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大学生村官”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30 共1210字

  第 2 章 “大学生村官”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2.1 “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多为村(社区)事务。

  “大学生村官”一般被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

  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名副其实的“村官”,而只是村干部的助理,协助村干部开展村里的日常工作。

  2.2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从 1995 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拉开帷幕开始,人们对它的态度经历了从怀疑到欣喜再到冷静的三个过程,“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了较为坎坷的发展历程。

  2.2.1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萌芽

  萌芽阶段(1995 年-2001 年)。该阶段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才刚刚起步。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萌芽起源于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为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一批高校毕业生进村。此后,海南、河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这个时期“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政策制定上,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选聘范围上,参与人数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在区域分布上,还未形成统一步调;在影响力上,还显得比较弱小。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工作已经开始出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的推行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2.2.2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

  发展阶段(2002 年-2008 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学生村官”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随着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考虑进入村官的队伍。因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慢慢地被推广开来。

  2002 年,河南鹤壁淇县公开招聘了一大批“大学生村官”,从而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的先河;此外,四川、湖北等地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与方案。这个阶段,我国相继有多个地市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些地市都相对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

  2005 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村官”.至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已逐步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

  2006 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要求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至此,“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

  截至 2008 年 2 月底,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进入了一个全新、快速的发展阶段。

  2.2.3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普及

  普及阶段(2008 年 3 月至今)。随着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越来越白热化,“大学生村官”无疑成为“考公失利却不言弃”一族的不二选择。随着《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政策的出台,“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全面进入普及阶段。这一时期,不但报考“大学生村官”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而且关系到“大学生村官”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和完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