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结论
乡村旅游作为迅速推动以乡村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成为继现代农业、城镇化、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之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吸引乡村旅游游客引起第三产业的增长,刺激农村商品零售额增长,进而扩大农村就业规模和特色第二产业发展,并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推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因此,积极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城乡文化沟通交流、推动城乡歧视消失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作为我国直辖市,是京津唐区域经济增长带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天津市人均 GDP 已突破 9000 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并且提供了潜在的客源市场和发展空间。此外,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农业形式发展完备,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具有优势,是我国乡村旅游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对我国乡村旅游具有极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尤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辖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极高的经验借鉴价值,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 我国对乡村旅游研究更为宽泛,而且对地区情况针对性、对发展情况及功能的针对性更为明显。结合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研究情况及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乡村旅游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为卖点且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形式,对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明显作用,且在环境保护、传统风俗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乡村旅游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农民收入带动作用不断加快是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现状。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下,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除了 2011 年增长速度较慢以外,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较快,虽然从收入水平上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且 2011-2012 年城乡收入居民差距有所扩大,但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仍然较快,而且随着乡村旅游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带动速度进一步加快。
3. 天津市农业发展形式较为多样,除了天津市由于地处冲积平原,林业发展缺乏自然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天津填海造陆及绿化进一步加强,林业发展速度也有所进步;其他农业形式如种植业、木业、渔业发展较为均衡,形式较为丰富。从天津市农业生产所占比重上看,种植业、畜牧业所占比重较高,尤其种植业所占比重最高,分别占到总额的 53%与 29%,渔业所占比重也较高占到 17%,而林业最低仅占 1%左右。
4. 2012 年天津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基本完成,形成了天津市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包括天津“水城”、“唐朝重镇”、玫瑰小镇在内的特色品牌,一方面推动了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以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带动了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这也解释了 2011-2012 年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原因。可见,随着天津市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第三产业在天津市农民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且比重所占较大,对天津市农民增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5. 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考量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消费品销售额是反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发展上,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消费品销售额,通常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数量越大,说明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数量越小,说明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越慢、规模越小。虽然随着天津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对农村第二产业带动作用越发明显,但是短期内由于消费品供给弹性较小且存在生产周期,因此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作用下,农村消费品仍需从城市范围购买实际上也带动了乡村周围经济发展。
6. 结合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从优势角度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自然条件良好,农业生产形式多样,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良好,因此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最为明显;从地区威胁角度,北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出名的品牌,在京津唐一体化促进下北京对乡村旅游游客的吸引能力很强;因此,结合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天津市乡村旅游应着重发展 SO 及 WT 战略,在发展上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扩大区域内乡村旅游影响力;同时,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避免与区域内最强竞争对手(北京)的正面冲突,积极找寻自身特色,进而扩大市场影响力,将天津市乡村旅游打造为中国北方中心和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 沈和江。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表现形态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杨敏,马继刚等。乡村旅游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4] 蒲姝。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 生态经济,2010(05):119-123.
[5] 马东跃。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7):204-208.
[6] 张 颖 . 美 国 西 部 乡 村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模 式 与 启 示 [J]. 农 业 经 济 问题,2011(03):105-109.
[7] 王素洁,李想。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决策探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11(03):59-69+90.
[8] 弓志刚,李亚楠。 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特征及模式的演化和构建--以山西省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01):73-77.
[9] 伍乐平,肖美娟,苏颖。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重构--以日本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2012(05):154-157.
[10] 张春琳。 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及再次游览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的经验证据[J]. 农业经济问题,2012(01):60-66+111-112.
[11] 邓爱民。 我国乡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07):37-41.
[12] 柯 珍 堂 . 发 展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与 “ 三 农 ” 问 题 关 系 探 析 [J]. 生 态 经济,2010( 01):114-117.
[13] 邓明艳,曾菊新,余斌,李伯华。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变迁与优化[J].生态经济,2010(02):82-86+97.
[14] 江立华,陈文超。 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92-96.
[15] 刘旺,孙璐。 成都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特征的考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3):180-183.
[16] 莫艳恺。 低碳视野下的生态优势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丽水为例[J].生态经济,2011(04):102-104+111.
[17] 赖斌,裴玮。 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乡村旅游 MDR 模式再思考[J]. 生态经济,2010(10):141-144.
[18] 何景明。 西方国家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维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6):205-208.
[19] 左晓斯。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J].广东社会科学,2010(05):165-170.
[20] 笪玲。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06):683-687.
[21] 廉同辉,王金叶。 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1):169-172.
[22] 蔡小于,邓湘南。 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44-147.
[23] 王琼英 , 唐代剑 .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 [J]. 农业经济问题,2012(11):66-71+111.
[24] 李玉新。 乡村旅游生态化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7):219-222.
[25] 马治鸾。 区域旅游发展中气候资源评价模式分析--基于定量分析的成都乡村旅游气候评价[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167-171.
[26] 邓爱民 , 黄鑫 . 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 [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2):105-109.
[27] 杨启智,向银。 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研究--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2012(09):123-125.
[28] 柯珍堂。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11(09):156-159.
[29] 郭伟,张雪娇,邓丽芸。 我国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2012(08):99-101.
[30] 卢宏。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度”评价的实证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146-154+164.
[31] 吴冠岑,牛星,许恒周。 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4):63-68+111.
[32] 陈睿智 , 董靓 . 四川盆地边缘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J]. 生态经济,2013(03):148-151.
[33] 刘海波,李少游。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之路[J]. 生态经济,2013(04):138-141.
[34] 左 晓 斯 . 乡 村 旅 游 批 判 - - 基 于 社 会 学 的 视 角 [J]. 广 东 社 会 科学,2013(03):196-205.
[35] Andriotis, K.Scale of Hospitality Firm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Crete [J]. Tourism Management,2002 (23):333–341.
[36] Bachleitner, R., and A. Zins. Cultural 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 TheResidents'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199–209.
[37] Berry,S.and A.Ladkin. Sustainable Touris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J]. TourismManagement,1997(18):433–440.
[38] Blackstock, K. A Critical Look at Community Based Tourism [J]. CommunityDevelopment Journal,2005 (40):39–49.
[39] Blomgren, K., and A. Sorensen Peripherality: Factor or Feature? Reflections onPeripherality in Tourism Research [J]. Progres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Research, 1998(4):319–336.
[40] Boyd, S., and R. Butler Managing Ecotourism: An Opportunity SpectrumApproach [J]. Tourism Management ,1996(17):557–566.
[41] Bramwell, B.Actors, Power, and Discourses of Growth Limits [J].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2006(33):957–978.
[42] Bramwell, B., and A. Sharman. Collaboration in Local Tourism Policymaking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92–415.
[43] Briassoulis, H.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Commons [J].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065–1085.
[44] Butler, R.Sustainable Tourism: A State-of-the-Art Review [J]. TourismGeographies,1999 (a1):7–25.
[45] Carey, S., Y. Gountas, and D. Gilbert.Tour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Sustainability [J]. Tourism Management,1997( 18):425–431.
[46] Clarke, J.Marketing Structures for Farm Tourism: Beyond the Individual Providerof Rural Tourism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9(7):26–47.
[47] Shapiro C. Premium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s as rents to reputation [J]. Q.J.Econ,1983(98): 659–680.
[48] Skuras D, Dimara E. Regional image and the consumption of regionallydenominated products [J]. Urban Stud. 2004(41): 801–815.
[49] Vaughan, D. R. Farr H., Slee, R. W. Estim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localeconomic benefits of visitor spending: an explanation [J]. Leisure Stud,2000(19):95–118.
[50] Wanhill S.Peripheral area tourism: a European perspective [J]. Prog. Tour.Hosp.Res,1997(3):47–70.
[51] Hopkins J.Signs of the post-rural: marketing myths of a symbolic countryside [J].Geogr.Ann,1998(B80): 65–81.
[52] Nelson, J. A Quality variation and quantity aggregation in consumer demand forfood [J]. Am. J. Agric. Econ. 1991 (73): 1204–1212.
致 谢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三年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导师刘国斌教授,从论文定题到论文写作定稿,倾注了刘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深深受益于刘老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他作为老师,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师从刘老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在此谨向刘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更要感谢我学习了三年的母校--吉林大学,母校给了我一个宽阔的学习平台,让我不断吸取新知,充实自己。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和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