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在民法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研究

时间:2014-05-0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3370字
论文摘要

  课堂质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学效果,而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教案.这就有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一份项目齐全、格式规范、材料丰富、知识点全面详尽、逻辑结构严密的教案是否就是好教案?笔者认为,教案的真正功能在于帮助教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案中仅有知识点的陈述,而不能引人入胜,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统筹者、设计者,应当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设计、筹划出能使学生参与其中,醉于其中的课堂环节,而教案应该是这些引人入胜的课堂设计的书面化载体.可见,教案的核心在于"设计"而非"知识".
  课堂设计由教师智慧而出,并无固定的类型、模式.但从生理角度上来看,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抽象思维为主,体现具体思维的直观性课堂设计(如情景表演等)会让他们觉得太小儿科,缺乏吸引力.
  因此,大学生的课堂设计应当以让学生"思考"为灵魂,一切设计都应当以"如何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推进学生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辨别中思考"为出发点.
  一个始终贯穿着"思考"的课堂才能满足他们抽象思维的需要,对他们而言,人人都是等待击球的棒球手,而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就是抛向他们的球,他们会用"思考"之棒努力一击,尽情享受打中之狂喜、之成就感,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找寻答案才是真正魅力无穷的课堂.笔者试以《民法学》中"违约责任"这一讲内容为例,探求如何以"思考"之灵魂贯穿课堂.

  一、利用比析性问题引发主题,精准给定概念

  教师提问是促使学生思考最直接的方式,在引发主题,给定概念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精准的理解概念.这一讲内容的核心概念就是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所承担的责任".此概念一要让学生理解"责任"是什么,它与"义务"是不同的;二是让学生理解"违约"的真正内涵,它与"侵权"是不同的.
  针对第一个目的,可设计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在承担违约责任?"这一个问题可以将概念直接与实践挂钩,让学生知道今天所讲内容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可知学生对此内容的感性认识.如有学生回答"卖方产品质量不合格给买方赔钱",教师即可问第二个问题:"如果卖方产品质量合格,买方到期付款的行为是不是在承担违约责任?"学生显然会回答"不是,那是在承担义务"."那么'责任'与'义务'究竟有何不同?"这样,第三个问题就产生了.通过此问题即可让学生理解"责任"产生在违反义务之后,"责任"是第二义务.针对第二个目的,可以设计一个小案例:"如果你在校园超市买了一瓶酒,回宿舍打开一喝发现是凉水,那么超市是不是违约呢?
  然后你怒不可遏,叫了兄弟一起去砸了超市的玻璃,你和兄弟是不是违约呢?"通过这个案例的提问和解答,让学生理解"违约责任"以违反约定为前提,而侵权无需有约在先.通过这两个问题,再给出"违约责任"的概念,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并精准掌握.

  二、利用"母---子问题"讲解基本内容,理顺逻辑结构

  违约责任中的基本内容是"违约行为"和"违约责任".教材中多将这两个内容分开阐述,学生通过预习只知道"违约行为"有哪几种,"违约责任"又有哪几种,却不知哪种行为对应哪几种责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问题对教材进行处理,将二者一一对应起来,可以设计三个母问题:第一,违约行为包括哪些?第二,每一种违约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违约责任?为什么?第三,违约责任中的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有何不同?在解答每一个母问题时,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具体设计许多子问题.子问题的设计可灵活多变,既可以是制造认识冲突的问题,也可以是小案例问题.针对第一个母问题,在学生回答出延迟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的履行违反了履行期限的规定"之后,教师可设计如下小案例.甲与乙订立月饼购买协议,要求乙于农历8月13日之前将月饼交付于甲,结果乙违约到8月16日才将月饼送到.同样是此案例,其他条件不变,将"月饼"换成"拖鞋".请学生思考这样两种迟延履行有何不同?通过这个小案例提问,学生会明白迟延履行包括两种:一种是不影响合同目的的普通迟延,一种是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迟延.
  总之,通过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基本内容的逻辑结构,使学生对基本内容有整体把握;通过子问题可以对母问题层层深入,确保每个母问题下的重要知识点学生都能彻底理解掌握.母子问题相得益彰,使学生基本知识点与整体内容都尽在掌握之中.

  三、利用"子---母案例"分析,把握重点,攻克难点

  教师应当首先准确把握重点内容以及在重点内容中学生不易理解,难以与实践对接的盲点,即难点内容,然后通过巧妙的案例设计,将这些重难点转化为实际案例问题抛给学生.
  在"违约责任"这一讲内容中,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既是实际民事合同纠纷中最常用的责任承担方式,也是学生学习时最容易产生混淆,不知该如何适用的难点问题.对此首先设计三个子案例:一是有违约金约定和违约行为但无损害结果的责任承担,二是损害结果由第三人违约造成的责任承担,三是既有违约金约定和违约行为又有损害结果的责任承担.通过三个子案例让学生理解:"违约金"不以损害产生为必要,只要违约即可成立;即使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仍由合同相对方向受损方承担损害赔偿金;违约金过分高于、低于损害结果时的适用规则.在此基础上,可设计一个母案例,将定金、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一并设计于其中,通过提问、讲解让学生明白"三金法则"的综合适用.因此,攻克重难点内容,利用"子母案例分析法",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先"子案例"后"母案例"的顺序,让学生在利用"子案例"攻克小盲点的基础上,再利用"母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通过拓展性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延伸,形成知识体系

  在每一讲内容最后都应当让学生清楚,本讲内容还有哪些相关内容,它与相关内容构成了怎样的知识体系,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些都可以通过拓展性问题来完成.如在"违约责任"这一讲中,可设计如下问题:
  一是请大家回忆在合同领域还讲过什么责任?此问题引出缔约过失责任.二是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何不同?此问题引出这两种责任发生的时段不同.三是合同从订立到终止可分为哪几个时段,各个时段对应的义务和责任分别是什么?此问题可使学生明确在合同订立前、合同成立到生效、生效到履行期届满前、履行阶段、履行完毕后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效力、义务和责任,会更好地建立起整个合同责任体系.另外,总结延伸也可通过作业的方式交给学生完成.本讲中可要求学生课后比较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为日后讲解侵权责任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本讲的课堂问题设计如下:

论文摘要

  以上四个阶段,且称为"课堂四步".此四步环环相扣,使学生从入门认知到掌握基本内容,再到深入理解重点难点,最后形成完整的相关知识体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以提问、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学生也在找寻答案之中感知知识的魅力,探索的魅力.
  精彩的课堂设计源于教师对"有效问题"的把握.教师对"有效问题"的把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看似一一对应,清晰可循,但殊不知二者之间远隔万水千山,其中有万千曲径通幽之处,不深入实践仅研究理论很难得知.尤其对于应用型学科,不深入实践的教师绝不可能是个好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如果一个民法学教师从未见过合同,订过合同或解决过合同纠纷,怎知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最容易出问题,最容易发生纠纷,又如何能在上课时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如何在实践中教会学生该怎样订合同.因此,教师必须设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直接参与实践.如法学教师可通过司考、兼职做律师,直接获得实践经验;如果不能通过司考,可以公民身份做民事代理人,同时,参与本地律师事务所的内部学习和讨论.律师事务所律师们同样希望通过碰撞而提高.也可带领学生进行本地相关领域法律问题调查.以上三种直接方式均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第二,间接参与实践.教师也可通过大量研习实践案例,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得间接经验和养分,运用于课堂.
  课堂上醉心于思考、努力吸收,课堂外积极行动、寻找答案,得到的不仅仅是充实的大学时光、扎实的专业知识、健康自信的心理体验,更有探索的乐趣、终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才是一个大学应当给予学生的.而这有赖于每一位高校专业教师的努力.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设计充满魅力的思考课堂,这是一个高校专业教师应当做到的.他应当扮演:"冲突性思考的发动者、深入思考的引导者、结构性思考的强化者、学以致用的践行者".此可谓"师之四者".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王家福.合同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