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裴松之注及其它史籍中的曹操形象。
陈寿所着的《三国志》作为正史,注重的是将重大史实罗列。世人认为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肯定了陈寿着史的地位。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陈寿对曹操的评价较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陈寿尊魏为正统,对曹操多正面赞颂而较少负面评价。但是《三国志》从某种角度上其叙事过于简陋,这也是一种遗憾,因此宋文帝命裴松之补注,以充实这段历史。裴松之精通史学,学问渊博,通过查补缺漏,纠正谬误的方法,竭尽平生所学,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创作。
尽管该书叙述 "颇伤杂芜",部分内容有累赘之嫌,但其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裴松之所引用的资料,凡正史、野史、民间说法、官方说法等等都被选用。这些材料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曹操作为三国人物的典型,其形象在裴松之注中也逐渐丰满,更重要的是使曹操的形象呈现出开放式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裴注对曹操的军事武功及其英雄形象进行肯定,另一方面其它史籍中的很多说法对曹操性格方面做了很大的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曹操的形象,使其更加生动、真实。
一、对曹操英雄形象的强化。
裴松之对曹操英雄形象的补充,少年时期的曹操就被人十分看重。裴注所引孙盛《异同杂语》记载,曹操问许子将如何评价自己,许子将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绍没有明确评价曹操为"英雄",而是"奸雄"、"能臣".意思是说曹操具备了既"奸"且"雄"的特点,在当时面对东汉末年的内忧外患,曹操拥有拯救乱世的资格。
年轻时期的曹操为治平天下的最佳人选,是许绍等有识之士的共识。
当然许绍对曹操做出这样的评价有其客观原因。首先许绍面临的时代是乱世将要来临,儒林清议救国全面失败。宦官进一步专权,东汉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十余年后,黄巾起义,天下由治而乱已成必然之势。其次,从曹操自身性格来讲,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机制多识,颇有智慧且尚有狡诈的特点。如裴注《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操经常到处闲逛,无所事事,他叔父给曹嵩说了数次,曹操为此很是头痛。不久,他就心生一计,一天,在路上他遥遥望见叔父后,突然口眼歪斜,叔父吃惊地询问原因,曹操回答:"我突然中风了!"叔父赶忙告诉了曹嵩。曹嵩得知儿子突然中风,赶忙派人唤回曹操,可见到儿子与平时没什么两样,曹嵩感到很奇怪,就问:
"你叔父说你在外面中风了,现在已经好了吗?"曹操回答父亲说:"我没中过什么风,这全是因为叔父不待见孩儿,所以,他才会背后说孩儿的坏话,欺骗父亲。"曹嵩开始怀疑弟弟的话了,从此以后,曹操的叔父再在曹嵩面前说曹操又在外面干了什么坏事,敦厚的曹嵩再也不相信了。曹操用机智的方式巧妙的瞒过了父亲,其尚权变的一面可见一斑。第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由治到乱本需要有人拨乱反正。乱世有其表现特征,各种社会矛盾集聚,政治处于失控的状态,长期被压抑的社会能量借着社会动乱喷薄而出,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肯于站出来匡扶乱世,对其他盲目的社会力量进行疏通引导,使其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当中,曹操就是不二人选。
曹操自幼性格顽劣,机警有权术。但真正令桥玄、许绍等人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曹操少年时期的任侠惹人诟病,但却有英雄气质。如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的一则史实:曹操曾经潜入中常侍张让的屋中行刺张让,不料被张让发觉;机警的曹操翻墙而出,没有受到伤害。这是一个典型事件,曹操的行为虽然恶劣,但其矛头直指宦官专权的张让,比起清流儒林之士的口诛笔伐,在少年时期就有如此刚毅勇敢的举动,是同时代其他人所不能及的。二是曹操个人追求功名的迫切之心,也是鲜有人比的。如裴注引《曹瞒传》的一则事例:曹操不畏豪强,造五色棒,如果有违反禁令的,曹操都会用五色棒执法。后蹇硕叔父夜行,违反禁令,曹操依法处置,这不但震慑了宦官,而且没有人敢再犯,显示出曹操要作出一番功绩的决心。但天下大乱,曹操能臣的梦想破灭了,面对当时的时局,曹操想为国家讨贼立功。在他三十四岁的时候,冀州刺史王芬图谋废除灵帝而立合肥侯为帝,曹操表示拒绝,因为废除皇帝自古以来是最为不详的举动;当董卓霍乱京师,废少帝而立献帝的时候,曹操与袁绍等人聚集义军,为国除害;袁绍想另立朝廷,企图立刘虞为帝,此举曹操是坚决反对的;袁术欲想称帝,曹操起兵讨伐。汉末由天下大乱到群雄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曹操始终是本着以维护东汉皇室的统治为己任的。裴注同时强化了曹操文武兼备的特征。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称曹操喜欢博览寻书,尤其喜欢兵法,曹操为《孙子兵法》亲自做注,这十三篇都流传于后世。对于军事理论的深入研究,是曹操军事谋略高超的的内在条件。
裴松之对曹操的文武兼备十分推崇,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形成了后世评价曹操军事谋略高超的典范。如裴注引《魏书》是这样评价曹操的:"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髃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曹操用兵变化多端,总是根据具体的战争环境制定决策,从而取得胜利,这和曹操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正所谓"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文武全才,其英雄形象的到进一步的补充。
二、注引多家呈现多面曹操。
(一)裴注增添了曹操形象的奸诈性格。
陈寿《三国志》中曹操以英雄帝王的形象出现,对他的负面形象叙述的并不多,这当然是由于陈寿所处时代影响。但裴松之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对曹操的形象侧面,即"奸诈"的形象进行补充。最具代表性的如许攸来降。官渡之战,《武帝纪》中只是对战争的过程,场面进行简单描述。但裴松之根据所掌握的史料,做了注脚,这些注脚丰富了曹操的形象,即"奸诈".曹操军粮已尽,许攸前来投降,《曹瞒传》对这一事件有细致的叙述: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他,竟然"跣出迎之"可见曹操当时内心极度兴奋之状。见到许攸之后,曹操肯定了这场战争定能胜利。曹操以礼相待,展开交谈。许攸便对曹操发问:"袁绍的势力非常强大,曹操如何应付?还有粮草否?"许攸前来直指曹操要害。曹操的回答是:"还可以支撑一年。"许攸知道曹操所言并属实,展开了步步紧逼的发问,曹操的回答由可以支撑半年,再到可以支撑一个月,企图迷惑许攸。
许攸感叹曹操所言不实,并且分析了时局:曹操粮草已尽,情况十分危急。袁绍的粮草全部囤积在乌巢,且毫无戒备,如今只要轻兵袭之,趁其不备,不过三天,袁氏可不攻自破。曹操对许攸虚虚实实,先说军粮能支配一年,再到半年,最后到一个月,曹操滑稽的回答没有瞒过许攸,但许攸的建议为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利提供转机,所谓尔虞我诈,曹操奸诈的性格在裴注中得到体现。又如《袁暐献帝春秋》记载曹操进攻濮阳,事先与田氏密谋反间,得以入城,正史也有记载。此时曹操与吕布展开激烈的战斗。曹操战败溃不成军,吕布急于追杀曹操,问曰:"曹操何在?"此时曹操为自保与手下换马,曹操见吕布追问,假言"骑黄马的人就是。于是便放了曹操转而追黄马者。曹操突出重围,保住性命。这是一个紧张激烈场战争场面,曹操伪装成部下,成功逃脱以保住性命,在非常时刻其狡猾奸诈帮助他逃脱困境,化险为夷。
(二)高超军事谋略的进一步细化。
《三国志·武帝纪》注重记述曹操军事战争,大多简明扼要,曹操的军事才能的体现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裴松之注所引用的关于曹操军事方面的事迹多出自于《魏书》,对曹操所经历的重大军事战争进行补充,因而曹操的军事才能体现的较为完整。如攻打黄巾军的时候,黄巾军入兖州,刘岱和鲍信予以死战。裴注引《魏书》 :"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曹操的旧兵少,新兵对于参与战事还稍显退却心理,使得曹军上下人心惶惶。曹操见此情状决定披坚执锐,亲临战场指挥,对奋勇杀敌的将士予以重赏,振奋军心,果然效果显着,取得胜利,击退黄巾军。黄巾军于是给曹操一封檄书:"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曹操见到檄书的内容"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曹操巧设伏兵,以千人之力抵抗百万之众,化险为夷,大破黄巾军。又如曹操攻打匈奴,建安三年春,曹操军顿丘,毒等攻东武阳。曹操于是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魏书》记载:诸将皆以为当还自救。曹操认为:"历史上有围魏救赵的事件,敌人知道我西而还,武阳可自解;倘若我不还,我能击败败敌人本屯,匈奴就不能占领武阳。"曹操采用了围魏救赵的军事谋略,不仅解除了舞阳之围,而且打击了匈奴企图入侵的势力。再如曹操攻打吕布,曹操用兵出神入化,大破吕布。《魏书》记载:于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馀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吕布大败而走。曹操不仅赶走了吕布,而且收回兖州,军事谋略的高超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曹操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丰富了其政治家的形象。
与陈寿《三国志》相比,裴松之对曹操的一系列政治措施的补充,丰富了曹操的政治家形象。官渡之战后,曹操发了一篇令文,即《魏书》载公令:"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批判了袁绍时期对百姓的剥削,使得百姓积贫积弱。
因而提出相对宽松的治理措施:"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曹操痛恨袁绍的横征暴敛,给冀州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让郡国首相严查赋税过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减轻人民的负担。又如《魏书》载庚申令曰:"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崇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曹操赏罚分明,无论部下德行好坏,只要对有重大贡献的人就给以重赏,而无功者不予以奖赏。曹操赏罚分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为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提供制度保障。再如,《魏书》载公令曰:"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是以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曹操认为对待人才要不吝金钱,而且及时给与。大方与及时,是曹操人才激励的两个准则。曹操非常重用人才,如《魏书》(建安二十二年)秋八月,令曰:
"今天下得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很通达,不忠不孝并不重要,只要有才能就一并录用,这与当时曹操正在发展自己的政治力量有关。总之,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丰富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使曹操作为军事家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表达自己本志的一篇文章。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政权巩固,继而野心膨胀,想统一全国;但是江东孙权、西川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给曹操造成了巨大威胁。他们除在军事上形成联盟,在政治上也抨击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承相,实际上是汉朝的国贼。周瑜也称曹操想要废汉而自立为王。曹操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发布了此篇令文,表明他的本志,对诽谤他的人进行反击。令文里曹操记述了自己生平的经历,从少年时期为官到因仕途受挫而回归乡里,中年时期的理想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以读书打猎为雅兴;后来迁典军校尉,其理想是想要铲除黄巾军为国家立功;在与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曹操占得先机,"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表明自己作为宰相,其位置已经是人臣之极,没有更多欲望而言。曹操表明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如果国家没有他,不知还有多少个人当皇帝!"曹操言辞平实,发自肺腑,无所隐讳,试想如果没有曹操,那么汉室恐怕早已被更替,曹操一生没有称帝,也是这个原因。当然曹操后期的野心膨胀,在令文中他也提到:天下没有太平,还不能让位;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辞归乡里。不肯让位,也不肯让出兵权,是曹操的托词。天下还没平定,曹操的人生理想还没有彻底实现,身为宰相责任重大,此言欲减少旁人对他的猜测,这也许是曹操本意的体现。
总之,对比《三国志》中以英雄形象为主的曹操,裴注中增添了曹操奸雄形象的成分,同时也丰富了曹操的其他形象。裴松之肯定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对其军事谋略的高超,文武双全的个性以及英雄形象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同时裴松之旁征博引多家史书,对曹操负面性格的记述也毫不掩饰,为后学保留了珍贵的史料,也让历朝历代人试图了解曹操提供了多种可能。裴注的突出贡献在于为后世由"史"到"文"搭建桥梁,为曹操形象的演变提供原始素材,而后代的文学创作也是基于陈寿以及裴注不断完善和发展,曹操的形象也由"史"转"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鲜活和完善。
第三节《世说新语》中的曹操形象。
《世说新语》,作者南朝刘义庆,鲁迅称其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所谓帝王将相被文人所关注,也是创作的素材之一。曹操的形象在《世说新语》中与以往的史书都有所不同,更多的是显示其奸诈狡猾的性格,以及残忍的一面,这也是文人所关注的。对于曹操形象的发展,《世说新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曹操残忍的一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其英雄功绩的描写被淡化。
一、《世说新语》强化了聪明机智的性格特征。
曹操在《世说新语》中表现出聪明机智,有胆有识的性格特征。《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魏氏春秋》称:"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曹操个头不高,但却让人看起来神清气爽。他聪明机智,有胆有识,应变能力很强。有一件事足以说明这一点: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歪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曹嵩开始怀疑弟弟的话了,从此以后,曹操的叔父再在曹嵩面前说曹操又在外面干了什么坏事,敦厚的曹嵩再也不相信了。再如《假谲·2》:在一次行军途中,曹操的士兵们口渴难耐,此时曹操急中生智,谎称前面有大片梅树,其味道酸甜可口。众将听后,口内生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使大军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从而稳定军心。《三国志集解》注引刘昭《幼童传》称:曹操十岁时经常到谯河里洗澡,一次,遇到一条大水蛇,他在水中与水蛇搏斗,将水蛇逼退,事后,对此闭口不谈,此后,又有人看到那条大水蛇,吓得四散而逃,这时,曹操却说:"我被大蛇追击还不怕,瞧你吓成这样!"以曹操的性格,看到别人惊慌失措的样子,极有可能是故意在说大话。
二、《世说新语》增添了曹操崇尚侠义的形象侧面。
《世说新语》增添了曹操崇尚侠义的性格特征,使曹操的形象更加鲜活。曹操不太在意舆论的评价,当时的人们对年少的他并没有太高的赏识。孙盛《异同杂语》记载,曹操曾私下闯入中常侍张让的内室,张让发现后,曹操挥舞手戟,无人能挡,随后一跃而起,跳上墙头而去。史书称其:"才武绝人,莫之能害。"《世说新语》直接或者间接涉及到曹操的有多处,分别散见于《假谲》、《容止》、《识鉴》、《言语》、《惑溺》、《贤媛》、《夙惠》、《忿狷》、《轻抵》等篇。其中在《假谲》中曾称,曹操年少时,曾与袁绍二人好为游侠,干出一些出格的事。一次,二人去看一对新人结婚,趁机潜入主人家的花园中,入夜后,二人在花园中大喊:"有强盗!闹房的人们和新郎立即都出来抓贼,曹操趁机进入青庐,抽出佩刀劫持了新娘,而后与袁绍一起逃去。黑暗中,二人迷失了道路,跌落在荆棘之中,袁绍摔得不能动弹。曹操见状,又大喊:"小偷在此!"袁绍听了大吃一惊,吓得魂不附体,顿时身上来了力气,从荆棘丛中一跃而出,二人遂得以顺利脱逃。还有一次,可能是出于游戏,袁绍曾让人用剑投掷曹操,第一剑掷来,稍微偏下,没有击中曹操。曹操判断下一剑肯定会掷高一点,遂放低身体,紧紧贴在床上,果然,那人投来的第二剑掷高了。曹操在他的诗歌《善哉行》(二)中曾自叹说"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三徙教,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过庭语是指孔子对儿子的教育,说的是自己从小就没有得到母爱父爱。也许曹操的母亲早死,缺少父母的管教才让他在年少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
三、《世说新语》深化了性格残忍、嫉贤妒能性格特点。
在《世说新语》中,作者极力刻画曹操也有其残忍的一面。如《忿狷·1》:曹操杀人,与罪恶的大小无关,而是凭借个人的好恶及其是否有具有利用价值。一个歌女极有才能但仅仅因为性情暴躁,曹操就要杀她;而等到另一个歌女的才艺赶上她后,曹操认为对他没有可以利用的价值了,立刻把她杀害。表现出曹操滥杀无辜,残暴之极的本性;更可恶的是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使用权术,采取极端残忍的手段,拿一个近侍的生命作试验。如《假谲·3》:曹操一次他对一个身边的侍卫说:"你在身上暗藏一把刀悄悄到我身边,我必然说心跳,然后就派人抓住你去行刑。但是只要你不说是我指使的,就会万无一失。"而且曹操还郑重的承诺会有重赏。那个侍卫果然相信了曹操,没有丝毫戒备,也不觉得害怕,结果就被曹操杀掉了。这个人死到临头还不知道自己会死。产生的影响是使那些想背叛曹操的人,听说这件事后都闻风丧胆。可见曹操为了镇压自己的背叛者,竟然不惜将身边的亲信杀害,用谎言的方式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可见曹操的奸诈和自私。再如《容止篇》,曹操要见匈奴的使者,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方的客人,就让身边的崔琰来代替他,曹操亲自握着刀站在旁边,接见完毕,曹操试探他说:"魏王何如?"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听了之后便追杀了这个使者,足见其残忍。
《世说新语》接近于历史,又有小说的影子。但更多是对史籍的加工和渲染,虚构和夸张,使很多故事为后代三国戏以及小说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素材。《世说新语》与陈寿《三国志》、裴注《三国志》一同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奠定基础,曹操的形象也从历史的长廊中演化出来,一点点的步入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