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艺术表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03 共532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创作研究
【第2部分】适合自闭症儿童的绘本插画设计绪论
【第3部分】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选择题材分析
【第4部分】 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艺术表现
【第5部分】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价值
【第6部分】自闭症患儿绘本插画的开发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艺术表现
  
  3.1 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创作过程
  
  3.1.1 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
  
  “联合国估计全球有 3500 万自闭症患者,而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 700 万以上。”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介绍,“过去认为自闭症是罕见症,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为 1/150”.要想有真实的情感与创作,实地考察与体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去了太原的儿童福利院,在北京也做自闭症儿童志愿者。如图 3.1.1.1 所示。

  当第一眼看到他们时,开始心里会忐忑,会担心和他们不好相处,给他们带来一种害怕与反感,接触了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孩子,有着孩子的好奇心,有着孩子的纯真,也有着那份可爱与美丽,而自己内心是不禁的心疼。其实他们跟普通的孩子一样爱玩、爱动,有着一双渴望的眼睛,却只将这些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走不出。

  在这期间,看到很多孩子和自己的父母都保有安全的距离,又像是陌生人。

  有的孩子,只要我们一靠近,他们就会立刻跑开,完全抗拒外人。还有的孩子,被父母打骂过后,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尽管眼泪湿了眼眶,也只是轻轻抹去,继续自己的玩耍,有着比一般孩子更要坚强的自尊心。他们虽然不肯与人交流,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倔强,自己的坚持,自己的领地。

  只有看到了才会真心的感受到,这几次的实践既收获了与孩子们在一起的乐趣和帮助,也为日后的绘本插画创作奠定了基础。任何的艺术创作都是要有真情实感才会触动读者。

  3.1.2 绘本插画作品创作材料的选择
  
  绘画艺术是通过材料运用进行情感的表达,合适是选择材料的依据,不同的材料带给画面不同的效果。在选择材料之前,绘本插画的创作需要布局,所谓画面以大局为重就是整个作品所要表达的氛围、思想以及情感,只有明确这些才会做出正确的材料选择。

  开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遍遍的尝试不同的材料,如宣纸、水彩纸、牛皮纸、厚纸板、木板、竹垫、玻璃器皿等,尝试在不同的材料上所呈现的不同的效果。宣纸过薄,一触既破,一方面不便保存,最重要的是不能够表现星星的孩子坚韧的性格过于单薄。如图 3.1.2.1 所示。牛皮纸、厚纸板材质过厚,纸的层次过多,底色过于影响画面的再创造,同时也与最初画面单纯、干净的概念不符合。竹板、木板虽然材质新颖,但画面的可塑性比较小,在于色彩上存在着局限性,由于材质粗糙线条的勾勒不够细腻,故不容易表现以线条为主的画面,也不宜做成绘本, 如图3.1.2.2 所示。所以,通过长时间的考察、思考、感悟与实验之后,明确了自己最终所要呈现的画面效果,决定材料选择上以水彩纸、透明水色、自动铅笔为主。表现的是冰冷的意境、空白的思考、紧张的线条、重复的图形等,直入星星的孩子内心世界。如图 3.1.2.3 所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好的开头才会是成功的一半,做好了绘画材料的选择,接下来要统一绘画的风格。
  
  3.1.3 绘本插画作品的绘画风格及人物形象设定
  
  有人说,绘画风格是画家作品的标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画亦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

  从学画至今,自己已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心境,就会有不同的感悟,要想成为成功的画家必须有自己成型的绘画风格。单从自己绘本创作的插画风格来说,也是经过多次的实验。如图 3.1.3.1 所示,是以人物写实为主的风格,对于背景进行材质的变化与改造带有肌理的感觉。但是,从画面效果看缺少了自闭症孩子内在的特质,缺少创新与让人深思的元素,过于平淡,不能给读者多余的想象与感悟,缺少打动人心的那种震撼。根据第一次的尝试,打算避开过于写实的手法,挑战自己从未尝试的风格。

  从生活内在发现出发,把具体的物体抽象化,传达出情感和思想的力量。如图3.1.3.2 所示,根据真实图片进行了创作,第一张照片映入眼帘的是那若有所思、孤寂萧怜的一只眼睛。有时候有不如没有,用简单的元素表现情感的物体是最难的。而自己画面所传达的就是那只会引人思考的眼睛,看不到头发、鼻子、嘴巴,看到的只有那历经的说不出的日子和留下的印迹。第三张的小女孩,呆呆的望着前方,不知道能否看到希望和明天,画面就用了一张面具来隐藏自己的前方,就让这可能或者不可能留给你我去理解。但是,这些人物的形象风格还是不能作为自己最后的选择,存在着过多的悲伤和变形,形象不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和生活。其实,喜欢一次次不断地钻研与改善,收获了之前没有碰到的问题,所以过程是可贵的。通过两次的尝试,接下来应该考虑在写实风格与抽象风格之间的绘画手法。继而又画了一批如图 3.1.3.3 所示的小稿,慢慢的找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感觉。可是,总有某些地方不够,还是缺少能够有创意的元素。
  
  如图 3.1.3.4 所示,是这次绘本插画作品创作风格确定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的尝试中,我发现了自己想要的元素,这种方块组合的图形是一种破碎重组的构成,既能体现自闭症孩子重复的性格,又能使画面富有厚重感,也可以进入读者的心理。所以,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再创作。当然,要先从人物形象入手,通过自己对于自闭症孩子的观察与接触,最能表现他们生活和内心的是那双眼睛,似看非看,似笑非笑,孤独中带有自赏,脆弱中带有坚韧,有点冷酷却又不失可爱。听起来很难把这些表现出来,那就不厌其烦的一把把的出手稿。
  
  如图 3.1.3.5 所示。主体人物的表现是绘画作品的灵魂,需要仔细的推敲与研究。以上几个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草稿的基础上形成的图形与动作。根据自闭症孩子的特点和参照生活的真实性,采用了第一个人物造型。因为眼睛是内容的重点,同时又能展现孩子的真情,可爱,孤独,呆滞,怜悯,希望。人物的确定给接下来的绘画奠定了基础和铺平了道路。经过以上绘本插画作品的多次实验,从而明确了此次绘画作品的整体基调:

  由简入繁、再入简。绘本文字以点缀画面为主,少而精,整体画面的构图与排版传达出趣味性,特殊性。绘本插画创作的表现手法上以点、线、面的变化来突出整体的视觉感、层次感、空间感。 从而给予读者强烈的情感触动。

  3.2 自闭症儿童绘本插画的艺术表现
  
  3.2.1 绘本插画作品的绘画内容分析
  
  此次绘本插画的每一幅作品都装满了自己的真实情感,都赋予了特殊的内在含义。画面主要采用点、线、面的表现手法、疏和密的对比方法、破碎重组的构成方式等来表达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下面就具体的分析与展示作品内容。如图 3.2.1.1 所示。自闭症儿童是一个自我情感封闭的群体,注入他们血液里的是一种痛苦的挣扎与无法释放的沉重感。画面整体选用简单的砖块形状来表现血液,代表着注入身体里的沉重与堵塞,生命美丽的无法绽放。砖块在有规律的堆积上形成了绘本中“我”的抽象外形,同时经过疏密的对比关系突出眼睛和嘴。以这种抽象的手法来表现:不知何时起,那抑郁的种子在“我”的身体里生了根,发了芽。画面传达给读者一种内心的抽搐感,画面的力量感。
  
  如图 3.2.1.2 所示。绘本中的“我”拨开了内心堆积已久的砖块,看到了这个世界。在画面的构图上,主体人物选择大的俯视透视关系来看这个世界,仿佛是画外有画。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焦点。自闭症儿童又称为是星星的孩子,所以,画面内容选择星星的形状分割为五个部分,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展现天空、陆地、海洋。自闭症孩子和正常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那么天空、陆地、海洋的内容表现不能是普通的蓝天、草地和水,而是挂在天空中的城市,长在水里的小枯树,游在地上的小枯鱼。这样就更能突显自闭症孩子的独特性和自己创作的真实性。而整幅画面中又隐藏着绘本中“我”的眼睛和嘴,赋予了画面多层的空间感,以及更为真切的表现人物形象内心的害怕与迷茫。这样让读者深刻的体会到自闭症孩子现实的生活世界和内心隐藏的复杂情感。如图 3.2.1.3 所示,这两幅画是创作前期作品,根据绘本画面统一性原则,构图基本的外形已改为圆形,如图 3.2.1.4 所示。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理发。我们都是头发的主人,而做不了它的主,不能让它不长,不能让他不剪。自闭症孩子生性好动、过度敏感、畏惧特定的声音或动作,所以理发对于他们来说会视为极具讨厌与抗拒的事情。但是,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并未表现出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抗拒,而重点在于突出画面里隐藏的“我”心中的无奈与不能战胜的反抗。或许,画面传达出平静的节奏更为打动读者的心。

  在构图上以窗户里的情景为镜头的焦点,演绎着生活里随处出现的理发场景。表现手法上以窗里场景的疏与窗外墙的密形成对比,突出画面整体无奈的氛围感、变化的层次感、强烈的空间感。如图 3.2.1.5 所示。这一组绘画作品以大量的线、黑白灰的大关系来表现一种内心的束缚。如图 3.2.1.5(左)所示,从画面整体上看,蜘蛛网的黑洞犹如绘本中“我”的眼睛,眼睛里装满了对生活的恐惧,总想逃出这悲伤的无底洞,最终还是掉进了这无法挣脱的束缚。如图 3.2.1.5(右)所示,“我”那般无助的看着外面的世界,谁又能拉“我”出去?通过用线上粗细的对比、色彩上黑白灰的关系来突出那只渴望的眼睛。而画面三处的空白是希望的出口,用这种方式增加画面的内涵和积极地情感。如图 3.2.1.6 所示。画面整体上采用强烈的疏密对比关系突出绘本中的“我”,长线条与短线条的不同组合、穿插、排列等方式呈现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关系,增加了画面的饱满感,厚重感。

  画面的主人物用简单的长线条勾勒出外形,用短线条进行头部的细致刻画。

  绘本中的“我”背对背呆呆的坐着,绷带封住了嘴,无法说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背景的城市密密麻麻错落在他们眼前,他却不能够拥有,身后只有世界留给他的那片空白。而画面的背景城市里隐藏着绷带封住的眼睛和嘴,更有张力和刺激力的展现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

  这是最能传达自闭症儿童内心的一幅作品,画面刻画着他们受伤的内心,只与自己相伴的孤独灵魂。城市的繁华与紧张封住了他们的世界,只希望城市的人们能点亮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世界。如图 3.2.1.7 所示。这一组绘画作品借助动物的形象来代表自闭症儿童与世隔绝的心,是他们的心困住了自己的身体。画面主次关系明确,空间关系强烈。

  空白的地方呈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深层的表达自闭症儿童在自己内心世界是快乐的,只有自己体会到的乐趣。如图 3.2.1.8 所示。这组作品采用小鱼的形象记录时间的刻度,绘本中的“我”静静的等待奇迹出现,生命得以重生。画面中鱼代表着生命力量的传递者,是绘本中“我”的守护神。简单的三个形象构成了一幅隐藏着微笑的脸,预示着自闭症孩子会有生命绽放的那一天,前方充满着希望与美好。
  
  3.2.2 绘本插画作品绘画技法的创新
  
  一副好的作品关键在于能否打动读者的心,做到情以动人。这需要岁月、生活、知识等多角度的积累与考验。而任何艺术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思想的进步,品味的提高,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创作出具有划时代的作品。

  在此插画创作期间,不断地搜集材料,绘画草图,钻研方法,分析深层的含义。如图 3.2.2.1 所示,绘画技法上采用线表现疏密的关系、破碎重组的关系,黑白灰的关系等。在线稿完成的基础上,再附上淡淡的透明水色。透明水色,刚接触真有些不可思议,这也可以用来画画,尝试完之后就爱不释手了。透明水色没有水彩那种艳丽夺目,而是温文尔雅,没有水彩那般清澈透明,而是耐人寻味。说起用法很简单,稀释用水就可以,好点的水色稀释出的颜色饱和透明。先用软点的毛笔渲染开,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用不同的颜色混合出第三种色彩,千万不要把两个颜色倒在一起稀释,应该分别稀释,在所需要的画面位置,先上第一个颜色,再在上面盖第二个颜色,这样颜色会自动混合,漂亮透明,不然会很脏 .并且水色不可覆盖次数过多,否则也会脏兮兮的。用了水色后上面最好不要再覆盖色粉等其他材料的痕迹,不然就失去了水色的特点。

  这样,把线与色在水彩纸上完美的结合,如图 3.2.2.3 所示,不会过于鲜艳,但有淡淡的岁月印迹,不会喧宾夺主,各有所位。显然,色调也不会过于消极灰暗,线中带有坚韧,色中带有希望,激发读者对孩子们的关爱,帮助,用心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

  艺术,是我们感情积累的释放,是我们生活需要的慰藉,是我们灵魂汲取的营养。绘画的魅力也在于此,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体会那些孩子们生活的现状。绘画也是一面魔法的镜子,看见的不仅仅有真实的世界,还有灵魂深处人性的百般滋味。

  3.2.3 绘本插画作品与文字内容的表现
  
  就儿童绘本而言,“画”是它的生命线,“文”是它的五脏六腑。日本的绘本研究者松居直,曾经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形象表示插图读物与绘本间不同的图文关系:图+文=插图读物,图×文=绘本.这也就是说,绘本绝不仅仅是图文的简单相加,图文必须相应生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而文字来源于这段期间的所感所处所情,用自己的真情来诉说他们的内心。

  绘本文字内容如下:

  你从哪来?来到这个世界。 你看,我。

  发芽, 那样特别。

  在这个城市,慢慢,长大,长大﹍﹍直到某一天,你说我是那么不一样。

  每天和它在一起,每天在这里望着你,每天讨厌万恶的头发,疯狂的长长,哼,理发。

  每天爬得很高很高。你说,我是星星的孩子。

  走不出它的躯壳, 碰不到它的温度,找不见打开它的钥匙。

  封住了这个城市的喉咙,关闭了这个城市的声音。

  这个城市,只有我。

  你说,世界很温暖。

  我拨开了这堵墙,看到了你。我撕开了尘封的绷带,看到了这个城市。

  你看我,笑了,你看我,开始了重生。

  你看我,拥抱这个世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