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财政部规定单位会计岗位属于管理岗位, 这就意味着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 作为应用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 不能只是技能应用型人才, 还要在报税、 理财上独当一面。因此为该岗位培养人才时,针对用人单位规模层次不同,设置理论课、实践课时数不同。
笔者在某所应用型高校担任会计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工作长达十多年。
起初两三年做教学计划时, 按照学校文件规定的总学时数、总学分、每一学期考试门数、实践比例等要求,参考电大、自考等课程时数以及大纲,再加上教学经验,设置具体的理论课程、实践内容;后来通过带学生到企业、公司做调查,以及参加省内会计技能大赛、与各高校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对如何设置应用型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有了思考; 通过与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联系、沟通,在向一些知名专家咨询、请教基础上,对应用型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现加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二、设置课程时需要从基础知识、动手能力、未来发展等方面考虑
设置课程时需要从三方面考虑:
首先, 要以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设置课程;其次考虑学生快速上岗设置课程;最后, 要以学生未来发展潜能设置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
(一)要以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为铺垫设置课程。
除了公共课程外,专业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金融、经济法、基础会计、统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与税务会计、市场营销学等。
(二)要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上岗设置课程。
学生快速上岗,其相关的课程,主要是针对岗位设置仿真实验, 其实验环节有:基础会计随堂实验、财务会计随堂实验(仿真实验)、成本会计随堂实验(仿真实验)、电算会计随堂实验、出纳业务实验、办公自动化、会计(工业)综合实验等。
(三)要按照学生未来发展专业潜能设置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
涉及培养的学生未来发展潜能的课程要从理论课和实践环节两方面考虑。
1.设置的理论课程。 要针对专业强的财务会计设置强化课: 中级财务会计 (会计师考试教材或者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等。
2.设置的实践环节课程。 (1)要针对理论课的难点设置实验, 主要有:投资业务实验、 所得税会计业务实验、所有者权益业务实验、利润计算及利润分配业务实验、会计报表编制实验、纳税申报表编制实验等。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设置实验和写作: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要求学生画出坐标曲线图)、会计制度设计调研报告、毕业论文等。
3. 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设置 .
这类课程主要在选修课程设置时完成。 比如,会计学内容微观,需要设置一些宏观方面的课程; 会计学专业属于管理类,需要设置管理类的课程;会计学专业专业性强, 需要设置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类的课程; 也可以设置国际贸易类课程等, 具体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而确定。
三、完成教学计划内容的保证
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目标及要求。
在教学计划中, 要明确培养目标及专业培养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会计和法律等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和各类专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从事会计实务、税务、审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熟悉国内外与财经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金融学的理论与实务;(3)掌握会计学的定性、 定量分析方法;(4)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经济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解决会计、税务等问题的基本能力;(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英语)资料和会话的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对保证并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提出具体办法。
对每一门课程“教”的要求是:在排课、选择任课教师时需要长期把关、监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每一门课程至少配备两位教师讲授,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2. 科学地安排教师教学工作 ,引导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方向。在给教师分派教学任务时,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专业特长, 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 每一门课程连续讲解最少 3 遍才可以更换为其他的课程,并以老带青,使得老教师教学更成熟,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会计专业中各个子方向均有研究领域人才,形成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
3.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与教学水平提高的办法。 教师的外出学习交流与内部交流相结合, 学历提高与进修访学相结合。
4.引导教师在授课时,应尽可能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提倡教师多更换教材,这样便于教师吃透所教内容,灵活、熟练讲解基本概念,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征订教材上,除了强化专业课程运用社会考试指定教材以外,其他的教材一般不运用考试指定教材作为授课教材,避免学生学得过死,回避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会分析式、研究式的学习。
5.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监督、评估、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体系)并有序运行。 注重校、系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以校、 系两级教学督导专家为指导,规范理论、实践环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学校督导、系部检查、学生评教、专家评估、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毕业生返校经验总结等监控体系。
6. 教材建设要有突破 , 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组织教师编写教材,选择参编教师很重要,应该选择连续讲解该门课程至少 7-8 年以上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编写的教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一般不会出现东抄西凑别人的内容, 对难点内容不会出现讲解不清,甚至犯概念性错误,书的质量会高一些。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出一支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三 )要对学生学会 、学扎实本专业内容提出办法
对于每一门课程“学”的要求是:为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能够学到本学科核心知识,要“淡化”本学科难点知识。
应用型高校教育, 不仅要做到应用型教育, 同时也要达到高等教育标准,在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时,不仅要考虑到基础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强化知识、专业拓宽知识、本学科学生就业的相关岗位具备的能力知识, 还要让学生毕业具有“零距离”工作能力,未来发展应有的潜能等。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时,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发展潜力为教学目的, 设置实验内容要有科学性。
首先,利用一周的时间让新入校的大学生到工厂进行企业实践认知,让学生参加生产作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产作业流程,为后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因为会计核算的简单与复杂,主要是随着实际交易活动的简单与复杂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会计工作是围绕实际交易活动的货币计量、核算与监督而展开, 学生没有实践活动经验,不下厂认知学习,很难提高专业知识。
其次,把好考试关,尤其是实验成绩,十多年来,我们对学生综合实验训练的考试方法是当场答辩, 这样做效果很好。
再次,让学生“淡化”本学科难点知识。 其主要方法是:在实验难点内容上,由小组教师指导小组学生;在理论难点内容上,基础课程教师讲授之后,再由后期讲强化专业课程的教师再深化、再巩固讲解,当然,讲强化专业课程的教师一定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来讲授。 总之,实践课程教学链条为:企业实践认知---结合课程随堂训练---综合训练---仿真训练---毕业论文;其创新点在于“企业实践认知”. 理论课程教学链条为: 职业道德教育---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强化专业理论课;其创新点在于设置了强化专业理论课。增设强化专业课程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掌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毕业之时能顺利考取助理会计师,毕业后五年左右考取会计师,同时立足于会计行业,并做好管理岗位工作。
四、 如何能让学生在择业竞岗时占据优势
经过十多年教学实践, 我们的在校生在各种竞赛中凭实力多人次获奖,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笔试面试中均取得好成绩。
(一 )实行 “双证书 ”制度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多年来,在设置教学计划,我们始终把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用人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双证书”教学。 引导并要求学生考取财经法规合格证、电算会计合格证,毕业学生不仅有学历证书, 还至少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电算会计证、法规证),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提高学校美誉度 ,提升学生的自信度。
1.组织在校生参加大赛活动 . 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校、省、全国组织的本学科专业大赛活动, 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度,提高学校美誉度。
2.对毕业生回访调查 . 对每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要求。 对每一届毕业生进行行为调查, 走访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倾听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从业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