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6 共293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微视频的现状特点与发展建议
【第2部分】关于微视频的内涵
【第3部分】中国微视频的发展概述
【第4部分】国外微视频的产生和发展
【第5部分】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
【第6部分】微视频与传统视频的差异
【第7部分】我国微视频发展对策初探
【第8部分】我国微视频的发展研究

  第四章 我国微纪录片的特点

  回溯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在传统媒体中包含的时长较短的微型纪录片也有不少,但无论是传统媒介的微型纪录片,还是早期网民们自发创作的纪实短片,它们都没有能够让微纪录片成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存在。直到 2010 年凤凰视频正式推出名为“微纪录片”的新内容产品,“微纪录片”这一概念才被真正独立提出并逐渐受到公众的认可。而中国的微纪录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多元、个性、简练的艺术特征

  早前传统媒介中的微型纪录片虽然时间也较短,具备“微型”的特征,但它与后来网络上真正意义的微纪录片还是有所区别。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型的纪录片样态,在兼具传统纪录片元素的同时,也具有诸多基于新媒介环境下的独有特性。比方说,网络环境下的平台具有互动的独特传播方式,在传播渠道方面也有着独立的载体,这些差异就为微纪录片的创作奠定了特定的技术基础。同时,传播的对象也不仅是能够收看电视的普通观众,而是兼具多种个性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不同的传播渠道需求的是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和形式,而不同的传播客体所关注的内容也会呈现出各自的倾向性,因此,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较,还是呈现出一些差异化的艺术特征,以适应其特殊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

  二、选题内容平民化、多样化

  从制作和传播渠道来看,微纪录片主要依靠新媒介为传播介质及制作手段,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后期制作系统的简约化极大的节约了资金,在制作技术方面也简化不少,可以用微投资来选择的微纪录片内容在选题上得以突破传统媒介的诸多限制。在新媒介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导演和创作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片中人,生活的每个片段也都可以获得被表现的机会,每个生活点滴都得以成为被记录的对象,所以,如今的微纪录片选题可以不再那么主旋律,而是趋向更加平民大众化,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全景化的记录。

  就拿 2012 年首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为例,参赛的微纪录片主中有许多涵盖了传统纪录片难以涉及的领域,入围的几部影片都在选题上各有特色,包括关注同性恋者的《彩虹伴我心》、记录罹患职业尘肺病的民工们走向生命终点的《尘埃》、关注杂技小演员的《花朵》,这些片中的人物都是极具争议性和话题性的边缘人群,在传统媒介环境下,这些边缘人群几乎不可能登上银幕,走入寻常观众的视野,而微纪录片由于播出平台、审核机制不再局限,创作者也不被规则框住,所以他们能够将关注的视角转向这些本不被人注意的人群及事件,使纪录片选题更为多元与平民。与第一届入围作品相比较,第二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入围最佳微纪录片的 5 部作品在选题内容上更加趋向于多样化,其中包括记录经历雅安地震后的女性身心伤痛的《女人和》、讲述海外华人的《有福的人》、关注市井小民生活的《甜蜜的街头探戈》、以大城市中群租青年为记录对象的《2306》、关注城市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吾家有女》,这些入围作品在保持对社会底端人群持续关注的同时,选题中也包含了些许主流事件、主流人群的内容。可见,微视频不是只有“怪”才能引人注意,只要题材新颖并打动人,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观众注意到各大视频网站上都有一些选材视角新颖但点击量却很少的视频,或许是因为那些影片太过边缘化,无法适合大部分观众的欣赏角度,也可能因为题材异常导致内容在表达上让人摸不着头脑。总之,在多样化的选题范围内,适合平民观赏也是十分重要的标准。

  三、个性化的影像风格

  新媒介的开放性、平民性,共享性,给纪录片创作的选题和内容以更多的拓展空间,同时也使其在影像风格上的个性化表达拥有了更大的自由与可能。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自由的创作能够充分发挥一个编导的个性,这与传统纪录片中规中矩的模式形成鲜明反差。从传播对象的角度来讲,个性化的影像风格也恰好满足了一些网民对于新媒体产品个性化的需求。

  与传统媒介纪录片相比,许多微纪录片在影像语言技巧上虽然还很稚嫩,但大胆的个人化色彩都为影片增色不少。以第二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入围最佳微纪录片的 5 部作品为例,《甜蜜的街头探戈》平实质朴,通过白描影像用真实的力量打动观众。《吾家有女》影像话语则更为大胆前卫,一些刻意夸张变形的画面可以让观众清晰体会到创作者的情绪感受。而众多民间草根创作者们的微纪录片则有更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由一群 90 后的学生们拍摄的反映广州纹身文化的《纹化》,影像语言虽然不成熟,但却非常富有想象力,甚至还在片中加入了暴走漫画等许多有趣的娱乐元素,这些元素凸显出创作者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个性化的表达让观众耳目一新。

  经常关注网络微纪录片的观众其实能够看出,在各大传统媒体也陆续介入新媒介运营的背景下,即使是传统媒体作为创作主体拍摄的微纪录片,往往也比之前在传统媒介这个平台制播出来的纪录片要活泼大胆许多。就以央视推出的微纪录片《故宫 100》与之前同样题材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故宫》相比,后者严谨大气,而以新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每集仅 6 分钟时长的《故宫 100》风格则更为轻快活泼,例如它使用了分集包装、前后片花的方式,片中的一些讲解还采用了卡通形式,就连全片的开场都以镜子作为了叙事道具,以镜中影像来映照历史、现实与未来,这样的风格变化在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丝毫没有动摇“纪录”的本质。个性化的风格已经成为微纪录片区别于传统纪录片创作的鲜明特征之一,这是新媒介传播渠道与传播对象的变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能够收看到更多风格迥异的纪录片,观众在这一改变中无疑是受益的。

  四、简洁紧凑的叙事

  目前微纪录片的长度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微纪录片还是控制在 25 分钟之内。要在这样的短时间内构成一部具有完整情节或结构的作品,对于创作者讲故事的能力还是有很高的要求。语言要尽可能简练,情节要更加紧凑,结构也不能拖沓。创作者所讲的故事要相对集中,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因此,微纪录片适合选择比较简单易表达的事件,遇到特别宏大的题材可以做分集处理。

  现有的大多数微纪录片都是采用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的方式,几乎没有像《探索·发现》栏目中的纪录片那样设有多重悬念,层层提问向下开展故事情节。互联网上由个人创作的微纪录片大多表现的是单一主题,就连专业制作机构也同样更为青睐这样的叙事方法。就拿《故宫 100》为例,每集 6 分钟的长度,既容纳不下太多的悬念和铺陈,也无法表达过多的主题,因此,它每集都只讲述一个建筑物或是一个典故,在叙事上也多采用微视角切入,开场直指主题,很好地契合了微纪录片的“微”特性,简洁洗练。

  五、碎片时间的重复收看

  新媒介在接收渠道上的便捷自由,也是微纪录片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在传统媒介的传播语境下,内容的传播通常是一次性传播,比如看电视或电影,观众在看完一遍后无法马上重复收看,并且观众接收信息往往也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而在新媒介传播中,内容可以进行多次重播,受众的观看也不局限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各种碎片时间和移动空间加以利用就可以完成信息的接收。微纪录片契合了这样的碎片时间和移动空间要求,能够恰到好处地整合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因此,可以说,微纪录片是传统纪录片为适应新媒介特征和新媒介受众需求而产生的新形态,是以技术变革为先导引领文化变革,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型媒介产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