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创作环节的一些建议
在“大数据”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应用于影视创作行业为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有争议,但总体上仍然可以说是影视行业的一种进步,其意义也是积极的。电影首先是要以消费者、受众为中心,明确市场定位,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利用,影视创作者可以轻松的做到这几点。大数据为影视创作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包括人员的变革、形式的变革、内容的变革等等,为影视创作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当然有机遇的同时也附带着巨大的挑战。电影《小时代》可以说是国内影视大数据的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小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所做的努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并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和书画、音乐等作品一样,电影终归还是门艺术,是艺术就要有艺术价值而不能为商业利益所绑架,所以,拍摄一部影视作品的最终目的应是一部观众喜欢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否则影片的价值也不复存在。
一、需要培育大数据分析基础设施
当前,大数据分析在国内尚未成熟,大数据在我国的影视创作领域还处于启蒙阶段主要表现在数据来源少和数据资料缺乏真实性等方面。这说明我国对于大数据并没有一个整合分析的系统,虽然我国一些视频网站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影视创作领域没有以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这些网站中,真正可用于影视创作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少之又少,大数据没有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这些网站所搜集到的数据大多都是垃圾数据,虽然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去收集数据,但数据的可用性却并不高,这也是一项值得影视工作者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数据的来源只是一方面的问题,其次在从事大数据技术行业的工作环境中,我国并没有成立一个完善的机构,技术层面不过关,在大数据分析行业,从事的企业全都不规范、不专业,采集的数据缺乏准确性,时效性低,获得的结论自然缺乏准确性。国内的大数据技术较国外相差很大,早在 1994 年热播美剧《老友记》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大数据的影子,六位主演中的其中一位主演 Chandler 在剧中就担任“数据监管员”的职位,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数据监管员”到底是怎样一个职位,但在剧中 Chandler 的薪水就比其他人的高,这也说明在影视行业中,影视创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他呈现在观众面前。
现如今,大数据这个词也是首先在西方国家所提及,美国视频网站 Netflix 运用大数据所创造的电视剧《纸牌屋》大获成功后,大数据时代正式在影视创作领域兴起。在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交替之后,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大数据时代影视创作体系,并将这些理论体系分享出去,实现共赢。一些热播的电视剧、电影纷纷效仿《纸牌屋》的大数据创作模式,从而获得观众良好的口碑以及成倍增长的收视率及票房。大数据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国外影视创作领域,并被广泛的利用着。预测分析成为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以中美两国相比较,美国的预测技术还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领先。也就是说中国的大数据分析概念还停留在分析问题的阶段,美国的大数据分析已经到达了解决问题的阶段。
因此,本文建议:
(一)信息聚合类影视网站是一个商机
大众点评网依靠对餐饮的点评在 o2o 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影视创作领域,此类的信息聚合网站非常稀少,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如果不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很难出现 Netflix 之类的 DVD 租赁网站,一方面就是看不到盈利的商业模式,但笔者认为,随着人们文化品味的提高,各大视频网站在评论打分等等环节建设上应加大投入,另外就是应将数据访问开放接口,使得影视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更多、更直接的数据来源。
(二)注重数据分享
上文已经提到,应将数据访问开放接口,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数据来源,在数据来源多了以后,是有助于获得更加真实的数据资料的。例如,当数据以 PB 来记时,再多的枪手,再多的水军虽然仍有可能博得人的眼球,但在数据统计上可能就毫无用户,波动过大的数据会被剔除,在大数据分析行业里,这样的数据叫做噪声数据,在进行分析时需要做滤除处理,在数据量较小的时候很难滤除,但在数据量较大的时候,将这些数据滤除就不再困难。
我国的视频网站要么就不对外分享数据,要么就分享注水的数据,他们认为,数据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对外分享,殊不知,如何获得数据才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将这些数据加以利用,即使你拥有这些数据也是毫无用处的。因此,应培育视频网站数据分享的意识,数据只有有用途才能创造出价值,也才可能发现利益增长点。
二、需要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
大数据本应是将影视创作领域由单一化带入多元化,又封闭化走向互动化。在影视行业中,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达到影视作品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如今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影视创作领域只是处于启蒙阶段,数据分析不完整,技术不合格,导致影视创作领域更加单一化,影视创作一味的迎合观众的喜好,一味的迎合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失去了应有的艺术价值。最终导致一些影片虽然受众反响比较高,比如《小时代》、《澳门风云 3》等等,但是却忽略了影片实际的艺术价值,如今影视的艺术价值也在逐渐的衰弱,昙花一现。本文建议:
(一)采用分类评分
现在视频网站对影视作品的评分大多就是一个分数,笔者认为,应将评分细化,比如文学评分、视觉评分、音乐评分等等,更加客观系统的对电影进行评估,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反应到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影视发展不再趋于单一化,甚至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受众者可以轻松的找到对应自己需求的影片,从而将影片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分类评分有助于影视作品生产者更关注自己作品的内涵,创作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影视作品。
(二)通过市场预热降低投资风险
影视题材范围逐渐缩小,投资风险上升,使投资商不敢冒险投资,通过市场预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实现投资的合理化。通过社交网络和目标人群进行互动讨论,让故事持续成为热点,并不断预测产品的市场反应,如果关注率降低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如果确实提升不了关注率那当然就应该放弃投资,通过预热市场可以了解舆情,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从而避免紧靠题材一种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三)艺术价值与票房并重
大数据时代,人们热衷于通过数据分析来制作和营销电影,很多烂片票房过亿,如电影《小时代》、《后会无期》、《致青春》等等,但是在影视行业,影视始终是为观众提供服务的,观众的兴趣取向决定着影视作品的创作方向,多少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被大众所接受,以失败告终。因此现实的残酷,使得很多影视创作者不得不纷纷向《小时代》等等一类的影片看齐,向现实低头。
电影《白日焰火》为了迎合市场做了很多调整,导演说这是令他最感痛苦的事情,电影《一九四二》情绪浮于表面,未能更加深入地表现影片主题,但对冯小刚作品而言,已经有所突破。如何将电影的艺术性和票房达到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营销要考虑,商业利益当然要考虑,但故事的内涵同样重要,2016 年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上映,虽然题材也是围绕着喜剧,但他故事内涵丰富引人深思,故事反映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也引人关注,这就是一部票房和艺术并重的电影,对当前污浊的影视创作风气来说无疑是刮来了一缕清风,不能为了票房而生产制作电影,更不能让编剧成为技术工人,这才是中国电影人必须加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013 年,电影《推拿》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它的法国投资人大卫。阿特兰。杰克逊指出,当电影市场冷清时,为了吃饭可能不得不拍一些明显带有商业意味的电影,但现在电影市场并不冷清,从票房上就可以看到,票房纪录屡屡被打破,说明人们爱去电影院看电影,对电影的消费需求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应该一味考虑商业利益,否则时间久了,观众还会厌烦,拍出来的作品也没有生命力。电影是启迪人们思考的艺术,如果这个职能没有了,电影也就不再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