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莨纱绸的传承与发展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29 共250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莨纱绸的加工与创新研究
【第2部分】莨纱绸生成工艺与传承创新探讨绪论
【第3部分】莨纱绸及其加工工艺的发展概况
【第4部分】莨纱绸传承创新的必要性
【第5部分】莨纱绸传承创新的路径探析
【第6部分】莨纱绸服用过程中织物风格变化评价
【第7部分】 莨纱绸的传承与发展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莨纱绸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们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世代积累下来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是活化的民族瑰宝。它以独特典雅的韵味,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以及特殊的功能性成为丝绸中的佼佼者。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发展瓶颈,受到了时代的冲击。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走访莨纱绸从业人员,对莨纱绸及其加工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了莨纱绸传承创新的必要性,对莨纱绸的功能与价值、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章重点研究了莨纱绸产业发展的困境,发现传统生存环境的消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莨纱绸研发、设计与生产及运营模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等问题致使莨纱绸及其加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制约,提出了对莨纱绸可持续传承与创新的建议和措施。对其在当今的应用与发展做出抛砖引玉的思考,认为莨纱绸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加强行业规范,自身特色的保持与拓展,设计与研发的投入以及消费市场的良性运营机制的发展等。其中,文章针对莨纱绸传承创新做了技术上的实验研究,发现莨纱绸面料越穿越舒适,越久越有价值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为进一步确定莨纱绸的放置时间,挖掘其内在价值,寻找织物的最佳使用状态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为更大程度的开发利用莨纱绸及后延产品的研发提供借鉴。

  论文的局限性:

  本文虽然对莨纱绸及其染整工艺的发展做了基本的梳理和分析,但因时间的局限没有对莨纱绸的历史渊源、莨纱绸生产及其应用厂家发展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此外,得出的创新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验证与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文件,国发〔2008〕19 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2008-6-7.1.

  [2] 赖丽思,施用和。顺德香云纱的突围之路[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2,06

  [3] 钱小萍。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M].大象出版社,2005.431-436

  [4] 张羡。莨纱绸与普通丝绸织物机构与性能的比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58.

  [5] 蒋倩,吴厚林。刍议香云纱的传承与发展[J]丝绸,2007:12-15.

  [6 ]百度百科网,薯莨[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73979.htm

  [7] 廖学林,吴浩亮,任光辉。香云纱染整技艺[D].广州:世界图书出版

  [8]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丝绸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2004(1):568-581.

  [9] 许才定,梁向群。初论蚕丝与真丝织物的保健功能[J].丝绸,1995:54-57

  [10] 王庆蓉,马丽,雷呈祥。薯莨的药用价值[J].职业与健康,1009:647-649

  [11] 李维贤,赵耀明,师严明。香云纱的加工工艺及其生态性[J]印染 2008,(16)30-32.

  [12] 吴浩亮。关于国家非遗---香云纱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思路探讨[J]广东蚕业。2011

  [13] 陈丽娟,邬关荣。基于生活型态的青年女性服装消费实证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29 (2):199-203.

  [14] 杜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市场“巴泽尔困境”--以香云纱染整技艺保护为例[J].文化遗产 2013(03)

  [15] 胡平。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J].装饰 1999(06) 10-14

  [16] 李维贤,师严明,罗美香。香云纱服装设计适应性探讨[J].装饰, 2008(7):127-129.

  [17] 丁敏,手艺的智慧--以香云纱工艺为例[J].设计,2013,(6)

  [18] 搜狐旅游网,岭南香云纱价比黄金 衣服越旧越值钱[EB/OL].[2011-01-17].

  [19] 孙晶晶,成 玲,张代荣,织物手感风格客观评价方法的比较[J].现代纺织技术,2010(2)55-60.

  [20] 潘宁。一套用于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的新型测量仪器系统[J].纺织导报,2012,3

  [21] 刘鹏,冯兆行,时培培,李艳清,祝成炎,PLA/棉织物的光泽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06): 880-884.

  [22] 李维贤,师严明。香云纱工艺--种古老的环保涂层技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38-41

  [23] 刘帅男。 机织物规格要素与其光泽性能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2

  [24] 刘众。“莨绸”服装在深圳复活了[N].深圳特区报,2006(06):1-1.

  [25] 郭军。欧阳小战:创世界品牌的“香云莎”[J].新经济杂志,2006(01):37-38.

  [26] 肖欢欢。顺德:打响“香云纱保卫战”[N].中国特产报,2009(01):1-1.

  [27] 孟杨,马庆。天意“莨”缘 天意莨绸走进“哥德堡号”传承中国服饰文化[J].纺织服装周刊,2006(29):73-74.

  [28] 宾阳。顺德申报广东香云纱保护基地[N].中国文化报,2009(7):1-1.

  [29] 邓小国。深圳香云莎公司以产业发展传承古老工艺文化[N].中国质量报,2009(07):1-2.

  [30] 于伟东。纺织材料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06(5):335-335.

  [31] 姚穆。纺织材料学(第二版)[M].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05(18):518-518.
 

  致 谢

  岁月如歌,转瞬间,研究生生活即将落下帷幕,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历历在目。北京服装学以其弘毅日新,衣锦天下的胸怀教授我,使我能在服装领域里徜徉。在即将结束学生生涯的此刻,感慨两年半走过的点点滴滴,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

  衷心的感谢张浩老师选择了我,给了我这段难忘的继续学习深造的经历。在研究生期间张老师给予我充分的信任,让我有到广东调研的机会,锻炼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细节的不妥协,对学术的严谨以及精益求情、忘我的工作作风都深深的影响到我,让我受益终生。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定稿张老师都注入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表达真诚的谢意与祝福!此外,还要感谢北服·爱慕人体工学研究所的峥嵘老师以及全体同学朋友们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学习环境,让我参与到研究项目中,积累了实践经历。

  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很多老师、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感谢莨纱绸服装设计师 Kathrinvon Rechenberg 女士、香云纱国家级传承人梁珠先生、佛山顺德莨纱绸保护热心人士潘显宗先生以及苏莨记纱绸面料店先达峰先生,为我的论文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感谢尤雅南同学在本实验中提出的有益建议和无私帮助。

  硕士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感谢一直以来默默陪伴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们,给我鼓励、帮助和支持,让我能有一个专心的学习研究环境,并且顺利地完成硕士期间的学业。

  最后,感谢所有曾对我提供过帮助的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