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曹操形象
时间的飞轮来到了宋代,北宋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即民间有讲史人的"说三分",这些故事经过艺术化的处理,更加具有感染力了。无论是三国历史还是三国人物,都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苏东坡《志林》中:"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些记载表明无论是说书人还是听书人都十分同情刘备,反而对曹操极为痛恨。一听说曹操败,便欢呼歌唱,这表明在宋代时期曹操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奸雄"形象。
第一节《资治通鉴》中的曹操形象。
《资治通鉴》叙述了三国历史,其中重点事件的叙述对后世《三国演义》的成书有重要的垂范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司马光对杰出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为公正,《资治通鉴》实为一部史学着作的典范。
一、《资治通鉴》肯定了曹操政治功绩。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中提到:"王知人善查,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这里边强调了曹操善于用人、赏罚分明、法制严明、雅性节俭。曹操的这些优秀品质,决定了他能在群雄之中脱颖而出,平定海内,从而肯定了曹操的政治功绩。但是,司马迁是一个通达的历史学家,他在《资治通鉴》中除了对《三国志》中大致史实有所借鉴之外,还对叙述曹操负面形象的一些事件有所取舍,形成了多方位的曹操形象评价体系,这些史实在司马光笔下的得到延续和传承,也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大量借鉴。
二、《资治通鉴》言曹操为"奸诈"的代名词。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评价曹操的:"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这一评价表明曹操蓄无君之心,实为奸诈的代名词,暴戾强伉表明曹操残暴。另外,司马光在叙述曹操所使用的材料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一些用意:对于许邵评价曹操这一事件,他引用了孙盛的"乱世之奸雄",而不用后汉书的"乱世之英雄".可见乱世之奸雄的形象经过《资治通鉴》的转述其影响不知深远了多少倍;在记述曹操征陶谦的事件中,司马光舍弃了陈寿《三国志》中"所过多残戮"而是取《后汉书》中"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这样的描述,让曹操的罪恶更深一层。曹操杀杨彪,《三国志》记述的并不是很详细,司马光取《后汉书》中:"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这样的叙述,曹操蓄意害人的奸诈形象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司马光是一个通达的史学家,他在"尊魏抑蜀"为张目的封建继统上"尊刘贬曹",其历史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正因如此,贬曹成为宋元时期曹操形象演变的主流。
第二节 宋元词曲中的曹操形象。
宋元词曲中描写曹操的作品较多,由于文人民众对于正统观念和道德选择,宋代文人直面曹操性格缺陷,或以"曹瞒"相称,或以"奸贼"直呼,呈现出"天心大讨曹"的局面。
一、宋元词曲多以"老瞒"相称,强化曹操奸贼形象。
宋元词曲多称曹操为"老瞒",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贬低意味。如程俱的《北固怀古》"阿瞒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棰。英雄只数大耳儿,仿佛芒砀赤龙子。"道出了英雄只有刘备,曹操并非是英雄;刘昂的《读三国志二首》"阿瞒狐媚无多罪,谁作桓文得到头。"指出曹操的罪恶较多;张珣《义勇行》"威吞曹瞒欲迁许,中兴当中谁无勋。"意味着其他人在汉末时期的功劳和曹操一样多,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并非正义;元好问《赤壁图》"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表达讥讽之意;宋元《曹瞒》"奸雄睥睨鼎终移,筑舍谯东志竟赍。"诗人直呼曹操为奸雄,贬义态度强烈;张雨的《东汉高士咏》"老瞒实难猜,乃忌仙者徒。鲈鱼既可烩,蜀姜不可无"一词言曹操奸诈狡猾;刘因《铜雀瓦砚》"却受曹瞒台上瓦,至今犹属建安年。";火鲁忽达《谒解州庙》"来谒崇宁庙,遗容古貌寒。奋戈扶汉祚,斩将报曹瞒。 忠烈条山并,英灵解土安。未能并吴魏,长使后人叹。"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蜀汉未能成就霸业的遗憾,流露出惋惜之意;杜茂《题显烈庙》"惟王忠烈超千古,可笑区区一老瞒。";吴师道《铜雀台》"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奸雄载歌舞。销尽曹瞒万古魂,落日漳河咽寒雨。 古台百尺生野蒿,昔谁筑比当涂高"此言曹操好色,晚年生活腐朽。上述诗歌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老瞒"或者"阿瞒"称呼曹操,或言曹操奸诈,或言曹操可笑,或言曹操诡谲,统统表现出对曹操的极大厌恶,与刘备相比,曹操并非英雄,表现出宋元文人对曹操的极大仇视。
二、宋元词曲以"奸贼"作为曹操道德标签,深化贬抑之情。
宋元诗词用"奸"作为曹操道德的标签,表达了强烈的贬抑之情。"曹瞒""老贼"的称谓流露出对曹操的嘲讽意味。奸,与仁爱、忠义是相对立的概念,唐人还注重曹操扫荡群雄的英雄情结,到了宋元则对曹操道德方面予以抨击。如岑安卿《铜雀台》"至今砚墨抱遗羞,千古奸雄秽青史"一句,道出了曹操为人奸诈,必将遭到千古人的痛骂。宋元文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太度,究其原因是由于南宋、金、元时期民族矛盾空前强烈,关于正统观念的争辩也比较激烈。历朝历代文人喜欢咏怀历史,将内心情感注入到历史人物身上,期间又夹杂着许多民族感情,因而对良好道德的追求感也就成为文人心中的美好呼唤。南宋属偏安一隅,与历史上的蜀汉的境况极为相同。
在"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强烈观念影响下,曹操被视为"奸贼"、"小人"受到士人们的谴责。
宋元文人以道德评判为主,所创作的三国诗皆以历史为题材,将奸诈、好色、的形象特征赋予了曹操,含蓄隽永的倾注了诗人们的道德理想,曹操奸雄形象更加突出了,这也为罗贯中的创作提供借鉴。
第三节《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形象。
以"说话"艺术形式讲述"三国"的故事在唐代民间已经十分普及。到了宋代,勾栏瓦肆技艺盛行,霍四究便是"说三分"的能人之一。现存最早三国故事专门的书籍是建安书堂刊刻的《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三卷,简称《三分事略》另外是建安虞氏刊本《新刊全相三国志平话》,简称《平话》。《三分事略》与《平话》相比,其内容更加简洁了一些。可以说三国故事在唐宋时期成为专门讲史的一家,可见当时说唱艺人的巧舌如簧。其艺术感染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但是《平话》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没有初具成熟小说的规模,事件叙述粗糙简略,整个平话中找不到精彩的痕迹,庸愚子云"前代尝以野史作为平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失于野,士君多厌之。"它保留了当时说书的基本纲目,而重要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史实,将三国的事件,尤其是人物形象带入到文学的世界,成为说话人艺术性的创造。
曹操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学巨着中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明略最优"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形象。虽然在客观上也描述了奸诈诡谲的性格特征,但是在总的来说,曹操在历史上还是一个颇具恢弘志气的政治家形象。而在《三国志平话》中,或许只有和刘备。关于、张飞一同攻破吕布的事件上,表现了曹操唯才是举,慧眼识英的政治家风范,但是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刘关张三人,曹操不作为正面描写的对象。除此之外,叙述曹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曹操屡屡战败,无甚良谋,与历史上曹操的谋略高超大相径庭。这样的叙述与史实相距甚远,其艺术化的虚构,都是为了视曹操的奸雄形象。
一、《平话》深化了曹操残忍奸诈,手段残酷的一面。
用道德的视角来审视曹操在宋元时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贬抑曹操的审美感情贯穿《三国志平话》的始终。《平话》依然以道德的优劣来评价曹操,对其形象的否定,以揭示曹操性格中的奸诈虚伪和残酷篡逆。虽然《平话》的内容粗陈,叙事简单,但与前代不同的是《平话》将人物的性格置身于环境之中,通过情节的发展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平话》中曹操斩杨修,这个故事情节在《世说新语》中也有记载。但是在《世说新语》中,曹操对杨修的才学赞赏有加,非常佩服杨修的才华。而到了《平话》,曹操变成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为了杀掉他,竟然借口三年前"曹娥碑"事件诬陷杨修有篡位之心,曹操形象似乎被视为道德的底线,贬抑之情极为强烈。与之相类似的情节还有曹操杀马腾:首先,《平话》叙述了马腾入长安的原因是由于曹操大逆不道,将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又叙述马腾赴死的决心:他把儿子叫来,留下遗嘱,若被曹操杀害的话,儿子一定要为父亲报仇。紧接着叙述马腾面对皇上时陈述曹操的罪行:曹操并非忠,封公论赏之事都经过曹操,这是视皇帝如傀儡的举动。然后又描写展现这慷慨豪言所带来的效果"满朝文武都大惊失色。"然而汉献帝竟然还为曹操辩护,意味曹操忠臣,马腾胡说。最终马腾遭到杀害,忠义被践踏。曹操杀马腾,历史确有其事,但在《平话》中经作者的稍加修改,生动曲折,环环相扣,将曹操的一手遮天,残忍毒辣的手段不加掩饰的展现。下面一例更加生动有趣。马超知道父亲被害死,决心为报父仇。《平话》叙述了这样一个场面:马超捉住曹军的一名士兵问曹操长得什么模样,这名士兵由于怕死,回答说曹操生的美貌并且髯长。曹操听得后便用刀割掉胡须,换了衣服,才得以逃脱。虽然这则小故事虽然简短,却表现出曹操的狡猾、奸诈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平话》创造性的增添了曹操无甚良谋的形象特点。
首先,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人们还是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之所以贬低曹操,主要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平话》却创造性地抹杀了曹操的军事家形象,视曹操为一个战场上的无谋将军,他不仅屡屡战败,还非常狼狈,经常吃败仗。例如《平话》写曹操兵败于赤壁之战,为了逃脱,竟然被被追杀得丢盔弃甲,甚至吐血。再如曹操战马超,也被杀得丢盔卸甲,而且这次的情况更加惨烈:先是被诸葛亮、赵云、魏延围攻,得以逃脱;又与张飞、黄忠拼命厮杀,这时候军力已经折损大半;之后又遇马超围堵,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曹操军队被打的所剩无几,死命抵抗方才得以退军。军事上的狼狈窝囊,是《平话》刻画曹操主要形象特点。与历史上有志于平定天下,文武兼备的军事奇才相距甚远。其次,知人善察,唯才是用也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最为杰出的政治品质。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虽然斥责曹操"为汉鬼贼,君子所不道",但也肯定他的"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之所难及。"然而曹操在《平话》中不但这一特质全无,反而排斥面貌丑陋的人才。例如,《平话》中刻画张松:话音短促、身材矮小、面黄肌瘦,曹操看了很不高兴而且态度傲慢。于是张松转投刘备,刘备对他以礼相待,并且热情款待了他三天,所以张松在与刘备之中蔑视曹操的为人的狭隘和度量狭小。
一、《平话》极力写曹操有篡逆之心。
南宋时期,赵宋居于偏安一隅,迫于形势所使和正统观念的影响,南宋人在评价曹操的时候态度极为仇恨,如朱熹,直接将曹魏排除在正统之外。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是这样评价曹操的:《朱子语类》中《论文》有云:"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视曹操为汉贼,已经是南宋人的共识。《平话》艺术性地创造了许多故事情节,有的甚至与史实不符,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曹操有篡盗之心。例如,《平话》中所叙述的"衣带诏"事件,表现曹操实为篡逆汉室、威胁天子的贼臣形象。献帝密授董成玉带,内含密诏一封。但曹操权倾朝野,耳目众多,已经知道此事。董成回家后,发现了内藏有密诏一封,引得董夫人后怕,如果曹操上门搜出密诏,董成一家便会大祸临头。董夫人的畏惧侧面暴露出曹操的不仁。汉献帝更是在书中直言,曹操所为是挟寡人行势,着实是一个奸雄。足以说明曹操不是辅佐皇帝的臣子,而是篡盗汉室的奸贼。但是曹操辅佐汉帝的时候都是以臣子自居,对于天子,他不敢公然冒犯。但是在《平话》中,作者却让曹操完全改写了历史史实,视曹操为忤逆之人并强烈批判。《平话》中刻画了曹操严刑逼供,鞭挞太子一段情节,这段情节与历史并不相符:曹操先是以欲加之罪强加于太子,令太子不能忍受,但又出于无奈太子虚招其罪;曹操进而秉公执法,将太子斩首于市曹,还附加了一条罪名:言太子有杀父之心。"最后,为了让曹丕登上了天子宝座,曹操还逼献帝禅位。这一段故事,作者为了塑造曹操篡盗的反面形象,展开联想,不惜歪曲历史,而这一情节的虚构成功地也表达了《平话》中对曹操极致的贬抑之情。
第四节 元杂剧中的曹操形象。
元杂剧是宋元时期非常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其间产生了大量的元杂剧作品,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的杂剧作品就达到了 435 种,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透露元代杂剧 700 多种。不过,由于民族矛盾和战乱纷争等种种原因,元杂剧能够遗留下来的并不多。李调元《剧话》中称"元人剧本,见于百种曲,仅十分之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流传下来的元杂剧中三国戏就包含了 33 中,这足以说明三国传说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较为兴盛。其中 20 种直接为罗贯中所取,成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素材,元杂剧的作者群众涌入了大量的文人,这些戏剧作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能改正《平话》中文辞和常识的错误,使杂剧的艺术水准更高,故事情节连贯生动,篇章结构圆润合理,情感表达真实动人。
元杂剧中的曹操同《平话》中的曹操一样,继续以负面形象示人。戏剧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较少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强化剧中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抒发强烈的戏剧情感,曹操就是在戏剧冲突中展现自身性格特征的。
一、杂剧中的曹操主要为负面形象,用以烘托蜀汉英雄。
杂剧中的曹操,不是以主要人物出现在作品当中的,而是常常作为次要人物出场,为了歌颂和衬托正面人物服务的。对于曹操形象的描述,作者也无意过多对其着墨,曹操的性格特征并不鲜明,只是通过主要人物形象透露曹操出场亮相。与之相对比,张飞是一个喜闻乐见的人物,他莽撞,可爱,常常被当做平话及杂剧的主要素材以吸引观众。
如《张翼德三出小沛》,曹操的作用也不过是帮助张飞一臂之力,张飞从曹操那借了军兵,方能现其勇猛善战,成功破敌。所以在《张翼德单战吕布》中,张飞无疑是戏剧中的主要形象,曹操出场的作用也仅仅是推荐勇将而已;再如在郑光祖的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中,曹操为了帮助孙坚迎战吕布,专程请到刘、关、张三兄弟出山,而且写了荐书呈于孙坚。在这类杂剧中,曹操的形象性格并不清晰,从戏剧所叙述的场面就可看出。曹操说:"谁想今举荐刘关张弟兄三人,到于虎牢关下,必然破了吕布。"这句话并非要表现曹操的远见卓识,而是为了从侧面强调刘、关、张的英勇无敌。正如曹操在此剧第二折问孙坚的那句话:"元帅,曾有什么英雄好汉来么?"孙坚回答说:"没有。"曹操于是答曰:"桃园三士刘、关、张弟兄三人是也。"孙坚虽然不识好汉,但曹操慧眼识英才,但着重点在于"英才",二不在于"慧眼".尽管杂剧某些侧面表现出了曹操的慧眼识才,知人善任,但这些都是为了衬托蜀汉英雄服务的,而不是专门为写曹操形象服务的。再如《关云长单刀劈四寇》中,曹操将关羽推荐给董承,并且赞美关羽说他是集义勇忠良于一身的良将,闻名天下的大丈夫;英勇无敌的英雄,汉室的忠臣。这也是作者借曹操之口来表达蜀汉英雄的赞美,曹操的形象被边缘化了。
二、杂剧中曹操的反面形象与前代相比,更加突出。
曹操的负面形象在杂剧中再度遭到贬抑和披露,他成为道德的底线,似乎与仁义道德毫不相干。例如:《莽张飞大闹石榴园》中,曹操为了自己成就霸业,笼络人才,最企图将刘关张三人招致麾下,但三兄弟并不想随他心愿,曹操知道后非常恼怒,想杀害三人。于是曹操在石榴园设宴,想活捉刘备。后来事件演变成曹操的计谋被识破,关张前来保护刘备,曹操上演一出"鸿门宴".刘备三人得以脱险而收场。曹操的"阴险、狭隘"和刘备的"忠",关羽、张飞的"义"在这出杂剧中构成鲜明对比,曹操彻底成为了一个残酷阴险的政治家形象。作者在戏剧中让曹操自己说了一句话"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来点明自身过错,贬抑之情显露无疑。再如无名氏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更是表现关羽之仁义,曹操之不仁的典型作品。剧中曹操非常欣赏关羽,为了招他入其麾下,使出浑身解数。先是说刘、张都已死,而且有刘备的衣甲头盔为证,劝关羽死心;然后以杀死刘备的妻小来威胁关羽;接着曹操又用金钱美女诱惑关羽。出于兄弟之情的关羽被迫接受曹操的"厚爱".但是关羽乃忠义之士,后得知刘备并没有死,毅然决然的离曹操而去。此时曹操阴险的一面暴露了:他为擒关羽,定下"赚关羽下马"、"酒中下毒"、"假意赠锦袍"三条毒计,并豪言:"擒住云长必杀坏,方显曹公智量高。"在"忠义"化身的关羽面前,曹操诚然是一个反面人物的代表。
三、杂剧中的曹操无甚谋略,被刻画成一个庸才。
同《平话》一样,杂剧中的曹操没有谋略,常常是一个愚蠢的庸才。例如:《曹操夜走陈仓路》一出戏剧中,曹操兵败,为了逃命,和下属换了衣裳,割断胡须,才得以逃脱,境况十分狼狈。再如《阳平关五马破曹》中,曹操只留儿子曹虎在前线与敌人对抗,自己却换了曹虎的衣服只顾着逃命。曹操的种种劣迹恰恰烘托了蜀汉人物的英雄形象。例如《曹操夜走陈仓路》中,张飞抓获了张鲁,孔明心生一计,于张鲁面部写了许多辱骂曹操的言语,然后将他放回许都。然曹操却愚笨不知,看了张鲁脸上的话极为恼火,一怒之下斩了张鲁。因而导致张鲁之弟张恕痛恨曹操,投靠蜀国。孔明离间之计成,曹操的军队由于失去了张鲁兄弟这一重要力量而陷入艰难的处境。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元杂剧作品中对曹操的贬低,对刘备的推崇,在对比之中凸显曹操的无甚谋略,着实是一个庸才。"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雌,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这是一段宾白。元杂剧中曹操的逆贼形象深入人心,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周瑜说曹操之语:"奸雄足智,任侠放荡。然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功非扶汉,意在篡君。"这当然与元代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文人对腐朽政治的失落,寄托在仁义化身的蜀汉英雄身上,而将高压统治的仇恨宣泄在"汉贼"曹操身上。这样的历史文化大背景,曹操沦落为逆臣贼子,其人物性格与仁义道德毫不相干,人物性格不具有多层次性,成为文人宣泄嘲讽的形象载体。
总而言之,宋元时期的曹操形象经历了由"史"到"文"的良好过渡,即从历史形象中跳跃出来,转而进入到文学世界,给人以崭新的审美感受。也为后世小说的问世埋下伏笔。《资治通鉴》为提供了框架及形式上的模范,三国戏及《平话》对内容和艺术风格有直接的影响,也为后学继续塑造曹操提供借鉴。曹操的形象在宋元时期文人与民众的眼中江河日落,这其中既有统治阶级思想的宣传,也离不开下层文人百姓的道德选择,这两方面原因共同构成宋人眼中"盗贼"形象,曹操的奸雄形象在宋元时期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当然,曹操形象在宋元时期被刻画的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后世文人对其形象的补充和再度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