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河南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的现状及深化路径

时间:2014-11-22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5883字
论文摘要

  2014 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我省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等目标。加快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做大做强产业,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后劲才能持续提升,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才能有效转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大批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大军,而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正是培养各级各类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为使我省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更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1、 产教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1. 1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度开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受教育者就业和创业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是“产教结合、校企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丰富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内涵,涉及经济、教育,涵盖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各个部门和领域。

  1. 2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提高劳动者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设“两型社会”战略中,实现“中原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的积极作用,是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对顺利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全局意义。

  1. 2. 1 推进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快,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劲和多样化。

  当前,我省依然面临着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的“技工荒”“应用型人才荒”?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强化服务机制,从源头抓起,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适应性探索与实践。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使职业教育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实体产业加快升级改造。

  1. 2. 2 推进产教融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无论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走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之路,还是发展现代农业,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都迫切要求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使从业者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1. 2. 3 推进产教融合,是促就业重民生的根本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促进社会就业,首先要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 其次,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掌握市场用工需求,拓展就业空间,减少人力资源转移的成本。同时,通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更好的福利创造条件,可以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1. 2. 4 推进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还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实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它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同时,按照产业的发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和就业指导,扩大人力资源规模效应,并产生更好效益,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劳务经济规范,是有效解决好企业“用工荒”的重要途径之一。推进产教融合,通过行业文化环境的创设,能够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关注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了解行业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活动中,从认识职业开始,培养学生将性格优势和职业发展相联系,做好职业规划,使他们能够较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

  2、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当前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豫政〔2008〕64 号) 指出: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按照产业布局……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2〕49 号) 提出: 构建开放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 》(豫政〔2012〕48 号) 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强调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行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作用。2013 年 6月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人力资源保障“四个专项行动计划”,稳步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跟上区域产业发展步伐,以期获得教育发展的人才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我省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

  随着职业院校对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日臻成熟,我省现代职业教育正迅速发展,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同市场逐步向“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渐入佳境。

  3. 1 政府部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河南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新兴办学模式———职教集团。”目前已经在交通、农业、水利、牧业、医药卫生、建筑、化工、机电、地质、工艺美术、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部门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总数已经突破 60 个。截止 2013 年5 月,我省普通高校已达到 127 所,其中本科学校达到 50 所(含独立学院 8 所) ,高职高专学校达到 77 所。

  2013 年年底,河南省教育厅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还签署了《共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合作协议》,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用”无缝对接提供服务平台。但从人均数量上来看,我省要低于浙江省和福建省,同时,职教集团内部组织相对松散,这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是不相匹配的。

  3. 2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滞后

  就高等教育类型组成来说,目前所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最高学历仍是专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本科,缺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尽管这几年针对高职毕业生对口“专升本”,实际上还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而非职业教育本科,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存有偏见。

  3. 3 高等职业教育人均教育经费依然偏低

  “十二五”以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河南省 2012年为 6571. 27 元,全国排名为 16 位,地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河南省为 5946. 99 元,排名为第 27 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10. 74 元) 。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为同级普通教育的 2. 53 倍,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成本更高。

  3. 4 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仍有待加强

  专业教师不足。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企业缺乏合作动力。由于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政策落实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还有待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多数校企合作项目、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松散,捐助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实训实习基地后续建设和利用、培训员工等仅停留在表面上。

  职业资格证书亟待规范。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某些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团体等出于自身利益,既培训又颁证,一方面造成培训质量下降、走过场,另一方面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证书泛滥,“证”出多门,严重妨碍了职业资格培训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4、 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分析

  当前,国家已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要着力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把理论教学逐步转向理论与应用相兼顾,学历教育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兼顾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4. 1 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 年年会”上的书面讲话中指出: 要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立足类型教育特点办学,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从而为社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动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学院转型,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专用链对接产业链,校园文化建设对接行业企业文化,推动创业教育向终身职业教育方向发展。

  教师职教能力要求对接职业岗位要求。要以实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为契机,做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一线实践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解除一线教师的后顾之忧。

  支持中小企业吸纳职校毕业生。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企业职工参加养老等社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出台导向性人事和相关劳资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4. 2 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经费标准

  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强大的社会系统支撑,政府必须稳步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教育总经费的占比,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规模相适应。此外,应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兼容企业、社会团体、民企、外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投资体系。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不仅制定相关政策,而且搭建具体的实质性合作框架,出台相关细则和落实政策措施,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双方的积极参与,使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基金的投入,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予以与普通院校同等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给予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同等的待遇和产学研政策支持。

  4. 3 加快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教育性是提高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品牌的重要途径。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优化全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办法,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激励,重点提升其专业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力量,促进“双师型”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 同时,以德育人,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育更多社会需要人才。

  完善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在推进中职、高职紧密衔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合起来,引企入校、引职校入产业园(区) ,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作更大贡献。

  学校与企业及行业单位联合起来,建立职业教育就业评价体系,以硬件、软件、就业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积极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扭转只重技能的旧观念,为职业教育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只有与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才能学到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企业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正逐步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企业要有参与的自觉性。

  规范“职业资格证”的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规范职业准入类职业资格和职业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这对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管等服务工作。

  5、 结语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发展,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原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形势下,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和应用型技能的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选择。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集全社会之力,加大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河南由传统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转变,为开创我省职业教育事业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晨,李丹,董少校. 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推动中职改革创新[N]. 中国教育报,2010 - 12 - 5(1) .
  [2] 施也频,陈斌. 产教融合 特色办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 18 -19.
  [3] 我省普通高校已达到 127 所. [EB/OL].(2013 - 5 - 21) [2014 - 01 - 05].
  [4]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 201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N]. 中国教育报,2013 -12 -23(2) .
  [5] 翟帆. 201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N]. 中国教育报,2013 -7- 18(5) .
  [6] 李名梁. 发展职业教育亟须提高社会认同度[N]. 光明日报,2013 -7 -13(10) .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