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知觉的对象与经验辨析(3)

时间:2017-04-10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本文字数:8651字
  如此一来,知觉又要重新开始之前的步骤。然而,“毋宁说意识认识到,它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是谬误。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意识就有能力去扬弃这个认识。”〔1〕76既然以单纯接纳对象的方式认识对象所获得的是谬误,并且意识也认识到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方式,那么意识就必须做点什么来挽回真理。如果为了获得真相,意识必须做点什么,那么这就说明,意识的活动于认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一个转折点,认识不再是对对象的单纯接纳,意识的活动也是其中的本质性环节。
  
  第二阶段。意识的这个活动首先表现为,将对象中的不一致性揽入自身。因为对象应该是自身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对它的认识是矛盾的,那么这个不一致性是我们造成的。因此,对象是单一体,而它之所以具有众多属性,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所具有的差别。“所以实际上只是对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物才是白的,对我们的舌头而言,它并且是咸的,对我们的触觉而言,它并且是一个立方体,如此等等。”〔1〕76以此方式,知觉似乎确保了对象的单一性。但是,物之所以是一个单一体,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属性。只有通过这些属性,物才能排斥他物,成为一个单一体。“物本身是一些自在且自为存在着的、特定的物,它们具有一些属性,并通过这些属性把自己与别的物区别开来。”〔1〕76因此,特性不仅仅是对象对我们的显现,而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因为对象是自身一致的,所以意识这次应该将单一性揽入自身。就此而言,物只是一些独立的质料,它们之所以显得是聚在一个单一体内,只是因为我们把它们聚集起来了。
  
  如此一来,尽管意识将不一致性由自己揽下来,但还是没能保住对象的自身一致性。对象一会儿是单一体,它要将多样性揽下来,一会儿又是多样性,它要将单一性揽下来。意识并没有能够使对象始终保持为单一性,或者多样性。“就这样,意识获得了这样一种经验: 物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领会把握着的意识显现,但是同时,它又超出这种方式返回自身; 或者说,物在自身内包含着一种对立的真理。”〔1〕78物始终保持着两面性,它向意识显现为一种样子,而自己又保有另一种样子。因此,知觉意识认识到对象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但是,意识并没有就此接受这个矛盾的对象,而是采取了另一种办法使对象保持自身一致性。
  
  第三阶段。物作为单一体是自为的,作为多样性是为他的,它同时具有这两个方面。现在,意识要保持对象的自身同一性,无论如何要消除对象中的矛盾。为此,意识引入了整体性的视角,将矛盾的两个方面分派给了不同的物。自为性留给了对象,为他性指派给了他物。对象本质上是自为的,为他性只是一种外在的视角。如此一来,就设定了诸多不同的物,它们每一个都是自为的。就这样,物不是在自身内包含对立,而是与他物对立。既然众多不同的物本质上是相互区别的,而这个区别又不能是物自身包含的区别,那么每一个物作为自为存在就应该能够与他物区别,因此“每一个自为存在着的物都是一个单纯的规定性,这个规定性构成了它的那个事关本质的、使它有别于其他物的特性。”〔1〕79由此,意识做出了“事关本质”与“无关本质”之间的区分,对象的自为存在是事关本质的东西,而为他存在则是无关本质的东西。以此方式,意识似乎保住了对象的自身一致性,因为对象本质上只是自为存在,而它的为他存在方面是无关本质的东西。
  
  但是,自为存在与规定性是相矛盾的。一物只有当与他物发生关联才能获得规定性,而一旦与他物发生关联自为存在就终止了。一个自为存在着的、仅仅与自身相关联的对象,不可能具有任何借以区别于他物的规定性。因此,所谓“事关本质的规定性”是一个矛盾的说法,“毋宁说物正是通过它的事关本质的属性走向消灭。”〔1〕80此外,意识虽然区分了“事关本质”与“无关本质”,但是物又必然具有为他存在的一面,这个“无关本质”的东西却是必然的,这又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因此,试图通过将物的为他存在的一面边缘化的方式保持它的自身同一性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综上,对象既是自为存在,也是为他存在,这既不是意识反思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因外在的视角造成的差异,而是对象内在的包含的矛盾。因此,“真实的情况是,对象在同样一个角度看来就是它自身的反面: 就它作为一种为他存在而言,它是一种自为存在,就它作为一种自为存在而言,它又是一种为他存在。”〔1〕80
  
  三、知觉现象学的意义
  
  知觉的对象被自身的经验所否定,“生活于知觉中的此在,即健全的人类理智,失去了对存在的信任”〔5〕106.但是,意识必然要恢复对存在的信任,因为那就是它自己,为此它必须要超出知觉的认知方式。实际上,“毁灭(Zugrundegehen) 是返回根据(Zum - Grunde - zurückgehen)”〔6〕118,意识通过自我否定呈现为一种更本源的知识形态。既然对象一再的表明自身是对立统一体,那么意识现在认为这就是对象的本质。如此一来意识就成为了知性。黑格尔说,“由于自为存在和为他存在在本质上构成了一个统一体,所以现在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普遍性,而意识在这里才真正进入到知性的王国之中。”〔1〕81随着对象呈现为“无条件的、绝对的普遍性”,意识也由知觉过渡到知性。意识作为知觉曾以一种感性普遍性为对象,这是一个有条件的、相对的普遍性,因为它是对感性对象的直接的否定,所以它以感性对象的存在为条件。这一点也体现在知觉的经验中,意识发现对象总是被对立面所限制。与此相反,绝对的普遍性是对立统一体,它将互为条件的两端包含在自身内,因此是无条件的绝对者。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