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作为一个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慢、缺乏经验,而国外的乡村旅游历史已经有上百年,已经相当具有规模,发展轨道也相当规范。尤其是英国、法国、日本,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农民再就业的重要手段,在资金和政策上也有相当大的支持,因此我们要借鉴他们的经验,在乡村旅游方面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3.1.1 英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借鉴。
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且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较高,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来说具有先天优势,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开始英国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英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越来越高,乡村旅游的各项环节和活动日趋成熟,对于英国的旅游业来说也是一大增长点。
首先,与乡村旅游有关的集团公司大量出现,进一步加快了英国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英国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乡村旅游公司对乡村地区的农业资源以及旅游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打造旅游名牌产品,推动乡村旅游进行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服务以及旅游资源,不仅逐渐改善了旅游地的旅游基础设施环境,而且通过公司的投资开发,为当地农民创造了许多劳动岗位,比如 2003 年英国东南乡村旅游集团就是典型代表,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英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服务基础。
其次,多景点联合开发模式的出现推动英国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多样化全面性的发展。由于英国占地面积较小,城市化程度高,对土地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率高,进一步压缩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这也使得英国各个地区之间乡村旅游发展的联系紧密,形成优势互补,多景点联合开发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地区经济之间的互补以及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降低乡村旅游的风险,提高乡村旅游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程度。在推动英国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通过这种地区联合模式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村落集聚等整合规划,形成一个乡村旅游发展的复合系统 TPCS(旅游规划复合系统)。通过该复合系统,整合和联系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相互促进,相互进步,各个系统之间密切相关,不断推动英国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发展。
3.1.2 法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借鉴。
法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其旅游大国的地位,拓展并延伸了其旅游产业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更加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对法国的旅游业注入了更多的新血液。乡村旅游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法国的蓝色旅游(滨海旅游),白色旅游(滑雪),城市旅游共同构成了法国旅游业经济发展的版图。有关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组织来监督和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这有助于不断规范乡村旅游发展秩序,提升乡村旅游整体质量,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度以及增加旅游地农民收入等有重要影响。
首先,法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基础好,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加上其发达的旅游业,为法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法国的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形式多样,比如:农场客栈、狩猎农场、露营农场等等。除了进行传统的垂钓、游玩、参观,还可以划船、打高尔夫、进行骑术训练等等。
第二,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法国旅游胜地较多,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极大优势,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类型和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不同地域的游客前来旅游,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公司等机构对乡村旅游景点以及项目的推广和宣传极大的促进了法国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出版和印发法国乡村旅游景点宣传手册和指南,不断推销法国的乡村旅游项目景点以及乡村风俗文化。家庭旅馆等乡村旅游相关服务设施和项目也逐渐推动法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法国政府也鼓励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对农民进行技术以及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其服务质量以及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不断推动法国的乡村旅游行业科学发展。
第三,除了本身的优势,法国政府每年也会组织一系列的旅游活动,为旅客提供乡村旅游信息,以增加游客数量。同时政府对其加强管理,保证了乡村旅游的质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资,促进银行贷款、增加政府补贴,来鼓励农户发展乡村旅游。
3.1.3 日 本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借鉴。
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早,其走过的道路以及成功之处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而且日本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其日本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有如下几个层面:
首先,加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推动日本乡村旅游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日本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重视,比如《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
(1991),《农业农村基本法》(1999),还有《酒店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对于规范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管理乡村旅游活动,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具有制度和法律保障,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然上升到了政府的高度。通过这些政策文件以及其他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日本乡村旅游发展迎来了高潮,乡村旅游得到极大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日本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经济环境。
其次,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注重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特色化,地域化经营与发展。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成功之处还在于乡村旅游发展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本土化特色经营。主要包括类型多样的各类体验性乡村旅游,比如:果园采摘,家庭绿光,专业休闲农场,农村民宿等内容,而且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本土化地域性特征明显,有利于形成地方乡村旅游品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而带动地方其他部门经济发展。
最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是否具有吸引力,是看这个地区的乡村旅游有没有特色以及竞争力,特别是旅游景点的建设基础设施的提供以及旅游服务的提供,乡村旅游内容以及景区建设的布局,这就需要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日本政府,社会组织结构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积极做好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特别是景区布局,景区的发展战略目标,景区建设规模等等包括各类型的乡村旅游活动都要进行规划建设,
确保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发展。各级政府间也要做好部门协调,推动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
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我国国内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各式各样,各地区主打品牌和旅游景点以及项目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吸引着大批游客参观体验。对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实力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吉林省前郭县、广西省玉林市、四川五朵金花作为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早、效果比较显着的地区,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2.1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吉林省前郭县的,又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是吉林省松原市的下辖地区。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收入较低,尤其是农村居民,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前郭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不仅解决了贫困的面貌,还大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省市县三级开始就前郭县乡村旅游项目相关政策方针进行研究,经过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建设、解决项目资金投入,制定乡村旅游管理测评制度。
为当地乡村旅游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
其次,结合前郭县 "第二松花江"、"嫩江"、"查干湖"以及本土民族文化,打民族牌、进行乡村旅游特色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前郭县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由于该县是蒙古族自治县,浓郁的蒙古族文化风俗以及旅游景观成为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法宝。蒙古族餐馆,农家乐旅游以及特色乡村农事体验等刺激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给前郭县农民的发展致富带来了福音,前郭县合理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习俗、景观等,借助查干湖风景,《圣水湖畔》基地等吸引广大游客进行参观、旅游、休闲、体验,在旅游之余还可以品尝蒙古族特色餐饮,为其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3.2.2 广西省玉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广西玉林诸位一个农业大市,是广西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果生成基地和禽畜生产基地。素有"荔枝之乡" "桂圆之乡""沙田柚之乡"额美称。当地的自然风光优美,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发挥乡村优势,2007 年开始榆林市开展了"农业生态游,体验新农村"主题旅游活动,优美的路线、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随着休闲观光度假的兴起,城市周边逐渐形成一系列的乡村休闲度假带,这也为玉林市带了了新的发展方向。
如北流罗政村,每年都会举办一两次旅游文化节,不仅有民间歌舞团的表演,更有农产品的展销活动,近年来罗政村有不断引进和发展观光农业、农业采摘园,丰富旅游资源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如福绵梦幻水乡,通过不断增加投资,健全完善服务设施,改建酒店,增加水上攀岩、真人 CS、水车、钓鱼等新的娱乐项目。通过大打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的牌子进行经营,为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广西玉林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上有着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及优势,首先,广西玉林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推进外向型旅游业发展,实现玉林地区旅游资源与外部地区资源的交叉联合发展,通过地区间的互动发展,一方面提升玉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打造玉林特色品牌的乡村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吸引外部投资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景区开发,不断推动玉林乡村旅游发展,通过构建玉林星级乡村旅游点来联系农村与城市地区的旅游经济。其次,继续扩大玉林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 增加游客用户体验。比如:玉林""五彩田园"风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及农业采摘园,温泉文化以及旅游项目,生态旅游项目等扩大了玉林地区乡村旅游的范畴以及经营内容,推动了玉林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最后,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继续培育和开发玉林地区的旅游资源,不断提高玉林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吸引力,健全乡村旅游行业运行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从业人员就业保障机制等,保障玉林乡村旅游全产业科学有序健康规范的发展。此外,玉林政府还积极推动玉林乡村旅游项目申遗工作,打造带有玉林标识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玉林乡村旅游效益,不定期的举办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和知识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强化玉林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3.2.3 四川三圣乡"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川三圣乡"五朵金花"其实就是属于成都市绵江区城乡结合部的五个小村子,也就是红砂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大安侨以及幸福村共同组成的五个乡村旅游风景区,主要通过发展花卉,梅林种植,蔬菜种植,荷塘观光,菊花观光等产业项目,推动三圣乡"五朵金花"的乡村旅游差异化产业化发展。
主要经验如下。
首先,"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展各自优势产业,创造乡村旅游优势主导品牌,形成良性竞争,共同推动"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的优质,优化发展。比如,红砂村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和农家乐,将花海参观体验与农村餐饮消费有机结合,深入开发花卉的其他功能,打造红砂村乡复合型多元化的花海参观游的相关产业。幸福村积极种植梅花,将其进行产业化经营,并且打造梅花类的产品以及乡村科普教育,切实增强幸福村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其他村落也各有优势特色旅游产品和资源,这些风格各异,风景不同,产品和服务种类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共同推动了"五朵金花"地区农村经济的腾飞。
其次,通过增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互动,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强化管理职能。"五朵金花"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得到城市地区的经济支持,政府政策的保障以及政府的合理管理。政府通过制定旅游星级评定标准以及餐饮标准,规范了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了乡村旅游的品牌质量,而且通过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整合,"五朵金花"地区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景点规划和建设,文化风俗节庆活动等都有了好的改善,形成了农家乐,农家旅馆,农事活动体验,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多样的乡村旅游形式,不断推动三圣乡"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的全面,规范,有序的发展。通过这些,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农村经济发展,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就业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3.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对鲅鱼圈地区的启示。
鲅鱼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在原有旅游项目上打造乡村旅游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原有旅游项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民再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功案列,对鲅鱼圈地区乡村旅游给予以下启示。
3.3.1 重视品牌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从"查干湖冬捕"到"梦幻水乡""五朵金花"成功经验来看,品牌是一个乡村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鲅鱼圈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要全面梳理乡村旅游的品牌,在旅游活动中要积极推荐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乡村旅游旅游活动中。通过各个环节增加游客对项目的认可,给游客留下一个深刻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对乡村旅游品牌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把乡村旅游资源、民俗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把品牌文化想各个方向各个领域延伸,用品牌来保证质量。
3.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旅游的基础,一定要健全完善。乡村旅游除了本身的特色来吸引游客,基础设施也是吸引游客的必要部分。在鲅鱼圈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通过基础设施可以增加乡村旅游的项目,加大项目的可信性,为乡村旅游做好有力保障。政府和企业要对基础设施加大投资,修缮已有基础设施,改建不合格基础设施,增建有吸引力基础设施。把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吸引点、保障点。
3.3.3 明确行业规范,完善乡村旅游监督管理机制。
近年来,乡村旅游项目大量涌现,发展速度超过了该行业管理发展速度,多出出现了管理混乱、缺乏行业规范、监督不力等状况。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以及乡村旅游的高效健康发展。明确行业规范,制定完全乡村旅游监督管理制度刻不容缓。政府要通过乡村旅游相关部门,积极参考国内外经验并结合当地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乡村旅游行业规范,完善乡村旅游监督管理制度,让乡村旅游在规则内发展,走上有法可依的健康发展之路。
3.3.4 明确政府职能,加大政策对特定乡村旅游形式支持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一定要在规则之内,一定要有政策支持,也就是说一定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在制定行业规范之外政府还要制定一系列有利政策,比如资金投入政策,项目帮扶政策,重点地区特色地区精准帮扶政策等。一定要通过政府这个大平台的协调作用才能合理、高效地实施利用优势项目、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政府行为,只靠个人或者企业是无法做大做强的,所以一定要明确政府的监管、制定政策的职能,让乡村旅游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政策支持下更好地发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