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优化研究引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19 共10844字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留守儿童: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

  1.1.1.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愈加凸显。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大批农村人口纷纷离开土地涌向城市,选择进城打工的生存发展道路。这种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打破了长期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导致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如何施以恰当的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令无数在外打工的父母担忧,令无数教育工作者困惑,令和谐社会不和谐。也有人疾呼"富了一代农民,垮了一代孩子。" 留守儿童的"三缺"困境--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致使他们厌学严重,学习成绩差,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行为放浪不羁,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现有留守儿童 2000 多万人,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加突显。2004 年 5 月,教育部召开"中国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研讨座谈会"、2005 年 5 月,全国妇联等单位召开"中国农村 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再到 2006 年 9 月,全国妇联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笔者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影响下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关注,着手开始查阅了大量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献,然后就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来。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有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中无疑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家庭结构,可能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特殊的影响,具有典型性、可研究性。

  1.1.1.2 从家庭社会学,家庭经济学等视角出发可以更深入地剖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

  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相似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其父母外出务工后家庭结构的缺损,成长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家庭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到底起怎样的作用?父母外出务工后,哪些家庭功能发生了改变?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如何?父母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家庭角色、家庭观念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目前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比较单一的视角出发,关注某些负面的现象。对于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家庭内部因素并未作系统深入地分析。作为一名研究生,以及对社会学,经济学的兴趣,从多学科视角探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期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促进、巩固。

  1.1.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到 2000 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趋势。农村留守儿童守家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有老人和小孩的问题,有安全和生活的,也有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问题。学界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还显得薄弱。

  这也正是本次研究的目的所在。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的倡导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家庭教育在人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最终都是要通过家庭起作用。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在自然监护人缺乏的情况下,实际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内容之一。

  广西边境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的优势,普遍存在经商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外出发展务工的人员比比皆是。且广西区内少数民族众多,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龙州县的留守儿童存在其特殊性,因此对该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希望本次研究,能引起社会更多人士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更好地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同时,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研究为当地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借鉴。

  1.2 留守儿童和家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1 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

  1.2.1.1 国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和我国差别较大,没有我国政策上的诸多特殊性,所以在解决对策上我国难以借签,我们可以借签他们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方面以及监护人影响方面研究的成果。在世界许多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像我国这样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口转移并不像我国一样,所以并没有出现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特殊性问题。国外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资料很少,与此相近的研究只有极少一部分,一方面集中在这些儿童在行为、心理状态方面,父母外出,留守儿童在家中的孩子通常较容易产生愤怒、不安、害怕、拒绝、失落、沮丧等情绪。但也同时指出这些问题也必须由孩子自己去处理及面对。另一方面,是孩子监护人的类型方面,如 Anan Beltran 指出,隔代教育由许多因素组成的,例如,儿童双亲外出、工作或者失业,使得父母祖父母在自愿或者非自愿的情形下,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无疑是快速变化的领域之一。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可能对这个家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正是针对现今传统上被视为家庭"实体"的东西与家庭认同意识之间出现了偏离,引入家庭认同意识这一操作概念分析转折时期的家庭状况,记述意识和现实的差异、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日本社会所长期存在的单身赴任现象所造成的一些问题如留守妻子、留守子女问题,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所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一定类似的地方。因此,日本的单身赴任研究和家庭社会学的已有理论也可以为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提供借鉴。

  1.2.1.2.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 年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已达 1.14 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23%.其中举家在外打工的 2430 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 6-14 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 643 万。与被父母带入城市接受教育的流动儿童相对的是规模更大的留守儿童。2004 年 5 月,教育部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讨座谈会".2005 年 5 月,全国妇联等单位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再到 2006 年 9 月,全国妇联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

  与此同时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也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对甘肃、河北、江苏等省5 个县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所占比重约为 47.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外出流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社交行为和社交技能的培养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对初中学生的社交行为和社交技能无显着影响。叶敬忠等在陕西、宁夏、河北和北京 4 省(市)的 10 个村子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正确指导,缺乏判断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和越轨行为的影响,长期下去形成恶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有特殊境遇和特殊经历的儿童群体。从中国期刊网以"留守儿童"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是从 1995 年才开始的,这与当前我国"打工潮"高涨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较早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多是一些来自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些新闻媒体的记者,他们往往比较关注极端的个案 ,指出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呼吁人们关心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其后是来自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是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分别从各个学科的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研究结论也是在以学校为研究层面的基础上得出的,关注对象是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二是以农村社区为调查研究的基本单位,在以社区为研究层面的基础上作结论,关注对象包括学龄前的留守儿童,但主要还是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术论文都属于前者,以后者为特点的论文较少,目前仅有一部分关于留守儿童的和专着是以社区层面的研究为特点。

  1.2.2 家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景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亲子交往的实质(Drtling&Steinberg,199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令德((D Baumrind)曾对家庭教育行为和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了长达 10 年的三次研究,这也是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鲍姆令德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鲍姆令德之后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权威型的教育方式是最为有效的但最费时费力的一种教育类型。后来麦考贝和玛丁(Maccobv&Martin,1983)在鲍姆令德的分类基础上,将放任型的教育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分为沉溺型和忽视型两种,对儿童要求较少、反应较高的叫沉溺型,而对儿童要求和反应都较低的叫做忽视型。现在,鲍姆令德又把家庭教育方式概括为 7 类:期望型、民主型、非制导型、专制一指导型、非专制一指导型、投入型和一般型。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育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育方式的研究从表面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期间,国外学者即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的探讨了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1.2.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大多从 80 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育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育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育态度的成因。

  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 家庭教育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研究上的空白。其实,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要。

  第二,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

  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育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育方式内在的结构。80 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育方式,如将家庭教育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

  进入 90 年代,研究者对教育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

  第四,对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育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孩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育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着。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留守儿童相关概念。

  1.3.1.1.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首先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问题。" 留守儿童"在 1994 年第一次提出时的意义为父母外出打工或出国留守儿童学、工作而被留守在国内的儿童。这和现在留守儿童的概念不尽相同。而本文考察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范围仅限于国内。以往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些定义将留守儿童直接等同于农村留守儿童,这种划分有失偏颇,因为留守儿童不仅在农村,城市中也存在。

  其次,学者们在定义留守儿童年龄时段上也存在明显分歧,如吴霓课题组把留守儿童的年龄框定在 6-16 岁,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儿童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 岁)".此外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还有:"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守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14 周岁以下的儿童。"笔者认为,要真正弄清楚留守儿童的概念,首先要从"儿童"的界定范围着手。所谓儿童是指"身心处于未成熟阶段的个体。狭义指少年期前的阶段"."广义的儿童是指自出生至成熟时期以内的所有孩子。狭义的儿童是指处于少年期阶段之前的孩子,即 11、12 岁之前的孩子".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系指 18 周岁及以下的任何人。"因此,为了从更广的视角来关注众多留守儿童守孩子的利益,笔者认为,在儿童年龄界定方面,应遵循《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标准(18 周岁及以下)为宜。综上所述,本文中的农村"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而被留守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 6-18 岁之间的儿童。

  再次,学者们对于留守儿童的称呼上也众说纷云。留守儿童的称呼起先为"流动人口子女",人们又常常称之为"流动民工子女".与它意思相近的称呼也有很多种:"打工仔子女","外来工子女","外来工子弟","民工子女 ", "民工子弟","外来民工子女".这些称呼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光是对留守儿童的英文翻译就有好几种:

  Parent-absent-students"(王丽芬,2002;王东宇,2005),"Left-behind-children"(叶敬忠等,2005),"Children left"(周宗奎等,2005),stay-bewatched children(刘迪,2008),stay-home children(曹旭东,2007),rural rear children(陆丹,2008), Rural hometown-remained children(程艳艳,2007),guarded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王瑛瑶,2007)。

  1.3.1.2.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他们弱势群体的属性和边缘性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 social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部分儿童、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对于弱势群体的划分,不同学科的解释角度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弱势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有着多方面的表现:经济较为贫困,社会地位卑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精神长期处于忧郁、压抑状态等。

  第二,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有着个人难以改变的原因。如有些由于身体和自身素质或制度变革、技术发展等造成的困境,即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仍然无法改变,只能是无力地与困境抗争。

  第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社会处境,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些需要他人帮助、支持甚至是救助的群体。外力的帮助和支持是改善、改变他们状况的主要力量。

  因此,留守儿童必然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归属,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心理上、社会地位上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体系中同样处于弱势地位,在家庭中,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在学校中,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先生指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只是中国农民的家事,它实实在在是国家和全民的国事。" 如果农民工子女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出现进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那他们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很多农民工及其子女既无法融入城市的新生活又不想回归到原来的生活轨道。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守在家的子女无法认同现有的寄养家庭,又对原来的家庭感到陌生,留守儿童的弱势性和边缘性是他们的基本属性。

  1.3.2 家庭教育。

  1.3.2.1 家庭。

  关于家庭的涵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一是注重家庭的生物学属性;一是强调家庭的社会属性。从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界定:

  通常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而言。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亲属;第二,有比较长久的共同生活。

  父母子形成的团体,我们称之为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家庭的自然属性在于它是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家庭的社会属性在于一定的家庭形态,总是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只有透过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才能科学地认识家庭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社会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家庭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是受人类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家庭是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1.3.2.2. 家庭教育。

  《辞海》对"家庭教育"词条的解释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虽然主要由学校承担,但也确认家庭教育是教育后一代的重要阵地。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统一教育影响,使儿童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儿方面都获得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学》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 1 卷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缪建东在《家庭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家一长对子女的教育,又包括子女对家长的教育,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子女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所形成的影响。

  1.4 研究设计。

  1.4.1 思路及方法。

  根据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现有条件,本次研究调查的地点初步选取在了广西龙州的金龙。研究是以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监护人,主要知情人为分析单位。

  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主要采取了非随机的抽样方式,而在儿童样本(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 选取上则基本上依照随机抽样方式。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案例调查等社会学调查工具,以及小组访谈,主要知情人访谈,每日活动图,角色扮演等研究工具来收集资料。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家庭制度、监护类型、家庭教育方式为核心概念,以社会转型、家庭变迁等为辅助概念来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教育心理学、家庭社会学、家庭经济学为学科支持。同时以家庭教育为问题切入点,以新时代家教理念为主要分析工具,围绕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的转变(父母,老师,同辈群体,成长环境)建立家长--儿童--监护人的模式。利用这一分析模式来分析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同辈群体等中的心理、生理、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生存状态以及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具体来说,在此次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访谈、观察法、案例和文献分析法方法来收集论文所需的理论材料和实证材料。

  ⑴ 个案访谈(case interview):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为了更贴近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观点与情景脉络,采用个案访谈收集资料并进行案例分析。由于研究者本身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因此在研究进行中,除积极倾听外,也配合受访者当时的思考脉络做进一步的探索,并将访谈情景与受访者非口语信息的观察记录在笔记中,以作为参考之用。通过这些过程,增加研究者对于受访者语言表达的体会与了解,以提高资料的深度与丰富性,并且更接近受访者的个人世界。

  ⑵观察法:入户时留心观察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日常互动以及访谈过程中的非口语信息。

  ⑶。文献分析:文献分析中主要是想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研究中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已经取得的进展,为本次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1.4.2 研究问题的假设。
  
  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与其实际监护人的素质密切相关

  1.5 本文相关理论。

  1.5.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h. maslow, 1908 一 1970)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 1943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 3 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提出需要的 5 个层次如下: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1.5.2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资本理论。

  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四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性资本,并集中研究了各种资本之间的区分和相互作用。他认为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经济资本是资本的最有效的形式,是其他各类资本的根源。这种资本可以转换成金钱的形式,从上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经济资本可以被转换为象征性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但这种转换较为复杂,不是即时性的,且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布迪厄认为社会结构是再生产的,社会结构有一种复原自身的机制,通过再生产,社会成员实现了社会地位的家庭内代际传递。在布迪厄那里,有两种社会再生产:一是经济资本的再生产,即私人财产以继承遗产的方式在家庭内部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这是一种直接再生产;二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这种不是资本到资本的直接传递,而是在其中加入媒介,即学校教育、社会化等,教育使不同等级的后代获得了进入不同等级的机会和凭证。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理论术语,是布迪厄将经济学概念成功地运用于文化研究的典型例子,是布迪厄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

  1.5.3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在社会分层方面存在两种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三体系论。前者是以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以生产资料占有的关系为标准进行的阶层划分,主要适用于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后者。社会分层的理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

  他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有三个,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富裕阶层为子女提供了更好的物质资源,能使子女进入条件更好的学校,也有条件使他们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国外关于不同阶层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认为:

  中等阶层家庭,父母重视子女的自主好奇及自制品质的培养,重视亲子关系的建构。而低社会阶层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有较少的语言互动,子女必须自己去认识现实环境,亲子间沟通较少,亲子关系上重视孩子的服从、使子女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与不信任,生活比较压抑。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较为粗略,对家庭教育没有作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对事实家庭教育的实证调查更是明显不足,而留守儿童的现有生活环境是事实家庭环境,影响并对孩子起绝对教育功效的是事实上的"家长"们,这些"事实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等对留守儿童守孩子有直接的影响,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较少采用案例分析,访谈摘要等。有些研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很少有实证调查,只是通过推测或文献查究等方式进行分析,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

  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中国北部和中东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对留守儿童较多的西南地区着力相对较少,而笔者所处的广西及广西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这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尤其不能适应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要求。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中,根据 2004 年广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为 655.2 万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相伴而生的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根据自治区妇联2006年底对全区12个市91个县区留守儿童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区农村留守儿童为 98.98 万人,占所调查的 91 县(区)儿童总数的 10.2%.在广西的留守儿童群体中,边境地区的留守儿童占了不小的比例,边境地区的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内地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广西边境地区与越南接壤,由于地缘的关系,中越两国人民交往密切,存在相当数量的跨国婚姻的留守儿童。其次,民族成分复杂,广西边境地区共有壮、苗、侗、傣等 12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82%.最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广西边境地区以山地、旱地为主,大量的土地不适宜耕种,再加上交通不便,使得边境地区的发展落后于区内的其他地区。在文化教育方面,广西边境地区中小学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教育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当地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比较淡薄,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此种种,造成了边境地区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在留守儿童问题上,目前学界已有相当数量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但是对于边境地区留守儿童的研究却鲜少见到。这不能不说是留守儿童研究的一个缺憾。此次对边境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也算是弥补这一大缺憾吧。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