了爱吃零食的坏习惯。
2.2.2 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问题。
2.2.2.1 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结构的裂变。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内部因素的变化。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主要类型是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及他们的子女构成的家庭,是家庭中最为基础的形态。主干家庭是由一对老年夫妇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三代同堂的直系家庭,它实际上是两个核心家庭的纵向组合。
留守儿童的父母期外出打工,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家庭教育出现缺失现象。家庭结构可直接到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的疏密程度。根据社会化理论,父母亲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在儿童的社会,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都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特殊性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中"最要他人"的缺失,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
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一般是指死亡、离婚、遗弃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都不在的家庭。 留守儿童的不完整家庭是经济化而派生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家庭结构。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人口流动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最直接是家庭成员的变化--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家庭结构不完整。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们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管,易产生各种安全问题,首先是生理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远离亲情的照顾,生活条件均比较差,加之他们都属于寄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又偏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薄弱,常出现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其次是心理问题。家庭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的"本体安全感"即埃里克森的"基本信任"它是当孩子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孩子对周围的产生一种信任感--感到世界是可靠的,人是可靠的。这种"基本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儿童与作为"监护者"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形成的。留守儿童的事实家庭结构不完整,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感和对他人的不信任。
2.2.2.2 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功能的嬗变。
在目前的留守儿童家庭中,家庭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家庭结构的改变引起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失调,家庭功能的嬗变对对产生了如下影响:
首先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了。不仅表现在家庭教育数量的减少也表现在家庭教育质量的下降。不管是单亲家庭还是在寄养家庭,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品行上缺少辅导和监督。其次是留守儿童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父母的长期外出使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日常情感交流出现了间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常常让他们好奇和闷。父母的缺位使他们缺乏最合适的倾诉对象。其次是留守儿童家庭抚养,保护功能弱化。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了家庭抚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具体体现在留守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营养,卫生较差。父母的长期外出使家庭教育链出现断裂,部分留守儿童的不良品行也无法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会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还会自己行为失控伤到他人。最后是家庭消费的变化。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不仅增强了对子女的教育支付能力,也使得子女在生活条件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金钱是把双刃剑,它虽然能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丰富留守儿童的学习用品,但是某些留守儿童父母错误的金钱观在某种程度上误导子女,使其产生金钱万能的错觉。
2.2.2.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的变化。
家庭关系包括横向的平辈关系(如夫妻关系,兄妹关系,姑嫂关系等)和纵向的代际关系(如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等)。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造成事实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夫妻关系的外移和亲子关系的断裂,传统的铁三角已经被破坏。在部分留守儿童家庭中只剩下亲子关系,姑嫂关系,兄妹关系和祖孙关系。因此形成了单亲监护,同辈监护和隔代监护等几种类型。
在被调查的样本中,父母外出状况以父母双双外出占大多数,他们打工的时间段正好是孩子成长阶段中最需要父母关爱和引导的时候。但是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之前,考虑到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选择把他们留守在家乡,托付给家中的长辈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代为监管照看,而这些被委托照顾孩子的人,就是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非父母一方和父、母单方或双亲。非父母一方又可分为隔代监护(祖辈监护),上代监护(也叫亲朋监护)和同辈监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兄嫂,姐和姐父,二是自我监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而言,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但是单从家庭教育的类型来分析留守儿童的问题显然是不够的。不同监护类型所表现出来的家庭教育状态是不相同的。本文将结合监护类型和家庭教育类型特点分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1)隔代监护溺爱型。
隔代监护也叫祖辈监护。祖辈与孙辈相关一般都在五十岁左右,中国有句古话"隔辈亲",也就是说老人对自己的子女可能较为严格,但对孙辈们却更加娇惯、溺爱。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严加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却拼命袒护孩子,反而指责自己的子女太狠心。在留守家庭中留守老人溺爱孩子的现象更加严重,留守儿童守老人普遍认为这些孩子与其他小孩子相比,更可怜、更需要人关心和疼爱。他们希望通过宠爱孩子的方式用以弥补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此,在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祖辈们往往较少指责。而事实上,在很多留守家庭中,老人们监督不力。无法管束留守儿童的言行,他们的溺爱反而使他们的威性受到挑战。
祖辈与孙辈年龄差距大,祖辈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有很多留守儿童的祖辈甚至是文盲,由于文化知识层次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与监督无力,而且祖孙辈的年龄差距太大,容易产生代沟,他们之间缺乏思想沟通,有很多祖辈已是高龄,由于年岁大,精力不济,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照顾留守儿童实在力不从心,特别是家里的孙辈较多时。所以有时候甚至会出现"逆向监护".
(2)上代监护放任型。
在非父母监护类型中,上代监护类型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仅次于隔代监护类型所占数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4.1%的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这里的其他亲戚也是除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之外的亲戚。主要指:直系亲属(如姑妈、姨妈、舅舅、叔伯等),父母的朋友、老师等,在笔者的此次调查中,该类监护类型占总样人数的 18.75%.
案例:三(3)班的张 XX,女,11 岁,金龙中心小学学生,父亲在外地的翻砂厂工作,母亲在城里做保姆。这些年张某一直和舅舅舅妈一起生活。这个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瘦弱、害羞,不敢与人交往,我一直想和她沟通,但是她却不敢和我说话。早上起床时,张某某自己穿衣服,然后又帮舅妈家的小孩穿衣服,妈妈经营着一家杂货铺,在当地生活还不错,碰到赶集时都没空吃饭,而舅舅又忙于农活。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家务劳动就落在了张 XX 身上。赶上中午舅妈没空时,小张要接舅妈家的小孩放学,还要烧水做饭,实在饿得不行时,自己就啃几个冷馒头。自己生病了,身体不舒服也不和舅妈讲,反正讲了这些小病小灾舅妈也不会理会。除非是生了重病,舅妈才会慌起来,担心无法向委托人交待。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上代监护放任型的案例。在这种类型中,监护人不会像隔代监护的监护人那样溺爱孩子,通常情况下,监护人自己也会有和被监护人年龄相仿的孩子,繁重的家务劳动和农活以及生活的巨大经济压力,让他们无暇去管自己的孩子,更别说别人的孩子了。这些代理监护人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他们认为只要吃饱穿暖,没有人身安全问题就可以了。家庭教育不是他们要管的,而且他们也管不了。
案例:李 XX 六(3)班学生,孩子的父母双双去广东打工,孩子和叔叔住在一起。据李 XX 的班主任反映,李 XX 一上课就打瞌睡,教育了很多次也不管用,甚至连副校长上课他都照睡不误。笔者私下找李 XX 交谈了一下,李 XX 向我哭诉道:"我实在是没办法,本来是不敢在上课时睡觉的,但实在是太困了。叔叔每天都安排很多活给我干,又是洗碗又是喂鸡,做这做那,每天要忙到很晚才能做作业,早上又要很早起床上学。另一案例更是让笔者揪心,金龙中学的刘 XX 因无法忍受大伯的打骂而离家出走。这样的家庭氛围,连基本的生活安全保障都没有,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在这种气氛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脾气暴躁,难与人相处。
分析:以上的案例是代监护放任型中比较特殊的案例。监护人的不仅对留守儿童比较冷漠,缺少关爱、交流,还出现了打骂的情形,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情感上需要得到亲人的关爱和呵护,在认识世界和价值观念上需要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希望受挫时得到鼓励,成功时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表扬。可是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可望而不可及,这种实际监护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小结:这一监护类型的特点是:1)重方式,轻本质。这一类型的监护人把留守儿童的安全放在首位,学习上也稍有关注,在物质生活的照顾上也基本过得去,这主要是为了向留守儿童的父母有个交待,这些形式上的照顾,监护人都做得不差,但是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健康的发展,道德素养的陶冶这些本质的东西一类监护人却极少关注。2)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通常监护人也有与留守儿童年龄相仿的孩子。在生活待遇和其他的方方面面, 留守儿童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其他的孩子进行对比。即使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异,但留守儿童总觉得自己是外来人,在心理上会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3)单亲监护漠视、专制型。
与由非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情况,这种由单方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情况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少些,毕竟父母在孩子心中扮演着"重要他人"的角色,但是正是这种角色的重要性,使得父母中任何一方的缺席又会带来不同的问题。
(a)由母亲单方作为监护人产生单亲监护漠视。
单亲监护型家庭大多是留守儿童不母亲在家孩子,父亲外出打工,这主要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在笔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中,由母亲单方作为监护人的情况所占的比例仅次于隔代监护,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9.79%.在生起居上,母亲单方监护的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无差异但是正是由于孩子父亲外出打工,独自在家的母亲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和和农活,从而就减少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的时间。
案例:夏XX,金龙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他向笔者反映:"爸爸不在家,妈妈脾气越来越不好,对我和妹妹总是呼来喝去,没有以前那么关心,体贴我们。可是笔者到其他家后,他的母亲又是另一番说词:"孩子他爸走后,家里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你说,人总有个病有个灾什么的,赶上自己身体不舒服时,叫孩子多做点家务,孩子就噘着嘴巴不愿干。唉,自己累死累活,一年到头,还不如孩子他爸回来时给孩子买玩具更令他们开心。
分析:在母亲单方监护中,留守儿童的境况并不令人欣慰,由于家务劳动和心理负担的双重压力。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很没有耐心,打骂孩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父亲外出打工后,很多监护人明显感觉到,自己说话没份量,管不了孩子,在家庭教育上,母亲较为感性,父亲较为理性,在很多时候,父亲的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会让父亲在家庭中很有权威,在孩子的管教上也更有力度。
案例:谢XX,金龙小学,三(2)班学生,相对于其他留守儿童家庭,谢XX家庭条件比别的孩子要好。他的爸爸可不是一般的打工仔,而是一个包工头。
妈妈在家经营了一家自选商店。妈妈虽然在家照顾他,但是很少过问他的学习。
孩子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却总是在班上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玩具。老师家访时找其母谈心,可是谢妈妈却漠不关心:"孩子实在学不了就算了,不要勉强他。
他老爸小学都没毕业,现在还不是赚大钱。读完初中就可以了".
分析: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对家庭教育产生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正是打工父母的不良教育观念,正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尽管这种影响因为亲子分离中途间断过,但其效果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b)由父亲单方作为监护人易产生单亲监护专制。
由父亲单方作为监护人的情况虽然所占的比例较小,但不代表没有这种情况。在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中,一般都是因为父亲有病或身有残疾而由母亲单方外出打工(主要是从事保姆,清洁等家政工作)。母亲外出打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而父亲则承担起照顾子女的义务。虽然这不太符合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但实属无奈之举。
案例:吴XX,金龙中学初二(1)班的学生。妈妈去南宁打工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是爸爸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胆小,不敢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的是很喜欢呆在学校不想。因为回家总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做,这还是次要,他还经常享受:"铁板烧牛肉"(吴爸爸经常用钳子绞他屁股)的待遇。吴 XX 的爸爸先前在工地做工时有一条腿受伤了,走路时一瘸一拐,不但现在外出打工时用人单位不要他,连家庭生活处理也颇有不便。
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得知,吴 XX 的爸爸经常打骂他,对其教育期望过高。吴爸爸感觉自己是个废人,不能养家糊口,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便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儿子身上,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可是吴 XX 在父性权威的阴影下,不但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身边的其他事情也表现出一种迟缓、木纳的态度。
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吴爸爸对其较少表现出温情,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惩罚。这种家庭教育类型对父母而言,可能更省事。而且在农村,由于劳动负担过重,很多监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变得没有耐心。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这一句话是以说明母亲这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母亲是感性的,温柔的,亲切的,而父亲是理性的,权威的。在母亲缺席的情况下,父亲单方作为监护人在孩子的饮食起居上,父亲不如母亲细心、周到,容易忽视孩子内心深处细腻、微妙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儿童。
2.2.2.4.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角色的转换。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家庭和城市一样,不但经历着社会角色转型,还经历着家庭角色。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种角色转型更为复杂。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家庭中的第二代,他们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大多数青壮年农民子女在家庭发展与社会地位的建立过程中的贡献超过了父母,他们想要掌握家庭事务,这种支配与管理的欲望愈加强烈。家庭中的第二代在经济地位上升的同时,家庭地位也在上升。他们觉得父母的能力不如自己,自己应该当家作主;子女太年幼没有社会经验也应该对自己绝对服从。在隔代监护的情形下,祖辈们(老年父母)会把晚辈(中年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转嫁给孙辈们;而在单亲监护的情形下,夫妻中的一方会把对配偶的怨恨和不满发泄到子女身上。不管以上何种情形都会造成留守儿童对家庭角色,父母角色和子女角色的错误理解。
2.2.2.5 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观念的滞后。
边境地区的农村家庭与其他农村家庭相比,跨国婚姻是其一大特色。广西与越南相临,越南的民众风情,观念文化都在逐渐向边境地区的居民渗透。边境地区的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在家庭中属于从属地位。在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和求学无门的痛苦矛盾中,多数人选择了早婚早育,把希望寄托在婚姻生活中。这也正是留守儿童守女童缀学率居高不在下的原因之一。在笔者的调查中,部分父母会将儿子带到自己的务工地就读,而将女儿留守儿童在家里。有些留守儿童守家庭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或夫妻不和选择将女儿弃之不管。
越南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近年来才走向改革开放。广西边境原本属于老少边穷地区,通关贸易的繁荣昌盛才使得当地居民逐渐走向富裕之路。一是这种经济发展却带来一大副作用:走私的泛滥。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穿梭在越南和广西两地,昼伏夜出。白天饮酒赌博,晚上才开始"工作",导致了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作息无规律,人生价值无目标。同辈群体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对经济活动颇有兴致而摒弃了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荒废了学业。
2.2.2.6 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管理的缺憾。
转型期的中国有众多的社会分层:有富裕阶层、知识阶层和流动人口阶层。
不同阶层在家庭教育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教育风格。根据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划分标准,流动人口阶层应该属于低社会阶层。家庭管理涉及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作为低社会阶层农民工父母,他们对子女进行家庭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缺憾。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物质环境。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忽视了留守儿童成长所必须的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除了要满足吃、喝、住等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还要满足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案例:张 XX,金龙中学初三(一)班的学生。作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张 XX 也不例外。每次看到那些外出打工的姐姐们风风光光地返回家乡时,张 XX 便羡慕不已,想要外出"闯世界".但张 XX 的父亲极力反对,因为张 XX 的母亲在前些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据同乡人所说,好像被人口贩子拐走了,所以张 XX 的父亲不放心自己女儿外出。可是张 XX 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满足只在家里带弟弟妹妹。不管是求学还是外出打工,总之不能像其他姐妹一样那么早嫁人,一辈子呆在穷山沟里。她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分析:留守儿童的父母用自身的阅历经验评判社会标准,引导其子女人生的方向。但人是社会中的一员,需要友谊和归属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错误的教育观念、淡薄的教育意识和失衡的教育内容都使得留守儿童在自我需要的实现上未能得到实现。
2.3 调查相关结论。
2.3.1 监护人及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调查表明,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与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越高,越能较自觉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并在教育孩子中较为理智,注重讲求科学方法;而文化程度越低,接触家庭教育知识的机会越少,在教育中盲目性越大。有的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这与其接受各方面知识的程度、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分析水平不无关系。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一些贫穷落后的边远地区,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总体上父亲的文化程度略微高于母亲。问卷调查显示,有接近五成的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在家,而母亲文化水平的有限导致其传承给子女的文化资本受到限制。"严父慈母"的角色定位注定了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宠爱和呵护,而缺少严格的管教力度。留守儿童家庭由于父母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少科学的教养方式与手段,不能培养孩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决定了留守儿童不可能从父辈那里获取更多的文化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拥有量丰富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在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之前就处于不利地位。
2.3.2 留守儿童父母的职业背景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直接发生,而且职业习惯也影响他们的教育方式,并间接地影响着孩子。比如长期做领导工作的人,比较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重视个人尊严,有较强的支配欲。因此采取民主的或专制的教育方式较多。调查表明:在个体劳动者家庭中,子女教育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他们中多数人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这与个体劳动者无一定的组织约束,且全力忙于个人经营,无暇顾及孩子这一职业特点不无关系。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奔波,很少与家人团聚,即使在家做短时间逗留也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在城市里从事卑微职业的留守儿童父母鲜于谈及自己的职业,极易将自己的卑观,沮丧情绪传导给子女。
即使留守儿童能有机会随父母进入城市,也因为父母的居无定所,职业不稳定而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
2.3.3 留守儿童父母的年龄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在我国,育龄者生育年龄的最低与最高点相差十几年甚至更多。由于不同年龄的人自身经历及社会背景不同,自然存在诸多差异。一般来说,晚婚晚育的大龄父母,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家庭经济基础和自己的职业基础,与较早成家并生育的年轻父母相比,在各方面都较为成熟,对进入父母角色有所准备,对孩子往往更加关心、更加温和,并注重采取有效的方式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在边境地区,大部分的农村家庭中,外出打工的收入往往占了家庭收入的较大比重。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很多人早婚早育。成家有了孩子之后,家庭生活的压力就更大了。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外出务工了。根据儿童依恋理论,亲子依恋存在一个"印刻期".印刻现象是只限于在出生后一个短暂的特定时间才能形成,超过了这个特定的期限就不能形成,也就是它的发生存在着一个敏感期。如果父母在印刻期错过了跟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时机,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很难弥补,孩子跟父母的关系相对会比较疏远。
在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众多因素中,文化程度是根本因素,职业背景是关键因素,年龄因素也至关重要。留守儿童父母要尽量避免在子女成长的关键时期外出,造成家庭教育的实际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