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一种终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约 50%糖尿病患者中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累及消化道,导致胃排空延迟被称为糖尿病胃轻瘫。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状,通常出现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少数情况出现在空腹时。目前治疗以控制血糖基础上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疗效难以持久,且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文献中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临证多依据其临床症状归入痞满、胃缓、呕吐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所致。我科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耳穴埋豆与食疗等综合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3 月 - 2013 年 10 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110 例,其中男 45 例,女 65 例; 年龄 42 ~70岁,中位年龄 56. 3 岁; 均为 2 型糖尿病,病史 2 ~ 20 年,平均12. 4 年。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内科学》,排除合并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胃或十二指肠手术,植物神经病变及酸、碱或电解质异常、年龄 <40 岁或 >70 岁者不列入本研究范围。
1. 2 诊断标准
( 1) 消化不良症状≥2 种,持续时间 > 15d,B型超声检查证实有胃排空延缓( 胃内容物排空时间延长 >6h) 。( 2) 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B 型超声检查排除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疾病。( 3) 排除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代谢紊乱疾病。( 4) 治疗前 1周未服用影响胃动力药物。
1. 3 治疗方法
根据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均在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基础上,将血糖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同时根据病情加用促动力药物的治疗,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中医辨证论治依据《中医内科学》。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饮食治疗必要性,入院后由接诊护士第 1 次讲解饮食注意事项,3d 后由责任护士进一步了解患者对饮食的要求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出院时依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单耳取穴: 脾、内分泌、肾、三焦、神门、交感。先将耳廓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探棒在所选穴位区找出敏感点,用胶布将王不留行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天用手按压 3 ~5 次,以出现轻微疼痛为度,隔 3d 更换另一耳同法取穴。10 次为 1 个疗程。
1. 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消化不良症状消失,X 线钡餐检查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 <4h; 有效: 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好转,X 线钡餐检查胃蠕动较前增强,胃排空时间恢复到 4 ~6h; 无效: 消化不良症状无明显减轻,X 线钡餐检查胃蠕动及胃排空时间无改善。总有效率 = (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2 结 果
显效 65 例( 59. 1%) ,有效 40 例( 36. 4%) ,无效 5 例( 4. 5%) ,总有效率为 95. 4%。患者出院后每 2 周电话随访 1次,4 周统计结果,显效患者 65 例中复发 3 例,复发率为4. 6% ,有效患者 40 例中复发 9 例,复发率为 22. 5% 。
3 讨 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与饮食不节有关,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至关重要。糖尿病胃轻瘫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消化不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吸收口服药物,延长食物排空时间,使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及时间与之不相匹配。合理的饮食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利于控制血糖,控制和恢复其他并发症。在合理的饮食调整下,配合适量规律的运动,如慢跑、行走、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早晚各 1 次,15 ~ 30min/次,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情况制订相应的运动类型和强度,提高患者消化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合理饮食指导控制病情,平稳血糖较经济。但患者出院之后往往不能自我控制饮食,导致胃轻瘫复发。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患者积极配合糖尿病及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并主动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胃轻瘫属于中医学痞满、腹胀、胃缓范畴。糖尿病胃轻瘫证属本虚标实,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而致。故治疗上当以健脾和胃、理气通降为则。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同于耳。耳穴埋豆能疏通经络,运行血气,调理脏腑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交感穴调节自主神经、舒缩血管; 内分泌穴调节内分泌紊乱; 脾穴调整相应脏器的气血运行。诸穴合用,刺激耳廓的神经,能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内分泌平衡,从而补益脾胃,行气活血,恢复胃肠蠕动。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耳穴埋豆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效果明显,患者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新光. 消化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79.
2 陆广华.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诊断与治疗[J]. 世界临床药物,2004,25( 12) : 722 -723.
3 李爱霞,陈晓明. 综合疗法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14( 32) : 42.
4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 773.
5 刘赞,黄亚莲,叶冬菊. 糖尿病胃轻瘫 30 例临床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 1) : 129 -130.
6 周仲英,蔡淦. 中医内科学[M].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82 - 687.
7 田丽萍. 饮食指导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5( 32) : 4337.
8 李智滨. 隔姜温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 54 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 16) : 2174.
9 叶江嫔,张海微,邱晓珍,等.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进展[J]. 护理学报,2011,18( 2B) : 16 -18.
10 王旭利. 糖尿病胃轻瘫机制及饮食指导进展[J].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 2) : 78 - 80.
11 葛佳伊,郑士立,宋丰军.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30 例[J]. 江西中医药,2010,41( 2) : 55 -56.
12 刘革新. 中医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