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9884字

  第二节 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被认为是最接近罗贯中原创的"古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坊间民众对历史演义小说的浓厚兴趣,加之一些书商的推波助澜,《三国演义》的流传铺广开来。尤其是清朝初年毛氏父子,假托"古本"对《三国演义》进行重新的修订,并且加以评论,在保持故事情节原貌的基础上对嘉靖本作了一些增补、删削、细节上的修改,修成流传千百年的名着之一《三国演义》(简称毛评本)。毛评本之于嘉靖本是有很大不同的,集中表现在思想倾向上。毫无疑问,嘉靖本与毛本在总的思想倾向上是拥刘反曹的,但是其指导思想上还存在这分歧,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声称:" …… 惟昭烈之为正统愈无疑也, 陈寿之志, 未及辨此, 余故折衷于紫阳《纲目》,而特于演义中附正之。"毛评本这段话的意图很明显,是否为正统是毛宗岗衡量英雄的最高标准,换言之不是正统即不能视为英雄。《三国演义》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于如何处史实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矛盾与关系上。它遵循史实而又不拘泥于史实,反映三国时代的面貌而又超越了三国时代本身,在史实于艺术之间适度的摆动,创造出生动的历史小说世界。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嘉靖本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处理,毛氏父子在此基础上对三国史实进一步修订,这使得《三国演义》的情节更加连贯,人物更加生动形象,拥刘贬曹的思想更加强烈,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

  毛氏父子对史实的进一步修订,曹操的奸雄形象得到强化。《三国演义》遵循了三国历史的基本路线,主要从正史的记载中采取史实,而且广泛汲取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三国故事,对故事情节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凸显曹操"奸雄"形象,具体表现在:

  一、毛评本《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相比,增添了曹操奸雄形象。

  在嘉靖本中,曹操还是一个颇有风范,驰骋天下,有恢弘气度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毛评本中,曹操政治家的色彩黯淡了,军事家的光芒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曹操负面形象的细致描绘,一代奸雄的典型塑造。在毛评本中,一些情节属于无中生有,没有史实依据,用以丑化曹操。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故事情节发展服务的。尤其是叙述曹操的一些事件,作者在修改的时候更加大胆,为了达到贬义曹操的目的,毛氏父子不惜增添或者舍弃这些史实,以达到其符合自身理想的愿望去塑造曹操形象。

  (一)与《三国志》相比,毛评本《三国演义》强化贬抑曹操之情。

  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部分故事情节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这里边比较引人注目的桥段如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这一情节。在小说的第十四回中,作者对史实稍做更改,串联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事件。当时李傕、郭汜以下犯上,大乱于洛阳,民不聊生,皇室衰微。正在这危机时刻,太尉杨彪宣请献帝召曹操入洛阳救驾,就是这样一个宣请救驾情节的巧妙加入,为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罪恶行径埋下伏笔。紧接着曹操于谋士商议,确定迎天子,后用"曹操大喜"来说明曹操得意的心态。事实上,献帝宣召曹操入洛阳,史实上并没有记载,小说之所以这样刻意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刻画曹操狼子野心的企图。"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谋迎天子确有其事:建安元年(196),曹操接纳了谋士荀彧和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迎接献帝到许都,掌握朝政大权。而在前一年,袁绍的谋士沮授向袁绍也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建议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不予采纳,这一史实在《资治通鉴》《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记载,但演义却没有采用。"小说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让曹操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始作俑者,强化了他的"篡盗"形象,奸雄形象深入人心。再如毛评本第三十七回,曹操诈书骗徐庶之母,后徐母骂曹后自缢而死这一事件。历史上确实存在徐庶这个人,他出身寒微但是个名士,很多人如曹操,刘备都想得到这样一个谋士。毛评本《三国演义》中徐庶本想辅佐刘备,但是因其母亲被曹操所掳,因此辞别刘备,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实际上徐庶的出现时为了引出诸葛亮的亮相,通过对比,衬托出诸葛孔明的智谋超群。这种情节的安排,前后连贯,合情合理。但据史书记载,徐庶投奔刘备以后,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徐庶辞刘归曹,发生在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同刘备幕下一年之久。毛评本《三国演义》的叙述与史实有些出入。而后又铺陈叙述了徐庶奔赴许昌见母亲这一事件。当徐庶见到母亲之后,得 知曹操诈书骗徐庶,小说借用徐母之口大骂曹操"岂不知曹操欺君罔上之贼?……自取恶名,真愚夫也!"随后徐母自缢而死,徐庶因此事也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这个情节是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属于无中生有的虚构,旨在徐母口中表达对曹操的贬义,表达强烈的其痛恨之情。再如曹操征讨陶谦,背上了乱杀无辜的骂名,但这一事件与历史记述存在较大差距。再如第十回中,曹操父亲被陶谦杀害,曹操为报父仇,屠杀徐州百姓,遭到世人唾弃。历史上的曹操曾经两次攻打徐州,且政治目的大于杀父之仇,实际上曹操也是为了夺得徐州这个军家必争之地。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美化了陶谦,把他视为仁义的代名词,从而将曹操位于不仁的一方,为了达到更加丑化曹操的目的,虚构了这样一个桥段:九江太守边让知道陶谦有难,特意引五千兵相救,曹操听后勃然大怒,让手下猛将夏侯惇将他杀害。这只是一个曹操征讨陶谦的一个补充事件,这样虚构的目的在说明曹操凶狠无度,滥杀无辜的性格特征。然而历史上曹操攻打徐州时,边让已将"去官还家",不是九江太守了,也不大可能带兵去救徐州。毛评本《三国演义》在这些细节的处理,可以看出作者贬抑曹操的用意。又如曹操"许田射鹿"这一情节,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引《蜀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刘备杀公,备不从。"于是小说铺陈了一段曹操邀请天子众臣打猎的场面:曹操率领十万兵马,与天子之马并行,然而却只相差一马头。众所周知,胆敢与天子并马而行,这是一种僭越皇权的行为,非等闲之辈所敢为,可想而知,曹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有此举措。在打猎当中,"忽然荆棘中跑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这种代天子接受群臣的"万岁"的严重行为,暴露了曹操的野心,这也激起了众人的怒气。尤其是关云,只见他扬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但被刘备制止。然而这段情节并不见于史,参照《三国志·蜀书·关于传》注引《蜀记》只说"当时刘备在许都时,曾经与曹操一同打过猎,而没说曹操请汉献帝打猎。"与此同时,另一场抗争也正在上演,汉献帝血写衣带诏,"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合谋董承等杀掉曹操,后伏皇及伏完后被曹操诛杀。核实诸家史书,伏皇后及其父伏完并没有参加此次衣带诏事件,曹操的残暴行径,通过这两次情节的巧妙安排,其丑恶嘴脸跃然纸上。再如张松出使许都,欲献出西川地图,劝刘璋投奔曹操。但因其面貌丑陋,言语上戏辱曹操,遭到曹操的冷遇,随即巧遇赵云,并且经赵云引荐去见荆州刘备,因刘备对他恭敬有加,相比曹操的冷遇,反差较大,因而张松向刘备进献了益州地图,从而在曹刘的对比中表现出曹操的傲慢自大,目中无人。"核实诸家史书,这个事件并没有出现在历史当中。

  据《三国志》记载,张松奔赴许都是在建安十三年,此行之后他直接返回益州而并未奔赴荆州;建安十六年他向刘璋建议,请刘备入蜀,刘璋派去荆州的人是法正而不是张松;事实上刘备入蜀后,张松给刘备写密信,但被其兄弟告发而被刘璋处死,他和刘备很可能没见过面。"小说就此铺陈成上述情节,并且通过一段对话展示出曹操的傲慢自得和心胸狭隘:张松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面对曹操手下的挑战将《孟德新书》背诵下来,并以蜀中小儿,皆能熟记相讥讽,曹操大为不满,于是曹操向通过战士军队的威风来震慑张松,曹操问:"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张松先是回答:"吾蜀中不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天下。"而后曹操自诩:"天下英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张松的回答更含有讥讽之意,"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后遭到曹操的谩骂。张松本欲献出地图,表达投奔之意,曹操却表现出一幅傲慢无礼,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姿态。除此之外小说还叙述曹操多疑的性格特征,如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叙述了诸葛亮以疑兵之计惊扰曹军,蜀军背水破敌,结果蜀军战胜了曹操,此时刘备还不知道原因,随即问诸葛亮:"曹操此来,何败之速也?"诸葛亮回答:"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

  吾以疑兵剩之。"与历史的记载不同,刘备自战胜夏侯渊之后,并没有和曹操正面交战。"曹操实际上是亲自征讨汉中,刘备守险地聚众对抗曹操,坚守不出,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曹军久攻不下,曹操也无计可施,因消耗严重只好下令撤军。"小说凭空虚构了这一情节,旨在突出诸葛亮的智谋出众,进而侧面烘托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

  (二)与《三国志》相比,毛评本《三国演义》在很大程度上丑化曹操。

  毛评本《三国演义》以史书为基础,做了大量的虚构,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在故事的演化方面,其故事的主体方面与《三国志》是相符的,然而作者并没有做正史的奴隶,而是基于史实的基础之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注入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军事谋略,社会见闻,用自己的道德审美观念来统摄全篇,构造出一个虚虚实实的艺术世界。在这个艺术世界中生活的人物不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已经拥有自身个性,行动逻辑的人物形象,虽然与历史真实面貌有所差距,但是在艺术世界中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典型,也是十分成功的。曹操便是毛评本《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较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毛氏父子在修改《三国演义》的时候,有意的强调曹操奸诈,狡猾,残忍,并且对一些事件进行改写,突出曹操的负面形象,因而使曹操作为文才超群,武略盖世的一代英雄被演变成一个恶德的化身,深入人心。如曹操孤身行刺董卓属于子虚乌有,后来逃匿吕伯奢一家,按照《魏书》的记载曹操属于自卫,但毛评本却改为先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后故意杀吕伯奢本人,并且在遭到陈宫批评时,竟公然亮出"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又如借管粮官人头以安军心一事,按记载,以小斛克扣军粮以延时日的主意本是管粮官想出,曹操只是表示同意,后来军中有怨言,才借人头以安军心。毛评本《三国演义》改为曹操受意管粮官发粮,然后派人了解士兵反应,当事情败露、怨声四起时,便杀仓官以服众,变得完全是计划周密的权谋了。历史上的曹操杀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一点我们无需做辩解。然而毛氏父子对于这样的事实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贬抑曹操,小说对史实做了相对于合情合理的更改,凸显出出曹操凶残的面貌。如曹操杀祢衡,基本是根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张衡《文士传》。

  历史上的祢衡击鼓骂曹是两次完成的:第一次击鼓而未骂曹,第二次大骂曹操而未见曹操,演义将这两次骂曹合为一次,但作品所写的祢衡骂曹及其僚属的话,并不见于史。

  《文士传》称曹操将祢衡送到刘表处,并不是命他招降刘表;《平原祢衡转》则称祢衡是自己前往荆州。毛评本将这两个事件稍做更改,上演了一出曹操借刀杀人的好戏,从而突出曹操心胸狭隘的性格特征。

  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仅有权谋,心胸狭隘,而且妒忌贤能,最为经典的就是曹操杀杨修这一故事情节。杨修,历史上确有其人,根据《三国志》记载,他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东汉末年着名的文学家,学问渊博,而且聪明智慧,在曹操手下担任丞相主簿一职。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意味着杨修的才能出众,他能很好的处理好国家内外的大事,对此曹操对他还是很满意的。杨修为什么会死,其原因很复杂,《三国志》是这样说的:"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由此可以得出杨修真正的死因:一是参与了夺嫡之争,二是他的身份导致他被曹操处死。毛评本《三国演义》中杨修的死因是由于他"恃才放旷",而且其才能又遭到曹操的妒忌,因此在征汉中的过程中,曹操借口"鸡肋"一事杀害杨修,凸显出曹操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性格特点。核实史书,杨修的真正的死因与小说的叙述是有所出入的,历史上杨修没有死于汉中,而且杨修的死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他所拥有的才华。且看《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典略》的一段记载:"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

  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修所着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裴松之注引《典略》重没有说曹操因为"鸡肋"事件而杀杨修,"鸡肋"只不过是作为一个例子而已,"修之几决,多有此类"说明这只不过是众多例子中的其中一个,曹操绝对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就想着要杀害杨修,换句话说,曹操因为他对杨修属于嫉恨的过深,积怨太久,所以才会将他处死。当然,因为杨修恃才放旷而将杨修杀害显得曹操过于残忍,这里边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三国志》交代的很清楚,杨修原来是袁术的外甥,他本人的身份不能融入与曹操的利益集团,且参与了曹植与曹丕的夺嫡之争,曹操由此见嫉,可见政治原因是杨修遭到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毛评本《三国演义》对此事件避重就轻,通过将"鸡肋事件"放大,把曹操刻画成一个极度心胸狭隘,妒贤嫉能的卑鄙小人。杨修因其"聪明绝顶",甚知曹操心意,但是他的"聪明"却屡次犯了曹操的忌讳。如曹操曾经修建一个后花园,建成之后曹操去观摩一番,观摩之后并没有立即作出评价,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随后便离去。

  众人都不理解什么意思,但杨修为人聪明,领会了曹操的用意,因为"阔"字乃"门"内添了一个"活"字,看来曹操是嫌弃门修的太宽阔了,于是杨修下令改造园门。等曹操再次观赏后看到园门改小,大为惊喜。后知道杨修通晓他的心意,将园门改造是杨修所为。小说是这样描述曹操当时的心理状态:"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如塞北送来一盒酥进献曹操,曹操随即在盒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到后,竟然又领会曹操的心意,将酥分给众人吃。曹操问杨修缘故,杨修回答:"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背丞相之命呼?"曹操的反应又是"操虽喜笑,心甚恶之。";再如曹操在梦中杀掉自己的近侍,杀人后悔恨不已,立刻举行厚葬,曹操对此痛哭,然而杨修非常理解曹操的用意,临葬时杨修慨叹,"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尔!"曹操对此更是"闻而愈恶之!"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曹操对杨修的厌恶逐步升级,妒贤嫉能的心态进一步的加深。除此之外,杨修还被卷入了曹植与曹丕夺取太子的斗争中。

  曹植喜爱杨修,杨修的才能较高,每每有军国大事都与杨修商量,引来曹丕的妒忌,这也成为曹丕排挤曹植的导火索。曹操对曹植的才能喜爱有加,于是曹丕设下了进献谗言,说曹植的所作所为都是杨修所教,因而惹怒了曹操。对于立嗣一事,曹操是非常审慎的,容不得半点欺骗,所以便有了杀杨修之心。进而在曹操在汉中与马超交战的过程中,双方僵持,曹操对这场战斗也是进退维谷,犹豫不决,于是便产生了"鸡肋事件".

  曹操一怒之下,以"怎敢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为借口将杨修处死,显示出曹操的心胸狭隘。"《后汉书·杨震传附杨修传》注引《续汉书》记载,杨修死年为四十五岁,而且史实上记载曹操从汉中撤军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杨修被杀是在这年的秋天。"毛氏父子之所以这样的更改串联铺陈鸡肋事件,就是为了强化曹操的负面形象,而杨修之死也是曹操妒贤嫉能,心胸狭隘,残忍无道的集中体现,在情节的更改中重申了曹操的奸雄形象。

  二、毛评本《三国演义》与嘉靖本相比,继续强化曹操奸雄形象。

  在毛评本中,曹操的奸雄形象得到强化,这种强化可以看作是对曹操形象的定型,即--"奸绝".毛氏父子通过对嘉靖本的增补删改,以自身强烈的"拥刘贬曹"思想倾向为出发点,以民间道德伦理评判为准绳,对嘉靖本中赞誉曹操的文字删掉了,增加了一些情节以及评点加强对曹操批判,曹操也由在嘉靖本中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形象转变成了毛本中活脱脱的奸雄典型,曹操也成为了"奸"的代名词,一直到今天影响深远,毛氏父子可谓功劳不小。

  (一)与嘉靖本相比,毛评本《三国演义》在章节回目的改动,暗含贬义毛氏父子对嘉靖本回目的改动,就可以看出毛本中的曹操形象呈现出与嘉靖本的不同。毛评本对嘉靖本回目的改动可以看做是毛氏父子对曹操审美倾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毛氏父子之前,李卓吾就曾将二百四十回改成一百二十回,前后虽对称,但词语没有发生变化,也没有对偶的形式美。对此毛评本在《凡例》中也谈到过:"俗本题纲,参差不对,杂乱无章,又于一回之中分上下两截。今悉体作者之意而联贯之,每回必以二语对偶为题,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毛氏父子这样的精工之作,意图还是非常明显的,既提纲挈领的概括了每一章的内容,同时也突出人物的性格神采,尤其是曹操形象的塑造方面,体现了与嘉靖本的差异。

  这几则回目的改动,视曹操为汉朝的国贼、奸雄,对曹操极度的丑化,毛氏父子将曹操当做篡汉的代表,其丑诋意图十分明显,曹操奸雄形象概括性的在回目中就体现出来了。在改动回目的过程当中,毛氏父子还有意图的赞美了刘备,在对比之中,曹操的奸雄形象更为明显。

  历史上对于曹刘之间谁是正统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从上述回目的设置来看,嘉靖本对于谁是帝位的问题,还是比较客观的,作者只是如实客观陈述史实,并没有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但是,在毛评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刘备被冠上了"汉王 ""续大统"的称谓,曹操则是"奸雄",是因果报应中的罪有应得者,极具强烈的主观倾向。再如当同样曹操、刘备在军事斗争中失败的时候。

  战争中有胜负之分也是兵家常事,就回目的设置来看,嘉靖本对于刘备战事的失利没有躲闪之词,对于失败也是直接交代,但是毛评本却避而不谈,如将"败走荆州"改为"依附刘表"通过掩盖战败的结果将读者的视角从战争中转移到刘备仁爱厚民的美好品德上面。但在涉及曹操的回目时,情况恰恰相反,"周瑜三战曹操"客观上交代了双方对象、地点;毛评本的重点则在于曹操的折兵。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两个版本对于曹操态度的不同,毛评本与嘉靖本相比,带有更多的主观倾向,对刘备仁德的大加赞扬,对曹操奸雄形象的极力批判,当然毛氏父子对于"拥刘贬曹"正统观的过于追求,造成了曹操形象的单一化,这也是毛评本人物观的局限。

  (二)与嘉靖本相比,毛评本弱化了曹操英雄形象,凸显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嘉靖本在情节的安排和铺陈的过程中,前后反差明显,在凸显人物神采的基础上表达主旨。相比之下,毛评本的刻画过于直白,对人物的褒贬大有盖过其塑造人物形象自身的意味。不过从总的倾向来看,嘉靖本与毛评本的倾向都是反曹的,如曹操的徐州屠城、梦中杀人等一系列情节,作者都是极力鞭挞的。但罗贯中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仁德"的思想进行考虑。也就是说曹操符合仁德的地方,罗贯中也是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关于这一点,毛评本是判然有别的。如曹操的首次亮相,嘉靖本是这样描述:"见一彪人马,尽行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昊,胸内熟谙韬略。官拜骑都尉,沛国谁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这段文字有声有色的刻画了曹操的智谋超群,而毛评本的描述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毛氏父子将赞扬曹操谋略超群的那段文字省略了,事实上罗贯中的曹操的赞美是有历史根据的,但毛评本皆不予采纳,几句冷冰冰的文字就可以看出对曹操的贬抑之情。

  在嘉靖本中,曹操的一些行为还带有封建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如刘备带有携民渡江的美德善举,曹操同样也有"恤民为德"的表现,对此罗贯中是给与充分肯定的,如嘉靖本中"刘玄德败走荆州"一则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曹操兵治冀州边界,叹曰···况禾稼在田之时,不可扰动,权且罢兵。"这里边体现出曹操体恤百姓疾苦,其忧国忧民的情思值得肯定。再如"操差人入城,不许劫掠良民""果见城门处,百姓扶老携幼……老弱百姓约有数与。"曹操这样做的目的是他对"民为邦本"这一观念的正确认识,因此在嘉靖本中,曹操攻打冀州但中途放弃,左右以 "若恤其民,必误大事"的利害关系劝告曹操的时候,曹操却回答:"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有何哉。"这一段对话也被毛评本所删,毛本对曹操"恤民""仁德"等观念全然无视,力图尽显曹操阴险,狡诈的一面。

  在毛评本中,《三国演义》对一些细微的情节的改动进行了处理。虽然这些改动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影响,但对于塑造曹操形象上,其用意是非常深刻的。如第二十五回"秉烛达旦"这一情节,曹操礼遇关公是小说中比较精美的一段文字,曹操爱才,"欲乱其上下内外之礼"关羽不为所动,仍然心念这刘备。这一情节关羽的"义绝"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侧面烘托出曹操"爱关公,敬关公,而又欲此试关公""奸雄之奸真实如鬼如域。"再如曹操刺董卓这一情节,嘉靖本是这样描述的:"(曹操)意欲拔刀,惧卓有力,不敢下手。"毛评本:"(曹操)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曹操谋害董卓时候还尚年轻,他献计害卓体现出了他初生牛犊,无所畏惧的精神。但是临敌未免有些心虚,嘉靖本言"不敢下手"反应年轻的曹操稍有恐惧的心理,而这种描写与后期的"老谋深算"的曹操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英雄历经岁月沧桑的成长过程。

  与之相对比,毛评本的修改显示出对曹操的不同认知,"未敢轻动"是小心谨慎的意思,毛评本视曹操为老练机制的狡猾之人,视其为符合曹操奸雄的本质特征。

  (三)与嘉靖本相比,毛评本《三国演义》增添了一些贬低曹操形象的评论。

  毛氏父子视奸雄为曹操的本质,这里边通过增添一些诗评、情节来刻画曹操奸诈的形象,并且加以点评,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倾向,深化了曹操奸雄本质特征。毛宗岗以崇高的道德审美作为自身评价的标准,在一些涉及曹操的事件后边作了一些评价,如第四回曹操杀吕伯奢之后,增写"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第二十四回增添了杨彪被害和孔融进谏的故事,并增添了前人诗评"呼嗟帝胄势孤穷,全伏分兵劫寨功。

  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的诗论。第七十八回增添"分香卖履"、"设疑冢七十二"两则轶闻。最为生动的是第二十二回增加了陈琳讨曹的檄文,这篇檄文长达一千六百多字,陈琳在檄文中历数曹操的罪行,列举曹操十多条罪状,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等等",并批注"方吓得汗出,便强颜欢笑,真是奸雄。"毛宗岗借陈琳的檄文直抒胸臆,直指曹操为以下犯上的"汉贼"形象,其拥刘贬曹的倾向可见一斑。

  为了丑化曹操,毛氏父子可谓是尽行抹黑,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曹操"奸"的性格定性。如第十四回陶谦部下杀了曹操一家,毛宗岗认为这是因果报应,"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以示意曹操全家被杀乃是罪有应得。第十七回曹操马踏麦田,犯了禁令,割发代首,予以示罪。但毛宗岗先是注明"无所不用其借"意在表明曹操的权诈和虚伪,紧接着有增添诗论"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第二十四回曹操杀伏皇后,"吁嗟帝胄势孤穷, 全仗分兵劫寨功。 争奈牙旗折有兆, 老天何故纵奸雄?"第四十五回曹操赤壁之战前夕,中了周瑜的反间计,错杀两员大将蔡瑁和张允,只见后人诗叹"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可谓是对曹操的过失拍案叫好。第六十八回方士左慈戏耍曹操,暗语道破曹操将死,"奸雄权势能倾国,道士仙机更异人"表达对曹操强烈的鄙夷之情。 毛评本增加的诗评可以看出毛宗岗对于曹操的态度,这些诗评一再咏叹,都是作者最鲜明最浓缩的观点,即视曹操为奸雄的典型。

  总之,曹操形象经过毛氏父子的削删曾改,由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转变为一个单一的国贼、奸雄的典型。这样艺术化的处理,曹操的"奸绝"形象得到强化,人物性格重点突出了,但丰富性相对减弱了。他的"奸"同样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只是这种性格还不够真实。但是毛评本《三国演义》毕竟是今天离普通大众最近的一个阅读版本,因此,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这个"奸绝"曹操也是今天普通大众最为熟悉,最为接受的曹操形象。历史中的曹操也许会对这个被艺术化的自己不甚满意,但是,从塑造典型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说,这种定型化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经过了小说的加工演变,曹操最终成为奸雄的典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